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穴位有几种操作方法及图片

穴位有几种操作方法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2-05-06 10:13:10

A. 针灸穴位的操作方法

一、毫针刺法:是利用毫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
(1)定穴和消毒以选定耳穴作为针刺点,针刺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施术。
(2)体位和进针 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的不锈钢针。进针时,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穴,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的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用快速插入的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进针均可。
(3)留针和出针 留针时间一般约15-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适当延长。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出针是一次治疗的结束动作,左手托住耳廓,右手迅速将毫针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
(4)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
(5)双手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俞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俞穴。

B. 久坐腰椎疲劳,按穴位可缓解疲劳!你知道是哪几个穴位吗

腰痛是平时生活当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症状,而腰痛发生与平时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尤其平时经常弯腰劳作或者负重劳作更容易导致腰痛,甚至还会发生腰间盘突出、骨刺等严重的疾病。中医穴位按摩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中医通过穴位按摩法防治腰痛的效果非常稳定。适当按摩可以起到活血通络、减轻疼痛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病情加重,目前常用的按摩治疗腰痛的穴位有命门穴、委中穴、肾俞穴、昆仑穴等四个。

第一、命门穴。

命门穴的具体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治疗虚劳耗损导致的腰痛,还可以治疗虚劳引起的赤白带下、手足逆冷、头晕耳鸣、五劳七伤、癫痫、惊恐等多种症候。具体按摩时操作者可以把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在患者的穴位上,然后采取适当力度进行按揉,每次可以连续按揉5分钟。

第四、昆仑穴。

昆仑穴的具体位置在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时可以采取座位,然后把手指按在这个穴位上采取适当力度按摩就可以了。

最后,按摩能起到活血通络等功效和作用,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腰部,远离各种会伤害腰部的不良因素,同时应该合理安排饮食,坚持锻炼身体,以提高身体素质。

C. 人的穴位有哪些

1、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2、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3、风池穴:风池穴是人体的穴位,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4、膻中穴:膻中(dàn zhōng)穴 (RN17)是人体的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暖胀散而变化暖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息普通,故名。

5、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D. 最简单的穴位按摩技巧有什么

中医教你简单穴位按摩小技巧

现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养生。但是在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压迫下,人们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应酬,休息时间都少之又少,更别提去健身房了锻炼和养生了,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千方百计,四处搜罗了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穴位按摩小技巧分享给大家,无时间要求,无场地限制,适合各类人群。
按曲池穴
动作要领: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两手交换按摩1~2分钟。
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横纹头呈现凹陷处即是穴。
功效:祛风解表,调理肠胃,疏利关节,能调理脏腑功能,泻火去热,是治疗上肢偏瘫的主要穴位。
掐内关穴
动作要领:屈臂手心向上,用另一手大拇指按压穴位。稍用力,以感酸、胀为度,左右各按1~2分钟。
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关节,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在两条大筋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疏肝降逆,调和脾胃,活血通络。
掐睛明穴
动作要领:用拇指、中指掐在睛明穴上,同时食指点按两眉间的印堂穴,可谓“一手点三穴”。点掐时闭气不息,点至自觉气满时为止。点时一松一紧,点压1~2分钟。
取穴方法:正坐闭目,目内眦角上方1分处。
功效: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可治疗眼疾,神经性头痛,也可治打嗝。
拍击足三里穴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须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
功效: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调节心率,助消化,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
叩劳宫穴
动作要领:一手握拳以曲骨处叩击另一手的劳宫16次,再换手叩16次。
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是穴位。
功效:清热泻火,开窍醒神,宁神静气,治心火过盛引起的口腔溃疡。
揉太冲穴
动作要领: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间缝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联合前缘凹陷中即是穴。
功效:清肝泻火,舒肝解郁,调经和血,疏肝理气,是治疗肝病的特效穴。
简单的穴位按摩,关键在于找准穴位,一回生两回熟,只要掌握了穴位的具体位置,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无论你是上班族,学生党,还是中老年一族,只要你想做穴位按摩,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掌握了这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技巧,随时随地都可以养生。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养生的好习惯,拥有一个倍儿棒的好身体。

E. 你知道头部穴位按摩的穴位和按摩方法吗

气闷时,捋捋膻中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难过了,就使劲地揉胸口。其实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确实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生气时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就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F. 在生活中常按哪几个穴位等于吃钙片,养骨养颜、耳聪目明

我们可以采取这两种按摩方式按摩,第一种用圆滑的筷子头点按住穴位,顺时针揉5分钟,有酸胀感但不疼为宜。第二种用指切法掐穴位,一抬一按,感觉舒服为宜,做100次。

G. 人身上有什么穴位是不能随便按的

通常来说,没有不能按的穴位,但自己不要轻易地随便按穴位,穴位必须要有专业人士的情况下进行,注意用力适中,避免用力过大,注意充分休息。以下几个穴位尤其要注意以下:

1、太阳穴

可以说,它成为致命部位一点也没有问题,该穴位是人们暴露在外面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点。经常有新闻报道说有人的太阳穴被击中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不小心袭击太阳穴可能会导致死亡。一般来说,在和别人开玩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故意敲打别人的这个穴位,以防发生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不要将太阳穴撞到别人身上,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穴位是人体经络的重要协调点,正确的穴位按摩可以疏通经络。那么正确的按摩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按、捏、揉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还可以结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方法来按摩穴位。它还具有柔软和保养的作用,但手力不宜太强。

在按摩时,一定要准确找准穴位,用合适的力度按压,以获得协同效应。

身体上的穴位,蕴含着很多知识,但在我们太清楚的情况下,一味地去按摩穴位以获得治病的效果是不好的,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H. 穴位按摩养生都有哪些具体的按摩手法分为几种

据中医研究,目前人体固定下来的可知穴位有361个,可以通过按摩刺激不同的穴位来帮助人体养生和治疗疾病,那么人体常用的养生按摩是哪些穴位,如何按摩呢,我们来讨论一下。

穴位按摩养生方法有很多,我们从基本的开始循序渐进进行练习,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I. 全身经络推拿手法是怎么样的

全身经络推拿主要是指推十二条经脉再加任督二脉,总共是十四条经脉。推拿手法包括点法、按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还有擦法、捏法等方法。

全身经络推拿是将全身的经络循环打通,对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包括治疗亚健康、缓解疲劳等功能。具体的操作是从头到脚,从上肢到下肢,从外侧到内侧的顺序,即从阳脉到阴脉、从动脉到任脉的顺序,沿着经络的走向来做该手法。

(9)穴位有几种操作方法及图片扩展阅读:

中医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 ,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和力道,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延长寿命的疗效。

J. 按摩腿的穴位图

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从内踝尖一直向上三寸处,胫骨的后缘,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之处,在应用上非常广泛。

民间有“女人常揉三阴交,终身不变老”的说法,可见三阴交穴对于女性的重要性。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改善月经不调、月经腹痛症状,保养女性子宫及卵巢,紧致肌肤,防治更年期障碍及多种妇科疾病;另外,按摩三阴交穴对于食欲不佳、胃酸、胃胀也有疗效。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三寸处(约四横指),胫骨的边缘位置,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摩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足三里穴指胃经的合穴,常按摩可以补脾健胃、调节胃经的气血不和,对于腹泻、腹胀、胃痛、呕吐、便秘、肠鸣等一些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老年人常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防治一些常见的老年病。

3、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指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位于小腿的外侧,腓骨小骨头向前下方的凹陷处,是针灸疗法的一个主要穴位。

阳陵泉穴指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常按摩对于腰腿疲劳、脚麻痹、膝盖疼痛、腰痛、关节筋痉挛肿痛等关节疾病以及坐骨神经痛、胃炎、胃痛、胃溃疡都有很好的疗效。

4、阴陵泉穴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的内侧,在膝盖下胫骨内侧的凹陷处,与阳陵泉相对应,常按摩有益肾调经、健脾理气的功效。

按摩阴陵泉穴对于尿潴留、遗尿、尿路感染、遗精、尿失禁、阳痿、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痢疾、消化不良、腹膜炎、肠炎、腹水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月经不调、失眠、膝关节炎等有很好的疗效。

(10)穴位有几种操作方法及图片扩展阅读:

穴位按摩是中医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

阅读全文

与穴位有几种操作方法及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工红包小鱼灯笼制作方法步骤及图片 浏览:89
重量分析方法包括哪两个过程 浏览:670
如何让人记住你的方法短视频 浏览:287
手机图标隐藏功能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
样本量少用什么统计学方法 浏览:489
松下遥控器通用手机版使用方法 浏览:292
简便计算的方法字母公式 浏览:899
核素敷贴治疗方法 浏览:941
如何运用会计核算的方法 浏览:834
季度开票金额计算方法 浏览:33
电脑操作方法要教给上司吗 浏览:447
goodnote闪退解决方法 浏览:883
大乌龟编织方法视频 浏览:367
包皮环切器使用方法 浏览:864
大虾宴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932
教师资格证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浏览:531
如何确定工资发放方法 浏览:252
艾滋哪种治疗方法副作用小 浏览:332
华为运营商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96
餐饮利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