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魔方和乐高哪个更适合孩子学
乐高。
在拼凑乐高的过程中,我们还会运用到一些几何空间的思维能力,如果在拼凑一件乐高作品之前,脑海中没有对作品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我们不知道从何下手。而其中的道理往往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我们在拼凑乐高作品的时候,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
在拼凑乐高的时候,除了会运用到数学上的知识外,我们需要有物理结构上的知识作为支撑。拼凑一件乐高作品,就相当于搭建一座建筑物,如何才能让搭建出来的乐高作品坚实牢固,除了要学会如何挑选合适的零件之外,在零件之间的受力点、支撑点的选择上,也是至关重要的。
玩乐高并不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需要队友们之间的互相配合,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其实玩乐高的门槛并不高,就算是三岁的学龄前小孩也可以玩,一些简单级别的乐高玩具,还是十分友好的。
2. 泰拉瑞亚钥匙怎么刷 刷钥匙方法介绍
事前准备:
1绿藻套装一套
获得途径:肉山后蘑菇人入住,入手蘑菇长枪,圣锤敲祭坛挖呀挖呀挖挖挖挖精金套或者钛套之后篝火心雕像戳死机械蠕虫君,神圣镐到丛林挖起。
2陨石矿一堆
3电路黑科技套装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创造环境了”
我们知道在肉山后,对应环境可以刷出相同类型的钥匙。
但是这个效果是可以叠加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同一个界面能够制造出足够多的生态群系。
你可以站着不动刷出所有的钥匙。
比如这张图:
肉山后的神圣刚好刷到了血地里,于是,咱们神奇的旅途就开始在这里。
简单实用的场景构筑,这个高度刚好能让绿藻套的飞叶只在小空间内触发。
场地足够深的话,还能顺便刷光暗两魂,而且只要一种出了,另一种也是必然掉落的。
半小时不到的战绩:由于lz的新开荒号只敲死了蠕虫君所以召唤物还是掉了好多。
另外说一下其实两魂的数量是一样的只是有一个飘出去了没捡到。
通过以上的教学大家应该也了解了,那么5种钥匙一起刷,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你只需要:
腐败砖块若干
雪地砖块若干
珍珠砖块若干
泥土若干,丛林种子若干
雪块冰块若干
搭建起人工的生态环境,直到每一个地方都出现了自己的BGM。
那么大功告成,在最中间搭起陨石坑挂机喝茶吧。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采纳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3. 建筑施工,丁砌法和一顺一丁法是什么样的最好有图!
一顺一丁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方法,具体方法是在砌砖时按照一层砌顺砖、一层砌丁砖方法,二者相间排列、重复砌筑。这种砌筑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得砖块之间实现无缝连接,这样搭建好的砖块搭接好、无明显缝隙,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砌砖方法。本篇将围绕一顺一丁砌法、一顺一丁优缺点、一顺一丁特点、一顺一丁图片等为大家详细介绍一顺一丁。
1
一顺一丁砌法
下面为大家详述一顺一丁砌法:
一顺一丁是一种对建筑要求比较低的墙体砌法,这种砌法可以大大节约工时,并且对砌筑工人的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
一般的砖墙都是多层的,只有一层的砖墙是比较少见的。一顺一丁是指在工人砌砖过程中一层砌筑顺砖、一层砌筑丁砖,使得砖与砖之间实现相间排列,重复组合。但有一点需要的是在砌砖转角部位要添加一道工序,即加设适配转(也称其为七分砖),来进行必要的错缝处理。
在具体的砌筑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一顺一丁的砌筑处理,还需要在砖块上下的竖缝相互错开1/4块砖长。由于墙砖的厚度和墙段尺寸不一,在砌筑时要尽可能满足墙体结构和功能设计要求,砖墙的尺度一定要符合砖的具体规格。
一般砌筑一顺一丁时,使用的砖块多为240mm×ll5mm×53mm,用砖块的长、宽、高作为砖墙厚度的基数,在错缝或墙厚超过砖块时,均按灰缝10mm进行组砌。从尺寸上可以看出,它以砖厚加灰缝、砖宽加灰缝后与砖长形成1:2:4的比例为其基本特征,组砌灵活。
2
一顺一丁优缺点
下面为大家简介一顺一丁优缺点:
一顺一丁的优点:
(1)一顺一丁由于它采用的相间排列砌筑方式,因此可以使得搭建好的砖墙有很好的搭接结构,实现砖块之间的无缝隙连接。
(2)一顺一丁砌筑的墙体较厚,因此坚固度、稳定性很好,并且对工人技术要求较低。除此之外,建成的砖墙灰缝整齐、美观度较高。
一顺一丁的缺点:
(1)在砖块的重复排列过程中,工人看不到砖块之间的缝隙过渡,因此很容易导致砖块之间横竖缝隙不能实现很好的对齐。
(2)由于砖块大小一样,因此在砌砖到墙的转角、丁字接头处和门窗洞口处等地方都需要进行砍砖,多余出来的砖块都要处理掉,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施工时间,使得砌砖的效率受到很大限制。
3
一顺一丁特点
下面为大家简述一顺一丁特点:
(1)一顺一丁砌法具有很好的整体性,整体砖墙观感上较为精致、得体。但是在墙体交接处要进行砍砖处理,容易造成一定的砖块浪费。
(2)一顺一丁方法砌筑的墙在强度上比多顺一丁等砌法砌筑的墙体要高很多。
(3)一顺一丁砌筑上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但是砌好的砖墙有很好的整体性,兼顾了墙体稳固性和美观性。
4
一顺一丁图片
装修一顺一丁砌法一顺一丁特点
4. 如何搭建金字塔
到现在为止科学家还无能为力!没有人知道金字塔是如何搭建。
第2章——金字塔的建造方式之谜
在其它领域也有着大量的疑问存在:大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在实际动工之前首先必须要进行高度精密的设计与实地丈量规划,充分考虑到结构、受力、抗震、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等等问题,这就需要作大量复杂的运算。至于上古时代的埃及人在原始条件下究竟是怎样解决这些繁琐的问题的呢?迄今为止,众说纷坛,却没有一个真正说得通的。这些问题先不去管它。
其次,所面临的便是石料的开采问题。怎样开采呢?大金字塔建造时,铁器尚未出现①②,即使是青铜器,当时仍属贵重器具,不大可能广泛使用于采石。日本学者试验了一方法,即用金属凿子先在石面凿出连接成点线的小孔,然后打进尖锐的木楔子,再用槌子把金属碎片嵌入木楔子和石头中间,使木楔子不易折断,此后由二人同时从两侧来回敲击木楔子。当木楔子上部只剩下10厘米时,取下木楔子,换上更粗更长的木槌敲击,直至岩石产生裂缝。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至今,在阿斯旺采石场上,仍可找到残留有木楔子痕迹而未切割下来的石料,证明这种试验方法可能与事实相符。
【①直到在公元前 2000 年时,居住在亚美尼亚山地的基兹温达部落才发明了一种炼铁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公元前 1400 年后才开始传播开来。②不过呢,公元1837年5月26日,考古学家用炸药挪开大金字塔南侧石壁的两个石阶时,曾在南侧星道附近塔壁内侧的石缝中,发现铁片并抽出。发现铁片的地方,未与任何接缝或开口连接,判断此铁片应系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中所遗留。该铁片目前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但是,埃及学家认定该铁片是后人放入的。】
由于吉萨当地不产巨石,所以最紧迫而又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石块的运输问题。即使有足够的人力,也无法把260万块最重达50多吨①的巨石运送到工地。用车载?用马拉?不行!那时的埃及没有马,也没有车。车和马是公元前16世纪新王朝时期,也就是建筑胡夫大金字塔至少1000年以后,才开始广泛使用的(当时甚至没有套具)。有人认为是用撬板圆木棍运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有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唯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并且棕榈树无论是数量,生长速度,还是木质硬度,都远远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此外,那时埃及还有些柳木、金合欢树、无花果树、灌木丛,然而这些木材不仅不耐压,数量也大大不够。而耐压类的木头,如雪松或者乌木——它们都能承受重压或者能用作运输40吨重的巨石的滚木——必须进口。这种木材从黎巴嫩、叙利亚和中非进口,其数量那是非常微小的,远远不够用啊!如果巨石确实是从外地运来的,那么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又非得尼罗河东岸的石料不可!也就是说巨石的搬运还不得不用水运法。1980年,埃及吉萨古迹督察长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挖到l00多英尺深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公尺深的岩璧,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又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但是,没有滑轮,没有绞车,没有足够先进的起重设备,让这样笨重的巨型石块,下坡、上船、起岸,比陆地撬运还难。何况,水面和岩岸至少有50英尺以上的落差!更奇怪的是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这真是一个谜。有学者认为:吉萨当地产一种很特别的黏土,在黏土铺就的路面上洒水,沉重的石块就可以在上面滑行,但水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水量不够反而更加费力。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种种局限性,比如遇到不适宜洒水的地方就很麻烦了。
【①在大金字塔开始建造的十几年后,从250公里外亚斯文采石场运来了9块巨型花岗岩。每一块的重量都超过50吨,需要200人才能挪动。在法老的墓室完工之际,这9块花岗岩中的5块将用以建造墓室上方的屋顶。】
另一方面,在大金字塔的具体建造方面更是个谜。埃及学者们前前后后大概推出有30种以上的说法,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金字塔在建造前,一定先在工地铺设好了某种形式的倾斜路面。前大英博物馆古埃及研究室主任爱德华兹(I.E.S.Edwards)教授,便铁口直断道:“古埃及人只有一种将非常重的东西举起的方法,那便是从平地或想要举起重量的起点,用泥土和砖块建造一条斜坡。”牛津大学古埃及学教授约翰?白恩斯(JohnBains)同意爱德华兹的说法,并进一步演绎道:“金字塔越建越高后,斜坡不论长度或宽度都必须逐渐扩大,以维持一定的斜率(大约为1:10),否则便会崩垮。当时建造者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必定盖了好几个斜坡才是。”然而,铺设一条斜率为1:10的道路,直通大金字塔的顶点的话,道路长度至少要4800英尺,而且所需要的砖块和泥土更为大金字塔本身的3倍。(斜坡的容积为800万立方米,而金字塔锥体的容积则只有260万立方米。)倾斜度高于1:10的话,路面会陡到无法搬运重物上坡,但如果倾斜度低于1:10的话,建造坡道的建材量与金字塔之比将更荒谬无稽。而且,一条长达1英里,从地面直通480英尺高度的斜坡路,根本不可能如爱德华兹等古埃及学家所建议的,用砖块和泥土随便搭建起来。相反地,现代建筑家和营建者已经证实,斜坡道必须用比石灰岩等更坚固、高贵的质材建造,否则必垮无疑。斜坡学说显然不成立。(还有一个问题:建造斜坡用的800万立方米石灰岩,在金字塔建造完成以后,都到哪里去了?)后又有学者推出了螺旋斜坡道之说,主张当时的人在金字塔的四侧,用泥砖做成螺旋状斜坡,附着于金字塔。螺旋斜坡所需要的材料虽然比较少,但是却无法伸展至金字塔的顶端。而且螺旋斜坡道越到顶端,旋转的角度便越急,使得石工在搬运如此大体积的石块上坡时,将遭遇到越来越狭窄至最后连转弯都难以回旋的地步。不过,这并非螺旋斜坡道说最不通之处。它最难自圆其说的地方还是:由于螺旋道必须加覆于金字塔之上,使得建筑家无法检查金字塔建筑本身的精密与准确性。然而,金字塔的建造者必须随时检查建筑的准确性,让塔的顶点坐落在离开四个基座角落等距的位置,所有的角度和角落都分毫不差,每层石块都放置于事前设计的位置,才能形成这个方位正确、形体也近乎完美的对称建筑物。后来,还有学者提出将以上两种理论折衷的推测等等,但是这套理论同样也不能通过严密推理验证。这些学说均认为运送石材的斜坡是建筑在金字塔的外侧,可是在实际的考古活动当中,学者们从来没有找到过在金字塔外侧斜坡的遗迹。2007年3月31日,法国建筑师让?皮耶?乌丹提出“由内往外建”的理论,他认为是在大金字塔外墙砌一道外置斜坡,接着再建构一条内部螺旋隧道。然而,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表示,来自埃及、美国和德国的专家认为让?皮埃尔?乌丹提出的金字塔系由内而外修建的假说缺乏科学依据和实践基础。
金字塔的石块是如何被一块接一块的运送上去的呢?由于没有迹象表明他们使用过绞盘(类似于船舷上用的起锚机)或滑轮之类的工具。可能他们没有任何起重设备。还有人提出“杠杆说”,但是,青铜是当时古埃及人所能炼的最硬的金属;而古埃及所产的木材主要只能是棕榈树。以上两者都太软无法作为杠杆。此外,只要念过一年的机械工程,便会知道由于摩擦力及机动性等问题,用木撬移动重物其实是非常没有效率的。木撬理论还存在一个问题:大家都认为石块是沿坡道移上金字塔的,问题是坡道不能太大,每前进10个单位,石块才会往上一个单位。这种斜度1比10的坡道长度将会非常长,在其之上拖动木撬显得非常不切实际。因此,“木撬运石法”的可能性自然也被排除了。要知道,在现代的科技条件下,移动7吨重的巨石需要350匹的马力,古埃及人在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是怎么运送如此众多巨大的石头呢?直到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末以后,真正的答案才开始初见端倪。
21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当时古埃及人所采用过的第一种可能的石块运送方法:他们在考古遗址中发掘出一件非常神秘的类似摇篮形状的木造模型制品,从而为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提供线索。埃及人的技术的确充满着革命性:将4个摇篮状木制品绑在已被切割成立方体的石块上,形成1个圆形滚轮,这样有2个滚轮就能让石块滚动。这种滚轮运石法不仅仅能适用于斜度1比10的坡道,即使在斜度1比4的陡坡上也能滚动。科学家派瑞在日本和一些工程师合作进行实验,用滚动方式在1比4的陡坡上仅需木撬搬运法的1/4人力即可。并且实验还显示在这样的陡坡上让2.5吨的石块在1分钟内居然能够移动15米。
而第二种可能的运送方法则是:198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地球聚合物研究所工作的法国工业化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在他的专着《石头之书》中提出了惊人的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石料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工将破碎的石灰石掺和一种矿物质粘结剂浇铸而成的①。此理论的依据之一是他在一石料中发现了一英寸长的人发。之二是他从化学和显微的角度发现石料中夹有矿物质和气泡。就采石场的岩石取样化验对比得知:天然石块是不会含有这两种物质的。他说,他的化验结果证明,大金字塔的石头是由石灰石、贝壳混凝、人工浇筑出来的。约瑟?大卫杜维斯由此推测,当时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又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大卫杜维斯还强调说,他研究的五块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研究埃及古代文物的学者赠送给他的,这些石头的来源及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当然,天然石仍旧占有一定比例,最有可能的真实情况是吉萨金字塔群的石块既有天然石①也有人造石。
【①吉萨金字塔群是用各种不同的石材建筑而成的,其中大量使用了石灰岩,那些粗糙的等级较低的石灰石一般是用来建造塔的核心部分,而那些好的白色的石灰石则用来作外墙和内墙,而一些粉色的花岗岩也经常被用来做内墙装饰。在白垩时期埃及这片土地还被海水覆盖着,生活在当时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的珊瑚虫的石灰质分泌物后来形成了石灰岩层。另外,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玄武岩也在地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这两种岩石也成为金字塔的建筑材料。】
辨别天然石灰石和人造石灰石对地质学家们来说一直是个难题。法国国家宇航研究局的吉列斯?胡格教授和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的迈克?巴索姆教授称,埃及吉萨金字塔的塔体由两种类型的石头组成,一种来自采石场,另一种却是人工制造。两位教授用X光、等离子体焰炬和电子显微镜对采自金字塔的碎片和附近采石场的石头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了“不会产生自然结晶的快速化学反应的痕迹……这种化学反应不能证明金字塔所有的石头是否是来自采石场,但是说它们是象混凝土一样浇铸而成却很有说服力”。两位教授认为,只有在金字塔的高层,工匠们才使用了混凝土法。大金字塔共使用了260万块石块,其中重达10吨或10吨以上的巨石是天然的。他们认为约瑟?大卫杜维斯的理论是正确的,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软石灰石采自吉萨高原南侧的潮湿地带,然后在巨大的池子中引入尼罗河水对它们进行溶解,最终成为稀薄的泥浆。工匠们在泥浆中混入了炉灰和盐,进行脱水处理后,留下的是一种潮湿的粘土状混合物。这种“混凝土”被运往工地,装入木制的模具中,几天后完全变硬。持“混凝土说”的人还指出,金字塔所用石块的密度也存在差别,一般是底部充实而顶部多孔,这和老式的水泥石块非常相似。如果埃及政府允许他们获取更多的样品,他们可以最终证明“混凝土说”是否正确无误。
5. 我的世界怎么做会杀人的游泳池
每每看到图中的场景,心里都会暗想“要是有一天可以住进这样的房子该多好!但这个愿望却始终遥遥无期”,而“我的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实现这个愿望的工具,只要肯动手,图中的美景便不是梦。下面开始搭建最奢侈的部分,别墅旁的泳池;
4
过程较为繁琐,大家制作时,需要有耐心
6. 怎么搭图片中的台子用砖块水泥填实,还是有其他省工省料的方法
用木质材料制作较为方便,方法如下(按图片上的位置):
先在地面上前后方向固定好木龙骨,间隔在40公分左右;用木工板锯成片状,侧着与地面上的木龙骨固定,木工板的上口要保持水平,其间要用相同的木工板按照十字交叉(左右方向)形式卡在这些木工板上,以不使前后方向的木工板左右移动,用两道就行。然后,在它的上面铺上质量好的木工板(或者多层板),最后在上面铺上复合地板即可。
做这个完全由木工来操作即可。
7. 如何拓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内容
一、拓展材料
材料是幼儿进行建筑游戏的物质基础,教师可先在开学的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准备一个“百宝箱”并且告诉幼儿怎样变废为宝。经过教育以后,建议学生们可把一些用过的纸盒、鞋盒、糖果盒、牛奶盒、饼干盒、薯片的包装盒、饮料瓶、卫生纸的卷心筒、旧的塑料花等各种他们认为建构区里可以用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教师经过统一的晾晒消毒后,放到建构游戏中,让幼儿给它们分好类。这样,建构游戏就有源源不断的材料进行补充,孩子们玩起来也可以更加尽兴。
除此之外,还可给幼儿园购置一些木制的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木块和长短不一的小木板,这些木块和木板都比较轻便,并且经过打磨,很适合用于幼儿园孩子的游戏,再加上原有的一些拼插类的积塑,孩子们的建构游戏材料就非常丰富了。这些材料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六类:1.包装盒类(纸盒、鞋盒、糖果盒、牛奶盒、饼干盒、薯片的包装盒);2.瓶罐类(矿泉水瓶、饮料瓶、化妆品瓶、易拉罐);3.泡沫塑料类;4.木块木板类;5.拼插类的积塑;6.辅助材料:主要是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利用废旧材料加工的半成品,如:用各种泡沫垫做成的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房顶,用纸盒做成的创意砖块,砖块上画满了涂鸦作品,还有一些从家里带来的旧塑料花和用过的圣诞树等。
二、拓展指导方法
1.拓宽感知渠道。建构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应,可以唤起幼儿的大胆想象调动其无意识心理活动,挖掘其内在创造潜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为媒介,经常让幼儿欣赏国外和国内有特色的建筑物、风景图片,并将这些图片贴在建构区的墙面上,作为环境布置,让孩子随时可以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物,可以拓宽幼儿的思维,给幼儿一定的启发,让孩子既增长了见识,又学习了本领。
2.注意指导的循序性。在每次投放材料之前,教师都可给予详细的指导:介绍材料的名称,和幼儿讨论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建立材料使用、归放的规则等。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初期的构造多无目的性,通常是先拼插、垒高、搭建等各种方式都尝试一遍以后再慢慢熟悉,在幼儿对新材料有一定构建经验的同时,教师可提取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
3.有效评价。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活动,可以反映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解决的方式,真实反映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评选出最小声音奖、最乐于助人奖、最有创意奖、收拾材料最快奖等来激励幼儿,使他们获得快乐感、成功感和满足感。
三、拓展内容形式
在拓展建构游戏内容形式时,笔者将“教、学、玩”三位一体应用于游戏活动,游戏活动不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和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做到了游戏是教学的延伸。如:大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家乡美名扬中有一个社会活动“一起来看白鹿洞书院,目的是让幼儿认识白鹿洞书院”。当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材料搭建一个白鹿洞书院模型。学生们议论纷纷,讨论办法,他们有的负责搭建书院的大门,有的负责书院里刻着字的石碑,有的负责上课用的桌椅板凳,还有的负责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等。类似这种拓展还可以有很多,教师们可举一反三,细心发掘。
在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活动中,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在当代大众传播工具普及和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的条件下,使他们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创造素材,这是他们自己做的和自己想的基础。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准备物质材料和组织、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