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布点法
布点法,环境监测中为了了解一块区域的情况进行的有计划的采样点位布置叫做布点
布点方法
分区布点法
分区布点法是将场地划分为各个相对均匀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根据面积和特征进行布点。例如在土壤污染监测中按土地使用功能,一般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适用于场地内土地使用功能明确、各区域污染特征明显、场地原貌保存较好的场地。
系统布点法
系统布点法是在场地内设定固定边长的正方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均布设采样点位。一般网格边长不超过 40 m×40 m。适用于场地原貌破坏严重、土壤历史沿革不清、污染特征不明确的场地。
动态布点法
动态布点法是指分步实施监测布点工作,后一步的监测布点根据前一步的监测分析结果来确定,耗时较长。其中较简单的一种动态布点法是以第一阶段发现的“污染点”为起点,首先在“污染点”四周等方向角布设4个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下一步监测点的布设位置,最终探明超标区域的边界。也可采用其他更加复杂和有效的动态监测布点方法。
专业判断法
根据已经掌握的场地房分布信息及专家经验来判断和选择采样点位。专业判断法适用于潜在污染明确的场地。
B. 噪声治理中噪声检测有哪些方法
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2、室内标准:
室内噪声标准可分为住宅和非住宅两种。住宅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生活安静的要求和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参考住宅窗户条件制定的,一般不应低于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20分贝。
中国住宅室内的标准规定为低于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分贝,因为中国城市有较多的小工厂紧靠住宅。非住宅的室内噪声标准,是根据房间用途规定的。
二、检测方法:
环境噪声检测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1、一般户外
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2、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3、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
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C. 噪声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一、检测标准:
1、户外标准
(3)测定环境噪声常用的布点方法扩展阅读:
噪音的一些控制方法:
1、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隔音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