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穴,位于脐中,“神”指神气、元神、生命力,“阙”指门楼、牌楼、宫门等,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等,属任脉,为诸阴之海,受纳手三阴、足三阴之脉气。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认为,脐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为后天之根源,为十二经之发源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穴位。《医学源始》曰:“人之始生先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之始生,五脏六腑之成形故也”。因此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 2、神阙穴的作用有哪些? 神阙穴位于任脉,而任脉属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循行之所,而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岐”,故三脉经气相通。故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 《难经》中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神阙穴,功能健脾补肾、和胃理肠、温经通络、温阳救逆、开窍复苏、强肾调经、行气利水、散结通滞。 4.1 神阙穴的作用: ①温补脾肾,回阳救逆;②调理脾胃,理肠止泻;③熄风开窍,宁心安神;④交通心肾,制约膀胱;⑤温经通络,祛风除湿;⑥调和气血,调补冲任。 4.2 神阙穴的主治病证: 传统主要用于治疗上吐下泻,腹中虚冷,腹痛腹泻,肠鸣,小儿厌食,老人滑肠失禁,脱肛,水肿,臌胀,妇人宫寒不孕,中风,霍乱,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等症。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肩肘炎,坐骨神经痛,前列腺肥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小儿厌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儿遗尿,附件炎,子宫脱垂,不孕症,神经肌肉病以及美容和预防癌症。 4.3 神阙穴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灸法、薰脐、敷脐、按摩、拔罐等。
② 神阙的准确位置在哪
取穴方法:仰卧,神阙在腹中部,于脐窝中点取穴。
神阙穴位于脐区,脐中央。仰卧取穴。
解剖位置: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神阙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层次解剖: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
神阙穴意义: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缩后由天部归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效作用:收降浊气,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
③ 什么是神阙穴神阙穴的作用有哪些
神阙穴简单粗暴地说就是肚脐。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神阙穴的作用如下:
收降浊气,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神阙穴有回阳固脱、健运脾胃等作用。
神阙穴主治病症
神阙穴主要治疗脾胃疾患及急救,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粘连、脐腹冷痛、水肿臌胀、便秘脱肛及中风脱症、四肢厥冷、休克等。
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④ 温灸对神阙穴有什么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时序各有不同的主气,比如:“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人与自然相应,人体内在的阴阳自然也要受到自然 .. 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神阙即肚脐眼,人体任脉上一穴位的名称。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人体元神的门户。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易经八卦中肾属水,“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按压或艾灸神阙等于重启这条通道,从生命的源头激发自身的潜能,其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随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气,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愈。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要激发元神、元气,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神阙是一个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要穴。
冬至是我国夏历(农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气。它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此时是阴极一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冬天是可以进补的时节,因为冬天的热全在体内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都消化掉;同时还可以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辅助措施。比如,可以买艾条来熏神阙穴的周围。神阙穴是连接我们先天后天的一个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阴阳交接的时辰或此前此后的四天里艾熏神阙穴,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艾灸神阙穴好处多多,你可以选择隔姜灸或隔盐灸。冬至前四天加冬至加冬至后四天共九天灸神阙保你来年不得病。冬至阴极一阳生,艾灸神阙正当时,莫负一年好光景,确保来年一身轻。
灸 ”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灸法”是利用温热刺激皮肤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达到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灸法不但对寒性疾病和虚证有很好疗效,同时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素问》有:“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灸法有多种形式,现代常用和平常所指基本是艾条灸。
“节气灸”是艾灸和“时间疗法”相结合,利用节气这个特定的时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选取不同穴位进行灸疗的特殊灸法。“冬至灸”是节气灸的一种,即指在冬至这一节气进行灸治。冬至是我国夏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一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故冬至灸能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大大增强艾灸温补之力,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
冬至灸的穴位首选“关元”。关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也就是肚脐正下 4 指处。该穴位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本、调气回阳的功能,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扁鹊心书》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为加强补虚养生作用,可配合神阙、足三里、中脘、肺俞等穴位。
具体操作:在冬至(加前后 4 天,共 9 天)每天下午 5-7 点肾经当令之时,艾灸为佳。
艾灸时应避风;应凝神静气,避免烧灼感,注意体会温热感向腹内深透,能达到腰骶透热为好;艾灸时艾条烧过的灰烬尽量保留在艾条上不要去掉,有灰之火温热力微,为文火为补,无灰之火灼热力猛,为武火为泻,冬至关元灸温补养生,应用温火,但要注意艾灰脱落烧伤皮肤。艾灸前后不宜寒凉,如冷水洗漱、洗澡、外出当风、进食生冷之物等。艾灸适应虚证、寒证及阴证为主,艾灸养生,阳热、阴虚体质者亦可用之。阳热者艾灸乃从治之意,引火归元;阴虚者取其阴阳相长,《丹溪心法》有:“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故也。”但阳热者灸量宜少(猛火艾灸时间短),阴虚者火力宜微(微火艾灸时间长),取“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意。
艾灸时间:冬至加前后 4 天,共 9 天,今年的时间是从 12 月 18 日开始艾灸,至 26 日结束。
方法 1 、悬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关元穴,间隔 2-3 公分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 10~15 分钟。 方法 2 、温灸:、温灸器艾灸,将 4 柱木质温灸盒的 4 柱填满或者适量 3 年或者 5 年陈艾绒或者药艾绒,对准神阙穴、关元穴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 1 个时辰。局部可垫白毛巾。
注意事项:
( 1 ) 灸时要慎风寒,戒生冷、油腻。
( 2 ) 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 3 )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
( 4 )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或者冷水洗手。
( 5 ) 孕妇禁灸。
冬至艾灸原因分析: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关元穴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而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有极大的裨益。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告诉记者,冬至保健灸,顾名思义,即在冬至时,选取具有强身保健作用的穴位,在此穴位上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冬至保健灸能够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图片
冬至的时间在每年的阳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今年是 12 月 22 日,即 12.18-12.26 为今年冬至灸时间。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古代养生修炼均非常重视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保健灸正是实现这一目的之中医传统保健方法,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鲜活体现。
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
⑤ 神阙穴的功效
穴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加之穴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本穴除治中风脱症,厥逆之痰外,还可用治腹泻、绞痛、脱肛等症。一般不针,可纳炒盐,外敷姜片灸之。
⑥ 神阙穴的配伍
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脱肛;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泄泻、呕吐 。
⑦ 神阙穴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在医学上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
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阑,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⑧ 睡觉时把手心放在肚子的神阙穴位上可以吗
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神阙穴:
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
神阙穴
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2理论基础编辑
出处
《针灸甲乙经》
穴名
【别名】脐中、
神阙穴
命蒂、气合(舍)、环谷、维会、生门。
【释名】神,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
任脉
行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穴当脐窝之中,故又称“脐中”、“命蒂”、“生门”
【别名】脐中、命蒂、气合(舍)、环谷、维会、生门。
【穴义】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
【名解】
1)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
2)脐中、脐孔。指本穴位置在脐中。
3)气合。气,气态物也。合,会合也。气合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
4)气舍。气,气态物也。合,来源也。气舍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部位,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但本穴气血并非全部缩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气循任脉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5)气寺。气,气态物也。寺,寺院也。气寺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之气的聚集之地。
6)维会。维,维持也。会,会合也。维会名意指促使任脉气血在此会合的作用。理同气合名解。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名意指本穴为胎儿与母体相连的性命纽带。
穴位
任脉
【定位】在肚脐中央 (肚脐眼)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第l0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有第l0肋间神经和腹壁上、下动脉吻合支分布。
穴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缩后由天部归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治法】寒则灸之,热则凉药敷之。
3临床治疗编辑
辩证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配穴举例】
配关元 (均灸)治泄泻 (《针灸资生经》八配百会、膀胱俞治脱肛 (《针灸集
神阙穴-胸部腹部穴位图
成》八配石门 (灸)治水肿、小便不利 (《腧穴学》)。
配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
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治疗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
4相关信息编辑
神阙与生命
神阙穴:人体穴位名。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5保健方法编辑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四。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其四是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要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按压时平心精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