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张仲景甘麦大枣汤配方是什么
甘麦大枣汤正宗配方中只有甘草、小麦、大枣三种食材,具体用量是9克甘草、15克小麦以及10颗大枣。将甘草、小麦、大枣洗干净后,放入6升水,大火熬开后转小火,煮到水剩一半之后,分成两份,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即可。
这就是正宗的张仲景甘麦大枣汤配方,可以看到配方非常简单,取材容易、制作手续不复杂,如果想要体会张仲景甘麦大枣汤带来的功效,想要用它养心安神,解决情绪上的一些问题,可以去药房配药后自己试着制作饮用。
适用人群
用于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质淡红、苔少,脉象细微数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癫痫、脏躁证、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癔症性瘫痪、神经症、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不寐等疾病,辨证属心阴不足,肝气失和型者。
B. 仲景的六味地黄丸都有哪些功效啊应该怎样正确服用啊
仲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还是蛮多的,用于肾精不足所引起的诸多症状,像失眠多梦,精力不济等,还能美容养颜,延缓衰老。在服用时,最好用淡盐水送服,可以达到引药归精的作用。淡盐水的比例大概就是2克食用盐,加45度左右温开水搅拌融化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空腹服用有助于药效吸收,要是肠胃不太好的话,建议饭后30-60分钟之后再服用就可以啦~
C.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
张仲景四逆汤标准配方是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方剂中,生附子大辛大热,能够温壮命火,破阴逐寒,回阳救逆的功效,作为君药来使用。干姜辛热,能够温中助阳、散寒通脉,作为臣药使用。附子、干姜一同使用,一个药物能够壮命火,一个药物能够温脾阳,两者配伍可以使回阳的力量更加强大。方中甘草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能够补中益气,使整个药方温中有滋补的功效,来治疗虚寒疾病。第二个作用是能够缓和干姜、附子的燥烈药性。第三个作用是此药能够调和药性,使附子、干姜回阳救逆的作用更加持久,作为佐使药使用。
D.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是什么
张仲景的乌梅汤配方是乌梅、细辛、蜀椒、黄柏、黄连、附子、干姜、桂枝、人参、当归。主要治疗蛔厥证,功效是安蛔止痛,几年后张老又发现弟兄汤有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着作
1、《伤寒杂病论》(已经失传,中医四大经典着作之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张仲景
E. 张仲景的芝柏地黄丸有什么功效
1、知柏地黄丸适合夏季吃,有清热的作用。六味地黄丸只适合肾阴虚的人吃,而不适合肾阳虚的人吃。 2、知柏地黄丸主要成分为: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淀粉。 功效是滋阴清热。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
F.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是什么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是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
一、栀子干姜汤
1、作用:清上温下;清热除烦,温中暖脾。
2、主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治木火犯中,呕吐等症;上热下寒证。身热,微烦,便溏。
《伤寒论》的内容: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栀子干姜汤,网络-黄连汤,网络-乌梅丸,网络-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网络-麻黄升麻汤,网络-伤寒论
G. 张仲景二陈汤的配方是什么
二陈汤的组成是半夏15g、橘红15g、白茯苓9g、炙甘草4.5g、生姜7片、乌梅1枚。
二陈汤是出自中医经典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湿痰证基础方,重在治脾以消痰,燥化之中有行运之法,临床应用广泛。
方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加减化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陈汤
H.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是什么
张仲景的四逆汤配方: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克);干姜一两半(9克);甘草二两,炙(6克)。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舌苔白滑,脉沉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又称阳虚寒厥证。阳衰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而冷过肘膝;阳虚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则腹痛吐利。
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方中附子生用,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尤善温肾阳,为回阳祛寒要药,为君药。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祛寒,为臣药。二者一守一走,气味雄厚,使温阳之力更为宏大,故前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附、姜配伍,重在温补肾阳以补先天。炙甘草甘缓和中,既能缓和姜附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无伤阴之弊,且与干姜配伍,重在温补脾阳以补后天,为佐使。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四逆自温,故名“四逆汤”。
I. 张仲景的当归羊肉汤配方是什么
张仲景的当归羊肉汤配方是羊肉500克。生姜250克、当归150克、胡椒面二克、葱50克、料酒20克、盐3克。需要注意的是张仲景的当归羊肉汤主要厨具是砂锅,主要工艺为炖。若寒多则加生姜倍之,痛多而呕者加、橘皮、白术,加生姜者,亦如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记载。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医更是讲究药食同源。羊肉性温、味甘是一种滋补强壮药。
羊肉禁忌
1、羊肉不宜和南瓜搭配。羊肉不能与南瓜一起吃,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一起食用,容易导致“上火”。
2、吃羊肉后吃西瓜得不偿失。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
3、喝羊肉汤时一定不要搭配冰镇饮料如冰啤酒等,因为热汤本来就不能搭配凉的东西这样会引起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