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整理C#多线程常用的几个对象和方法
Thread 几个中要的方法
Sleep(int):静态方法,暂停当前线程指定的毫秒数
Abort():通常使用该方法来终止一个线程 ,Thread.ResetAbort() 可以恢复终止的线程
Suspend():不是终止未完成的线程,它仅仅是挂起线程,还可以恢复(已过期,但还是可以用)
Resume()://恢复被Suspend()方法挂起的线程的执行(已过期可以用)
Join():给创建一个子线程,给它加了这个方法,其它线程就会暂停执行,直到这个线程执行完为止才去执行(包括主线程),
下面的例子如果不加join()方法,两个线程和主线程是并行执行的。如加上Join()方法,就会等到执行完,再执行下面的代码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SleepMethod); //执行的必须是无返回值的方法
threadA.Name = "小A";
//threadA.Start(); ////启动线程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SleepMethod);
threadB.Name = "小B";
threadA.Start(); //启动线程
//Join通俗的说就是创建一个子线程,给它加了这个方法,其它线程就会暂停执行,直到这个线程执行完为止才去执行(包括主线程)
threadA.Join();
threadB.Start();
threadB.Join();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我是:主线程,我循环{1}次", Thread.CurrentThread.Name, i);
Thread.Sleep(300); //休眠300毫秒
}
Console.ReadKey();
Abort() 和 ResetAbort() 方法
Abort()方法是终止线程,ResetAbort()取消为当前线程请求的Thread.Abort()。
个人理解类似于Suspend()挂起线程和Resume()恢复被挂起的资源。但是 Suspend()仍会锁定被持有的锁定,其他线程不能访问被锁定的资源,当试图使用锁定的资源时,就会造成死锁。所以Suspend()既然过期了,就尽量不要使用它。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esetAbortMethod);//必须执行无返回值的方法
thread.Name = "子线程";
thread.Start();//是线程被安排执行
StringBuilder threadInfo = new StringBuilder();
threadInfo.AppendFormat(" 线程当前的执行状态:{0}", thread.IsAlive);
threadInfo.AppendFormat("\n 线程的当前的名字:{0}", thread.Name);
threadInfo.AppendFormat("\n 线程的当前等级:{0}", thread.Priority);
threadInfo.AppendFormat("\n 线程当前的状态:{0}", thread.ThreadState);
Console.WriteLine(threadInfo);
Console.ReadKey();
上面的线程调用的是下面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ResetAbortMethod()
{
try
{
Console.WriteLine("我是:{0},我要终止了", Thread.CurrentThread.Name);
//终止线程,后面的代码不会执行。(线程终止会引发异常ThreadAbortException,Thread.ResetAbort() )
Thread.CurrentThread.Abort();
}
catch (ThreadAbortException ex)
{
Console.WriteLine("我是:{0},我又启动了", Thread.CurrentThread.Name);
//取消为当前线程请求的 System.Threading.Thread.Abort(System.Object) ,取消后,后面的代码可以执行
Thread.ResetAbort();
}
for (int i = 0; i < 10; i++)
{
Console.WriteLine("我是:{0},我循环了{1}次", Thread.CurrentThread.Name,i);
}
}
线程安全:当一个线程访问该类的某个数据时,进行数据保护,其他线程不能进行访问知道该线程读取完毕, 其他线程才可使用。不然会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
线程是异步执行的,为此,我需要执行同步线程。就是多个线程一个一个(one by one)的执行。
Lock就可以了实现了。
摘抄内容:
lock(this) 锁定 当前实例对象,如果有多个类实例的话,lock锁定的只是当前类实例,对其它类实例无影响。所有不推荐使用。
lock(typeof(Model))锁定的是model类的所有实例。
lock(obj)锁定的对象是全局的私有化静态变量。外部无法对该变量进行访问。
lock 确保当一个线程位于代码的临界区时,另一个线程不进入临界区。如果其他线程试图进入锁定的代码,则它将一直等待(即被阻止),直到该对象被释放。
所以,lock的结果好不好,还是关键看锁的谁,如果外边能对这个谁进行修改,lock就失去了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私有的、静态的并且是只读的对象。
1、lock的是必须是引用类型的对象,string类型除外。
2、lock推荐的做法是使用静态的、只读的、私有的对象。
3、保证lock的对象在外部无法修改才有意义,如果lock的对象在外部改变了,对其他线程就会畅通无阻,失去了lock的意义。
Monitor类和Mutex类 也能实现线程同步。没有去用,没具体去看。
❷ 什么是多线程操作
多线程的概念?
说起多线程,那么就不得不说什么是线程,而说起线程,又不得不说什么是进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面向进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实体;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是程序的实体。
进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程序单位。它是线程的集合,进程就是有一个或多个线程构成的,每一个线程都是进程中的一条执行路径。
那么多线程就很容易理解:多线程就是指一个进程中同时有多个执行路径(线程)正在执行。
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
1.在一个程序中,有很多的操作是非常耗时的,如数据库读写操作,IO操作等,如果使用单线程,那么程序就必须等待这些操作执行完成之后才能执行其他操作。使用多线程,可以在将耗时任务放在后台继续执行的同时,同时执行其他操作。
2.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3.在一些等待的任务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取等,多线程就非常有用了。
缺点:
1.使用太多线程,是很耗系统资源,因为线程需要开辟内存。更多线程需要更多内存。
2.影响系统性能,因为操作系统需要在线程之间来回切换。
3.需要考虑线程操作对程序的影响,如线程挂起,中止等操作对程序的影响。
4.线程使用不当会发生很多问题。
总结:多线程是异步的,但这不代表多线程真的是几个线程是在同时进行,实际上是系统不断地在各个线程之间来回的切换(因为系统切换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给我们在同时运行的错觉)。
2.多线程与高并发的联系。
高并发:高并发指的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短时间内遇到大量操作请求”的情况,主要发生在web系统集中大量访问或者socket端口集中性收到大量请求(例如:12306的抢票情况;天猫双十一活动)。该情况的发生会导致系统在这段时间内执行大量操作,例如对资源的请求,数据库的操作等。如果高并发处理不好,不仅仅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请求响应时间过长),同时可能导致系统宕机,严重的甚至导致OOM异常,系统停止工作等。如果要想系统能够适应高并发状态,则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包括,硬件、网络、系统架构、开发语言的选取、数据结构的运用、算法优化、数据库优化……。
而多线程只是在同/异步角度上解决高并发问题的其中的一个方法手段,是在同一时刻利用计算机闲置资源的一种方式。
多线程在高并发问题中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使计算机的资源在每一时刻都能达到最大的利用率,不至于浪费计算机资源使其闲置。
3.线程的创建,停止,常用方法介绍。
1.线程的创建:
线程创建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即可;(Thread类实现了Runable接口)
另一种则是实现Runable接口,也需要重写run方法。
线程的启动,调用start()方法即可。 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线程对象的run方法,不过直接使用,run方法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方法了。
其他的还有: 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法创建;实现Callable接口。。。。。
2.线程常用方法:
currentThread()方法:该方法返回当前线程的信息 .getName()可以返回线程名称。
isAlive()方法:该方法判断当前线程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sleep()方法:该方法是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指定的时间,正在执行的线程是指this.currentThread()返回的线程。
getId()方法:该方法是获取线程的唯一标识。
3.线程的停止:
在java中,停止线程并不简单,不想for。。break那样说停就停,需要一定的技巧。
线程的停止有3种方法:
1.线程正常终止,即run()方法运行结束正常停止。
2.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
3.使用stop方法暴力停止线程。
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介绍:
interrupt方法其实并不是直接中断线程,只是给线程添加一个中断标志。
判断线程是否是停止状态:
this.interrupted(); 判断当前线程是否已经中断。(判断的是这个方法所在的代码对应的线程,而不是调用对象对应的线程)
this.isInterrupted(); 判断线程是否已经中断。(谁调用,判断谁)
注:.interrupted()与isInterrupted()的区别:
interrupted()方法判断的是所在代码对应的线程是否中断,而后者判断的是调用对象对应的线程是否停止
前者执行后有清除状态的功能(如连续调用两次时,第一次返回true,则第二次会返回false)
后者没有清除状态的功能(两次返回都为true)
真正停止线程的方法:
异常法: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终止状态,如果为true则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然后捕获该异常即可停止线程。
return停止线程: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终止状态,如果为true则return停止线程。 (建议使用异常法停止线程,因为还可以在catch中使线程向上抛,让线程停止的事件得以传播)。
暴力法:
使用stop()方法强行停止线程(强烈不建议使用,会造成很多不可预估的后果,已经被标记为过时)
(使用stop方法会抛出 java.lang.ThreadDeath 异常,并且stop方法会释放锁,很容易造成数据不一致)
注:在休眠中停止线程:
在sleep状态下停止线程 会报异常,并且会清除线程状态值为false;
先停止后sleep,同样会报异常 sleep interrupted;
4.守护线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认识Thread和Runnable
Java中实现多线程有两种途径:继承Thread类或者实现Runnable接口。Runnable是接口,建议用接口的方式生成线程,因为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况且Runnable只有一个run方法,很适合继承。在使用Thread的时候只需继承Thread,并且new一个实例出来,调用start()方法即可以启动一个线程。
Thread Test = new Thread();
Test.start();
在使用Runnable的时候需要先new一个实现Runnable的实例,之后启动Thread即可。
Test impelements Runnable;
Test t = new Test();
Thread test = new Thread(t);
test.start();
总结:Thread和Runnable是实现java多线程的2种方式,runable是接口,thread是类,建议使用runable实现java多线程,不管如何,最终都需要通过thread.start()来使线程处于可运行状态。
2、 认识Thread的start和run
1) start:
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真正实现了多线程运行,这时无需等待run方法体代码执行完毕而直接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通过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启动一个线程,这时此线程处于就绪(可运行)状态,并没有运行,一旦得到spu时间片,就开始执行run()方法,这里方法run()称为线程体,它包含了要执行的这个线程的内容,Run方法运行结束,此线程随即终止。
2) run:
run()方法只是类的一个普通方法而已,如果直接调用Run方法,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线程这一个线程,其程序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还是要顺序执行,还是要等待run方法体执行完毕后才可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这样就没有达到写线程的目的。
总结:调用start方法方可启动线程,而run方法只是thread的一个普通方法调用,还是在主线程里执行。
3、 线程状态说明
线程状态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归结为:初始状态、可运行状态、不可运行状态和消亡状态,具体可细分为上图所示7个状态,说明如下:
1) 线程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继承Thread类,二是实现Runnable接口,但不管怎样,当我们new了thread实例后,线程就进入了初始状态;
2) 当该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就进入可运行状态;
3) 进入可运行状态后,当该对象被操作系统选中,获得CPU时间片就会进入运行状态;
4) 进入运行状态后case就比较多,大致有如下情形:
·run()方法或main()方法结束后,线程就进入终止状态;
·当线程调用了自身的sleep()方法或其他线程的join()方法,就会进入阻塞状态(该状态既停止当前线程,但并不释放所占有的资源)。当sleep()结束或join()结束后,该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继续等待OS分配时间片;
·当线程刚进入可运行状态(注意,还没运行),发现将要调用的资源被锁牢(synchroniza,lock),将会立即进入锁池状态,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的锁池里也许已经有了其他线程在等待获取锁标记,这时它们处于队列状态,既先到先得),一旦线程获得锁标记后,就转入可运行状态,等待OS分配CPU时间片;
·当线程调用wait()方法后会进入等待队列(进入这个状态会释放所占有的所有资源,与阻塞状态不同),进入这个状态后,是不能自动唤醒的,必须依靠其他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唤醒(由于notify()只是唤醒一个线程,但我们由不能确定具体唤醒的是哪一个线程,也许我们需要唤醒的线程不能够被唤醒,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都用notifyAll()方法,唤醒有所线程),线程被唤醒后会进入锁池,等待获取锁标记。
·当线程调用stop方法,即可使线程进入消亡状态,但是由于stop方法是不安全的,不鼓励使用,大家可以通过run方法里的条件变通实现线程的stop。
❹ 多线程有几种实现方法,都是什么同步有几种实现方法,都是什么
java中多线程的实现方法有两种:1.直接继承thread类;2.实现runnable接口;同步的实现方法有五种:1.同步方法;2.同步代码块;3.使用特殊域变量(volatile)实现线程同步;4.使用重入锁实现线程同步;5.使用局部变量实现线程同步
。
其中多线程实现过程中需注意重写或者覆盖run()方法,而对于同步的实现方法中使用较常使用的是利用synchronized编写同步方法和代码块。
❺ JAVA多线程有哪几种实现方式
JAVA多线程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使用ExecutorService、Callable、Future实现有返回结果的多线程。其中前两种方式线程执行完后都没有返回值,只有最后一种是带返回值的。
1、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继承Thread类的方法尽管被我列为一种多线程实现方式,但Thread本质上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一个实例,它代表一个线程的实例,并且,启动线程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Thread类的start()实例方法。start()方法是一个native方法,它将启动一个新线程,并执行run()方法。这种方式实现多线程很简单,通过自己的类直接extend Thread,并复写run()方法,就可以启动新线程并执行自己定义的run()方法。例如:
[java]view plain
{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java]view plain
MyThreadmyThread1=newMyThread();
MyThreadmyThread2=newMyThread();
myThread1.start();
myThread2.start();
[java]view plain
{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run()");
}
}
[java]view plain
MyThreadmyThread=newMyThread();
Threadthread=newThread(myThread);
thread.start();
[java]view plain
publicvoidrun(){
if(target!=null){
target.run();
}
}
❻ java多线程有几种实现方法
继承Thread类来实现多线程:
当我们自定义的类继承Thread类后,该类就为一个线程类,该类为一个独立的执行单元,线程代码必须编写在run()方法中,run方法是由Thread类定义,我们自己写的线程类必须重写run方法。
run方法中定义的代码为线程代码,但run方法不能直接调用,如果直接调用并没有开启新的线程而是将run方法交给调用的线程执行
要开启新的线程需要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该方法自动开启一个新的线程并自动执行run方法中的内容
*java多线程的启动顺序不一定是线程执行的顺序,各个线程之间是抢占CPU资源执行的,所有有可能出现与启动顺序不一致的情况。
CPU的调用策略:
如何使用CPU资源是由操作系统来决定的,但操作系统只能决定CPU的使用策略不能控制实际获得CPU执行权的程序。
线程执行有两种方式:
1.抢占式:
目前PC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线程抢占CPU的执行权,当一个线程抢到CPU的资源后并不是一直执行到此线程执行结束,而是执行一个时间片后让出CPU资源,此时同其他线程再次抢占CPU资源获得执行权。
2.轮循式;
每个线程执行固定的时间片后让出CPU资源,以此循环执行每个线程执行相同的时间片后让出CPU资源交给下一个线程执行。
❼ java多线程方法有哪些
java实现线程常用到的方法有三种,供参考:
/**
*方法一:继承Thread类
*
*@authorqd
*
*/
{
@Override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run方法里面编写业务代码");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yThreadmyThread=newMyThread();
//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myThread.start();
MyThread1myThread1=newMyThread1();
Threadthread=newThread(myThread1);
//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thread.start();
}
}
/**
*方法二:实现Runnable接口
*
*@authorqd
*
*/
{
@Override
publicvoidrun(){
System.out.println("run方法里面编写业务代码");
}
}
/**
*方法三:实现Callable<T>接口优点:可以传参数,有返回值类型
*
*@authorqd
*
*/
<Integer>{
@Override
publicIntegercall()throwsException{
returnnu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