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造型机都有哪些结构组成的
造型机由机身、起模机构、震击压实机构、转臂压头部分及气动管路系统等部件组成。
1、机身为一坚固的空心框架工件,上部支撑转臂压头部分,压实时转臂勾住机身使压实力由机身承受,机身与震击机构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转臂压头部分,压头固定在可以回转的摇臂上,压头有螺旋升降机可根据砂箱高度调至压头至砂箱的距离。
2、转臂是通过手拉阀控制油缸活塞往返运动,实现正臂和转臂运动。
3、起模结构由两只起模缸、连杆、平衡轴、起模台、起模杆等组成,起模缸启动时带动连杆、平衡轴、起模台使四根顶杆同时顶起砂箱起模。
4、震击压实结构。采用弹簧微震气动压实结构,压实震击使震动增加。起模时夹紧气缸将震实缸体锁紧,落模时夹紧气缸松开。
5、气动管路系统:输入的压缩空气,经空气过滤器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及杂质,然后经油雾器注入润滑油,供给各气动元件和机构,机器动作由手拉阀控制台实现。
6、气源供给和润滑。机器是由气源作能源和油做润滑来实现工作的。进气压力大小和油量大小分别由减压阀和调油阀来调节。气源经过油雾器时根据虹吸原理将油吸入管路,雾状进入各管路系统进行润滑。
造型机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填砂,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紧实型砂,通过震实、压实、震压、射压等不同方法使砂箱中松散的型砂紧实,使砂型在搬运和浇注等过程中具有必要的强度;起模,利用不同机构将模样从紧实后的砂型中取出。
‘贰’ 造型机的使用要点
造型机是一种常见的铸造机械设备。造型机使用时,要注意它的操作要点,保证工作中的安全使用。很多人对造型机使用不是很了解,认为只要投入使用,能够正常运作就好了。正确安全地使用造型机,能够延长造型机的工作寿命,提高生产质量。造型机安全操作的要点如下:
1、造型机使用时,操作者应熟悉造型机的机械部件、电器部件、动作程序、润滑系统等情况,以及设备使用中规定的其它要求。
造型机紧实砂型程序4个步骤:振实、压头摆入、压实、压头摆出
造型机起模程序:工作台夹紧、起模杆升起、运走砂箱、机箱部复位
2、造型机使用时,开动设备前,应先检查造型机的润滑装置是否完善,并按规定加油,检查各紧部件是否紧固,各操作手柄是否处于零位(空位),气阀动作是否灵活,管路有无漏气,然后打开总气阀放掉管路中的积气和积水。
3、严禁开空车,必须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进行试车,检查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对应该加油的地方进行加油润滑。试车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
4、造型机使用时要认真观察运转情况,在操作中应经常用空气吹净润滑部位和运转部位的砂粒,严禁各润滑部位粘砂。
5、造型机使用时,开闭手柄气阀时动作要平稳。
6、每完成一次造型工作后要将工作台清理干净,才能进行第二次造型工作的开始。
7、造型机使用完毕后,要将手柄回到零(空)位,关闭各阀门,清扫设备,打扫现场,要保持设备各滑动(转动)部位的清洁和润滑,认真收检工具,模具。 投入生产工作后,要注意造型机故障检测,不然,机器很容易就会出现故障。造型机故障检测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包括了造型机的压头部分、震击部分、压实部分、起模部分、操作。
一、造型机故障检测之压头部分
造型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头可有能出现摆动动作迟钝、缓慢、应按下列方法进行造型机保养。
1、造型机故障检测时,检查造型机压头前后板间隙,是否有什么铁碴等异物阻碍,可清除后试车。
2、打开压头上后面两根进气管,操纵阀分别扳在原位与摆入,看看管口进气是否够大,如果进气量小也会造成压头摆动缓慢,造型机故障检测时,若是此原因可一直检查到操纵阀,直致空气滤清气,是否堵塞。
3、造型机压头上面有盖板,打开观察齿条是否锈蚀严重,如果发生此造型机故障,同样会造成压头动作迟钝,可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即可。
4、造型机故障检测时,若上述情况都没发生,就应打开压头两侧法兰盘,检查齿条两侧Y型密封圈是否老化、变形,如是,也可造成压头缓慢。
5、最后一招,打开位于造型机压头后上端法兰盘,检查齿轮轴承的黄油是否变质,如果是这样,可用煤油或汽油冲洗,同时搬动压头,会感觉越来越松。
二、造型机故障检测之震击部分
造型机发生震击无力或不震击有如下几种原因。
1、造型机故障检测遇到空气滤清气堵塞,由于真空泵工作过程产生一些水份,长时间加上管路中一些异物便将空气滤清气中的滤芯堵死,压力表此时看着压力不小,但空气流量不够,造成机器震击无力。
2、由于长时间震动,会出现以下造型机故障:联接震定台与震击活塞的6条M20内六角钉松动,使震台与活塞之间有间隙,工作气流从此处泄漏,造成震击无力,特别是压实后不能震击。
3、活塞与泵铁之间不润滑,发生锈蚀,也可造成震击无力,解决造型机故障,可打开通往震实台的橡胶管,注入一斤左右的煤油或汽油,然后上好,开机震击,这时震击的声响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造型机,用于制造砂型的铸造设备。造型机的主要功能有:填,将松散的型砂填入砂箱中;紧实型砂。造型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何安全操作造型机是每个生产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了造型机安全操作规程。
造型机操作规程:
1、遵守造型机和制芯机通用操作规程。
2、造型机起模时,顶杆必须平稳而又同步上或,否则,通知维修人员修理。
3、造型机压实时,压砂横梁转架应平稳地转动,不要操作过猛,产生冲击。
4、操作者在生产前后必须注意模具是否良好,外模与芯模的定位销是否配套。
5、操作造型机的工作人员应思想集中。
6、造型机合箱完工后,应按工艺规定,将模子吊搬到制定的浇注点(线)。摆放整齐,并加以压铁或卡子锁箱。杂件必须注明记号。
7、造型机砂箱不准堆放太高,一般不得超过两米,所用工具必须堆放整齐,防止发生事故。
8、使用喷灯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发生,使用行灯必须是36V以下低压灯泡,禁用220V以上高压灯泡。
9、造型机使用行车时应先检查吊具是否良好,起吊时应将钩子扎牢链条拉直,不准斜吊和超负荷起吊。
10、严禁在起吊砂箱下面修模操作。大型砂箱开箱,翻身垫箱时必须用方形物件垫妥。
11、造型机使用的砂箱必须牢固,搭手要完整无裂纹和弯曲现象 造型机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压头会出现摆动迟钝、缓慢,影响工作效率。这时只有经过仔细的对造型机诊断,分析出造成此异常情况的缘由,对其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才能保证造型机恢复正常。青岛华川集团凭借多年制造造型机的经验,告诉大家当造型机压头出现摆动迟缓、缓慢时应该从一下几个步骤逐步去检查,最终解决此问题。
第一步、检查造型机压头前后板间隙,是否有什么铁碴等异物阻碍,可清除后试车。
第二步、打开压头上后面两根进气管,操纵阀分别扳在原位与摆入,看看管口进气是否够大,如果进气量小造型机压头摆动缓慢,若是此原因可一直检查到操纵阀,直致空气滤清气。
第三步、造型机压头上面有盖板,打开观察齿条是否锈蚀严重,如果发生此故障,同样会造成造型及压头动作迟钝,可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即可。
‘叁’ 金工实习中常用的造型方法是哪六种
常用的手工造型的方法分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挖砂和假箱造型、三箱造型。此外,手工造型通常也就是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紧砂、起模、修型的工序。
1、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样是一个整体,其造型工艺特点为铸型简单、造型简易,适用于形状简单的铸件。
2、分模造型:这种造型方法的特点是模样分开的分模面就是铸型的分型面,造型操作方便,适用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铸件,特别是有空的铸件。
3、挖沙造型:其特点是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整模造型介绍:
整备钢锭模、保温帽、底板及铸锭车等,使之达到用于浇铸钢锭所需技术条件的工艺操作。是铸锭的重要前工序之一。
采用坑铸法的钢厂,整模作业在浇注跨间进行,采用车铸法的钢厂,钢锭模的冷却、清扫、涂刷,保温帽的清理、组装等均在单独的整模跨间进行。
‘肆’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哪些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互换装配法
互换装配法是在装配过程中,同种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分为完全互换法和不完全互换法。
(1)完全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就是装配时各装配零件不需进行任何修理、选择、调整或修配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其特点是装配质量稳定可靠、对装配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低、装配效率高等,有利于组织流水线装配和自动化装配。但对零件的精度要求严,因此零件的生产成本高。故这种装配方法,仅适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
(2)不完全互换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与完全互换法相似,但允许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大。因此,有利于零件的经济加工,装配过程与完全互换法一样简单、方便。但在装配时,可能会出现达不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概率为0.27%。
2、选配装配法
选配装配法是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到经济精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又不多的成批或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等。选配法,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和复合选配法三种。
(1)直接选配法
即装配时,从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精度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这种方法不必事先分组,能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但需要有经验的工人挑选合适的零件进行试配,因此装配时间不易控制,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2)分组选配法
即将相关零件的相关尺寸公差放大若干倍,使其尺寸能按经济精度加工,然后按零件的实际加工尺寸分为若干组,按各对应组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由于同组零件有互换性,故也称为分组互换法。
分组选配法的关键是,保证零件分组后各对应组的配合性质和配合公差必须满足装配精度要求,同时,对于组内的相配件数量要相配套,配合件的公差应相等。
(3)复合选配法
该种装配法是分组装配与直接选择装配的复合形式。是将组合环的公差相对互换法所求值增大,零件加工后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工人还在各对应组内进行选择装配。这种方法既能提高装配精度,还可以不必过多地增加分组数。但装配精度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人技术水平,工时也不稳定。
3、修配装配法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对于产品中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较多的零件装配时,如按互换法或选配法装配,会造成零件精度过高而难以加工,有时甚至无法加工。此时,常用修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所谓修配法,就是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的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按实测结果,通过修配某一组成环的尺寸,用来补偿其组成环因公差放大后产生的累积误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精度的一种装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可按经济精度制造;缺点是增加了一道修配工序。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于模具装配采用。
采用修配法时,关键是正确地选择修配环和确定其尺寸及极限公差。在生产实践中,修配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单件修配法
在多环装配尺寸链中,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为修配件(补偿环),装配时用去除其表面层的方法改变其尺寸,以满足精度要求。如冲裁模间隙过小,将凸模作为固定修配件进行修配,以保证满足间隙精度要求。
(2)合并加工修配法
这是将两个或更多零件合并在一起进行加工修配,合并后的尺寸可视为一个组成环,这样就减少了组成环的环数,从而减少修配工作量。
这种方法由于零件合并后再加工和装配,需对号入座,给生产带来一些不便,也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如冲裁模凸、凹(中间)模的装配等。
4、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的实质与修配法相同,也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公差值放大,使其按经济精度制造。装配时,选定尺寸链中的某一环作为调整环,采用调整的方法改变其实际尺寸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公差要求。预先选定的环称为“调整环”,是用来补偿其各组成环因公差放大而产生的累积误差。
根据调整方法的不同,调整法可分为可动调整法和固定调整法两种。
(1)可动调整法
这是在装配时,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模具装配中也经常应用。例如,在冲裁模的装配中,为使冲裁间隙保持均匀,可先装好凹模后再进行凸模装配,并以凹模型孔为基准调整凸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用固定销钉将凸模固定板定位在模座上。或者与上述情况相反,先装配好凸模,然后再以其为基准调整凹模的相对位置,使间隙均匀后固定凹模即可。
这种方法在调整过程中不需拆卸零件,比较方便,在模具装配中应用较广。
(2)固定调整法
这是一种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调整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与修配装配法比较,两者都能用精度较低的组成零件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所不同的是,调整装配法是通过更换零件或调整零件位置的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而修配法是通过去除表面层一定修配量来达到装配精度。
不同的装配方法,不仅装配工作效率不同,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技术水平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选择装配方法时,应从装配的技术要求出发,根据生产类型和实际生产条件合理地进行选择。
‘伍’ 砂型铸造的手工造型方法有哪些
1 普通砂型铸造法: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2、砂型铸造方法:湿型砂机器造型方法、自硬树脂砂造型制芯、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手工造型。
3、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4、金属模铸造法: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5、脱蜡铸造法: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
(5)常用的机器造型起模方法有哪三种扩展阅读:
制造砂型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用于制造砂型的材料习贯上称为型砂,用于制造砂芯的造型材料称为芯砂。型砂是由原砂、粘结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时还加入少量如煤粉、植物油、木屑等附加物。
原沙是骨干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一方面为型砂(芯)提供必要的耐高温性能和热物理性能,有助高温金属顺利充型,以及是金属也在铸型中冷却、凝固并得到所要求形状和性能的铸件。另一方面原砂砂粒能为砂型(芯)提供众多孔隙,保证型、芯具有一定透气性。
粘结剂起粘结砂粒的作用,使型砂具有必要的强度和韧性,附加物是为了改善型(芯)砂所需要的性能,或为了抑制型砂不希望有的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型砂和芯砂的质量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型砂质量 不好会使铸件产生气孔、砂眼、粘砂、夹砂等缺陷。
‘陆’ 谁能介绍下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挖沙造型,假箱等常用铸造方法的定义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挖沙造型,假箱皆为手工造型方法
一、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是指铸件是一个完整整体,分型面是平面,铸型型腔全部在半个铸型内,这种造型称为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样式样式较为简单,铸件不会产生铸型缺陷,是一种极其长的造型方式
‘柒’ 简述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和三厢造型的特点
挖沙造型:模样为整体,但其最大界面在中间,造型用手挖去阻碍起模的型砂,造型费时生产率低。
整模造型:模样为整体,分型面为平面,型箱大都在下箱,造型工艺简单,铸件不产生错型。
粘土砂:由天然硅砂、粘土、辅加物和水混合而成。制造湿砂型的粘土砂所用粘土为膨润土,湿抗压强度一般为0.05~0.1MPa。含水量为3.5~5%,透气性为80以上,常用于机器造型,也可用于手工造型。
由于湿砂中水分较高,强度和透气性较低,铸件易于产生气孔、夹砂、粘砂、胀砂等缺陷,手工造型,尺寸精度较低,一般只用于生产中小型铸铁件及铸造有色合金铸件;机械造型,尺寸精度高,适用于大批量铸件的生产。
(7)常用的机器造型起模方法有哪三种扩展阅读:
品质要求:
1、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应采取相应的试验论证。
2、细骨料在开采过程中应定期或按一定开采的数量进行碱活性检验,有潜在危害时期,应采取相应措施,并经专门试验论证。
3、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捌’ 铸造中手工造型的几种方法及各自所用的场合
一、手工造型的定义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差、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所以手工造型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特别是重型和形状复杂的铸件。
二、手工造型的方法:
1、根据砂型的不同特征:
两箱造型、三箱造型、脱箱造型、地坑造型、组芯造型;
2、根据模样的不同特征: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刮板造型。
1)两箱造型:两箱造型是造型的最基本方法,铸型由成对的上型和下型构成,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生产批量和各种大小的铸件。
2) 三箱造型:三箱造型的铸型由上、中、下三型构成。中型高度需与铸件两个分型面的间距相适应。三箱造型操作费工。主要适用于具有两个分型面的单件、小批生产的铸件。
3) 脱箱造型主要采用活动砂箱来造型,在铸型合型后,将砂箱脱出,重新用于造型。 一个砂箱可制出许多铸型。金属浇注时为防止错型,需用型砂将铸型周围填紧,也可在铸型上套箱。常用于生产小铸件,因砂箱无箱带,故砂箱一般小于400mm。
4)地坑造型:地坑造型是利用车间地面砂床作为铸型的下箱。大铸件需在砂床下面铺以焦炭,埋上出气管,以便浇注时引气。
5) 组芯造型:组芯造型是用若干块砂芯组合成铸型,而无需砂箱。它可提高铸件的精度,但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铸件 。
6)
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样是整体的,分型面是平面,铸型型腔全部在半个铸型内,其造型简单,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适用于铸件最大截面在一端,且为平面的铸件。
7)挖砂造型:挖砂造型的模样是整体的,但铸件分型面为曲面。为便于起模,造型时用手工挖去阻碍起模的型砂、其造型费工、生产率低,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用于分型面不是平面的单件、小批生产铸件。
8)假箱造型是为克服挖砂造型的挖砂缺点,在造型前预先做个底胎(即假箱),然后在底胎上制下箱,因底胎不参予浇注,故称假箱。比挖砂造型操作简单,且分型面整齐。适用于成批生产中需要挖砂的铸件。
9)
分模造型:分模造型是将模样沿最大截面处分成两半,型腔位于上、下两个砂箱内,造型简单省工。常用于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铸件。
10)
活块造型:活块造型是在制模时将铸件上的妨碍起模的小凸台,肋条等这些部分作成活动的(即活块)。起模时,先起出主体模样,然后再从侧面取出活块。其造型费时,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带有突出部分、难以起模的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