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灭菌方法及要求

常用灭菌方法及要求

发布时间:2022-05-01 11:08:59

‘壹’ 消毒灭菌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
1.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干热灭菌法有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灯。湿热消毒灭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2.辐射法:紫外线灯
3.超声波
4.滤过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根据化学结构与性质不同分类 可以消毒剂分成酶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染料、酸碱类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卤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和灭菌剂,用于水、食品、设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于皮肤的除菌。
3.酚类化合物是强效杀菌剂,通常用于物品消毒,温和类酚复合剂也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除菌。
4.醇类溶解细胞膜脂质和破坏细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过氧化氢起杀菌效能,用于伤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有杀灭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剂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细胞破裂,既有清洁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类破坏微生物酶系统,有潜在灭菌作用。烷化剂具高效的杀菌性能,是高效杀菌剂,但具有对组织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

‘贰’ 常见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法:

1.高压蒸气法:应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压蒸气灭菌法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2.煮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等物品;3.火烧法:适用于金属器械;

3.药液浸泡法:适用于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4.甲醛蒸气熏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种导管。

‘叁’ 常用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应用范围仅限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3、化学试剂灭菌

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化学灭菌常用的试剂有表面消毒剂、抗代谢药物(磺胺类等)、抗生素、生物药物素抗生素是一类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他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4、间歇灭菌

间歇灭菌连续3天,每天进行一次蒸气灭菌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耐 100℃以上温度的物质和一些糖类或蛋白质类物质。一般是在正常大气压下用蒸气灭菌1小时。灭菌温度不超过100℃,不致造成糖类等物质的破坏,而可将间歇培养期间萌发的孢子杀死,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5、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较常用的有紫外线,其他还有电离辐射(射线加快中子等)。波长在25000~80000纳米之间的激光也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以波长26500纳米最有效。辐射灭菌法仅限于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设备复杂,难于广泛使用。

‘肆’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灭菌
1.干热灭菌法
1.1灼烧与火焰灭菌:灼烧主要用于接种工具灭菌,在火焰上灼烧即可达灭菌目的,火焰灭菌通常用于无菌操作中试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实验物品的灭菌,防止管口污染。
1.2干烤灭菌:利用热辐射及干热空气进行灭菌.将待检灭菌的物品如金属、玻璃、陶瓷制品包装后,在烤箱内加热至160℃,保温2h可完全灭菌.但不宜超过170℃.此外降温过速,骤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干热灭菌时装入干烤箱内的物品切勿紧密,应有空隙,利于热空气流动,过密,致使温度不均,部分物品灭菌不彻底.
2.湿热灭菌法
通过加压提高蒸汽温度,用高压蒸汽灭菌,温度高,灭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1.完全排除高压灭菌器内的冷空气.有冷空气存在时,在同一表压下所达到的温度值要低,而冷空气排出越少,温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保证达到规定的温度,必须将冷空气完全排除.否则,虽然压力达到,而温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灭菌就不彻底.
3.紫外线
杀菌谱广,但穿透力弱,影响因素多,杀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线消毒效果与紫外线强度、照射时间、温度与湿度等因素有关.紫外灯杀菌的温度以20~40℃,相对湿度40%~60%为宜.

‘伍’ 请你列举出常用的灭菌方法

1、热灭菌法

它主要是利用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最终让细胞达到死亡。通常来说有干、湿和间歇这些在加热以后进行灭菌。

2、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也就被称为干热灭菌。

可以把金属器械放入烘箱内,在150~170度下,就是可以达到彻底灭菌目的,灼烧可以说是最彻底灭菌法,比较适合接种针的灭菌。

3、化学试剂灭菌

其实很多化学药品都是在浓度低下有着抑菌作用,到了浓度高时就可以起到杀菌作用。比如说使用化学灭菌剂一定要有挥发性,方便以后清除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化学灭菌比较常用就是消毒剂和抗生素,要知道这些在浓度低时就有可能会让其它的生物受到感染。

4、间歇灭菌

这种要连续3天,每天要一次蒸气灭菌。而且它比较适合用于100度以上的物质,对于一些大气压下差不多1小时才可以。灭菌温度要比100度低,而且还有可能会破坏糖内物质,这样才能达到彻底灭菌。

5、辐射灭菌

这种它是利用射线进行灭菌,比较常用就是紫外线,也还会有电离辐射。可以说它的波长要达到25000到80000纳米这样才能有着强烈的杀菌能力,可以说最有效是在26500纳米。这种方法它的设备比较复杂,所以也没有办法广泛使用。

‘陆’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有哪些呢

消毒: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灭菌: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高温蒸汽灭菌

‘柒’ 请阐述常用的灭菌方法

加热灭菌法

加热可破坏微生物中酶、蛋白质和核酸,导致微生物死亡。加热灭菌又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主要是因湿热灭菌时,有水分存在,蛋白质容易变性。水分又易使微生物膜壁润湿,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干热灭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灭菌法与干热空气灭菌法两种。

紫外线灭菌法

是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3.7nm。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因此本法适用于照射物体表面之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的灭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开启紫外线灯1~2小时,关闭后人才进入洁净室。如果必须在人进去后仍要开紫外线灭菌,则人的皮肤及眼睛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在6~15m3的空间可装置30瓦紫外线灯一盏,离地面2.5~3m为宜。

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紫外线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退,一般使用时间达到额定时间70%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以保证杀菌效果。国产紫外线灯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
2、紫外线的杀菌作用随菌种不同而不同,杀霉菌的照射量要比杀杆菌大40~50倍。

3、紫外线照射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础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4、紫外线灭菌效果与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这需要通过验证来确定照射时间。
5、紫外照射灯的安装形式及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使用说明决定。灭菌方法的验证采用生物指示剂挑战试验,生物指示剂多用枯草芽孢杆菌。

微波灭菌法

微波是指频率在30~3000MHz之间的电磁波。水可强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极性分子转动,分子间的磨擦而生热,且升温迅速,靠热力而灭菌。在数十秒至几分钟之内可达100~150℃,并全部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适于水溶性注射液的灭菌。另外,固体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丸剂、散剂、胶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体内部,由表至里被均匀加热,而起干燥、灭菌的作用。多用于口服液体制剂的灭菌,有望用于注射液的灭菌。但可能对某些药品的PH值、含量、颜色有影响。

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是应用γ射线、β射线杀灭细菌的方法,又称电离辐射,前者由钴-60或铯-137发出,穿透力强;后者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带电荷,穿透力弱,灭菌效果差。

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同一种化学药品的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能起杀菌作用。其杀菌机理可能是:能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死亡,或与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使微生物死亡等。常用的方法有消毒剂消毒法和化学气体灭菌法等。

消毒剂消毒法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化学消毒剂大多仅能杀死微生物的繁殖体而不能杀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围的无菌状态。可将消毒剂配成适宜浓度,采用喷淋、涂擦或浸泡等方法对物料、环境、器具等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0.1%~0.2%苯扎溴铵溶液、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常用于物体表面灭菌。但要注意其浓度不要过高,以防止化学腐蚀作用。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表面以及人体双手(手套)在环境验证及日常生产时,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喷洒,无菌室用的消毒剂必须在层流工作台中,用0.22μm的滤膜过滤后方能使用。

化学气体灭菌法

系指利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生的蒸汽进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环氧乙烷灭菌法

环氧乙烷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它是一种传统的灭菌方法,可应用于工衣灭菌、不耐加热灭菌的药品、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的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系统,主要有下列四项互相制约的重要因素影响灭菌效果:
1、温度;2、湿度;3、气体浓度;4、灭菌时间。因为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质,明火可以引起燃烧,同时由于气体分解还可能引起爆炸,环氧乙烷灭菌中应十分注意安全问题。

2.甲醛等蒸汽熏蒸法

采用甲醛、丙二醇或过氧醋酸等化学品,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进行空气环境灭菌。
(1)、计算房间体积,按10g/m3的比例称出甲醛。
(2)、将甲醛倒入甲醛发生器或加热盘或烧杯中,并放好加湿用水,必要时还需加入高锰酸钾(2~3g/m3),然后加热(甲醛发生器用蒸汽加热,加热盘或烧杯用热水盛入其中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
(3)、灭菌流程:空调器停止运转→启动甲醛气体发生器或在加热盘中加热甲醛 →让甲醛气体扩散约30分钟→启动空调器让甲醛气体循环约30分钟→停止空调器,房间熏蒸消毒,时间不少于8小时→ 房间排气,用新鲜空气置换约2小时→ 恢复正常运行。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3、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其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残留物,故称为无污染消毒剂。它不但对种种细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杂菌等)有极强的杀灭能力,而且对霉菌也很有效。

‘捌’ 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1.干热灭菌法
1.1灼烧与火焰灭菌:灼烧主要是用于接种工具灭菌,在火焰上灼烧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火焰灭菌通常用于无菌操作中,将试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复通过火焰数次,利用火焰对管口等进行灭菌,阻止管口污染,作为无菌操作过程中的辅助灭菌手段。
1.2干烤灭菌:利用热辐射及干热空气进行灭菌。一般将待检灭菌的物品如金属、玻璃、陶瓷制品包装后,均可在烤箱内干热灭菌。通常加热至160℃,保温2h可完全灭菌。但不宜超过170℃,玻璃量具易变形。降温过速,骤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干热灭菌时装入干烤箱内的物品切勿紧密,应有空隙,利于热空气流动,过密,致使温度不均,部分物品灭菌不彻底。
2.湿热灭菌法
通过加压提高蒸汽温度,用高压蒸汽灭菌,穿透力强,温度高,灭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项:1.完全排除高压灭菌器内的冷空气。有冷空气存在时,在同一表压下所达到的温度值要低,而冷空气排出越少,温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保证达到规定的温度,必须将冷空气完全排除。否则,虽然压力达到,而温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灭菌就不彻底。
3.紫外线
杀菌谱广,但穿透力弱,影响因素多,杀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线消毒效果与紫外线强度、照射时间、温度与湿度等因素有关。
我国规定紫外灯照射强度距离1m处不低于70μw/cm2。一般紫外灯使用超过100h,则应更换。表面有尘土,降低灭菌效果。紫外灯杀菌的温度以20~40℃,相对湿度40%~60%为宜。

阅读全文

与常用灭菌方法及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卷帘百叶窗免打孔安装的方法 浏览:714
自拍杆拍手机的方法 浏览:550
bod5分析方法名称 浏览:255
小米5无线显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45
炖汆闷属于什么加热方法 浏览:209
激光方法治疗胃息肉有没有伤口 浏览:571
一个人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11
鱼缸除油膜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40
咳嗽小便失禁锻炼方法 浏览:904
简单做鱼方法 浏览:104
大小脸自我矫正方法图片集 浏览:80
从台账中快速抓取数据的方法 浏览:785
高血压的剁辽方法有哪些 浏览:95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浏览:51
商业研究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浏览:247
帆布包变黄有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86
轻感冒怎么办速效方法 浏览:10
焦油含量检测方法 浏览:290
草酸用什么方法能够去掉 浏览:225
红参原液的使用方法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