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密蒙花方:黄芪、黄连、肉桂、密蒙花、益母草、乌梅、女贞子各多少
您好,这药物剂量是根据情况而定的,建议咨询当地中医。黄芪30克、黄连10克、肉桂5克、密蒙花15克、益母草20克、乌梅10克、女贞子15克 这个还挺安全的,不过最好找中医辩证用量好点。
2. 密蒙花是什么
密蒙花 Mimenghua密蒙花
出处 《开宝本草》。
中药学名 Flos Buddlejae
别 名 小锦花、蒙花、黄饭花、鸡骨头花
类 别 清热泻火药
基原 本品为马钱科 Loganiaceae 植物密蒙花 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采制贮藏 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寒。 归肝,胆经。
功 效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主 治 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主 产 地 湖北、四川、陕西
[编辑本段]别名、性状与鉴别
【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
【性状】本品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 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 裂,裂片卵形;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观: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为4 细胞,基部2 细胞单列;上部2 细胞并列,每细胞又分2 叉,每分叉长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线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数非腺毛,单细胞,长200~600μm ,壁具多数剌状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径13~20μm,表面光滑,有3 个萌发孔。
3. 密蒙花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第一:密蒙花不适合和其他花茶饮一起服用
想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密蒙花的功效,那么建议最好将这种中药材单独冲泡服用,千万不可以和其他的花茶一起搭配。这是因为密蒙花的药性比较特别,若和其他的花茶搭配之后不仅会降低药效,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第二:密蒙花的保存方法
密蒙花在生活中更多的是风干后备用,需要的时候取出来就可以了。平时生活中把晒干之后的密蒙花放在室内储存,位置要选择阴凉并且干燥的地方,这样能够延长保存时间。除此之外,密蒙花的放置高度应该适量的增加,这样可以避免小朋友取下来之后吃了。
第三:密蒙花的用量
密蒙花在生活中更多的是用来冲泡服用,一汤匙干燥的密蒙花和开水一起冲泡,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服用了。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而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者是蜂蜜。
第四:不适合服用密蒙花的人群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眼睛不舒服是由阳虚内寒所导致的,那么这类型的患者就不应该服用密蒙花了,避免身体出现问题。
第五:密蒙花的毒性
虽然本草纲目上记载密蒙花并没有毒性,但事实上这种药材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科学家在小老鼠的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这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这种毒性并不强所以不会导致死亡。
在一个常规的剂量中服用密蒙花,身体并不会出现副作用,长期服用副作用的症状也不明显。所以建议大家,生活中服用密蒙花一定不要超量,大量服用密蒙花容易损坏身体健康。
4. 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野菊花禁忌及食用方法
功效
清热解毒。主治:疔毒;痈疽;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等症状。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便泻者忌用,孕妇慎用
每当秋天来临,百花凋谢时,野菊花便满山遍野地开了。一簇簇、一丛丛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紫的。野菊花虽然没有诱人的芳香,也不像腊梅一般孤高自傲。但它有一种朴实的美,野菊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扎根于岩壁石缝之中,任凭烈日炙烤、饱经寒风冷雨,顽强地挺立着,迎接寒霜的考验。
野菊花
野菊花有许多用途。野菊花不仅有消毒止血的作用,还有清热解暑的用途,还可以用来泡茶。将野菊花晒干后,泡上一杯好茶,喝一口,就会立刻感到沁人心脾。
野菊花的功效
中医认为,野菊花性凉,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可治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痈疖疔毒、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症。
现代研究证明,野菊花是中草药中的“广谱抗生素”,对多数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①《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②《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
③《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
④《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泡湿疮。”
⑤《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
⑥《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⑦《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野菊花的作用
抗菌
野菊花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
野菊花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去火,在清热解毒方面,野菊花较黄菊花的药力为强,常用于流感,上呼吸道、眼、咽喉之急性感染和发热,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混合感染,以及皮肤之感染性红肿。
抗氧化
野菊花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降压作用
野菊花能够降低血压,但是它的降压机理不是降低心输出量或阻滞交感神经节,也不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机制,而是通过抗肾上腺素和扩张外周血管,以及可能还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有关。
预防感冒
合理使用野菊花,可以预防感冒,减少感冒的几率。
治疗呼吸道炎症等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和其他急性炎症(包括气管炎、肺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齿龈感染等)共81例,治愈率占49.4%,有效率为95%。
治疗宫颈炎等
对于宫颈炎的治疗,野菊花也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痈毒疖肿
中医认为,野菊花可治痈毒疖肿。
治疗高血压病
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证明了野菊花对高血压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治疗头痛、失眠
野菊花对失眠、头胀、头痛、眩晕有所改善。
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野菊花有促进人体白细胞吞噬金葡菌的作用。野菊花能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改善症状
野菊花可以改善症状,如降温、增食,协助康复等。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野菊花对ADP、金葡菌、兔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
对心血管的作用
野菊花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野菊花的副作用
(一)野菊花不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服,便泻者忌用,孕妇慎用。
(二)野菊花不良反应及治疗
口服野菊花煎剂可醇浸膏,作用缓和,副作用较少,少数患者可致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注射剂偶可引起腹泻,阴道后穹隆注射时,有一定刺激作用。
野菊花的食用方法
(一)野菊花食疗方法
蒜茸野菊花
材料:
野菊花250克,大蒜(白皮)20克,味精1克,盐2克,香油5克,白砂糖3克
做法:
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茸备用;将野菊花嫩茎叶去杂洗净,在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泡入冷水中,冲洗去苦味,30分钟后捞出沥水,切段放入盘内,浇上蒜茸、香油,再撒上精盐、味精和白糖,拌匀即可上桌食用。
养生食疗功效:
此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脾胃虚寒者,忌食此菜。
野菊花炒肉片
材料:
野菊花300克,猪肉(肥瘦)450克,黄酒5克,盐5克,味精2克,酱油5克,大葱5克,姜3克
做法:
1、先将野菊花嫩茎叶择去杂物,用清水洗净,放入已烧开的沸水锅烫一下,捞出,直接放入清水中洗一洗,让其去苦味,剂干水,用刀切成丝,放入盘内,待用。
2、将猪肉放入清水中泡洗干净后,用刀将其切成片放入碗内,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及姜丝腌渍一会儿。
3、取锅,清水刷洗净,置于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热后,倒入猪肉煸炒,直炒至入味,投入野菊花炒至入味,加入味精,翻一翻炒,出锅,即可食用。
菊花豆根汤
材料:
蒲公英90克,野菊花90克,北豆根90克,白砂糖25克
做法:
北豆根、野菊花、蒲公英加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滤取汁,加白糖搅匀,即可。
(二)野菊花食用时要注意的禁忌
野菊花的使用也是有禁忌的。经常有胃疼的人,常肚子疼的人,中医叫做脾胃虚寒,中焦虚寒,对于这类患者野菊花就不能用了,总而言之没有热象的,尤其是有虚寒之象的,就不要用了。哪些症状属于热象的呢?四个字,红、肿、热、痛,有这四个字的就可以用野菊花,如果不红、不肿、不热、不痛,属阴证的千万不能用。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宜久服。因为野菊花和菊花不一样,它是我们的处方用药。不像菊花,大家都可以喝菊花水,菊花茶。野菊花苦寒,苦寒是伤胃脾的,病好了马上就要停。
胃寒的、脸色苍白的人不能吃菊花。其他健康人群,菊花一次吃三至五克,一天两次就够了。菊茶不能长期喝,连续喝菊花茶别超过两个月,如果期间出现大便变稀,脸色苍白,要停止。
(三)野菊花的挑选
菊花容易发霉,长虫,市场上菊花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菊花加工有问题,用的是硫磺熏制,如何选菊花:
颜色太鲜艳、太漂亮的菊花不能选,可能是硫磺熏的。硫磺熏的菊花用滚水冲泡后,有硫磺味。要选有花萼,花萼偏绿色的新鲜菊花。
颜色发暗的菊花也不要选,这种菊花是陈年老菊花,且受潮了,可能还长了霉,这样的菊花吃了对身体有害。
用手摸一摸,松软的,顺滑的菊花比较好,花瓣不零乱,不脱落,即表明是刚开的菊花就采摘了。
菜市场上的菊花质量没有保证,大医院或大药店的菊花有独立包装,周转快,有药师把关,相对来说,质量有保障。
(四)野菊花的附方
宋代景焕于《牧竖闲谈》中曰:“真菊延龄,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黄菊,独擅清热之功,一般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中医认为野菊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临床则广泛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湿疹、宫颈炎、前列腺炎、肛窦炎等。下面介绍一些常用验方:
红眼病: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牛蒡子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风火相煽所致的目赤肿痛可用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密蒙花9克,夏枯草6克,煎汤内服或外用薰眼。
预防感冒、脑炎、百日咳:野菊花6克,用沸水浸泡20分钟,煎30分钟,代茶饮。
热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连翘10克,煎汤内服。
湿疹、皮肤瘙痒:用苦参、白藓皮、野菊花各30克,黄柏、蛇床子各15克,煎汁,倒入浴盆中,加温水到能够浸渍患处为度,每日洗浴1次,每次浸泡30分钟。
痈疽疔肿、丹毒、毒蛇咬伤:野菊花3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连用7~10日,并外用鲜野菊花叶捣烂敷患处;或将野菊花15克连茎捣烂,加入适量酒煎,趁热服下,将所剩药渣外敷患处;或用野菊花与苍耳草10克一同捣烂,加入酒一碗,绞汁服;或与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子各15克,金银花20克配伍煎汤内服;或用野菊花鲜草、鲜紫花地丁捣烂外敷,并取野菊花12克,水煎服。
痔疮伴炎症:金银花5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5克,紫背天葵子15克,每日l剂,水煎后分2次服。
前列腺炎:以野菊花栓塞入直肠,每天2粒,两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
宫颈炎:用温水冲洗阴道后,以野菊花粉适量涂敷宫颈,每日1次,连用3~5天。亦可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外涂。
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时,将野菊花栓1粒塞入肛门内约7~10厘米处,10日为1疗程,月经期间停用。
外生殖器瘙痒:用苦参饮(苦参20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黄柏20克,野菊花20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治泌尿系统感染:野菊花30克海金沙30克.水煎服每日2剂.(12~13方出自《江西草药》)
肾炎:野菊花、金钱草、车前草各3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肠风:野菊花(晒干炒成炭)300克怀熟地(酒煮捣膏)八两炮姜200克苍术150克地榆100克北五味50克.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肝热型高血压:野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草决明15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其他应用:多种中成药都含有野菊花。有一种称为菊花脑的野菊还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嫩茎叶可凉拌、炒肉或作药膳;用野菊花做成的枕头,清香宜人,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的作用,开发的产品有野菊花荞麦健康枕、野菊花枕等。
5. 跪求!密蒙花方全部所需药材需要克数
黄芪30克、黄连10克、肉桂5克、密蒙花15克、益母草20克、乌梅10克、女贞子15克、
这是中医大夫给下的量,你可以找大夫跟据你自己的情况调整一下。
6. 密蒙花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肝经。
【功效主治】
1.清肝热,退目翳用于肝热目赤,羞明多泪,目昏生翳,常与石决明、菊花、木贼等同用,方如密蒙花散。
2.益肝明目用于肝虚有热,青盲白翳,眼目昏花,常与枸杞子、女贞子、沙苑子等同用。
【用量用法】6~10克,水煎服。
【按语】密蒙花甘寒清养,主入肝经,功能清肝热,润肝燥,为眼科养血明目常用之良药,不论实证、虚证之目疾,皆可应用。肝肾虚而有热者,用之最宜。
【类药鉴别】密蒙花与谷精草均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之功,故治疗目赤翳障常相配用。其中谷精草味甘性平,入肝、胃经,其质轻清,上升外散,其治在肝胃,善除星翳,亦主头风痛;而密蒙花味甘性寒,主入肝经,升散之性不如谷精草,但甘能补肝血、润肝燥,寒能除肝热,长于清补,其治在肝,故目疾无论虚实均可应用,尤宜于肝肾虚而有热者。
7. 密蒙花吃多了好吗
密蒙花为治疗目疾常用药物,没有配伍禁忌,但因其具有散瞳的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用。
8. 密蒙花的功效是什么密蒙花喝多了没事吧。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目赤翳障。
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目赤翳障。
9. 密蒙花的功效是什么密蒙花喝多了没事吧
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鸡骨头花等,以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入药。密蒙花性味甘、凉,具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与作用;密蒙花的副作用及禁忌: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密蒙花的食用方法及禁忌介绍: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