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可以用网箱养黄鳝吗
可以,采用新型人工制作网箱养殖商品鳝,具有投入少、产量高、饲养管理容易且效益好等多种优点,网箱养殖黄鳝要想取得成功,还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选网箱。养殖黄鳝的网箱最好选择网目大小为10~36目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网箱以长6米、宽2米、高1~1.5米为宜,也可以根据塘口大小灵活调整,但宽度不宜超过3米。网箱上设置盖网。网箱四角用木桩或毛竹固定。网箱上缘高出水面70~80厘米,箱体入水60~70厘米。网箱单排或多排排列,每列相隔2~4米。网箱在鳝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以利于网片上形成藻类生物膜,避免鳝种摩擦受伤。池塘网箱设置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30%~40%,最高不超过50%。网箱固定后放养水花生,鳝种放养时,水花生覆盖面应占箱体面积的80%左右,水花生放养前去根洗净,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以防止水蛭等有害生物或虫卵带入网箱。
‘贰’ 女人在厕所撒尿能看得到我的照片吗
尊敬的知道朋友,你好。
这个如果你要是把你的照片放到。
女生厕所的门上。
会看到的,
真心希望能帮助你!
(一)网衣;网衣是网箱养鱼的蓄鱼部分,在材料选择上要求坚韧、牢固,能蓄鱼而不易逃鱼,还要操作方便和造价低廉。网箱的蓄鱼部分通常由圆木、毛竹、金属网或合成纤维为材料。 1.圆木或毛竹:在合成纤维尚未问世之前,大多数原始型网箱是直接用圆木或毛竹(竹箔)作为网身来蓄鱼拦鱼的。这类网箱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同时因网壁比较厚实,能防止敌害的侵袭。在网箱建造的开头几年内,不大可能发生逃鱼的事故。缺点是网箱比较笨重,搬动不方便,使用寿命也不太长。同时在平原地区的河川、湖泊也往往缺乏这种材料,所以目前一般已不采用。2.金属纤维:用金属网片作网身材料,制成的网箱挺括,滤水性能良好,且不易为敌害侵袭破坏。目前常用的金属网片,一般由铁丝编结或用薄型钢板直接轧制而成。网眼有矩型、菱型和龟甲型等。铁丝或金属网表面容易生锈,可以通过镀锌或涂上油漆等防锈涂料。金属网片的牢度和使用年限,一般仅1-2年。同时由于这种网箱造价高,装配和起吊运输均不便,故目前已淘汰。3.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目前制作网身的主要材料。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两大类,后者如麻、棉和蚕丝等。天然纤维由于强度差,易霉、蛀,而且蚕丝价格昂贵,来源少,故目前一般均不采用。化学纤维又分为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类。渔业上常用的是合成纤维。目前国内外在渔业上常用的合成纤维有聚酰胺类(尼龙)、聚酯类(涤纶)、聚乙烯醇类(维纶)、聚丙烯类(丙纶)、聚乙烯类(乙纶)和聚氯乙烯类(氯纶)等。渔业生产实践表明,合成纤维比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它不受细菌腐蚀,渔具在水中不会发生霉烂而损坏,因此,用合成纤维制作网衣,不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及定期曝晒,大大减轻了渔工的劳动强度。它与天然纤维中的植物纤维相比,其强度要高出1-3倍,所以,达到同样强度的网衣可以大大减少重量,同时下水后的吸水性弱,网具就轻,并且价格也合算。在合成纤维中,目前网箱养鱼上最常用的为聚乙烯,其比重为o.94-o.96,能浮在水面,几乎不吸水,并有较好的强度,在湿态条件下或网衣打结后纤维强度基本不变,耐日光性能良好,价格也较便宜,所以在网箱养鱼及其他渔业上使用比其他合成纤维更普遍。合成纤维编织的网衣又可分为有结节和无结节网衣两种。无结节网衣因无结节,故网线材料省,滤水性能良好,除了网衣破损后补网不便外,有较多的优越性。目前除密眼网已采用无结节网衣外,大网目的网也开始采用这类网衣。在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试用的无结节网衣,横向口的牵拉力较差,网衣牢度不够,但目前的质量已有提高。(二)框架和撑桩1.框架:对浮式网箱来说,框架是保持网衣张开,并使网箱挺括的附属设施。常用竹木材料或金属管搭成一定的形状,然后装上网片即制成不同规格、形状的网箱。我国目前使用的网箱框架大多由毛竹制成,随网箱面积大小,通常搭成"口"字形,一般3米×3米-6米×6米的网箱,其框架常用4根毛竹制成。如网箱面积为10米×10米,则必须搭成"田"字形,在这种情况下,每边要用2根毛竹接长,1个框架就要用去12根毛竹。也有的浮式网箱是用塑料浮子支撑着浮动的封盖网箱,并要用其他的绳索、钢丝绳或水下固着物使网箱定形。 如果是给食式不封盖的浮式网箱,框架也可用木头制作,然后在木制框架的四周每隔一定距离(2-3米)加1根插脚,插脚高出水面1米,供悬挂水上部分的网衣。在海水网箱或大型水库中有时候为加强框架的牢度,框架材料可改用金属钢管,并用浮筒或缚扎的塑料块作为浮子。这种框架至少由2个面积不等的"口"字形钢制骨架组成,上面一个"口"字形框架面积略小于下面的1个,主要是用于悬挂网衣用。2个钢制的"口"字形框架之间,每隔一定距离用直条钢管将四边焊接起来,以加强框架牢度。2.撑桩架:固定式网箱主要用撑桩来支撑网箱,使其保持定形。一般情况下采用毛竹打桩,打好4个角桩后,在每个边上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再打间桩。网衣可直接挂在撑桩上。湖泊、河道中设置的固定网箱,一般在撑桩上用横梁加固,只需用网箱上的绳环直接将网衣挂在各撑桩上即可。(三)浮子、沉子和固着器1.浮子:是网箱的重要属具之一。将浮子装在浮式网箱的上纲上,可使网箱向上浮起。制作浮子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木材、玻璃球产塑料、金属桶及封盖后的陶器和橡皮球等。选择浮子的材料,要以价格便宜,且单位体积重量轻、浮力大为主要条件。我国网箱养鱼采用的浮子早先以竹木材料最为普遍,如杉木、软木、竹筒等。目前由于塑料浮子投入工业生产,它有浮力大的优点,故目前浮式网箱养鱼一般均用这类材料作浮子。另外,部分网箱养殖场也因地制宜地采用橡皮球、汽油桶、空心玻璃球及密封的酒坛等作为浮子,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肆’ 撒尿牛肉丸子的制作方法及配方
精牛肉10千克 ,肥膘1000克,香油100克,盐200克,味精150克,糖100克,淀粉100克,高汤1000克、胡椒粉20克,老酒50克、香菇250克,葱120克,蒜150克,牛丸专用香粉80克,增筋剂60克,凝固剂90克。
制作方法
1、把牛肉去掉筋膜,泡去血水,放入擂溃机中搅打18分钟。
2、加入盐200克,味精150克,糖100克,淀粉100克,高汤1000克、胡椒粉20克,老酒50克,增筋剂60克。在低速均质机中拌匀,做成牛肉浆。
3、把肥膘搅碎加入香姑,葱,蒜,牛丸专用香粉,香油,高汤和凝固剂做成2厘米大小的圆球状牛丸内馅。放在冰箱里冻硬。
4、用撒尿牛丸成型器舀起一团牛肉浆,中间放入一颗馅料,稍用力一压,正宗撒尿牛肉丸便制成了。
5、煮熟后,在汤中加些香菜,和生抽,鸡精,就可以了。
1.牛肉必须除净筋膜,并用搅拌机绞三遍,因为这样才能使牛肉的肌肉组织受到最大破坏,从而扩大肌肉中蛋白质与水的接触面,增加持水量。
2.淀粉加热后,会吸水糊化膨胀,黏度增大,这样可增强牛肉蛋白的强度(便于丸子成型),并能增加牛肉丸的弹性。不过这里也要掌握好淀粉的用量,过少,则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响弹力;过多,则丸子又容易发硬,浮力小,入口不爽。
3.搅打牛肉糁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否则牛肉馅难以形成胶状。
4.搅打好的牛肉糁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时以上,目的是使食粉、调味料有充足的时间发挥作用。
5.牛肉丸在加热前,先用冷水泡一下,可增强其爽滑度;牛肉丸煮制时,宜用小火慢慢加热;煮熟后,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以增强其弹力。
广式牛肉丸制作
1.准备材料,将牛肉剁成牛肉糜,荸荠削皮剁碎。
2.陈皮用清水泡软,剁碎。
3.将姜末加入牛肉糜。
4.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将姜末和牛肉糜拌匀。
5.将荸荠碎加入牛肉糜中。
6.顺着一个方向,将荸荠和牛肉搅拌均匀。
7.加入陈皮碎,拌匀。
8.依次加入生抽、料酒、胡椒粉和水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9.加入香菜碎,拌匀。
10.蒸笼上放胡萝卜片,将牛肉糜挤出一个个小圆球放在胡萝卜片上。
11.蒸锅烧开水蒸10分钟。
12.牛肉丸就蒸熟了。
‘伍’ 养鱼网箱制作
网箱设计的成本应提前估算,或者直接买成品, 设计网箱时,应从网箱形状、深度、面积及网目大小等方面考虑。
(1)网箱形状 除了给食性网箱仍保留为正方形外,考虑到节约网材,目前各国网箱形状多向圆形、多边形方向发展。
(2)网箱面积 由于大型网箱中水体交换不均,易发生网破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多采用中、小型网箱。
(3)网箱深度 考虑到阳光透射能力、水流、风浪、鱼群活动等情况,网箱的深度一般以2米左右为宜。鱼种所用的网箱深度,水库为2~4米,湖泊为2~3米。
(4)网目大小 网目大小的确定,可参照下面的关系式。
a=0.13L
式中:a为网目单脚的长度;L为养殖鱼的全长
如养殖全长分别为5.5厘米、10厘米的鲢鱼和鳙鱼夏花,依照上述公式,a分别为0.715厘米、1.3厘米,网目最大值应为1.43厘米和2.6厘米。
据此,网目大小与其他鱼类鱼种全长的关系式为:草鱼,a=0.105L;鲤鱼,a=0.13L;团头鲂,a=0.20L;罗非鱼,a=0.16L。
2.制作网箱 首先应根据所需网目的大小,选择网线。如网目为1厘米,网线应为2×2股;网目为1.5~2.0厘米,网线为2×3股;网目为2.5~3.5厘米,网线为3×3股。然后依据所设计网箱的大小,自行编结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网片。如所需网箱为6米×6米×3米,编结好的网片伸展后的长度和宽度就应该是6米和3米。网目误差要求不超过±0.1厘米。网片水平方向的缩结系数为0.5~0.6,垂直方向为0.7~0.8。最后用直径为3~6毫米的聚乙烯绳逐目将网片套接牢固,并在四角留出一定长度的绳子做成套环,用于固着网箱或悬挂重物。纲绳穿过之处再用聚乙烯线逐目扎紧、扎死。
网箱制作好后,若是浮式网箱需要制作框架,以悬挂网箱。选用4根毛竹或圆木嵌合制成框架,然后在框架的每边打孔插入用竹或木制成的箱角。小型网箱的4个角上有4个箱角就足够支撑和悬挂整只网箱,如网箱的边长超过3米以上,还须添加支撑箱角。使用时,可直接将制作好的网箱悬系于框架,并用重物将其沉入已选定的水域,即可。
若是固定式网箱还需在水底打桩,进行固定。打桩时,应每隔3米打1个桩,如1只6米×6米的网箱需打8个桩,且每个桩应打人土中80~100厘米。最后,将加工好的网箱安装上去,就可进行养殖。
‘陆’ 杀死小瓜虫的最好方法,以及小瓜虫的清晰图片
1、加温
找个单独的容器 不能太小 起码一个大脸盆不用治疗小瓜虫的药 最好有个小过滤,需要一个加热棒。
发现小瓜虫开始,第一天隔离,升温至22℃。停食!
拓展:
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
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小瓜虫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15—23℃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
预防措施
目前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
清除池底过多 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 消毒。
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
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 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 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设计和制作网箱渔排时,其分布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密度适宜。平时可每月调整网箱设置区域一次,勤刷洗养殖网箱,保持网箱水流畅通。每15d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强氯精挂袋,以保证养殖区内水体的水质良好。
‘柒’ 网箱黄鳝养殖技术
1,网箱制作及安装
养殖黄鳝的网箱,一般选用优质聚乙烯扣节网片,网目规格为7-8目左右﹙0.3-0.5㎝﹚,网箱大小一般要求4平方米、6平方米、8平方米,太大不便于管理,高度0.8-1.5米。根据安装网箱水体风浪大小,水位变化情况,可适度调整网箱制作高度。鳝池应该设在水源充足、无污染、无洪涝灾害、四季朝阳的地方。安装网箱密度一般占水面的20﹪--30﹪,间距1米左右,行距在1-2米左右,离岸边10-15米。网箱入水深度在30-80㎝之间,出水高度不低于50㎝,下底不要接触到底泥。岸上打大桩拉直铁丝,水里每隔3-4口网箱用小桩固定,风头上的网箱需要固定底部,最好四角用石头吊于水中。网箱最好在五月中下旬架设,可使网箱形成一道由丝状藻形成的“生物膜”,避免鳝种摩擦受伤。同时网箱中放置水花生、水葫芦、油草等水生植物,以便黄鳝栖息和净化水质。水草在鳝苗投放前20天左右铺设好,割取水花生水面上的部分放在网箱里,水花生应去根洗净,并作好消毒杀虫处理,防止寄生虫和病菌的带入。根据网箱大小,水草铺设约1-2平方,20cm厚,力求厚度均匀,方形或园形均可,水草中间不得有空水面,四周不得留“尾巴”。
2,苗种放养及放养前的准备
清塘消毒 冬季捕鱼后将塘水排干,暴晒池底一到三个月,然后清塘。底泥多的每亩用300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的同时还可以中和底泥。小杂鱼螺丝蚌等多的塘每亩用1斤氯硝柳铵,可杀死塘中的所有大形生物,如野杂鱼、杂虾、杂蟹、红虫、涂刺、管虫、线虫、水蜈蚣等,它们与养殖对象争夺空间、食物、消耗氧气。如往年容易长铁锈水的塘可每亩用2斤硫酸铜,杀死有害藻种。比较好的池塘用漂白粉清塘就可以了。清塘后,高温7—10天左右试水放苗,低温15天以后。试好水后,就可以进水、挂网箱、放水草了。
放养前要对池塘和网箱及水草进行杀虫、消毒处理,以预防黄鳝发病。杀虫选择在放苗前15天进行,主要杀灭蚂蝗、沙皮子,使用专用药“杀虫宁”2-3亩/瓶。两天后对水体也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药物可用浓缩戊二醛2-3亩/瓶,或金碘2-3亩/瓶。在消毒时池水要保持一定水位,并确保水、水草和网箱都被完全消毒。最后调水,用清水解毒灵每代2亩,或用高效解毒净水宝每代1亩。然后就可以等待放苗了。
3苗种选择
选择优质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一环,应选择黄色且黑色斑点大而密,体型细长,头较大的鳝种,此类品种适应性强、食量大、生长速度快、增肉倍数高。黄色斑点小且不规则的鳝种长的一般;劣质苗种特征为背色青灰、灰白、乌黑,体型短粗此类品种适应性差、食量小,生长速度缓慢。选择鳝苗时一定要保证其无疾病、无伤残、体表光滑、游动活泼的鳝苗。因鳝鱼有大欺小、强欺弱和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有相互撕咬的现象,因此,同池的鳝苗应规格基本一致,个体重一般在10-30克或25-50克两类,分开饲养。可根据当地当时苗种的价格选择合适的规格。
鳝苗在下箱前要分级筛选,淘汰伤残个体,防止病弱、伤残苗下箱,否则极易造成相互感染。选苗方式从以下几种方法判断分辨。A、水压法:把购来的鳝苗倒入容器内,加入清水50cm,超过鳝苗10cm左右,轻轻搅动鳝苗,然后静置2分钟,这时,体质差的鳝苗会不断上浮伸头换气或干脆把头伸出水面,头不下沉、腮部鼓大、发红。此类苗种体质差,成活率低。B、肉眼外观分辨:体表有明显的外伤,嘴部、尾部发白、肛门红肿充血、翻肚皮或沿边狂游、手抓起无力挣扎等症状的苗是次苗。一般情况下,伏在箱底、粘液充足有弹性、无外伤,此类苗是优质苗种。
4、放养时间和密度 放养时间一般为4-5月或7-8月。最佳放养时间为6-7月,此段时间气温水温稳定在25℃以上,苗种下箱成活率高。放养密度要根据放养规格及饲养条件灵活掌握。6-7月份放苗,一般每亩水面放养规格在20-30克/尾的苗种400-500斤为宜。放养前先试水,可用5-10cm的鳙鱼或鲢鱼2-3尾/平方做试水鱼,如鱼活动正常则毒性消失,反之则应退迟放养时间。放养时要注意暂养池和放养池的水温相当,两者温差以不大于3℃为宜,如果相差较大应适当调节水温,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5、黄鳝下箱初期饲养管理和开食 苗种下箱后,由于栖息环境和苗种密度加大、应激反应加强、皮肤粘液分泌减慢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界致病微生物极易侵袭致病。为让黄鳝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苗种下箱后,应泼洒解毒应激王1袋+新一代暴血康1瓶,可用20-40口网箱或高稳vc2袋+新一代暴血康1瓶,可用20-40个网箱,连用5-7天。
本地苗当天即可开食,外地苗进箱后3-4天可开食。开食料:蚯蚓、小鱼虾、蚕蛹、蝇蛆、螺蛳、大型浮游动物等。蚯蚓用刀剁后直接在投喂点上投喂,一般用纯蚯蚓喂3-5天,每口箱保持0.3斤,然后开始加鱼浆,在蚯蚓﹢鱼浆达到鳝苗体重的3﹪后,开始加饲料。颗粒饲料应在投喂前用25﹪的或诱食剂用水稀释后浸泡。浸泡水后,饲料外表软化,不但易于消化,同时也减少饲料吸附池中污水,降低病原的传播率。具体方法,在投喂前用一半饲料重量的清水或鱼浆水浸泡10分钟左右,当饲料轻度软化即可投喂。在驯化过程中加入“健胃诱食宝”,可明显提高开口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投饵要做到四定原则:定时:只在下午5-6时开始投喂一次。定量:应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占黄鳝体重5﹪-10﹪之间,2小时吃完为宜。另外,根据天气情况应适当调整,晴天可适量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无风、阵雨前挺投,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减少投喂量,高温季节只喂8-9成饱。定质:要选择质量好的饲料投喂。定点:饲料投放点应固定,不要随便变动。
5.黄鳝的日常管理 进入夏秋高温季节,鳝鱼摄食旺盛,排泄量大,水质极易腐败,此阶段以水质调控和防暑降温为主。在池塘可混养少量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基本搭配比例如下:投放草鱼20-30尾/亩,投放白鲢50-70尾/亩,投放花鲢20尾/亩,能起到清除粪便、残饵,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养殖过程中,食台处经常会发臭、发酸,所以,每天早上要舀去残留物和能看得见的粪便,整理投食点,同时,每隔一星期用一元二氧化氯泡腾片5-8片/口网箱,可预防水质恶化,并能迅速除臭。根据水质情况,定期使用清水解毒灵或高效解毒净水宝,可长期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网箱中枯死和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在保证遮阳的情况下,适度除去一部分老化水草,促进新草长出,增强箱内水草净化水质的功能。防止水草枝叶长出网箱或鳝池,给黄鳝外逃创造条件。黄鳝的适宜水温是15-3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摄食和生长,要为其创造适宜的水温环境。
每天坚持早、晚二次巡池。观察池中水质的变化情况;注意黄鳝有无病害和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如沿池狂游、附于水草之上、头部伸出水面、游动不佳等﹚状况,及时查明愿因及时处理。雷雨闷热天气,气压低,水体缺氧,可见黄鳝竖直身体前部,将头伸出水面,此时要注意泼洒应激药物。
第三章黄鳝常见疾病诊断和防治
黄鳝发病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选址不当。如选址不当,取用水源水质不好,灌排系统不畅,或没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生产中容易造成疾病的流行。
b、环境不适宜。网箱内培植的植物过少或没有,不利于黄鳝穴居和调控水质、水温等,黄鳝难以适应,导致养殖失败。
c、清塘消毒不彻底。特别是多年养殖的老塘,池底淤积了大量的淤泥,淤泥中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一旦条件合适,这些病原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使黄鳝感染疾病。
d、鳝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放养前为按正确的操作剔除病伤苗,或对黄鳝来源不了解,选购了药捕苗;放养后一星期未进行有效的药物控制,经过运输的苗种体表受伤或粘液受损,体质较弱,易感染病害。
e、密度过高,规格不一。首先是运输密度过高,苗种群体集体积压,未全部适时处理,鳝体体表粘液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有害致病菌急速感染,往往造成苗种入池后数天内大批死亡;其次是饲养密度过高,使黄鳝长期处在应激状态下,黄鳝分泌粘液的速度加快,体质减弱,引发黄鳝生病死亡。
f管理不规范 如换水过大,易引起黄鳝出现“感冒”等病症;投饵不当,投喂过多不仅浪费饵料,而且污染水质,导致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投饵不足,则易使黄鳝相互残食,体表受伤而降低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另外在使用鲜活饵料时,因把保存不当致使柒变质,极易引发黄鳝的肠胃疾病等。
j有害物质的进入 如工厂有毒废水、农田中得残留农药、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水体,以及自身投放药物过量等,均会引起黄鳝中毒、畸变或不明原因大批量死亡。
1、出血病
【病原】革兰氏阴性单鞭毛的气单胞菌。也有因寄生虫寄生导致的继发性出血病和肠炎。
【流行】一般发生在5-9月份气温较高季节,发病率高,是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症状】患出血病的黄鳝表现为全身各部位随病情发展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病鳝的鳃、肝、肾具出血点,腹腔及肠道内积淡黄透明或红色的液体。
(1) 急性型:胸腹腔有较多血液和黏液混合物,心脏和直肠充血,心内膜有少量的芝麻大小出血点;
(2) 亚急性型:胸腹腔内充满紫黑色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物,量较急性型多;肝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斑,肝脏肿胀,颜色变淡,直肠黏膜点状出血等;
(3) 慢性型:胸腹腔内充满紫黑色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物,肝肿大,有绿豆大小的出血点。个别部位有绿豆大小的坏血点。小肠、直肠黏膜弥漫性出血。由于从皮肤到各器官都有出血症状,尤其是肝脏损害严重,说明气单胞菌会产生一定量的毒素,故称其为黄鳝出血性败血病。
【预防措施】 定期使用一元二氧化氯泡腾片每口网箱放5-8片或高效解毒净水宝2-3亩/包进行水质调节,每15-20天一次。
【治疗方案】外用:第一天用金碘或浓缩戊二醛每瓶50个网箱外用,第二天用新一代暴血康每瓶20-30个网箱外用,第三天用止血灵每瓶50个网箱,效果显着。
内服:每50公斤饲料(含鱼浆)添加氟苯尼考或黄鳝出血康100g+止血散100g+黄鳝多维或黄金搭档100g +解毒应激王100g,每天一次,连续拌饵投喂3-5次。
2、肠炎病
【病原】肠性点状气单胞菌。发病条件为:
(1) 饵料不新鲜引起的细菌感染;
(2) 饵料变质后产生毒素造成的中毒;
(3) 过度饱食引起消化不良;
(4) 水质恶化导致肠道感染。
【症状】活动迟缓,不摄食,体色发黑,消瘦,肠道充血,有黄色黏液流出,肝门红肿突出,严重时发紫。
【治疗方案】外用:水体消毒金碘或复方戊二醛2-3亩/瓶交叉使用;
内服:肠炎宁或鳝肠宝2-4g+黄鳝多维 4-6g/kg饲料。
4、腐皮病(打印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
【症状】病鳝行动无力,整天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红斑,以腹部两侧为多,有的还会在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皮肉,往往可见腐皮和内脏。
【预防措施】(1)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在加换新水的同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液0.2~0.3ppm或一元二氧化氯泡腾片,有较好疗效;
(3)最好每半月使用高效解毒净水宝或清水解毒灵3~5亩/袋。
【治疗方案】(1)外用鳝病净100ml+新一代暴血康 200ml/亩•米全池泼洒;
(2)配合使用解毒应激王或止血散150g/亩•米全池泼洒;
(3)同时内服10﹪氟苯尼考或黄鳝败血停+黄鳝多维,连用3-4天,预防用量减半。
5、红斑出血病
【病原】9月中旬到入冬停食前是此病的高峰期,尤其是水质严重恶化时更易爆发此病。摄食旺盛,水温高,网箱内积累大量的排泄物、残饵、污物等引起水质恶化,细菌大量繁殖。同时又因随着鳝鱼个体增大,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变差,再加上箱内水草茂密,池底残饵、粪便等进行无氧分解产生有害有毒气体,从而引起鳝鱼集体深度感染。
【症状】病鳝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红、肿大、全身布满溶血性红血斑、嘴部出血、肝门红肿。解剖病鳝发现肝脏大且发黑,胆囊肿大,体腔内充满淡红色血水,体腔黏膜呈坏死状。此病对大鳝危害较大。
【预防与治疗】方法同出血病。
6、赤皮病
【病原】荧光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中,无芽孢。发病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是条件致病菌。
【症状】病鱼行动迟缓无力,全体将头伸出水面,局部出血发炎,有红斑块,腹部居多,严重的体表腐烂,肠道出血发炎,与出血病区别在于不会打圈。
【预防措施】同腐皮病。
【治疗方案】(1)金碘或菌毒绝杀150ml+止血散200g/亩•米全池泼洒;
(2)内服黄鳝出血康+解毒应激王+黄鳝多维,连用3-5天。
7、肤霉病(水霉病、白毛病)
【病原】此病是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或饵料不足而引起黄鳝互相咬伤、转池捕捞受伤,伤口感染霉菌(真菌)所致,多发生于20度以下的低温季节。
【症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故又称白毛病。严重时菌丝厚而密,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至死亡。有时菌丝着生处有伤口充血或溃烂。溃烂表皮脱落可再感染细菌而死亡。
【预防措施】(1)用200mg/kg的生石灰或浓度为20mg/kg的漂白粉彻底清塘,用水霉净2ppm浸泡鳝鱼种后放养;
(2)同腐皮病。
【治疗方案】已发病的可用水霉净2-3亩•米全池泼洒。
8、感冒
【病因】多发生在运输、投放鳝种、换水等养殖过程中,水温或高或低,或者突然大量换水,一般短时间内温度变化超过5度时会引起此病。引起鱼体机能紊乱、死亡。该反应表明黄鳝的抗应激能力较弱。
【症状】一般病鳝得此病时,头大、头部伸出水面,行动缓慢,头部鳃组织处有一个明显的发红点。
(1) 谨慎操作,尽量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应激反应;
(2) 保持水位,合理换水,切忌水温突然变化;
(3) 放苗、转池、捕捞等最好选择晴好天气。
【治疗方案】外用:泼洒感冒药物新一代暴血康+解毒应激王,30口箱/瓶/包兑水泼洒,严重时连用3-5次;
内服:黄鳝多维5g+恩诺沙星可溶性粉 3g/公斤饲料,连用2-3天。
9、大头病
【病因】8月下旬到入冬停食前是此病的高峰期,停食后也可见此病。高温季节,黄鳝食量大,排泄物多,网箱内水草生长茂密,箱底残饵粪便等进行大量无氧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引起鳝鱼慢性中毒。同时网箱设置过密、鳝苗放养密度过大或水体自净能力差的池塘易发此病。
【症状】病鳝头部肿大,眼睛发白、失明、嘴部有白色毛状物着生。体表出现不明显的出血状红斑,浑身无力,口不时张开,口腔黏膜充血,生殖孔有脓血状黏液流出。解剖病鳝,发现体腔黏膜呈块状溃烂脱落,头部皮与肌肉组织间充满淡黄色水。此病发生于个体大的黄鳝,且危害较大。
【预防措施】箱内水草在养殖后期可拿掉一小块或割掉水面上一部分,以保持箱内水质稳定。平时使用高效解毒净水宝和清水解毒灵改良水质,迅速分解水体中死亡生物、粪便和残饵进而被藻类所充分利用,稳定PH值。定期用金碘(0.6ml/m3水)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消毒,内服肝胆免疫康和黄鳝多维。
10、水蛭病
【病原】由水蛭(蚂蝗)寄生引起。
【危害】由于蚂蝗(中华颈蛭)吸附在黄鳝体表,引起细菌感染,使病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无土法养殖黄鳝时,在池中培育水葫芦,对养殖效果是有利的,但易带入蚂蝗(蚂蝗喜躲藏在水葫芦的根部)。
【预防措施】养殖用水要过滤,避免水蛭进入养殖水体。
【治疗方案】使用杀虫宁3-4亩/瓶•米全池泼洒。
11、发烧病
【病因】此病主要发生在运输途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黏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预防措施】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运输密度;运输时选择温度较低的早晨或傍晚;避免水质恶化。
【治疗方案】在运输前先经蓄养,勤换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气温23-30℃情况下,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里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升水放30万单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下箱后全池泼洒解毒应激王或高稳VC或新一代暴血康等。
12、闭口症
【病因】侧殖吸虫大量寄生肠道,引起鱼苗闭口不吃食,游动无力,群集下风面。
【治疗方案】应注意消灭钉螺。
外用:泼洒杀虫宁3-5亩/瓶,杀灭水中幼虫;
内服:肠虫清1-2g/公斤饲料。
13、肝胆综合症
【病因】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五大类:
(1) 长期摄食高蛋白饲料;
(2) 长势过快排毒功能跟不上;
(3) 养殖密度过大、水质环境恶化;
(4) 乱用药物造成肝损伤;
(5) 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导致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
【症状】黄鳝肝脏肿大,胆囊肿大,肠道无食物,有的身体出血,发病鱼白天黑夜均爬在草上,1-2天内会慢慢死去,且死亡率相当高。
【预防措施】合理投喂高蛋白饲料,每隔15天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免疫康5g+黄鳝多维6g+三黄散5g/公斤饲料,连用5-7天。
【治疗方案】1、停食3天。2、减少颗粒料的比例。3、内服肝胆免疫康7g+黄鳝多维8g+解毒应激王5g/公斤混合料,6天一个疗程。具体操作如下:先停食3天,让黄鳝尽量排出体内毒素,第四天,将颗粒料的投喂量减少一半,加肝胆免疫康7g+黄鳝多维8g+解毒应激王5g/公斤饲料,6天一个疗程,连喂6天,第七天停药,并适当提高颗粒料的投喂量。
14、发狂病
此病又名跑马、跑边、抽筋。
【病因】鳝苗刚下箱后,由于天气、环境不适应等原因突变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
【诊断】病鳝在水中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全身肌肉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将病鳝拿在手中,有明显的僵硬感觉,口张开,粘液少或无粘液,无明显伤,此病发生后死亡率极高。
【治疗方案】
(2)苗种下箱要尽可能避免突变天气;
(3)苗种运输不要用冰水、井水或与池水温差较大的水源,下箱时要选择晴好天气,调节好水温差不得大于正负2度。下箱前要用解毒应激王+黄鳝多维或高稳VC浸泡;
(4)下箱后连用解毒应激王或高稳VC5-7天。
治疗:外用鳝病净+新一代暴血康,或黄鳝多维+解毒应激王,交替使用2次,1次/天。
15、烂尾病
【病原】病原为产气单胞菌的一个种类,为条件性致病菌,在高密度养殖的黄鳝池或运输途中容易发生。
【症状】病鳝尾部发炎充血,继而肌肉腐烂坏死变白,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烂掉,尾脊骨外露,病鳝的头伸出水面,反应迟钝,行动无力。
【预防措施】外用复方戊二醛或金碘200ml/亩•米全池泼洒。
【治疗方案】发病后,外用复方戊二醛或金碘2-3亩/瓶对水体消毒1-2次,同时内服每100斤饲料(含鱼浆)添加黄鳝败血停100g+三黄散100g+黄鳝多维100g或保肝灵50g +鳝鱼诱食促长多维100g+解毒应激王100g,每日一次,连用2-3次。
养好黄鳝的总原则:“养好草、消好毒、进好苗、管好水”。黄鳝养殖过程中,刚开始发病时很难观察到,一旦可见明显症状,无论怎么治疗,都可能会整个养殖中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方针,预防工作着重于保持网箱内水环境生态平衡,尽量保证让黄鳝栖息环境最优化,饵料中要定期添加适量药物和保健品,以增强黄鳝免疫能力,坚持每天检查网箱破损及摄食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经典处方推荐:预防1,、放苗前泡苗:解毒应激王化水泡苗,每代200克可泡黄鳝苗1000-2000斤。2、放苗应激反应:第一天:上午新一代暴血康外用,下午解毒应激王外用;第二天第三天同上;第四天开食:上午新一代暴血康外用,下午黄鳝多维外用,同时内服恩诺沙星可溶性粉+解毒应激王;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同上。3、内服药综合预防:内服肝胆免疫康6天,接内服虫通杀4天,接内服肠炎灵4天,接内服肝胆免疫康6天,接内服肠炎灵4天,停药4-6天后,再同上服药。4、外用药综合预防:消毒杀菌剂(金碘、二氧化氯泡腾片、浓缩戊二醛、止血灵等)一一1-2天,停药4-5天,清水解毒灵或净水解毒宝1天,接光合细菌或其他有益菌1-2天。半月1次。
治疗1、感冒:外用新一代暴血康+内服新一代暴血康+内服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内服高稳VC+,4天一个疗程。2、肠炎:外用消毒杀菌剂+内服肠炎灵和三黄散。3、水霉病:外用消毒杀菌剂。4、打印病:外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和清水解毒灵交替使用。5、出血病:外用金碘+清水解毒灵+止血灵,同时内服止血散+高稳VC+氟苯尼考可溶性粉
鱼药产品目录
2012年商品价格表
商品名称 主要成份 主要用途 包装规格 参考用量 单价
内服药系列 出血停 氟苯尼考 主治细菌性出血病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20
氟苯尼考可溶性粉 氟苯尼考 主治细菌性出血病 200g/瓶×40瓶/件 添加量2‰ 26
败血克星 盐酸沙拉沙星 主治细菌性败血、腹水等症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16
恩诺沙星可溶性粉 恩诺沙星 主治细菌性疾病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16
肠炎灵 诺氟沙星 主治肠炎综合症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9
利福平 利福平 主治细菌性疾病 200g/瓶×40瓶/件 添加量2-4‰ 26
红霉素可溶性粉 硫氰酸红霉素 主治细菌性疾病 200g/瓶×40瓶/件 添加量2-4‰ 22
止血散 K3 出血病的辅助治疗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7
解毒应激王 维生素、氨基酸 解毒、抗应激、提高成活率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或每代外用4-6亩 10
高稳VC VC 抗应激、降低发病率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1-2‰ 5
虫通杀 阿苯达唑 主治肠道寄生虫病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14
保肝灵 龙胆、茵陈、氯化胆咸 主治肝胆疾病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9
三黄散 大黄、黄柏、黄芩、黄芪 清热解毒、主治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7
黄金搭挡 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 主治维生素缺乏症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1-4‰ 8
营养快线 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 主治维生素缺乏症 200g/代×50代/件 添加量1-4‰ 10
特效大蒜素 大蒜素 解毒杀菌诱食 500g/代×24代/件 添加量1‰或外用每代3-5亩 11
黄鳝专用药系列 黄鳝败血停 氟苯尼考、止血因子、增效剂 主治黄鳝泥鳅等的细菌性败血症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10
黄鳝出血康 盐酸沙拉沙星 主治黄鳝泥鳅等的细菌性败血症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3‰ 8
黄芪多维 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 补充黄鳝泥鳅生长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1-4‰ 3
黄鳝多维 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 补充黄鳝泥鳅生长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1-4‰ 4
鳝肠宝 主治黄鳝细菌性肠炎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6
肝胆免疫康 龙胆、茵陈、氯化胆咸、黄芪多糖、桂皮、板兰根、当归、栀子、甘草 主治黄鳝泥鳅等的肝胆综合症 100g/代×50代/件 添加量2-4‰
‘捌’ 养鱼网箱怎么制作
养鱼网箱的制作方法
一:网衣。网衣是网箱养鱼的蓄鱼部分,在材料选择上要求坚韧、牢固,能蓄鱼而不易逃鱼,还要操作方便和造价低廉。网箱的蓄鱼部分通常由圆木、毛竹、金属网或合成纤维为材料。
圆木或毛竹:在合成纤维尚未问世之前,大多数原始型网箱是直接用圆木或毛竹(竹箔)作为网身来蓄鱼拦鱼的。这类网箱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同时因网壁比较厚实,能防止敌害的侵袭。在网箱建造的开头几年内,不大可能发生逃鱼的事故。缺点是网箱比较笨重,搬动不方便,使用寿命也不太长。同时在平原地区的河川、湖泊也往往缺乏这种材料,所以目前一般已不采用。
金属纤维:用金属网片作网身材料,制成的网箱挺括,滤水性能良好,且不易为敌害侵袭破坏。目前常用的金属网片,一般由铁丝编结或用薄型钢板直接轧制而成。网眼有矩型、菱型和龟甲型等。铁丝或金属网表面容易生锈,可以通过镀锌或涂上油漆等防锈涂料。金属网片的牢度和使用年限,一般仅1-2年。同时由于这种网箱造价高,装配和起吊运输均不便,故目前已淘汰。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目前制作网身的主要材料。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两大类,后者如麻、棉和蚕丝等。天然纤维由于强度差,易霉、蛀,而且蚕丝价格昂贵,来源少,故目前一般均不采用。化学纤维又分为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类。
二:框架和撑桩
框架:对浮式网箱来说,框架是保持网衣张开,并使网箱挺括的附属设施。常用竹木材料或金属管搭成一定的形状,然后装上网片即制成不同规格、形状的网箱。
撑桩架:固定式网箱主要用撑桩来支撑网箱,使其保持定形。一般情况下采用毛竹打桩,打好4个角桩后,在每个边上按一定的间隔距离再打间桩。网衣可直接挂在撑桩上。湖泊、河道中设置的固定网箱,一般在撑桩上用横梁加固,只需用网箱上的绳环直接将网衣挂在各撑桩上即可。
三:浮子、沉子和固着器
浮子:是网箱的重要属具之一。将浮子装在浮式网箱的上纲上,可使网箱向上浮起。制作浮子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木材、玻璃球产塑料、金属桶及封盖后的陶器和橡皮球等。选择浮子的材料,要以价格便宜,且单位体积重量轻、浮力大为主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