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摄影棚灯光怎么使用
摄影棚灯光软件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J04eUfI8WH_eDpOgqu7NIQ摄影灯光是指在摄影时为取得完美特定效果而采用物理方式对灯光做出的调整。大光度容易产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则容易产生小景深和模糊的运动影像效果。
B. 影棚里的布光方法
A.前侧光照明效果 A- 1.用一盏灯(无论加不加柔光箱,柔光伞以及其它附件)做主要的塑型光线——称作“主光”——从照相机一侧与拍摄方向大约成300—600的位置照明被摄者,形成“前侧光照明效果”,它的特点是被摄者(尤其是面部)大部分面积直接受光形成明亮的影调,小部分面积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因此,既能表现出被摄者的立体感,总的影调又显得明快,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布光方法。假若仅仅使用一盏灯照明,被摄者阴影面的调子会显得太深、太重,不仅推动必要的细节,而且阴影的色彩也不好,所以还需要第二盏灯或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与亮面保持适当的亮度比(俗称“光比”),这种光线称作“辅助光”。 A-2.辅助光的强弱决定着光比的大小,且与光比成反比,辅助光越弱,光比越大。至于是否需要加个背景灯照明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主光与辅助光布置妥后,如果背景的明暗调子已经符合要求,则不必加背景灯,若背景的明暗调子还需调整,则加背景灯再进行调整,直到理想的状态。 A-3.采用前侧光照明,主光灯通常需要略高于被摄者头部,但不宜太高,免得被摄者眼窝、鼻影、下巴投影太重。但当被摄者戴有帽子或其它头部饰品拍摄时,主光灯则应基本与被摄者的脸型移动它的位置来调整被摄者亮面和阴影面的比例,使被摄者面部亮面和阴影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处在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切记,非常重要的! A-4.如果使用反光板进行辅助照明,可以放置于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是,如果用灯光作辅助照明,应把它放置在尽量靠近相机的地方。也有人喜欢将辅助灯光放置在被摄者阴影一侧,但没有从照相机方向进行辅助照明效果好,因为后者更易于消除未被照明的“死角”,也便于使它在拍摄者黑眼球上反射出的光点落在合适的位置。辅助光也不能太高,当被摄者黑眼球上形成的光点能落在瞳孔上沿时,其高度为最理想高度。 A-5.当被摄者面部转为稍侧时,从拍摄方向望去,鼻子两侧的脸部必有较窄及较宽的一面。如果主光从较窄的一面投射过来叫“窄光照明”,假若主光从较宽的一面投射,称为“宽光照明”。宽光照明极易显露被摄者鼻型,可强调鼻型的优美,但鼻骨太高或太低者,不宜采用宽光照明。面颊太胖与颌骨(位于耳朵以下面部侧方)凸出者,也不适于宽光照明。 A- 6.用前侧光拍摄人像,由于主光灯略高于被摄者头部,鼻子和下巴会产生一点投影。对全身人像来说,不必调整其投影,因为它在整个人像中占的面积太小,不易察觉。假若拍摄半身及近景人像,则可以在被摄者跟前或膝盖上放置一块白色泡沫塑料板,利用它的柔和反光将脖子的投影冲淡一些。根据多年经验所得,用泡沫塑料板比地面上放置小型柔光箱照明效果好一些。 B.顺光照明效果 B-1.主光从照相机方向投向被摄者,形成“顺光照明效果”,特点是被摄者整体受光比较均匀,影调明亮,没有明显的阴影和投影。在顺光照明下,被摄者面部的立体感不是由受光多少而形成的,而是由面部自身的曲线所决定的——凸起部位明亮,侧后部位稍暗,因此,脸部曝光不宜过度,否则将影响整个形象的刻画。 B-2.顺光照明可以用两盏灯也可以用一盏灯完成:两盏灯,一般用加了柔光箱的两盏功率相同的闪光灯,从靠近相机左右两侧的位置以同等的距离,略高于照相机的高度,将光线投向被摄者,且两个柔光箱不能太高,以免在脖子及鼻子下方产生太深的阴影;一盏灯,则应略高于照相机从它的后方投向被摄者,如果面部两侧阴影太深,可以用反光板(最好是白色泡沫塑料板)将它冲淡。 B-3.顺光照明的长处是影调干净,阴影少,适合拍摄脸型匀称、年轻的人像,但是如果被摄者脸型宽大,或两侧明显不匀称,若用顺光照明则易暴露其缺陷,所以宜采用前侧光和侧光照明,使阴影将脸部过宽的部位遮档一下。 C.侧光照明效果 C- 1.主光从被摄者一侧与照相机镜头大约成900左右的方向投射,形成“侧光照明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立体感较强,因为被摄者一半直接受光产生明亮的影调,另一半不直接受光产生阴影。在侧光照明下,由于被摄者阴影面积较大,所以往往需要进行辅助照明。一般情况下为使被摄者面部影调干净,商业人像的“光比”不宜太大。 C-2.采取侧面光照明时,主光灯和辅助光灯均不宜太高,否则脸部上方受光多下方受光少显得影调不均匀。辅助灯光放置的位置也尽量靠近相机。 C-3.拍摄脸型太胖和脸围左右两侧不对称的人时,可利用侧光照明将较胖的面颊得以遮掩,有利于将被摄者的外貌表现地更完美。 C-4.鼻型端正,鼻骨优美的人适于侧光照明,而对于鼻梁太高或太低的人则不适于侧光照明,因为侧光照明会将鼻型的高低显露得更明显。 上面介绍了拍摄灯光人像常用的三种布光方法及注意事项,但绝不意味着仅有这三种方法,完全可以根据被摄影者的具体特征和摄影师的创作意图采取其它布光方法,比如侧光逆光照明,效果轮廓光照明效果。不过常用的人像摄影布光方法为上述三种。
C. 摄影棚的配置方案及使用方法
您好。先问下,使用的是否单反相机,如果是,那么可以考虑下面这个比较实用的套装:
GOLDENSHELL EC-300数码闪光灯 *3
JINBEI M-950八角柔光箱 *1
JINBEI M- 70*100柔光箱 *1
金贝标罩 *1
金贝JB附件 *1
金贝TR-A8 16通道数码引闪器 *1
金贝JB-260铝灯架 *3
如果不是单反相机,那么可以考虑常亮灯套装。
SUN-150太阳灯 2
85*85柔光箱 2
JB-250钢管灯架 2
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联系我。
D. 摄影棚内拍摄的用光,位置,灯光的调试
实景棚灯法,逆光灯法,硬光单打法,平光灯法,蝶光灯法和顶光反射灯法以及油画效果单灯法。
三角光(V字型光)
三角光是近年影楼使用最普遍的用光方法,这种光线是由“八字形光”发展起来的,即两盏灯45度角同等距离照射被摄体,光比是1:l。因为两灯成45度,就叫它八字光。这种光线以平光为主,特点是明快、亮丽、鲜艳、高贵、温馨,是婚纱摄影成功的开始。由于这种方法被大多数摄影师使用,久而久之给大家一种缺乏个性和内涵的感觉。有人称之为无个性的用光。八十年代后期,一些摄影师将广告拍摄手法引进婚纱摄影,在原来八字光的基础上从主体下方加了一盏灯,与原来的两只灯形成三角形,称之为三角用光。虽然同样是平光照明,但新用光方法中人物的眼睛特别明亮、晶莹而有冲击力。并且在拍双人照时,脸上的暗影、脖子的阴影都被消除。照片显得干净、明快。
对三角光我们应注意以下要点。必须注意用光的实际效果和灯的高度,我们应该将柔光箱的中心对着被摄人的头发位置,用柔光箱的下部对着人物的脸部,灯箱的上部对着背景。因为柔光箱发出光线的中心是最亮的,四边暗些,通常中心与边缘相差0.8至1级光圈。因此,最亮的光源用来照最吸光的头发,会使头发显得通透并有层次感;面部用相对弱一些的柔光箱的下部照人的脸部,使脸部与头发的光线得以平衡;柔光箱的上部照向背景会增强背景的亮度和层次。这样,整个用光的效果立体、通透、层次丰富。一般情况下,三角光不用对头发打光,目的是使画面自然、逼真,减少刻意用光的感觉。当一盏灯的位置定下来后,另一盏灯按同一高度,从另一侧照向被摄体。地灯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过亮会使面部与脖子的轮廓线消失,而且会有脸与脖子连起来的感觉。过暗,就失去了三角光的意义,没有通透明亮的感觉。因此,如果三盏灯的强度是一样的,就会产生平光效果,我们只需改变某一盏灯的距离,就会产生光比的变化。
高低三角光(高低V字型光)
高低三角光是一种更具潮流和时尚感的用光方法,是人像摄影师通过不断实践,在三角光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目的是在平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层次变化,这种变化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求新求变的要求。
高低三角光的具体做法是,地上的灯和天花路轨上的一盏灯成一垂直线,选好角度对着主体,另一盏在这两灯的一侧组成一个倒三角形。第三盏灯可以向前、向后、升高、降低达到各种光比的要求。垂直线上的两盏灯可以按照不同脸形和造型要求确定其角度和位置。所以高低三角光既有三角光的亮丽、明快,又可做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这种光的应用关键是高低灯的位置与人物脸的方向在一个平面上,人脸转动,高低两盏灯也随之转动。
包围式三角光(包围式V字型光)
包围式三角光又称围摄光。这种用光形式具有创意和前卫感,特别对拍摄特写和大半身人像,其表现力特别突出,年轻人格外喜欢。包围三角光与三角光的应用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包围三角光是将三角光住主体推近,形成柔光箱与柔光箱之间互相折射而产生一个光场,辐射到人物面部上,使其细节冲淡,突出了眼睛和嘴,面部显得亮丽、干净。如果曝光适当过度,反差增大,效果更明显。但曝光过度太多时,人物脸部细小的层次全被去掉,可能与本人形象有所不同。如果将柔光箱与人物的距离拉开,灯箱之间不产生折射,包围三角光就变成三角光了。
高低光
高低光是从高低三角光去掉侧面那盏灯演变来的,成为一高一低的垂直照明。摄影师根据造型的要求选取最佳角度,一高一低,同方向照射到主体身上,形成较强的反差,人物由亮部到暗部有很好的表现。这种光线富于内涵,善于表现人物的个性,艺术人像经常采用,在婚纱影楼中也有使用。用好这种高低光,关键在于选取角度。若要表现人物个性类的照片,可120度角侧逆光照明,为了表现质感和立体感,可90度角侧光照明,为了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可45度角照明。用好高低光,必须细心观察高低光下的人物神态的变化和感觉。通常的变化规律是灯箱向前,人物的暗部面积增大,内涵丰富,想象力空间增大;灯往后移,受光面增大,想象空间减少,人物亮丽平和。灯靠近人物,反差提高,人物形象鲜明。灯远离人物,影调层次丰富,反差减小。
单灯
单灯在这里指主体被单灯照明的用光方法。通常应用单灯照明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用柔光箱或反光板向人物打光,使人物主体较为突出鲜明,反差强。另一种是单只聚光灯照明,或用普通闪光灯加蜂巢,将光线投射到人物脸部,以强化面部神态。由于人物受光面积小,反差加强,更善于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第三种是将单灯配成一个很大的柔光箱,如2m x 3m,用大指数的灯,照到人物身上好象一道光墙,有自然光的感觉,拍出的照片反差低,自然、真实。在这种方法中,除一盏主灯外,还要加一个背景灯。主灯的角度多为 45度、90度和120度,灯的高低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蝴蝶光
蝴蝶光又称碟光,是人像摄影中的一种特殊用光方法。主灯直接放在人物脸部正前方,由上向下45度方向投射到人物脸部,投射出鼻子下的蝴蝶形的阴影。蝴蝶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斜顶光,也是正面光或顺光的一种用光方式。整个面部受光面积大,阴影小,仅仅鼻子以下有一个很小的蝶形影和两腮下部的一些阴影,光线最强部分照到人的鼻梁上面,然后光线向两面伸开,所以人物面部的过渡圆润、干净、亮丽。在婚纱摄影和艺术人像摄影中,蝴蝶光可以制造美感,一般椭圆脸型均可采用,尤其运用于年轻的女性。蝴蝶光可以单灯使用,也可将主灯与辅灯配合,辅灯放在人的后面,勾出脸部轮廓和发光,从低调背景中产生立体感,更具艺术魅力。
色彩光源的拍摄
色彩光源拍摄可给我们的照片带来千变万化的新奇效果和制造各种情调气氛,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色彩光源的应用,通常主体人物用单灯拍摄,配以背景光与整个气氛相吻合。单灯的位置在人物正面的45度,比人的头部略高。也可根据要求前后移动灯。将不同色彩的滤镜插在灯的反光镜前,拍出不同的效果。如,橙黄色代表怀旧与高贵;绿色代表爱慕和宁静;浅蓝色代表清新、凉爽和表现人物肤质的柔美;红色代表炽热和热情。摄影师还可以利用混合色彩光源拍摄,即用两盏加上不同颜色滤片的灯打光。需注意的是两种光不能交叉,它们分别打在人物不同的部位上,产生色彩对比效果。
背景光在婚纱摄影中的应用
1、平行背景光。在人物后面左右各放一盏灯照射背景,使背景产生比较明亮均匀的光线效果,这种布光适合拍亮丽效果的照片。使用方法是背景灯在人物背后45度角照向背景,灯离背景越远光线越均匀。灯的高度与人物头部位置相近。
2、中心背景光。这种用光方法是现代人像摄影应用最多的背景光源。它能突出主题、表现立体感。布光方法是将一盏灯放在人物的背后,射向背景,光线由中心向周围扩散,有光芒效果,主体被背景光衬托而突出。灯的高度放在主体中间,如果不方便将背景灯放在人物背后,可在灯上加蜂巢从旁边射向背景。
3、方向性背景光。将灯光从一个侧面射向背景,产生方向性光源,适合环境、气氛浓的创作需要。比如拍怀旧和表现人物个性强的作品。
4、轮廓背景光。光线从人物背后照向人物,产生人物轮廓。这种背景光源能将人物立体地展现出来,视觉冲击力极强,也可以同其他背景光同时使用,产生和谐的画面效果。
5、透射背景光。将光源放在背景布或人造背景后面,把光线透射出来产生各种光线效果,特别适合小影楼使用。
以上各种背景光都可根据照片的内容要求,创造出更佳的画面效果,但要注意,不同的滤色镜的阻光率不同,必须适当增加灯光的亮度或曝光量。
E. 摄影棚怎么进行布置呢
顶棚搭建它为搭景、照明、电力分配和吊装等工作提供条件,是摄影棚重要的构成部分。最原始的摄影棚仅于屋架下弦临时需要的位置加装木方,以备悬挂灯板、固定布景、吊装道具之用。由于操作人员高空作业,很不安全。其后逐渐在屋架内或屋架下设置天桥。天桥有纵向设置、横向设置及纵横双向设置几种,并设有防护栏杆,以求安全。但天桥与天桥之间仍有空档,工作时仍有不便之处。后来又发展为格栅式(或条栅式)顶棚,使整个顶棚内成为到处可以进行各项工作的工作台,从而使搭景、照明等工作更为灵活、有效、迅速、安全。天桥和栅顶可为木制,结构轻巧、成本较低。也可承重,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非常迅速而有效地用简单的方法将布景固定在木质支架上,但防火性能较差。它亦可为钢制或钢筋混凝土制,坚固、耐火,承重较大,但自重较大,无法用钉固定布景,使用金属连接件既费事又不灵活。天桥上起重一般使用可沿轨道移动的电动吊车;栅顶则用轻便电动绞车,但不能沿着轨道移动。灯板及架在电影摄影照明中,灯板和灯板架在广泛使用,吊杆灯和悬吊管架式吊灯使用较少。灯板是放置灯具的平台,而灯板架是悬挂灯板的器具。灯板以木制的居多,可用几块木板拼搭,也可用整块成型灯板,其四角由灯板架悬挂在天桥或栅顶上。灯板架可用刚性金属条或木条,也可用柔性的绳索、钢丝索、铁链等。刚性灯板架易于固定,可减少晃动;柔性的则易于调整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明器材的重量在减轻,新的光源也开始使用,但操作方式通常依旧是人工。因为可遥控的能转动、俯仰、升降、移动的伸缩吊杆系统往往难以调整到所需要的准确位置和角度上,而且造价昂贵、维护复杂,很不实用。照明所用电力配置系统大部分设在天桥或栅顶上,目的是尽可能的减少场地的拥挤。灯光的开启和关闭等可以适当地使用遥控设备。地面布置旧日的摄影棚最常用的是泥土地面,因为它经济、使用方便,可挖坑、钉桩,地面稳定,无振动声。但使用时尘土容易飞扬,搭景找平较困难,铺设摄影移动车轨较麻烦。木质地面造价较高,其铺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铺较厚的木地板,在它上面能方便地推拉摄影移动车和大型话筒架;能降低棚内湿度,有利于布景、天幕在刷色后的干燥;在拍摄雨景时,不至泥泞,便于保持清洁。另一种是木块地面,将木块按竖纹敷设,可承重而不变形,并且可以在上面钉布景片。这种地面可使用短木料,节约木材。但竖纹木块遇潮易膨胀,故须经油浸加工,在使用中注意维护。泥土地面和木质地面各有优劣,可根据需要选用。在有几个摄影棚的制片厂中,可根据需要,有的使用泥土地面,有的使用木质地面。无论哪种地面,都应在距离墙壁3~4米宽的范围内铺设一圈混凝土地面。有的还在天幕前的混凝土地面上设一圈排水沟。摄影棚有可用于同期录音的和不用于同期录音的两种。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两种摄影棚在构造上有很大不同。电影制片厂主要的摄影棚一般都应该是能用于同期录音的,不能同期录音的只是个别的,其面积一般不大,供一些零星的拍摄或特技摄影之用。但供拍摄大场面或模拟外景使用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的特大摄影棚,一般也不需要增设同期录音的条件。墙和屋顶无论哪种摄影棚,其墙壁和屋顶的结构都应满足一般建筑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期录音的摄影棚还需要满足隔音要求,棚内噪声水平必须低于35分贝。同时,它要求混响时间较短,以提高语言录音的清晰度,并使之有可能再现室外的音响效果。因此,它的墙壁内部和吊顶都应有较高的吸声能力。门窗设置摄影棚一般开设一个工作大门,作为运送布景、道具、照明器材等用。工作大门上可开设一扇小门,以便工作人员出入。另外可以增设一个通向演员休息室或化妆室的小门,兼作安全门。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可考虑开两个大门,以便于空气对流,保持棚里干燥。工作大门的尺寸以能出入最大布景为原则。同期录音的摄影棚,门应有严格的隔声要求。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使用门斗,设双道门,除门扇和门缝应有隔声处理外,门斗内也设吸声材料,以共同形成一个能隔绝外界噪声的组合门;二是门扇使用多层结构,各层之间填以阻尼材料,门缝处用弹性材料或橡胶管充气密封。通风设施为了排除棚内照明等设备产生的热量和拍摄中使用烟雾时所产生的烟气,摄影棚都设有通风和排气设备。但通风设备的通风口、回风口和排气设备的排气口,影响同期录音摄影棚的隔音。因此,通风管道内应设有消声器和消声室,以减少来自通风机房的噪声;回风口和排气口也应设消声室以免外界噪声侵入。
F. 搭建一个基本的摄影棚都需要什么设备呢
首先需要一个至少 20~30平米的工作室,屋顶最好在3M左右高度。这个面积是为了可以对一个3M宽的标准背景布进行各方位补光,并且给摄影师足够的空间后退到足够远的地方来拍摄。
这个摄影棚的成本没法计算,单说其他需要的东西(大致上,根据摄影师习惯不同,棚内的配置也不尽相同的):
1、电动卷轴,大概500多元。
长度不同,轴的数量不同价格不同。不过有经验的人肯定都会推荐你使用电动的,因为手动的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人拉动卷轴一个人扶着背景布避免背景布卷偏,很麻烦。
2、各色背景布或者背景墙,单色背景布几十块钱,风镜背景画一百多一张。
可以用3M宽的各种单色无纺布背景,也可以用那种直接贴在墙上的,或者带有风景画的大型背景布,通常都是用卷轴来固定,需要哪个就放下来哪个。
3、闪光灯,400W套装3灯的,起码小3000,专业一些的品牌更贵。
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尽可能选择300W以上,最好是400W的灯组。至少至少3盏灯,往上算越多越好。至少有一站配备无线引闪设备,或者多台灯拥有多套同规格同信号频段的无线引闪器。
4、柔光箱、雷达罩、蜂窝、滤片、四页遮光板、反光伞、柔光伞…… 这些东西有些买灯送。
这些都是搭配闪光灯使用的配件,套在闪光灯灯头上,将闪光灯的光线变换成各种性质形状的光来使用。
5、反光板,非常便宜,几十块钱就能买好多。
从背光面进行补光使用的,有时候可以充当一个闪光灯的作用。
6、静物台,价格根据尺寸走
如果除了拍人像还要拍静物的话,需要一个静物台。
(6)摄影棚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1、墙和屋顶
无论哪种摄影棚,其墙壁和屋顶的结构都应满足一般建筑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期录音的摄影棚还需要满足隔音要求,棚内噪声水平必须低于35分贝。同时,它要求混响时间较短,以提高语言录音的清晰度,并使之有可能再现室外的音响效果。
2、门窗设置
摄影棚一般开设一个工作大门,作为运送布景、道具、照明器材等用。工作大门上可开设一扇小门,以便工作人员出入。另外可以增设一个通向演员休息室或化妆室的小门,兼作安全门。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可考虑开两个大门,以便于空气对流,保持棚里干燥。
工作大门的尺寸以能出入最大布景为原则。
同期录音的摄影棚,门应有严格的隔声要求。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使用门斗,设双道门,除门扇和门缝应有隔声处理外,门斗内也设吸声材料,以共同形成一个能隔绝外界噪声的组合门;二是门扇使用多层结构,各层之间填以阻尼材料,门缝处用弹性材料或橡胶管充气密封。
3、通风设施
为了排除棚内照明等设备产生的热量和拍摄中使用烟雾时所产生的烟气,摄影棚都设有通风和排气设备。但通风设备的通风口、回风口和排气设备的排气口,影响同期录音摄影棚的隔音。因此,通风管道内应设有消声器和消声室,以减少来自通风机房的噪声;回风口和排气口也应设消声室以免外界噪声侵入。
G. 摄影灯怎么用
摄影灯最大的优点在于他“所见即所得”,其次,在光的稳定性和光的质量上,都要大大的好于闪光。在拍摄人物造型上,乐士欧LED摄影灯,出片率好:亮度可调,显色性好,可勾画细节如人物眼神光等。适当的增加辅助光源,即可做成比较好的人物图像效果,这给摄影艺术增添了新的、可操作的技术条件。
摄影灯摆放
室内多灯拍摄,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只有一个太阳,再多的灯,也只是起到效果和辅助的作用,主灯只有一个。不管灯位如何变化,主灯是整个拍摄的关键。当使用2个灯时,肯定一个作为主灯,而另一个作为补光或叫辅灯。
在全黑的摄影棚里只有一个主光,所以在主光没有照到的拍摄物的一些皱折处和物体边缘的背景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阴影和投影(这些影子的深浅和边缘清晰程度由主光的"软硬"程度所决定)。
如果希望减弱这些影子的黑度,这时可以添加第二个灯,也就是辅光。由于每个灯都会带来自己所产生的新的影子,因此辅灯一般放在紧靠照相机的位置,这样的角度照明所产生的影子是最小的,同时辅光越柔和越好。
H. 摄影棚里如何正确曝光
你好!
在影棚当中拍摄,做到正确曝光非常重要,因为影棚当中用的是闪光灯,我们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没有外置测光表的话,那只有反复试拍得到需要的曝光。如果有外置测光表,拍摄就比较方便。一般是把相机的曝光模式放在全手动挡(M),感光度设为最低(一般为100),快门值设在闪光同步速度以下(多数设在1/125秒),然后使用外置测光表,把感光度和快门值设的和相机一致,用入射式测光方法,把测光表放在你想要曝光准确的物体部位(如人物脸部),注意测光表感应乳白球应朝向相机,这时按动闪光灯同步触发器,闪光灯闪亮,测光表随之测得光圈值,然后把测得的光圈值在相机上设定。这样就完成了测光过程,完后就是构图、对焦、拍摄了。
如果你是摄影初学者,没有摄影基础知识,还得多看看书,不然的话,我上面说的你不一定明白。
希望我的回答会帮到你。
I. 影棚闪光灯是怎么用光引闪的
影棚闪光灯是高压大电流通过氙气灯管瞬间(1/800秒到1/2000秒的时间内)放电发出强闪光的。
主要是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进行引闪,发射端安装在相机的热靴或者是闪光灯线接口,接收端安装在闪光灯的热靴座下,然后设置同一通讯频道,就可以在相机按下快门的时候以这样的无线方式控制闪光灯闪光,这样的方式大范围应用在影棚摄影上。
工作原理:
根据电容来转化成强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升压电容,也叫负电容,一种是储能用的主电容。主电容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闪光灯管所能释放的能量。这样来闪光管能量直接转化为强光,一般说来,一个400W/S的灯,需要大约4个400UF以上的主电容。
(9)摄影棚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影棚闪光灯注意事项:
1、输出功率
一般专业影楼的闪光灯功率常见的在600W到1200W之间,一些用于商业拍摄的灯具拥有几千W的输出功率,拍摄大型广告片的摄影灯则可以达到几万W。对于摄影爱好者和小规模的影棚,需要在够用和经济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2、色温
闪光灯的正常色温在5600k左右,不过每一家厂商生产出的闪光灯色温都不一样,即便同一品牌的产品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使用柔光器材、使用年份延长都会造成闪光灯的色温降低。如果是同时购买一套灯具,有条件的话可以测量一下它们的色温是否统一。
3、回电时间
回电时间关系到拍摄时的连续性。一般1000W以下的闪光灯回电时间在1到5秒以内,输出功率更高的闪光灯回电时间会长一些。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的,不必太多苛求回电时间的长短,过短的回电会带来电容的大量负荷,造成故障的隐患也随之增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影室闪光灯
J. 摄影棚下如何拍出景深效果
这个问题专业上叫景深问题。你说的那种效果叫小景深。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所以,拍小景深的方法就是:使用长焦端、使用最大的光圈、尽量靠近被拍的物体进行拍摄。同时,拍摄主体要远离背景。
目前,能拍小景深的消费级机型有不少,如:佳能SX10/SX1/G10;尼康P90;索尼H50;富士S8100/S100;松下FZ28等等。当然,拍小景深最好的机型是单反机型,单反的镜头有比消费级机型大得多的最大光圈。如果有最大光圈F1.4的话,用等效焦距130mm左右的长焦端就能拍出效果突出的小景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