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矫正不良品认知的方法有

常用的矫正不良品认知的方法有

发布时间:2022-04-27 09:18:34

㈠ 认知心理在疾病转归的作用

(一)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知活动或认知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认知过程一般由三部组成:(1)接受和评价信息的过程;(2)产生应付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3)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认知治疗高度重视研究病人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并且把自我挫败行为看成是病人不良认知的结果。所谓不良认知,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病人的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

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同样,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潜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与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

(二)

认知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大学的研究报道,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单相抑郁症门诊病人,抑郁病一般经过12周的认知治疗,80%的病人有显着改善,疗效优于用丙咪嗪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防一年,疗效稳定。另外,爱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也分别报道了认知治疗可以取得像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其中爱丁堡大学的布莱克伯恩(1981)等人报道,将原发性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认知治疗组和药物——认知治疗合并治疗组。经过20周的积极治疗,结果发现合并治疗的门诊病人疗效优于其他三组。但对于精神病性抑郁病人,认知治疗可能效果较差。

认知治疗还可作为酒精中毒,神经性厌食和性功能障碍等病人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酒精中毒病人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尤其是刚开始戒酒的几周里,他们往往表现为记忆困难和解决问题

如何克服不良性格

1.认知提高法

这类人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对任何善意忠告都很难接受。对此,应在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向他们介绍性格缺陷的性质、特点、表现、危险性和纠正方法。具备自知力,能够自觉自愿地要求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是认知提高训练成功的指标,也是参加心理训练的最起码条件。

2.交友训练法

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有助于改变“社会隔离型”性格。交友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要领是:

真诚相见,以诚交心。必须采用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主动积极地交友;要坚信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并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对知心朋友存在偏见、猜疑。

交往中尽量主动地给予知心好友各种帮助。主动地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帮助他人,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巩固友谊关系。尤其当别人在困难时,更应该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心,这样做最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加强友好情谊。

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理”。性格、脾气的相似或互补,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如果两个人都是火爆脾气,都是胆汁质的气质,则不容易建立稳固、长期的友谊关系。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的相近和一致。这是保持长期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省法

自省法是通过写日记,每日临睡前回忆当天所作所为的情景,进行自我反省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纠正偏执心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改变自己心理行为的训练方法,对于塑造健全优秀的人格品质和自我教育,效果明显。

4、培养兴趣,克服分裂性格的缺陷

分裂性格缺陷者的主要表现是过分胆小、羞怯退缩、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沉醉于内心的幻想而缺乏行动;行为外表古怪、离奇,不修边幅,性情怪癖,喜欢自言自语;情感淡漠,对人缺乏热情,兴趣贫乏,对外界事物缺乏激情,对批评和表扬常持无动于衷的淡漠态度。这种类型的人极少有攻击行为,一般不会给他人制造麻烦,但由于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需要,总是独来独往,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中,难以完成责任性强的工作。这类性格缺陷容易进一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有些人存在严重的或者突然发展的分裂性格缺陷,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的重要信号。

多种兴趣爱好可以培育出向往生活的良好情感,丰富人们的生活色彩。因此,兴趣培养法是克服分裂性格缺陷的最好方法。分裂性格缺陷者要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心理不足,确定积极探求人生的理想目标,并有为之奋斗的自信心和决心。

5、远离依赖型性格

有依赖型性格缺陷的人常常有无助感,总感到自己懦弱无助,无能,笨拙,缺乏精力。同时还有被遗弃感。这类型的人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别人,过分顺从于别人的意思,一切悉听别人决定,深怕被别人遗弃。当亲密关系终结时,他们则有被毁灭和无助的体验。这种性格的人当然就缺乏独立性,不能独立生活,在生活上多需他人为其承担责任,从事何种职业都得由他人决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别人身上,遇到困难时,总是想获得别人的帮助。这类人都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让别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一般来说,这类人没有深刻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亦无远大的理想抱负与追求,满足于得过且过的生活现状。

㈢ 对于认知偏差不良应对方式的人群应该如何选择干预技术

如果某一些人他们产生了认知偏差,那么我们在干预的时候应该了解到他们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把这个原因去掉之后他们就可以正过来。

㈣ 如何有效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一、尊重有错误行为学生的人格。
学生人格得到了尊重,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其实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就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尊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无形阳光、空气和水。有错误行为的学生,批评和惩罚虽然能约束他们,但可能失去“面子”,其人格尊严受到一定的损害,他们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和赏识,而不是缺少批评和惩罚。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感到是和教师平等交流,就会觉得教师值得信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善于发现学生在错误行为中的优良品质。
发现学生在错误事件中的优良品质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用表扬的方法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超出了学生的心理定式,能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终生健康发展。因为在这种教育情景下,学生准备的一切抵制批评教育的办法全部失效,等待她的只能是全面、无条件地接受教诲。教师分析情况的实事求是,入情入理令人信服,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再说,让学生也能从错误行为中看到自己的良好品质,起到无法估量的激励作用,使犯错误者消除了自暴自弃增强了自信心,引导她以后发扬这些良好的品质来回报社会。
表扬和奖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正确行为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值得提倡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良好品质予以表扬,一般教师都能做到,但对有错误行为的学生采用表扬的方式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有错误学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入情入理,恰如其分。首先,要热爱学生,把学生看作能发展可塑造的人。其次,要善于观察,并了解学生,冷静理智的分析错误行为,机智的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再次,要将其错误行为中的不良品质和良好品质区别开来,不能好坏不辨,混为一谈。分清和判断出优良品质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对她起到激励作用。若把不良品质当成良好品质去表扬,学生就认为是对她的嘲讽,此外,表扬时要多用积极性评价,要有针对性,而不是笼统、空泛地说“好”,要讲清楚好在什么地方,给他们快乐和自信。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重视非言语的运用,如目光慈祥,表情真挚,态度诚恳,语调温和等。
三、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应多宽容、少批评。
首先,单纯的事后批评虽然维护了制度的权威,能抑制或消除不符合规章制度和校纪校规的消极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往往会使犯错误者不知所措,批评只能告诉学生不应该做什么,而没有告诉学生该怎样做才能弥补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或者说批评没有告诉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行为去纠正错误行为。教师若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恰当的鼓励表扬学生,不仅使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会帮助、督促、启发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主动去消除不良行为。
其次,过重过多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若以鼓励奖励为主,则学生会主动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最后,学生的自觉性,学生的觉悟或好的品德、行为是批评不出来的,只有通过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等教育方式才能养成。

㈤ 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言语

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律和克制,因为如果想着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言语,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绝对优秀和绝对准确,会有犯错误或者不那么完美的地方,这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是一种优良的品德,那么如何找到方法呢?古人说的好,每日三省吾身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了。在与别人交流中,多听少说,哪怕是不同意的观点,也要先肯定再否定,不要急着把自己的道理观点强加给对方,学会尊重,就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㈥ 小孩有吮指的不良习惯,用什么方法矫正好呢

多抑制这种动作或给孩子的手指戴上指套,多讲解、多开导。

㈦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

我问你个问题:如果有人让你闭上眼睛别想小狗,你第一个会想什么??肯定是小狗对吧,这就是人的大脑认知逻辑,认知治疗就是从这点出发的,这种方法是顺应大脑和适应大脑的,渐渐让你回归良行。

㈧ 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一、正念冥想

可以训练你的注意力,帮助你察觉情绪、想法,研究发现,冥想三个月,大脑分配注意的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冥想是一种特意使用心理形象来改变行为、感觉甚至内部生理状态的方法。过程中将注意力从外在世界转移到内在世界,把思绪从紧张的情境转移到平静的情境,缓和紧张反应,达到平静的状态。冥想松弛法弹性极高,没有固定统一的内容,可以是一处风景、一个故事、一个字、一个语音。治疗者只需集中注意力于其中,排除其他想法,学会积极的冥想。

二、结交朋友

结交一些好朋友,每周跟朋友一起吃顿饭,看看电影,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舒缓。一个好的社交关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

三、运动锻炼

运动能够让身体发作胺多酚,胺多酚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遭到某种影响时,排泄出的一种化学物质。研究发现每周三次体育锻炼,每次三十分钟,效果较好。

四、写日记

经过日记能够把自个的感受发泄出来,写日记可以缓解自己内心的一些不良情绪,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心情不好的不要让自己闲下来,可以选择几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好好的看一场电影、好好的吃一顿美食等等,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六、听音乐

压力大就多听些舒缓的音乐,美丽的音乐能够促进人体排泄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调理人体内血液的流量,音乐的节奏也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及肾上腺素的排泄,听了使人体放松的音乐后类固醇的排泄会下降下来。

七、分散注意力

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让自己闲着,可以看看书、写写字、看几本小说什么的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八、接纳情绪

不要太过排斥不良情绪带来的感受,心理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痛苦会到每个人的家门敲门,你如果说我不给你开门,我不在。痛苦就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你家门口说,没关系我等着。所以不要一直排斥不良情绪,尝试着接纳情绪,因为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情绪只是一个信号,告诉你现在发生了什么。

九、寻求心理疏导

一般情况下,人的不良情绪都可以通过自身消除,最重要的还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改变认知,才能有效的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发觉自己的不良情绪自己很难消化,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寻求医师的帮助。

十、情绪发泄法

当我们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发泄出来,该哭的时候就应该大哭一场,该笑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笑一场,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几声,找一些知心朋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这些都是合理的发泄方式。

十一、 松弛疗法

又称放松疗法、放松训练,它是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㈨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治疗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帮助当事人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例如 :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当事人,可能会将家人的死因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更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来平衡情绪。教导病患运动,可降低情绪迫力下的畏惧和过度关切身体症状。治疗期限通常每周一次持续一至三小时,做8至12次。学习如何有更佳的自我掌控,于某些情境下不适的平复技巧。某些个案在谘商中须服用药物以降低不适,而药物降低或停用,须与专业人员讨论。当人因某些状况致身体、情绪不适,认知谘商是最佳治疗方式。 在叙述事件阶段或者在行为暴露时,治疗师必须亲切地倾听来访者的陈述,倾听他们荒唐的想法。治疗师可以选择重点放在来访者的叙述上,改变他们原有想法以及重新建构事实和反应方式上。 认知疗法早期阶段重点在教导上,治疗师给予来访者一个可理解范围内的反应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再提供一个理解创伤后反应的模型,这也将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产生一种可选择的叙述方式。 利用治疗师点点滴滴搜集起来的信息作为出发点,去积极地探明来访者的消极、无意识的想法和信念,这些仍需要受到来访者自身的监控。 认知疗法可以在团体中施行,可以实现成本效率。8小时的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更长时间的治疗方法还未被普遍采用。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demoralization),罪恶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状较有效。对于PTSD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做作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㈩ 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目标是一切动力之源,有了目标,我们就会朝目标方向奔跑,这样就会纠正自己懒散、漫无目标的不良习惯。
空余时间给自己找一份兼职,利用兼职赚取费用的同时还可以增长见识,这样就会纠正自己依靠父母、不爱出门的不良习惯。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矫正不良品认知的方法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魅族相机水印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56
lol里缓存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0
眼睛模糊土方法怎么治疗 浏览:420
隧道防风布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359
手机拍照放大到6倍的方法 浏览:768
除湿器使用方法 浏览:524
口臭怎么去除最快方法三七粉 浏览:954
35岁内斜视眼恢复最简单方法 浏览:788
中蜂越冬的解决方法 浏览:431
洛阳养老金计算方法 浏览:107
治疗白斑有效的方法 浏览:458
土粒的沉降分析方法有哪些 浏览:971
小冻干燕窝的食用方法 浏览:97
成都中风锻炼小方法 浏览:293
五星红旗怎么折的方法 浏览:762
成年人经常磨牙解决方法 浏览:320
预制剪力墙结构钢筋连接方法 浏览:312
儿童远视训练方法 浏览:23
练字的技巧与方法视频 浏览:237
塑料模具研究方法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