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混酥面胚最常用的调制方法

混酥面胚最常用的调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05:08:49

1. 烘焙中,清酥面团和混酥面团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清酥类制作比混酥类难度更大.
混酥类是以混酥面团为基础面团,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制成的甜、咸口味的点心。清酥类是以清酥类面团为基础面坯,经成形、烘烤制成的层次清晰、质感酥松的点心。混酥类的代表性西点有核桃塔、柠檬塔、苹果派、南瓜派、奶酪饼干、杏仁饼干、法式松饼、巧克力曲奇等。清酥类的代表性西点有热狗酥卷、葡式蛋挞、蝴蝶酥、新鲜水果酥盒、法式香草酥盒等。
混酥类和清酥类的区别在于基础面坯和用料的不同。混酥类西点的基础面坯就是一块酥性面团,面坯无层次。清酥类西点是由两块不同性质的面团擀叠而成的,一块是面粉、水及少量油脂调制而成的冷水面团,另一块是油脂或少量面粉混合油脂的油面团。用料上,混酥面团应选用筋力较小的低筋粉,清酥面坯的面粉宜采用高筋粉。混酥面团使用黄油,清酥面团的油脂面团应采用片状起酥油。

2. 什么是混酥类电点心

混酥类点心是以黄油,砂糖,面粉和少量鸡蛋为主要原料,经过面胚调制。面胚冷却,制作成型,烘烤。装饰等工艺而制成的点心

3. 关于甜点的提问

1、 中式面点的概念

中式面点指源于我国的点心,简称“中点”,双称为“面点”,它是以各种粮食、畜禽、

鱼、虾、蛋、乳、蔬菜、果品等为原料,再配以多种调味品,经过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质俱佳的各种营养食品。

面点在中国国饮食行业中通常被称为“白案”,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多种多样,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如:糕、团、饼、包、饺、面、粉、粥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点有作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为早餐的早点、茶点,有作为筵席配置的席点,有作为旅游和调剂饮食的糕点、小吃,以及作为喜庆或节日礼物的礼品点心等等。

2西式面点的的概念

西式面点简称“西点“,主要指来源于欧美国家的点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鸡蛋和乳品为原料,辅以干鲜果品和调味料,经过调制成型、装饰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的营养食品。

面点行业在西方通常被称为“烘焙业“,在欧美国家十分发达。西点不仅是西式烹饪的组成部分(即餐用面包和点心),而且是独立于西餐烹调之外的一种庞大的食品加工行业,成为西方食品工业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西面点的技术特点

(一) 中式面点的技术特点

1、 选料精细,花样繁多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这就为中式面点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众多,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人们生活差异也很大,因而决定了中式面点的选料方向是:

(1)按原料品种、加工处理方法选择。如:制作兰州拉面宜选用高筋面粉,制作汤圆宜选用质地细腻的水磨糯米粉。只有将原料选择好了,才能制出高质量的面点。

(2)按原料产地、部位选择。如:制作蜂巢荔芋角宜选用质地松粉的广西荔蒲芋头;制作鲜肉馅心时宜选用猪的前胛肉,这样才能保证馅心吃水量较多。

(3)按品质及卫生要求选择。选择品质优良的原料,既可保证制品的质量又可注意卫生,防止一些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米类应选用粒形均匀、整齐、具有新鲜米味、光泽等优质米产品,不选用生虫、夹杂物较多、失去新鲜米味的劣质品,干果宜用肉厚、体干、质净有光泽的产品。

中式面点花样繁多,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1)因不同馅心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包子有鲜肉包、菜肉包、叉烧包、豆沙包、水晶包,水饺有三鲜水饺、高汤水饺、猪肉水饺、鱼肉水饺等。

(2)因不同用料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麦类制品中有面条、蒸饺、锅贴、馒头、花卷、银丝卷等,米粉制品中的糕类粉团有凉糕点、年糕、发糕、炸糕等品种。

(3)因不同成形方法而形成品种多样化。如:包法可形成小花包、烧卖、粽子等,捏法可形成鸳鸯饺、四喜饺、蝴蝶饺等,抻法可形成龙须面、空心面等。

2、讲究馅心,注重口味

馅心的好坏对制品的色、香、味、形、质有很大的影响。中式央眯讲究馅心,其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

(1)馅心用料广泛。此点是中点和西点在馅心上的最大区别之一。西点馅心原料主要用果酱、蔬菜、水果、蜜饯等都能用于制馅,这就为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馅心提供了原料基础。

(2)精选用料,精心制作。馅心的原料选择非常讲究,所用的主料、配料一般都应选择最好的部位和品质。制作时,注意调味、成形、成熟的要求,考虑成品在色、香、味、形、质各方面的配合。如:制鸡肉馅选鸡脯肉,制虾仁馅选对虾;根据成形和成熟的要求,常将原料加工成丁、粒、茸等形状,以利于包捏成形和成熟。

中点注重口味,则源于各地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在口味上,我国自古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因而在中点馅心上体现出来的地方风味特色就显得特别浓郁。如:广式面眯缝馅心多具有口味浓醇、卤多味美。在这方面,广式的蚝油叉烧包、京式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苏式的淮安汤包等驰名中外的中华名点,均是以特色馅心而着称于世的。

3、成形技法多样,造型美观

面点成形是面点制作中一项技术要求高、艺术性强的重要工序,归纳起来,大致有18种成形技法,即:包、捏、卷、按、擀、叠、切、摊、剪、搓、抻、削、拨、钳花、滚沾、镶嵌、模具、挤注等。通过各种技法,又可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通过形态的变化,不仅丰富了面点的花色品种,而且还使得面点千姿百态,造型美观逼真。如:包中有形似蝴蝶的馄饨、形似石榴的烧卖等,卷可形成秋叶形、蝴蝶形、菊花形等造型。又如:苏州的船点就是通过多种成形技法,再加上色彩的配置,捏塑成南瓜、桃子、枇杷、西瓜、菱角、兔、猪、青蛙、天鹅、孔雀等等象形物,色彩鲜艳、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二)西式面点的技术特点

西式面点用料讲究,无论是什么点心品种,其面坯、馅心、装饰、点缀、等用料都有各自选料标准,各种原料之间都有适当的比例,而且大多数原料要求称量准确。、

西式面点多以乳品、蛋品、糖类、油脂、面粉、干鲜水果等为常用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较大,而且配料中干鲜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这些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们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因此西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工艺性强,成品美观、精巧

西点制品不仅富有营养价值,而且在制作工艺上还具有工序繁、技法多(主要有捏、揉、搓、切、割、抹、裱型、擀、卷、编、挂等),注重火候和卫生等特点,其成品擅长点缀、装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件西点产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每步操作都凝聚着厨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脱离了工艺和审美性,西点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西点从造型到装饰,每一个图案或线条,都清晰可辨,简洁明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让信用者一目了然,领会到你的创作意图。例如:制作一结婚蛋糕,首先要考虑它的结构安排,考虑每一层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次考虑色调搭配,尤其在装饰时要用西点的特殊艺术手法体现出你所设想的构图,从而用蛋糕烘托出纯洁、甜蜜的新婚气氛。

3、口味清香,甜咸酥松

西点不仅营养丰富,造型美观,而且还具有品种变化多、应用范围广、口味清香、口感甜咸酥松等特点。

在西点制品中,无论冷点心还是热点心,甜点心还是咸点心,都具有味道清香的特点,审西点的原材料决定的。西点通常所用的主料有面粉、奶制品、水果等,这些原料自身具有的味道;其次是加工制作时合成的味道,如焦糖的味道等。

西点中的甜制品主要以蛋糕为主,有90%以上的点心制品要加糖,客人饱餐之后吃些甜食制品,会感觉更舒服。咸制品主要以面包为主,客人吃主餐的同时会有选择地信用一些面包。

总之一道完美的西点,都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完美的造型和合适的口味。

中式面点的分类

中式面点品种因地差异较大,品种繁多,花色复杂,因此分类方法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原料类别分类

按面点所采用的主要原料来分类,一般可分为麦类面粉制品,如包子、馒头、饺子、油条、面包等;米类及米粉制品,如八宝饭、汤圆、年糕、松糕等;豆类及豆粉制品,如绿豆糕、豌豆黄等;杂粮和淀粉类制品,如小窝头、黄米炸糕、玉米煎饼、马蹄糕等;其他原料制品,如荔芋角、薯茸饼、南瓜饼等。由于制作中式面点的原料十分广泛,原辅料相互配用,所以按原料分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2)按面团性质分类

按面点所采用的面团性质来分类,一般可分为水调面团(冷不面团、温水面团、开水面团)、膨松面团(生物膨松面团、物理膨松面团)、油酥面团(层酥面团、单酥面团)、米粉面团(糕类粉团、团类粉团)和其他面团。这种分类法对学习和面点皮坯形成原理很有帮助,在教学上常用此分类法。

(3)按成熟方法分类

按面点所采用的成熟方法来分类,一般可分为煮、蒸、煎、炸、烤、烙等。这种分类方法常用于教学及面点实例的归类,与面团性质的分类结合,能较系统地对面点进行分类。

(4)按形态分类、

这种分割是按照人们习惯的各种面点的基本开关进行划分的,也可称为商品分类法。一般可人为:糕、饼、团、酥、包、饺、粽、粉、面、粥、烧卖、馄饨等。

(5)按口味分类

按口味一般可将面点分为甜味、咸味、复合味三种。这种分类方法对宴席面点、茶点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西式面点的分类

西式面点的分类,目前尚统一的标准,但在行业中觉的有下述几种:

(1)按点心温度分类,可分为常温点心、冷点心和热点心。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零售类点心、宴会点心、酒会点心、自助餐点心和茶点。

(3)按厨房分工分类,可分为面包类、糕饼类、冷冻品类、巧克力类、精制小心类和工艺造型类。这种分类方法概括性强,基本上包含了西点生产的所有内容。

(4)按制品加工工艺及坯料性质分类,可分为蛋糕类]混酥类、清酥类、面包类、泡夫类、饼干类、冷冻甜食类、巧克力类等。此种分类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行业及教学中,下面详细分述如下:

A、蛋糕类

蛋糕类包括蛋糕、油蛋糕、艺术蛋糕和风味蛋糕。它们是以鸡蛋、糖、油脂、面粉等为主要原料,配以水果、奶酪、巧克力、果仁等辅料,经一系列加工而制成的松软点心。此类点心在西点中用途广泛。

B、混酥类

混酥类是在用黄油、面粉、白糖、鸡蛋等主要原料(有的需加入适量添加剂)调制成面坯的基础上,以擀制、成形、成熟、装饰等工艺而制成的酥而无层的点心,如各式排、塔、派等。此类占心的面坯有甜味和咸味之分,是西点中常用的基础面坯。

C、清酥类清酥类是在用水调面坯、油面坯互为表里,经反复擀叠、冷冻形成新面坯的基础上,经加工而成的层次清晰、松酥的点心。此类点心有甜咸之分,是西点中常见的一类点心。

D、面包类

面包类是以面粉为主、以酵母等原料为辅的面坯,经发酵制成的产品,如汉堡包、甜包、吐司包、热狗等。大型酒店有专门的面包房生产餐厅需要的以咸甜口味为主的面包,包括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松质面包、脆皮面包等,这些面包主要作为早餐主食和正餐副食。

E、泡夫类

泡夫制品是将黄油、水或牛奶煮沸后,烫制面粉,搅入鸡蛋等,先制作成面糊,再通过成形、烤制或炸制而成的制品。

F、饼干类

饼干有甜咸两类,重量一般在5~15g之间,食用时以一口一块为宜,适用于酒会、茶点或餐后食用。

G、冷冻甜食类

冷冻甜食以糖、牛奶、奶油、鸡蛋、水果、面粉为原料,以搅拌冷冻或冷冻搅拌、蒸、烤或蒸烤结合制出食品。这类制品品种繁多,口味独特,造型各异,它包括各种果冻、吐司、布丁、冷热苏夫力、巴菲、冰激凌、冻蛋糕等。冷冻甜品以甜为主,口味清香爽口,适用于午餐、晚餐的餐后甜食或非用餐时食用。

H、巧克力类

它是指直接使用巧克力或以巧克力为主要原料,配上奶油、果仁、酒类等调制出的产品,其口味以甜为主。巧克力类制品有巧克力装饰品、加馅制品、模型制品,如酒心巧克力、动物模型巧克力等。巧克力制品主要用于礼品点心、节日西点、平时茶点和糕饼装饰等。 中式甜点:榴莲酥 桂花糕 绿豆糕 南瓜饼 核桃酥 萨其马 核桃酪 蝴蝶酥 虎皮糕 菊花酥 开口笑 茯苓饼 老婆饼 …… 西式甜点:抹茶红豆 拿破仑 香蕉布丁蛋糕 伦巴 肉松蛋糕 水果挞 樱桃忌士 提拉米苏 ........

4. 清酥擀制方法

按照西点加工工艺和面团性质来区分,西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1、蛋糕类

制糊:将蛋液、糖、奶油放入搅拌机中,快速搅拌,使蛋糕糊膨胀。不同的蛋糕有不同的配方,可采用不同的搅拌方法。油、糖搅拌法:先将油与糖充分快速搅拌至起发,再加入面粉等料拌匀,油性蛋糕一般采取此法;蛋、糖搅拌法:将蛋液与糖快速搅拌起发,加入面粉等料搅拌均匀。此法还可分为全蛋搅拌法和分蛋搅拌法,前者是将蛋液(包括蛋清、蛋黄)与糖放入搅拌机快速搅拌,待体积增至3~4倍时加入过筛的面粉等原料,用慢速搅拌均匀;后者是将蛋清与蛋黄分别置于两个搅拌桶内,将蛋清快速打发成蛋白膏,另搅打蛋黄后加入过筛的面粉,制成蛋黄糊,将1/3蛋白膏放入蛋黄糊中手工拌匀,再把剩余的蛋白膏全部放入用手工拌匀。

成型:蛋糕糊装入模具或倒入烤盘中刮平,烘焙成型。蛋糕糊入模前,需在模具或烤盘中刷油、垫纸或垫不粘布。

烘焙:烘焙的炉温、时间与蛋糕糊的配料及制品大小、厚薄有关。一般烘焙油性蛋糕时,炉温控制在170℃~1 90℃;蛋糕卷坯的烘焙温度控制在200℃~220℃之间;清蛋糕控制在180℃~21O℃。用竹签插入蛋糕中,拔出后不粘面糊即表示蛋糕已经成熟。

装饰:烘焙后的蛋糕坯料,有的需要通过卷、叠、切、包等方法成型,再进行装饰。蛋糕装饰的主要材料有鲜奶油、奶油、水果、巧克力等。装饰的方法可用涂抹、挤注、淋挂、点缀等。装饰时要注意色彩搭配,清新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2、混酥类

调制面团:面粉过筛,与奶油、糖、泡打粉、盐混合拌匀,将鸡蛋逐次加入,调制成混酥面团,冷藏,静置松弛备用。

成型:将面团擀制成厚薄一致的面片,借助印模扣压或刀具切制等方法制成所需的坯料。

置盘烘焙:整齐排列放置于烤盘或模具中,进炉烘烤。烘焙温度可在180℃左右,并视不同品种掌握烘焙时间。需刷蛋液的制品,可在入炉前刷蛋液,以增加制品的花色与色泽。

装饰:可用蛋液、奶油或鲜奶油、水果、巧克力、果仁、转化糖等材料加工装饰。

3、清酥类

调制面团:将面粉过筛,与奶油、盐、鸡蛋放入搅拌机慢速搅拌均匀,加水后用中速搅拌成面团,取出面团分割成块,静置松弛。

包油:将面团擀成四周薄、当中略厚、面积大于起酥油两倍多的长方形面坯,将片状起酥油包入面坯中(注意包好的面坯厚度要一致),然后静置。

擀叠:用擀槌从面坯中间向前后擀开,再把面坯的两边叠起来,叠成三层,进行第二次擀制、折叠,静置后进行第三次擀制、折叠,再静置后,按上述办法第四次擀制、折叠。每次擀制之间,应静置1 5分钟,并注意厚薄均匀。制作不同的清酥类西点可折不同的层数和不同的次数,通常用乘式表示。乘式中前面的数字表示折叠的次数,后面的数字表示每次折叠的层数。如:2X3,表示共折叠2次,每次叠3层。

成型:对擀制折叠好的清酥坯料进行切割,根据不同品种,用卷、包、折、叠等方法成型。

烘焙:置盘后进炉烘焙,炉温在200℃左右,烤至制品表面呈金黄色、底部呈浅褐色即为成熟。

装饰:有些制品还需用糖粉、鲜奶油、水果等进行装饰。

5. 有谁知道清酥和混酥的的区别吗

混酥类糕点是以混酥类面团为基础面团,配以各种辅料、馅料,通过成形的变化、烘烤温度的控制、不同装饰材料的选择等,制成甜、咸口味的点心

清酥类糕点是以清酥类面团为基础面坯,再经成形、烘烤制成的一类层次清晰、质感酥松的点心。
下面说一下混酥类糕点和清酥类糕点的区别。

1.基础面坯不同

混酥类糕点的基础面坯就是一块酥性面团,面坯无层次。

清酥类糕点的基础面坯是由两块不同性质的面团擀叠而成的,一块是面粉、水及少量油脂调制而成的冷水面团,另一块是油脂或油脂中含有少量面粉结合而成的油面团。将冷水面团、油面团互为表里,反复擀叠、冷冻制成。清酥类糕点有清晰的层次,有的层次甚至达到一二百层。

2.面坯用料有所区别

(1)选用的面粉不同

调制混酥面团应选用筋力较小的低筋粉,面筋质含量在10%左右。如果面粉筋力太高,烘烤时会出现收缩现象,制品质感硬、口感差。

制作清酥面坯的面粉则宜采用高筋粉。筋力较强的面团不仅能经受住擀制中的反复拉伸,而且有利于分层;低筋粉不易使面团产生筋力,烘烤后制品层次不清,起发不大。

(2)选用的油脂有所区别

两者都必须选用熔点较高的油脂。熔点高的油脂,不容易软化,操作成形方便;熔点低的油脂,容易软化,擀制时出油、发黏、整型困难。

调制混酥面团,基本使用黄油就可以了。

调制清酥面团,其中的冷水面团,可以采用黄油,其中的油脂面团,现在已经普遍采用专用的片状起酥油,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经受住反复的擀制、折叠。

3.制作的难度有区别

相对来说,制作清酥类糕点要比制作混酥类糕点的难度大、工艺要求高、操作复杂,尤其是清酥面团的包油与擀制、折叠,技术要求很高,直接关系到制品的质量。

也因为难度上的差别,所以混酥类糕点是初级西点师培训内容,清酥类糕点是中级西点师培训内容。

4.代表性品种

混酥类糕点:核桃塔、柠檬塔、栗子塔、椰丝排、奶黄排、花生排、苹果派、南瓜派、核桃派、麦片饼干、奶酪饼干、杏仁饼干、法式松饼、巧克力曲奇、咸琪琳等。

清酥类糕点:咖喱牛肉角、热狗酥卷、葡式蛋挞、蝴蝶酥、糖面酥、新鲜水果酥盒、香蕉酥排、法式香草酥盒、苹果酥排、奶油角内。

6. 清蛋糕具有色泽金黄质地松软

清蛋糕是相对重油蛋糕的一个概念,特点是配方油脂用量较少,主要依赖蛋白的打发特性而制作的。此类蛋糕有:比如全蛋海绵蛋糕、戚风蛋糕、天使蛋糕等。也称为海绵蛋糕,是利用蛋白起泡性能,使蛋液中充入大量的空气,加入面粉烘烤而成的一类膨松点心。因为其结构类似于多孔的海绵而得名。国外又称为泡沫蛋糕,国内称为清蛋糕
海绵蛋糕类的特点及膨胀原理,点:蛋糕也称泡沫蛋糕,国内称清蛋糕。它因其结构类似于多孔的海绵而得名。其质感蓬松柔软,气孔细密均匀而富有弹性,香甜可口。

膨胀原理:蛋糕的膨胀主要是靠蛋白搅打的起泡作用而形成的。蛋白是一种黏稠的胶体,具有起泡性,当蛋白受到急速搅打时,大量的空气会充入蛋液内,被均匀地包裹在蛋白膜内,形成许多细腻的泡沫。蛋液体体膨松,颜色变为乳白色,当气体受到高温时膨胀,从而带动整个蛋糕整体蓬松。在打蛋液时,不能过分搅打,避免破坏蛋的胶体的韧性,而影响蛋糕蓬松;如果充入气体的量不够,也会影响蛋糕膨松度。
蛋糕的特点及膨胀原理,特点:油脂蛋糕就是在配方中加人较多油脂的蛋糕。其弹性和柔软度不如海绵蛋糕,但质地酥散、滋润、带有油脂特别是奶油的香味。

膨胀原理:糖油在搅拌过程中能搅入大量空气,并产生气泡,当加入蛋液继续搅拌时,油蛋糊中的气泡会不断增多,这些气泡在烘烤时受热膨胀使体积增大,质地松软。为了使油蛋糕在搅拌时充人更多的空气,在选用油脂时注意以下特性。可塑性:可塑性好的油脂触摸时有粘连感,用手指可以捏成任意形状,这类油脂与其上他原料起搅拌具有持气性。

融和性:融和性好的油脂在搅拌时可溶入大量空气,油的融和性和可塑性是相互作用的,前者易于包人空气,后者则易保持空气,如任何一方品质不良,就会使面糊中不是包人的空气不够,就是包人的空气易泄出面糊。熔点:油脂的熔点会影响制品的质量,品质高的制品应选用熔点较低的油脂,这种油脂的渗透性好,能增强蛋糕的融和性。

7. 单酥面团分什么

刘姥姥在大观园见到众多花样点心后,从点心盒中拣出一朵牡丹花样的点心开心的笑道:“我们那里最巧的姐儿们,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里去给他们做花去倒好。”这种点心的名字叫“牡丹酥”。它是以油酥为基础,再用巧夺天工的成型手法,烤制出来的花样酥点之一。油酥面点是我国的一种制法独特、内容丰富的面点,油酥面团的概念是:主要用油脂和面粉(主要是麦粉)调制的面团。但它全用油脂调成面团过于松散,且难以加工成型,成熟后又会散碎。那么就要配合一些水或其它辅料调制成“皮面”,配合使用。从我国油酥面团的制品来看,大多数品种是干油酥和水油酥合制而成。主要通过炸烤方法加热成熟。采用油酥面团制作的各种花样点心总的特点是:色泽美观,花样繁多,成品层次分明,干香松酥,口味多变,营养丰富,富有民族风格。
油酥面团是起酥制品所用面团的总称。它也分有很多种类,我们可以多角度来划分它。根据成品分层次与否,可分为层酥面团和混酥面团两种。根据调制面团时是否放水,又分为干酥和水油酥两种。根据成品表现形式,划分为“明酥”、“暗酥”、“半明半暗酥”三种。根据操作时的手法分为大包酥和小包酥两种。下面主要谈谈层酥面和混酥面团调制法,欠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层酥的起酥原理与调制

所谓层酥,是用水油面团包入干油面团经过擀片、包馅、成型等过程制成的酥类制品。成品成熟后,显现出明显的层次,标准要求是层层如纸,口感松酥脆,口味多变。如北京的“如意酥”、山东的“干层酥”、河北的“油酥烧饼”都是层酥的代表作。
为什么层酥需用水油面团做皮,干油酥面团做馅才能做好层酥点心呢?这是因为仅仅用干油酥面团做酥点,当然可以起酥,但面质过软乏,缺乏筋力和韧性,就是勉强成形,在加热制熟过程中也会遇热而散碎。为了保证酥点酥松的特点,又要成形完整,就不能用干油酥面团来做皮,要用有一定筋力和韧性的面团来作皮料。用水调面团虽然做皮成形效果好,但影响点心酥性。最好的选择是用适量水、油调制的大油面团做皮。这样皮和馅心密切结合,水油酥包住干油酥,经过折叠,擀压,使水油酥与干油酥层层间隔,既有联系,又不粘连,既能使面团性质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包捏性能,又能使熟制后的成品具有良好的膨松起酥性,并形成层次而不散碎。
在调制层酥面以前,要简要的弄明白什么叫干油酥面团?什么叫水油酥面团?它们在起酥中的作用和起酥与调成团的原理。
(一)首先,谈谈在干油酥面团调制中有关问题的探讨和见解。
干油酥,指的是全部用油、面粉调制而成的面团。它具有很大的起酥性,但面质松散、软滑、缺乏筋力和粘度,故不能单独制成成品。它在层酥中的作用,一是作为馅心。二是成品熟制后酥松。干油酥之所以能够起酥,是因为调制时只用油不用水与面粉调成面团的原故。干油酥所用的油质是一种胶体物质,具有一定的粘性和表面张力。面粉加油调和,使面粉颗粒被油脂包围,隔开而成为糊状物。在面团中油脂使淀粉之间联系中断,失去粘性,同时面粉颗粒膨胀形成松疏性,同时蛋白质吸不到水,失去了面筋质膨胀性能,使面团不能形成很强的面筋网络体。原料成形后,再经过烤制加热成熟,使面粉粒本身膨胀,受热失水“碳化”变脆,就达到层酥的要求。这就是干油酥面团起酥的原理。
在认识到起酥原理后,下步就要弄明白油酥面团的成型原理了。当我们把油脂与面粉和成团后,面粉的颗粒被油脂包围,粘在一起。由于油脂的表面张力强,不易化开,所以油脂和面粉开始结合的不紧密。但经过反复地搓、擦、扩大油脂颗粒与面粉的接触面。也就是充分增强了油脂的粘性,使粘结力逐渐加强,成为油酥面团。看来油酥面团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靠油脂表面张力粘结成团的。
在我们充分认识到起酥原理、成团原理后,还不等于能调制好层酥面团。这就要求操作者要了解和掌握住它的调制方法了。由于用油脂与面粉调制面团,和用水、面粉调制面团的情况不同,所以调制面团的方法也就不相同。它所用的是“搓擦”法,行话叫“擦酥”。所谓擦酥,是指面团拌和后,放在案板上滚成团,用双手的掌根一层层向前推,边推边擦,推成一堆后,再滚成团继续推擦。反复擦透的目的是使其增加油滑性和粘性。干油酥面团能否达到标准全在于面点师搓擦的水平。一般来说,3 kg一块干油酥面,要反复的推擦20分钟左右。擦好的标准是:面团透明润滑。调制干油酥,除了明白搓擦调制方法外,还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和油酥面团的面粉,选用低筋质的生粉(也有用蒸熟的面粉)起酥效果好。
(2)用动物性油脂比植物性油脂起酥效果好。这是因为动物性油脂在面团中呈片状和薄膜状,润滑面积大,结合的空气较多,所以起酥性更强。
(3)调制干油酥需用凉油,如果用热油,面团会粘结不起来。制成的成品容易脱壳和炸边。
(4)掌握配方要准。一般500 g面粉,加油量200 g为宜。
(5)调制好的干油酥面团软硬度和水油面团相一致。
(6)注意水油酥和干油酥的比例要适当。一般干油酥40 %,水油酥60 %。
(二)水油面团在调制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索和见解。
水油面团,是用适当的水、油、面粉调制成的面团。它既有水调面团的筋力、韧性和保持气体的能力,又有油酥面团的滑润性、柔顺性和起酥性。它是介于这两者之间而形成特殊性能的面质。它的作用是与干油酥配合后互相间隔,互相依存,起着分层起酥的效果。使油酥面团具备了成形和包捏的条件,将干油酥层层包住,解决了干油酥熟制后散碎的问题。使成品既能成形完整,又能膨松起酥,达到了层酥的成品特点。
水油酥面团的调制与一般面团的调制方法相同。面粉中的蛋白质与水结合,形成面筋,使面团有了弹性、韧性,而油脂则限制面筋的形成。在面团中油脂以油膜的形成分布在面粉颗粒周围,限制了蛋白质吸水,阻止了面筋网膜形成。即使在和面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面筋碎块(小局部),也由于油脂的隔离作用不能彼此粘结在一起,不会出现水调面团网络形成的现象,从而使面团弹性降低,可塑性和延伸性增强。水油酥面团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层酥中只能做皮的地位。要想使层酥的点心制作成功,水油酥面团调制就要达标。调制好水油面团的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必须正确掌握水、油、面的配料比例。一般要求:500 g面掺水200 g、油100 g左右。
(2)以油、水掺全后同时掺入面粉为好,如果分别掺入面团,会给和面均匀带来不便。
(3)面团要反复揉搓。搓透的标准是面团光滑、有韧性。否则制成的成品易产生裂缝。
(4)用水温度要在30 ℃-40 ℃,夏天水温低一些,冬天水温高一些。
(三)层酥起层原理和实例。
水油面团和干油酥面团各自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层酥面团中的作用。水油酥面团具有一定的筋力和延伸性,可以进行擀制、成形和包捏,适宜作皮料。干油酥面团性质松散,没有筋力,不能作皮料。但作为酥心包在水油面团中,也可以被擀制成功和包捏。水油酥面团包住干油酥面团后,经过多次擀、卷、叠制成层酥面团。因干油酥面和水油面是层层阻隔,利用油脂的隔离作用,经加热后,水油皮和干油瓤分层,就形成了层酥面点特有的造型完美、酥松香脆的口感。

实例:牡丹酥

原料:富强粉、五仁馅各500 g,熟猪油250 g,食用红色素少许。
制作过程:1.将富强粉过箩后分成两份。取一份面粉 (250 g)加入175 g熟猪油,在面案上搓擦均匀,成为油酥面团。在另一份面粉中加入75 g熟猪油、85 g清水和成水油面团,在面案上搓揉至面不粘案。然后将和好的皮面用洁湿布盖上饧一下待用。
2.在面案上撒少许干面,用水油面包住油酥面,捏严,按扁,擀成薄皮,叠成3折;再擀薄,卷成圆柱形。然后,下成50个面剂。
3.将每个面剂放在案板上按扁压成皮,放上10 g五仁馅包严。用锯齿花镊子捏上4层牡丹花状的花瓣,在花芯上点一个红点,制成牡丹花坯。
4.将牡丹坯放在烤盘中,放入200 ℃炉温的烤箱内,烤约20分钟即成。

二、混酥面团起酥原理与调制

所谓的混酥,是用蛋、糖、油和其它辅料混合在一起调制成的面团。混酥面团制成食品的特点是:成形方便,制品成熟后无层次,但质地酥脆,代表作有“红梅酥”、“金橘酥”等。
为什么用混酥面团做成的点心能达到以上特点呢?这是因为:
(1)混酥面团内加了大量的油脂起了作用。油脂的表现形式是球状或条状、薄膜状存于面团内。在这些球状或条状的油脂中,存有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也随着油脂搅进了面团中。待成型坯料在加热中遇到高度热能后,面团内的空气就要膨胀。另外,混酥面团用的油量大,面团的吸水率就低。因为水是形成面团面筋网络条件之一,面团缺水严重,面筋生成量就降低了。面团的面筋量越低,制品就越松酥。同时,油脂中的脂肪酸饱和程度也和成品的酥松性有关。油脂中饱和脂肪越高,结合空气的能力越大,面团的起酥就越好。
(2)混酥面团中加糖起了作用。糖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糖能吸收面中的水分,面团中水分被糖吸收的越多,面筋形成的网络面积就越少,制品就越松酥。
(3)混酥面团中加入的化学疏松剂起了作用。在调制混酥时,只凭油所带进的面团的空气和糖吸收水分的作用,还是不够的。为了使制品更酥松,有些点心在混酥面团调制时,为了补充气体,往往要加入小苏打等。这是为了借用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疏松剂的功效,从而使制品更加酥松。以上三种作用,就使混酥面团达到了酥脆效果。
混酥面团的成团原理:调制混酥面团,必须具备蛋、水、油(乳)等物料。这些物料中的蛋乳含有磷脂,磷脂是良好的乳化剂。它可以促进面团中油水乳化。乳化越充分,油脂微粒或水微粒就越细小。这些细小的微粒分散在面团中,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面筋网络的大量生成。这就使混酥面团具有细腻柔软的性质了。混酥面团调制的过程是:糖、油、蛋掺拌乳化→面粉、发酵粉拌匀→成团面。调制好混酥面团,除了知道一般用面粉500 g、白糖200 g、猪油200 g、鸡蛋200 g、发酵粉10 g的配方外,还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①油、糖、蛋等辅料要搅拌均匀,才能拌粉。
②混酥调制适合22 ℃-30℃的室内温度。
③面团调制的时间不宜太长。
④面团软硬度要适中。在调制面团时要一次加准水量。

实例:红梅酥

原料:(按成品50只计算)面粉500 g,白糖100 g,猪油75 g,鸡蛋3只,砂糖170 g,发粉、红色素少许,青红丝适量。
制作过程:1.把面粉倒在案板上,并成凹窝状,窝内加白糖、猪油、发粉和温水225 g,和成面团。揉匀,略饧片刻。
2.将饧好的面团揉成长条,下成50只小面剂,将面剂整形为红梅状。顶端再用一条青红丝做把,外表刷一层蛋液,粘上一层用红色食素染好的粉红色砂糖即可。
3.待烤炉热,把坯放入烤盘,入炉烤制,待酥鼓起,烤熟取出,摆盘上席。

8. 混酥产品有哪些

奶油起酥类的感官鉴别 ①色泽鉴别 良质西式糕点——表面乳黄色至棕黄色,墙部呈浅黄色至金黄色,底部为深麦黄色,富有光泽。 次质西式糕点——表面呈乳黄色至棕虹色,火色较均匀,无异常颜色,表面有刷蛋液光泽。 劣质西式糕点——表面、墙部、底部的色泽均较深。 ②形状鉴别 良质西式糕点——造型周正,切边整齐,层次清楚,规格一致,无塌陷,不露馅,外装饰美观大方。 次质西式糕点——同品种的规格整齐一致,大小、薄厚稍见差异。 劣质西式糕点——形状不整齐,层次不清楚,规格不一致。 ③组织结构鉴别 良质西式糕点——起发良好疏松,层次众多,均匀、分明、不浸油,无生心、不混酥,无大的空洞,没有夹杂物。 次质西式糕点——起发后层次不很分明,但无生心,无空洞,无杂质。 劣质西式糕点——层次不清,有混酥现象,生心严重,有杂质异物等。 ④气味和滋味鉴别 良质西式糕点——松酥爽口,奶油味纯正,果酱味清甜,具有各品种应有的特色风味,无异味。 次质西式糕点——奶油香味不太突出,铺料味道亦不明显,但无杂质和异味。 劣质西式糕点——味道不纯正,食之不利口,有杂质,有杂味。混酥点心、边移点或油酥点心,是以面和油脂的混合物。凡是以油脂和面粉为主要原料搅拌成型而制成的制品,都可以称为混合酥点心。

1、面粉:选用蛋白质含量在10%左右的面粉,如低筋粉、中筋粉,普通面粉。

低筋粉:蛋白质含量:7-9%

中筋粉:蛋白质含量:9-11%

高筋粉:蛋白质含量:12-14%

中筋粉配制:高筋粉一半,低筋粉一半混合即成。

2、油脂:(不能液体,只能用固体)。猪油(经脱色、脱臭):100%油脂。人造奶油:含水分、盐,80%油脂。起酥油:不含水分的盐,99%。

3、盐:(车轮牌黄奶油含盐最多)。作用:引发出原料风味,降低甜度,增加面粉的恝性。

4、糖:一般选用细糖、糖粉。

5、鸡蛋:(1)增加色泽和营养。(2)提高营养价值。(3)增加面筋的恝性。

6、化学膨松剂:如:泡打粉、小苏打。(1)增大新产品体积。(2)帮助油脂提高起酥。

7、水:作为一种溶剂,可使淀粉和谷胶蛋白起水化作用。

第二节搅拌法

一、混酥面团最基本的搅拌方法有:油面调制法和油糖调制法。

1、油面调制法:先将油脂和面粉一同放入搅拌缸内,中速或慢速搅拌,当油脂和面粉充分相融后,再加入鸡蛋铺助料的调制方法。这类混酥制作的要求是:面坏中的油脂要完全渗透到面粉中,这样才能使烘烤后的新产品具有酥性特点。而且成品表面较平整光滑。

2、油糖调制法:先将油脂和糖一起搅拌,然后再加入鸡蛋、面粉等原料的调制方法。这类混酥调制法是西式面点中最为常用的调制方法之一。这些方法用途极广,可以制作混合酥点心,如各种排类,塔类及饼干混酥点心等。

二、调剂时应注意事项:

1、制作混酥面坯的面粉最好用低筋粉,其中以面筋质量含蛋白质为10%左右,如果面粉筋度太高,则在搅拌时面团和整形过程中易揉搓起筋。使之在烧烤中面团发生收缩现象,产生坚硬,失去应有的酥松品质。

2、选用较高溶点油脂,因为溶点低的液态油脂吸湿面粉的能力强,操作时容易发粘,并影响制品的酥松性。

3、制作混酥面团时,应选用颗粒细的糖制品。,如细砂糖、糖粉,如果糖的糖的晶体粒太粗,在搅拌中不易溶化。造成面团操作困难,制品成熟后表皮会呈现一些斑点影响产品质量。

4、为增强混酥面团的酥性,在用料上可适当增加黄油鸡蛋的用量或添加适当的膨松剂。

5、当酥品面团加入面粉后,切忌搅拌过久,以防面粉产生筋度,影响成型后和烘烤后产品的质量。

第三节混酥面团成型

一、成型方法:一般借助模具完成的,方法是根据制品的的需要,取出适量面团放在撒有干粉的工作台上,擀成厚薄一致的薄片,然后放在模具有菊花型、园型、扣压模,园型扣压模和心型扣压模等。

二、注意事项:

1、在擀制时应做到一次性擀平,并立即成型,进炉烘烤。

2、面团切割时,应做到动作迅速准确,一次到位。应尽量减少切割时所用的时间,尤其是在工作时温度高时,面团极易变软,影响盛成型的操作。

3、在割制面团时,动作要轻柔准确,一次到位,如果用力太大,极易将混酥面团制透,这将影响成品的品质和外观。

4、擀制成型时为防止面团出油,上劲不要将面团反复搓柔,以免产生成品收缩,口感多硬,酥性差的不良后果。

5、在成型时,动作要快、要灵活,否则面团在手的温度下极易变软,影响操作。

第四节装盘与烘烤

一、装盘:在装盘之前,预先把烤盘抹一层油,防止产品烤熟后粘贴在烤盘上。

二、烘烤:主要影响混酥面坯的烘烤是温度与时间。上火:170-200度(中温)下火:150-160度。注:品种面团越大时间越长,温度越高。

9. 中式面点中的包制方法有什么请详细举例说明。

有以下几种。
大包:一手托皮,手指稍向上弯曲,使皮在手中呈凹形,便于落馅;一手用馅匙上馅,稍按实,然后将四边拎起,拢向中间,包住收口,掐掉剂头,成为无缝的蛋形、圆形、腰圆形等。包口要捏紧,皮子厚薄要均匀,切成上下左右厚度相等。
馅饼:馅饼方法。包大包基本相同,只是在包好以后,用手掌按压成厚薄均匀扁圆的饼形。
烧麦:托皮、上馅与大包相同,上馅后将皮子四周朝上托到馅料以上,用虎口将靠近收口处稍稍挤紧成为石榴形,但不要封口,要能在口上见到馅心。
馄饨:包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小馄饨包法(又叫撮形包法):一手拿一叠皮子.一手拿筷子头挑点馅心沾在皮子的一头或一角,并顺势朝内卷两卷,抽出筷子,将两头沾在一起即成。另一种方法是:将肉馅抹在皮子的中间,连续对折两次,再将一头靠里一面涂点水(或肉泥),与对称的另一头的里层黏合起来,即形成蝴蝶形馄饨(又叫大馄饨)。
汤团:将米粉面团下剂、搓圆,捏成圆窝形,包人馅心,收严剂口,掐去剂头,再搓成圆形或腰圆形即可。
春卷:把制好的春卷皮,平放在案板上,打入馅心放在皮的中下部成长条形,将下侧的皮向上叠盖在馅心上,两头往里叠,再将上侧的皮向下叠盖在皮上,叠时均抹一点面黏住,成为长条形(一般规格为长10厘米、宽3厘米左右)即可。
粽子:有三角形、四角形、菱角形等。菱角形的包法是:先把两张棕叶合在起,扭成锥形筒子,灌进江米,然后包成菱角形即可;三角形也是把粽叶扭成锥形筒子,灌进江米,粽叶折上包好即成;四角形粽,是先把两张粽叶的箭头对称,各叠分之二,折成三角形,放入江米,理成长形,并将没有折完的棕叶往上推。与此同时,把下边的两角折好,再折上边第四角,先用细绳把头部两角处绕紧两圈,移向中间绕两圈,再将粽子掉头绕两圈,两头绳子碰拢,合在一起一转,绕里塞进,从另一头拉出拉紧即成。

10. 怎样定义烘焙中混酥类面团

混酥类面团是用油脂、面粉、鸡蛋、糖、盐等主要原料调制而成的酥性面团。混酥类糕点是以此为基础面团,配以各种辅料、馅料,通过成形的变化、烘烤温度的控制、不同装饰材料的选择等,制成甜、咸口味的点心,其面坯无层次,产品具有酥、松、脆等特点。混酥类糕点面团调制,利用搅拌机或打蛋器等搅拌设备,通过相应的搅拌法进行搅拌,最后使用刮板、刮刀等工具,进行和面,制作成成形面团。

阅读全文

与混酥面胚最常用的调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系蝴蝶结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479
高中检测氨水的方法和现象 浏览:286
法压壶的使用方法 浏览:126
环境检测水质分析方法 浏览:223
眼镜片卡槽拉丝与镜架安装方法 浏览:460
有什么方法可以矫正近视眼 浏览:540
亿万台电脑列数字说明方法 浏览:34
初中生高考题解决方法 浏览:439
特殊测量技术方法特点 浏览:539
用化学方法鉴别真金和假金子黄铜 浏览:7
羊五号病怎么治疗土方法 浏览:484
增强手指肌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182
擦车的正确方法 浏览:213
民间治疗失眠的方法 浏览:502
断奶后正确的回奶方法 浏览:362
联想电脑打开麦克风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71
如何测量水温传感器方法 浏览:444
桥梁钢腹板的安装方法 浏览:747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71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