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年前,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主要是通过邮局寄信的方式,快的是电话或者电报,信件一般要3到5天,远的要一周以上
B. 30年前,15年前,现在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和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30年前:
手摇电话:时间不等,有时候等几分钟就要通了,有时候怎么都要不通
书信:那就看距离的长短了,那时候的邮政系统不怎么发达,最少也要一周8
口信:这个嘛,一是看两地的距离,二是看捎口信的人的诚信。那时候也只能坐火车了吧,汽车很少,飞机更少。也没有高速。最少要一天吧,加上捎信人要办事啊什么的,估计要2天。
电报:这个快,但是也有区别,是普通,还是加急。没用过,普通的估计要2天,加急的估计1天之内。
据说还有鸡毛信。这个……更费时间
15年前,也就是90年代末啊。那时候电话已经大众化了,寻呼机也有了,火车也提速了,飞机也便宜了,捎口信的也少了,电报也没有了。总之,一般情况下,3天之内都能解决传递问题,要是偏远山区那就不好说了,出都出不来,进也进不去……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2.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及时通信软件(MSN、QQ)、短信息.
C. 20年前的常用的通信方式是什么使用感受又是什么
我觉得二十年前的通信方式应该是座机或者邮书信的方式吧,毕竟那时候互联网并没有那么发达,但是书信的方式还是有另一番韵味的,特别是情人间的书信特别让人羡慕,收到总是那么让人开心
D. 四十年前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
80年代用寻呼机。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了传呼机。随着科学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的增大,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
(4)30年前常用的通信方法扩展阅读
种类按寻呼机收到寻呼本机识别码和消息后发出寻呼通知音和消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五类:
①音响寻呼机,发出代表消息的音响;
②话音寻呼机,发出10秒的话音;
③数字寻呼机,发出音响(或振动),同时显示代表消息的数字代码;
④字母——数字寻呼机,发出音响(或振动),同时显示字母和数字消息;
⑤汉字寻呼机,发出音响(或振动),同时显示汉字、字母和数字消息。
E. 二十年前的通讯方式有哪些
二十年轻的通讯方式有写信、发电报、打电话。不过那时候的电话大多都是座机。
F. 三十年前人们常用的通讯方式
三十年前的话,电话还未普及,传递消息应该都用电报或者飞鸽传书。
G. 二十年前的通讯方式有哪些
二十年前的通讯方式有电报、电话、集邮票、写信、托人带口信、Email、即时通讯软件等。通讯方式属于公共电信设施,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为维护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和通讯管理秩序,依法惩治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犯罪活动,采用截断通信线路、损毁通信设备或者删除、修改、增加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等手段,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救灾、抢险、防汛等通信中断或者严重障碍,并因此贻误救助、救治、救灾、抢险等,致使人员死亡一人、重伤三人以上或者造成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2、造成二千以上不满一万用户通信中断一小时以上,或者一万以上用户通信中断不满一小时的;
3、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网间通信全阻、关口局至某一局向全部中断或网间某一业务全部中断不满二小时或者直接影响范围不满五万的;
4、造成网间通信严重障碍,一日内累计二小时以上不满十二小时的;
5、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H. 三十年前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是什么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三十年前有公用电话和电报,但是因为不普及而且费用高,所以除了有急事儿的都很少用,主要是写信传递信息,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传递里程和邮寄地点的偏远程度。
I. 30年前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有多长
电报,书信,飞鸽传书,鸡毛信。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大概有1到2个星期。
J. 30年前,15年前,现在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和传递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30年前:
手摇电话:时间不等,有时候等几分钟就要通了,有时候怎么都要不通
书信:那就看距离的长短了,那时候的邮政系统不怎么发达,最少也要一周8
口信:这个嘛,一是看两地的距离,二是看捎口信的人的诚信.那时候也只能坐火车了吧,汽车很少,飞机更少.也没有高速.最少要一天吧,加上捎信人要办事啊什么的,估计要2天.
电报:这个快,但是也有区别,是普通,还是加急.没用过,普通的估计要2天,加急的估计1天之内.
据说还有鸡毛信.这个……更费时间
15年前,也就是90年代末啊.那时候电话已经大众化了,寻呼机也有了,火车也提速了,飞机也便宜了,捎口信的也少了,电报也没有了.总之,一般情况下,3天之内都能解决传递问题,要是偏远山区那就不好说了,出都出不来,进也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