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这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摘要 惩罚性
❷ 简述强化的四种方法并解释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一、强化的四种方法:
1、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就是一种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有效强化物的方法,即喜欢的高频行为可以作为不喜欢的低频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2、适时的表扬在强化学生行为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也要注意表扬的时机和对象,表扬应该紧跟在要强化的行为之后,并且明确指出所要强化的行为。
3、行为塑造(shaping)是一种对于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强化方式。教师通过对每个一个构成复杂行为的子行为进行分别强化,并在强化时提高强化的准确性以及通过对于强化程序的灵活应用使得每一个子行为的持续时间得以延长来达到强化复杂的目标行为的目的。
4、正面练习。正面练习和表扬有点类似并且可以结合起来使用,首先表扬是对于明确的目标行为的强化,而正面练习是让学生改掉错误行为之后进行一个明确的正确行为。而自然的先前的错误行为必然是一个学生以往的高频行为,而要做的目标行为时低频的,老师可以通过对于学生低频行为的习得施加表扬或者增加其课间活动的时间(高频行为)来提高正确目标行为的执行频率。
二、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1、操作与未操作:负强化是去掉一个刺激,惩罚是给予一个刺激。负强化与正强化正相反,是指去掉一个坏刺激。这种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惩罚是指施加一个坏刺激。就是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给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罚款等。
2、刺激的性质:负强化是去掉的往往是好的刺激(能使行为发生率增加的刺激),惩罚给予的是坏的刺激(能使行为发生率减少的刺激)。
3、方式不同:负强化是在某一目标行为之后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强化行为的过程。而惩罚是抑制或者减少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或者过程。
4、刺激不同。惩罚具体可以分为呈现性以及移去性,前者是在行为之后出现一个负面刺激来减少行为的再次产生,而后者是在行为之后移去一个正面刺激来减少行为的产生。
5、本质不同。目标行为增多的是强化目标,行为减少的是惩罚。强化是通过目标行为增多来发生的,而惩罚的目的是减少行为。
在使用强化的时候应该注意:
有时为了减少不符合希望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停止强化,让这一行为慢慢消失。停止强化。比如,有的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以此作为这个孩子的惩罚。但是,也许教师没想到,这个学生的行为得到了其他同学以嘲笑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注,于是教室情境使得本意上的处罚变成了强化。
实施惩罚的有效性是有限的。首先处罚不能教给人恰当的行为,只能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发生率。所以,我们处罚爱打人的学生,还不如教他用别的方法去对付他所面临的受挫情境。第二,为了处罚有效,处罚必须是即时性和恒常性的。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应该尽快地惩罚孩子,而不是等家长回来。而且惩罚还必须有一定的力度,并且是在每次这种行为出现的时候都给予实施,不能有时惩罚有时容忍。因为这样会把孩子的行为准则弄混,分辨不清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合乎希望的。
第三,惩罚有消极影响。尽管我们的本意是消除或减弱不希望行为,但是容易让人把惩罚行为和行为本身联系起来。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玩耍,被惩罚后可能吃饭的时候会产生拒绝。而且,不希望的行为可以通过榜样而习得,比如,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学会打别人。第四,惩罚会产生消极情绪,比如恐惧和焦虑,强烈的消极情绪会干扰孩子学习恰当的行为。
❸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摘要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意思是你眼中的砒霜,却是我眼中的蜜糖。
❹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这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征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31
❺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摘要 惩罚性
❻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这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摘要 说明强化物,行为之后出现 的特点
❼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这说明强化物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31
❽ 论述"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说明强化具有什么特性应如何确认强化物
摘要 首先你先把强化物的含义写出来,强化物是指一件事物对另一件事物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