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刷桐油
首先得保证你的木材是干净(不能上漆,是原木),干燥(干透)。
桐油分生桐油和熟桐油,生桐油干慢,熟桐油干得快.
一般要用熟桐油,不然还得煮桐油.
生桐油要稀点,熟桐油像机油那样稠,要用松节油稀释 松节油大概占整个比例的30%左右,(松节油是松树提炼出来的)
熟桐油是由生桐油加工的:应该要在室外加工,先备一大铁锅和一炉;先炒石子(卵石),除去石子中的水分;炒热后,倒入生桐油。当温度升到180℃,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了。还能看到锅中的桐油会起油花。到260℃后,再加入土参或者黄丹粉,使之与桐油发生化学反应,桐油面上会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黄烟。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搅拌,使泡沫迅速地与桐油和匀。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的温度已降到240—250℃。若无温度表测得,可取出一点熟桐油,放在铁皮上冷却,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能拉至2厘米长,说明已经好了。应马上把锅从炉上移开,自然冷却后就是熟桐油了。
另外,上桐油一般用干净的棉布擦上去的,不是用毛刷刷的,毛刷刷出来的效果不行,非得用棉布不可。
⑵ 桐油怎样使用
熟桐油又称光油,是由生桐油加工而成。是一种典型的干性油,结膜后有较好的硬度和光泽。加工方法:在室外砌一只炉缸,炉上置一只大铁锅,用柴烧火;先将石子放在锅中炒,以驱除石子中的水分;石子炒热后,倒入生桐油。随着温度的升高,桐油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当温度升到180℃,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此时,能看到锅中的桐油起油花。当加热到260℃后,即加入土参(或用黄丹粉),使之与桐油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在桐油面上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的黄烟。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搅拌,使土参的泡沫迅速地与桐油密合。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的温度已降到240—250℃。若无温度表测得,可取出一点熟桐油,放在铁皮上冷却,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能拉至2厘米长,则说明生桐油已经烧好。应迅速将锅从炉上移开,经自然冷却后使得熟桐油。
还有一种熬制方法
>
<DIV>此类漆主要用于木器家具、工艺美术漆器、房屋及车船内部涂装等。</DIV>
<P>3.精制工艺
<DIV>(1)配生精制<BR>已经过净化处理用于配制广漆的生漆半制品简称“配生”。配生的精制主要是进行严格仔细的过滤净化处理。传统的过滤方法同上面介绍的T09-84精制大漆底漆绞滤方法。现在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将配好的广漆原料先以100目铜丝布在特别专用离心机过滤后,再以多层(6<B>-</B>8层)加工疏松的丝棉袋在绞漆机上绞滤两次;其二是用100目铜丝布离心机过滤一次后,再用160-180目铜丝布离心过滤两次(过滤过程中应停机数次以刮板将漆渣轻轻小心从滤布上铲刮下来,便于将漆液洗净)后即成为“配生”,保管好待用。其中后一种方法得到的配生一般没有前一种方法的净化效果好。</DIV>
<DIV>(2)坯油的熬炼</DIV>
<DIV>配制广漆的坯油主要以桐油为原料。桐油的主要组成是桐油酸,有三个共轭双键,易起氧化聚合作用。因此桐油具有结膜较快的特性,属于干燥速度最快的干性油,以其生产的聚合油与生漆配成广漆干燥快,尤其是干燥成膜时与漆酚侧链是以聚合反应为主,一般是按二烯系之1,4加成作用进行,生成的结构体组织致密性质安定。</DIV>
<DIV>桐油酸具有导构体,新鲜桐油中只含有α-桐油酸,当它在日光、碘、硫、硒等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β-桐油酸。β-桐油酸不存在于天然植物油中。桐油在贮存过程若暴露于日光下,常可看到白色结晶粒子,长久贮存会逐渐变成白色固体,这就是由β-桐油酸转变为桐油酸的结果。不过目前由β-桐油酸转化为萨桐油酸尚未实现。β-酸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且聚合速度快于萨酸,贮存过久β-酸含量高的桐油在高温下更易胶凝,成胶试验测定其胶化时间有的将缩至4分钟以下,这将使熬炼时工艺控制更加困难,而干燥性能反而有所减退,因此,为避免变型,桐油应于密闭条件下贮存,并防止混进杂质,若发现油中有少量β-酸后,应尽快用掉不宜久存。</DIV>
<DIV>桐油油膜结构紧密、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羟基酸类较少,油膜耐水不易膨胀,耐碱、且能耐弱有机溶剂等具有许多优良性能。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油膜失去应有的弹性,不能适应受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伸缩作用,在大气中易早期形成细微的裂纹等。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而常将桐油和其他干性油或半干性油适量配合应用。另外桐油还存在一个抗气问题,生桐油的涂层干燥后往往形成严重的皱纹膜面。那些熬炼不好的熟桐油其油膜仍然会出现霜花、网纹、丝纹等现象。若是在干燥过程中受到含有微量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影响,油膜表面还会出现晶纹。桐油油膜这种容易产生花纹的性能,对于配制广漆来说是潜在的隐患必须设法予以避免。目前解决桐油抗气问题的简便方法是在熬炼桐油时,应以烈火迅速将桐油升温到260℃以上,之后又快速加以冷却,熟桐油熬炼的质量如何,温度的变化是个极关键的因素。如果熬炼时最高温度不能达到260℃以上,油膜仍有可能出现抗气性不好的弊病。另外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对抗气性也有影响,升温慢,低温保持时间长,或降温过慢等都有可能导致抗气性不好。</DIV>
<DIV>桐油的聚合速度受温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如在150℃时约需保温60小时之久才能胶凝,于277℃时约需12分钟胶凝,而在280℃时仅10分钟内即可胶凝。温度每升高13.9℃胶凝速度可加快2倍。尤其是桐油的聚合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热能又不易导出。当温度达到260℃以上既使将其离开热源后温度还将继续升高。因此在炼制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温度未受到很好控制的话,聚合体就可能发生胶凝,甚至引起自燃或炭化,,导致危险和损失。为此炼制纯桐油时可加入少量松香及松香钙皂等物质。用以延缓桐油聚合体的胶凝作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一般不用纯桐油进行熬炼,而是于桐油内加入部分亚麻仁油或豆油,这样还能够起到改善涂膜的耐久性和柔韧性能等。</DIV>
<DIV>①坯油或混合坯油的炼制将经过净化处理的桐油或桐油与亚麻仁油(或豆油)按8:2<B>-</B>7:3的质量比例配好,注入炼油锅内以烈火进行煎熬,炼至油面潮花(白色水汽泡)息后再翻油花(金黄色花泡),继之起裂纹泡冒浓烟时逐步降低火力。当油温升到260℃后立即将炼油锅撤离火源(或立即转入冷锅内)保温10<B>-</B>15分钟,用拉丝法试样后再强行快速冷却即转入冷却锅(桶)中,转入过程同时予以过滤(用120<B>-</B>160目铜丝布筛网),开冷却水快速冷却待用。</DIV>
<DIV>冬夏季节对坯油粘度的要求稍有不同。冬季粘度在1000s/(25±1℃)左右(涂-4号杯)即可;夏季需要粘度在1500s/(25±1℃)以上。一般坯油的粘度越高配成的广漆质量越佳。</DIV>
<DIV>②紫坯油的炼制所谓紫坯油即是将过滤大漆原料时所得到的漆渣放入经过净化处理的桐油中,经过长时间(两个月以上)的浸泡后捞起放入铁锅中熬炼,然后与桐油一起进行熬炼成坯油,转锅时趁热以铜丝布上垫丝棉或白细布进行过滤即成。此坯油呈现紫红透明的油色,由其配制的广漆颜色特佳,干燥性能也较好。</DIV>
<DIV>③坯油炼制经验介绍在60年代以前,用小锅小批量熬炼坯油时操作者完全凭经验进行生产。炼油时要同时以目视、耳听、手搅三者并用掌握火候。目视是观看油面翻起的泡沫状态及变化;耳听是注意油料沸腾时的声音和变化;手搅是手持大铜勺不断搅动锅中热油以试其阻力轻重等,不可疏忽一点。待潮花(白泡)息而油花现(黄色油泡)并起裂纹样泡开始冒浓烟,这是温度促使桐油聚合的表现,这时要不停地用油勺在锅内搅动和及时降低火力,将刀片部分浸入冷水中让其快速冷却便于试其坯力(坯力即粘度之意,用手指沾刀上油滴拉丝看其长短及有粘稠如胶感觉等进行判断。也有将干燥清洁的老竹片插入热油内,注意观察若入油竹片变焦黄否)。坯力达到后立即起锅。也就是用大铜勺子将热油快速转入冷却锅中,或直接将油锅撤离火源。之后,不断边搅拌边以油勺盛热油扬高lm高左右倾入锅内。如此反复进行让油中青烟飞扬出来,名曰“透气”或“吐烟”。透气越彻底(青烟跑出去越多越净)则调配成的广漆就越光亮清明,质量越好,同时透气操作也加快了冷却速度有利于提高坯油质量。</DIV>
<DIV>熬炼坯油时必须时刻注意油温变化,掌握火候,否则温度若过高,高温时间稍长则极易发生油料胶凝,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的危险。或者是因温度未到且保温时间太短而火候不够,则坯油的粘度偏低未到技术指标就将导致调配成的广漆粘度及其漆膜的光亮度和丰满度太差等弊病。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DIV>
<DIV>为了能够大胆地将坯油熬炼到必需的粘度,而又保证不会因火候掌握失当使油料胶凝造成浪费,常常备一定量的冷坯油在旁待用。一旦发现热油在冷却过程中粘度上升过速油料有胶凝的趋势时,应立即将备用的冷坯油倒入热油内(或将热油倒入冷坯油内)搅拌加速冷却以进行抢救。如果混入冷坯油后油料未冷却前粘度仍然太高(油丝或飞丝状)时,也可以加入部分200号溶剂汽油(俗称松香水)进行稀释。</DIV>
<DIV>(3)配制成品</DIV>
<DIV>将上述精制过的生漆原料(配生)和冷却后的熟油料(坯油),按配方数量投入干净的拼料缸中,用电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后,包装好即为成品。</DIV>
<DIV>配制成品时要掌握生漆原料性能、质量和使用时的气候条件灵活地选用配方。否则,成品将有快干、慢干,不干或光泽、丰满度差等毛病。</DIV>
<DIV>传统配制广漆成品的方法是:将配生和坯油同时倾入特制的一种拼料漆桶内,以人工用木耙轮流不断搅拌均匀后,即行急剧提打(这项工作必须年富力强的工人才能胜任,劳动强度很大,熟练工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提打百余下,需数人轮流操作),提打的程度是要能够观察到漆液里呈现无油皱纹,坯油丝已脆,漆油已经充分互溶均匀了,颜色已变为茶褐色才可包装为成品。</DIV>
<DIV>另外,国内有的地区是将T09-2油基大漆的漆料(精制过的,俗名绵漆),或同一定比例的配生一起与坯油(或紫坯油)按漆比油为1:0.6<B>-</B>1.2的比例配成广漆。
⑶ 生桐油怎么熬成熟桐油
一般使用桐油均由油漆工自己熬制,称为土法生产。
方法为:先将桐油倒入生铁锅中,然后用柴火加热。生铁锅使用前要擦洗干净,不能含有酸、碱和其他物质。熬油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基本上保证每分钟温度上升10度,当温度升至150℃时,保温3分钟,让水份全部逸出,然后继续升温。作为生漆用的坯油,温度达230度即可,油温超过260度会造成桐油瞬间固化成块而无法使用。一般温度达220℃时,就要从锅中取出几滴油在铁板板上进行粘度测定,当手指粘油拉起的油丝达2厘米长时,必须马上降温至160度及以下,将油放在风口处倒入冷铁锅中迅速冷却。整个熬油过程都要不断搅拌,使油烟逸出,增加桐油的均匀受热量,增加油的透明度。有条件的话可以先预备半锅冷坯油,将油烟逸出后的热油倒入冷油内,加快油的冷却。保证油的质量。坯油的老嫩由在230℃后的保温时间的长短决定。时间长,坯油粘度高,成膜快称为老油。保温时间短,坯油粘度低,成膜时间长,称为嫩油。
熬制光油(即亮油),最高温度可达250度,熬油程度可脸从油面情况判断,油内水汽不断逸出后,油泡从白色转黄色,听响声从钝转脆,假如在油内放入一根稻草,稻草立即烧焦,表示油已成熟,应立即退火,加入催干剂土子和密陀僧。
如果油在冬天使用,土子和密陀僧量要稍增多,但是,催干剂加得过多,会加快成膜速度,造成漆外干内不干,漆膜结皮,因此,催干剂用量宜少不宜多。
工业制造光油采用环烷酸铅和环烷酸钴,钴可以促使漆膜聚合作用大于氧化作用,使漆膜柔韧、耐候性增强。环烷酸锰和环烷酸钴配合使用,会使反应机理更为完善。制作光油还可适量加入松香,改进漆膜光泽,但不能超过油童的10%,因为松香耐热性差,造成夏天漆膜回粘。由于光油消耗桐油多,目前一般用桐油与松香树脂反应制作酯胶清漆,其性能比单独用桐油制作的光油更具有光泽和耐磨。
⑷ 桐油的作用和功效
桐油的作用:桐油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广泛用于建筑,油漆、印刷(油墨)、农用机械、电子工业等方面。
桐油的功效:涌吐痰涎,清热解毒,收湿杀虫,润肤生肌。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工业用植物油,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桐树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长在远离城市的山区。抗病虫能力特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须施肥和农药。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以油桐为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加之我国工农业、渔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桐油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
(4)生桐油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桐油使用的注意事项:
上熟桐油之前可以用纱布过滤一下,这样过滤后桐油出来的效果比较好。桐油当然也适用其它木材,特别是室外的木头,擦上桐油就不容易腐烂,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不透气,因而产生防水,防腐的效果。
另外,上桐油一般可以使用绘画用高密度软毛刷,不是使用棕毛刷,也不是用棉布刷的,棉布在擦的过程中会因为与木材摩擦后发生起球或者残留碎粒,效果会大打折扣,且上油量极难控制,容易发生混合反应(如产生厚度密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桐油(工业原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桐油(中药)
⑸ 生桐油和熟桐油的区别,生桐油和熟桐油的区别知识
桐油的基本情况:由大戟科油桐〔亦称罂子桐或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树的子实(含油35~50%)榨出的油,呈浅黄棕色,不能食用,是一种重要的干性油,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为中国特产。中国在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广泛种植油桐树,每年有较大量的桐油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种植桐树,但属其他品种,其籽实榨出油脂的质量不如中国油桐树所产的油脂,故世界通称由中国油桐树所产的油脂为中国桐油。
桐油直接用作涂层(称生桐油),虽然也能干燥成膜,但涂膜发粘,起霜纹,无光泽且不牢固,常经过热炼加工后再使用。中国应用桐油有悠久的历史,创造和掌握了桐油热炼加工的生产技术。将桐油加热至 260-280度(6min即胶化),冷却加入催干剂,制得各种规格的熟桐油。熟桐油的油膜干燥速度快,坚硬、光亮、爽利不粘,不起霜纹。主要用于与大漆配合,制造熟漆,可直接涂饰木船,制作防水器件,如油布、雨伞等,或加入颜料配成各种色漆,涂饰门窗、木器家具等。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用于机器保养,室内木地板,木制天花板,桑拿板,木制阳台扶手等;室外木地板,花架,木屋,凉亭,围栏,木桥,船只,坐椅等。
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因为成分含有松香、清漆等化学物质。纯油则不会过于粘稠。与植物油相近,没化学刺激气味。熟桐油分两种一种为熟纯桐油,另外一种属混合熟桐油。纯熟桐油的榨取方法是桐子炒熟榨油,不人为的去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尤其适合室内。混合熟桐油属于漆的一种,按照2:2:6的方法勾兑,20%的清漆+20%的松香+60%的桐油,加热熬制到260度的温度。此种方法熬制后桐油需要过滤之后方可使用与木器。混合的熟桐油味道大,有强烈的漆的气息。此种桐油的压榨方式是传统古老的方法。此方式逐渐被淘汰。
⑹ 桐油的功效和作用
桐油探吐风痰,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桐油治化脓性炎症,阑尾炎,胆囊炎,扁桃体炎。
桐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6)生桐油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油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炒菜要用油,像现在美容也需要精华油、润肤油,而在农村生产着一种用途较广泛的植物油,称为桐油。
桐油是由桐树上结的果实压榨出来的,过程也是比较复杂,首先是要收集桐树果,桐树果一开始青嫩的时候不能采摘,待到成熟之时它会自然脱落在地上,所以一般要选择平坦的地方种植桐树,一部分没有掉落的也可以轻易取下,采收之后要把果实放在潮湿的地方。
放个十天半月桐树果的外壳会自然腐烂,然后就要用小铁勾将它的外壳去掉取出桐子,再把桐子晒干、碾碎,一般在农村都是送到指定的榨油厂去压榨。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做起来确实是非常繁琐的,就取壳这道程序都非常不易,手都要变成黑色很难洗掉,在农村没有机器就只能靠手工。
桐油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分生桐油和熟桐油,用途也是不一样的,生的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可以治疗冻伤和火烧伤,还听有农民提到小胖婴儿身上起的折痕用生桐油擦拭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熟的桐油可当做涂料,在很早以前农村买不起油漆这类产品就是用桐油代替了油漆。
包括农村的木制椅子大多都是刷过桐油的,打磨过的木材很新但容易弄脏,而且冬天还会摩擦起静电,刷上桐油之后就有润滑、防腐、不导电的作用。桐油有一股不太好闻的味道,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现在在城里的超市一般是比较难买到这种桐油。
或许一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桐油,但在农村一定能找到这种纯天然的植物油,价格不一定特别高,但用途却是十分的广泛,农村虽然赶不上城市的繁华,但这些天然的东西却是真心的优质、金贵,而且来之不易。
参考资料:网络-桐油
⑺ 桐油怎么熬制
一、熬制熟桐油(灰油)的工艺
灰油为处理木结构基层的主要材料,由油工自行熬炼。先将土子粉和樟丹(即红丹)放入锅内炒,使水分完全排出。然后将原生桐油倒入锅内,与土子粉和樟丹搅匀加火熬炼。使生桐油通过土子粉和樟丹在加热条件下的氧化聚合反应成为熟桐油。由于土子粉和樟丹比重较桐油大,容易沉淀,要用木棒和油勺经常搅拌。油开锅时要用油勺扬烟降温,避免起火。当油沫呈现黑褐色时,就可以看油的火候了。试看的方法是:将油滴在凉水内,如油珠不散,及时下沉即为熬成。要多试多看,一待熬成,要及时将油取出敢入铁桶内,并继续扬烟。
熬油前要做如下准备工作:一是准备大凉水桶,灰油温度偏高时将油桶放入水桶内降温。二是准备凉桐油,如来不及撤火或将油取出,可将凉油倒入锅内降温。三是准备好锅盖,万一起火时用锅盖将火盖灭。
熬炼桐油时材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生桐油 土子粉 樟丹
春秋季 100 7 4
夏 季 100 6 5
冬 季 100 8 3
二、在熬炼桐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l)生桐油的加入量不能超过油锅容量的3/5,以免油沫涨开锅而溢出锅外,引起火灾。
(2)在熬炼时应掌握熬坯油和光油的最高温度(一般掌握在坯油230~240°C,光油230℃左右),要不断取“油样”。在达到所要求的粘度后,应立即起锅,停止加温。数炼时间一一般不能过长,大约3o-4o分钟。时间过长,油色会变深变黑。
(3)如油沫过多或接近涨锅时,应立即加入少许硅油或磷酸三丁酯等消泡剂,以避免涨锅。
(4)土子和密陀僧必须事先炒干,切勿用潮湿土子和密陀僧。土子如系大愿粒,应敲碎。密陀僧应碾成粉末状后再使用。
(5)高温急火熬炼的熟桐油质量较好,但由于油温高,一时冷却困难,容易引起胶化报废。故在熬炼前要准备好冷油,如发生变调的预兆时则立即加入骤冷油,同时用电扇加快冷却出姻。也可在桐油中加入少量的松香或菜籽油来延缓桐油的胶化时间。
(6)熬桐油时,应两人操作,要戴帆布手套、帆布脚罩(或穿皮靴),防止烫伤。熬油时不能让火苗窜至锅面。搅动要缓慢稳妥,不要将油液搅出锅外。
(7)熬桐油的工场最好在露天或选择空旷安全可靠处,并备有泡沫灭火机和黄砂等,以防发生事故。
(8)熬炼后的桐油冷却后,要用牛皮纸盖住油面(牛皮纸剪成油面形状,并将一面议水湿润,另一面紧贴抽面上),以免桐油接触空气而结皮,造成浪费。
⑻ 如何在木材上涂刷桐油
首先得保证你的木材是干净(不能上漆,是原木),干燥(干透)。桐油分生桐油和熟桐油,生桐油干慢,熟桐油干得快.一般要用熟桐油,不然还得煮桐油.生桐油要稀点,熟桐油像机油那样稠,要用松节油稀释 松节油大概占整个比例的30%左右,(松节油是松树提炼出来的)熟桐油是由生桐油加工的:应该要在室外加工,先备一大铁锅和一炉;先炒石子(卵石),除去石子中的水分;炒热后,倒入生桐油。当温度升到180℃,油中的水分已基本蒸发了。还能看到锅中的桐油会起油花。到260℃后,再加入土参或者黄丹粉,使之与桐油发生化学反应,桐油面上会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并冒出很浓黄烟。此刻一定要用木棒不停地搅拌,使泡沫迅速地与桐油和匀。当烟色由黄转黑时,锅中桐油的温度已降到240—250℃。若无温度表测得,可取出一点熟桐油,放在铁皮上冷却,用食指蘸一点桐油与拇指接触再张开,这时桐油就被拉成丝状,能拉至2厘米长,说明已经好了。应马上把锅从炉上移开,自然冷却后就是熟桐油了。另外,上桐油一般用干净的棉布擦上去的,不是用毛刷刷的,毛刷刷出来的效果不行,非得用棉布不可。
⑼ 桐油怎么干快
通风开窗。
将木头的表面清理干净,要保持木头表面的平整,如果有坑洼的地方需要填补,虫蛀的地方也要清理干净进行填补。将木材进行打磨,打磨时用不同型号的砂纸,直到将木材表面打磨光滑为止。
刷桐油时,一定要刷的仔细均匀,让桐油将木材表面全部覆盖上,但是不要刷太厚了,刷完桐油后,需要放上几天才能够让木头完全干透,如果是在室内味道比较大,可以通过通风开窗,放置活性炭、绿色植物等去味。
(9)生桐油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因为桐油是一种十分优良的植物类油脂,并且它的特点就是干燥快、还很轻、并且光泽度还十分不错,附着力也很不错,所以生桐油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油漆、新印刷农用机械、电子产业等方面。
2、生桐油除了利用在制造业方面之外,其实它还是一种治疗外伤的药物。用生桐油可以用来治疗所生的疥癣,还有脓疮,被火烫伤的话也可以用生桐油来涂抹,生桐油也可以用来治疗冻疮。
3、同样生桐油,还可以治疗一些化浓性的炎症,就像所熟知的阑尾炎、胆囊炎等等。但是生桐油只能涂抹,而不能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