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畜禽防疫方法图片

畜禽防疫方法图片

发布时间:2022-04-25 16:32:13

㈠ 猪圈怎么防疫防疫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0世纪以来,以猪瘟为例,养殖业不断发生各种疫情。该病多通过猪传播,传播范围广,危险系数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有效预防猪病的发生,有必要分析猪病发生的原因,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养猪成功率,为猪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人员专业性差的弊端日益暴露。一些养殖人员没有专业的生猪养殖管理经验,缺乏生猪养殖专业知识,致使许多养猪场没有严格的饲养管理,不具备生猪养殖条件。另外,养殖人员的消毒工作不规范,疫病防控不到位,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疫情,也可能导致疫病的发生。

3.与外部隔绝

养猪场应与外部用墙隔开。墙体多为砖墙结构,围墙网、砖墙配羊毛钢丝绳。砖墙高度通常在2m以上,以防止其他动物进入现场,可有效避免外来动物或控制一些常规疾病;但通风不良,地基工作量大。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速度快、通风良好、节省初始劳动力的优点;但是,它不能阻止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入境,这对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影响。

㈡ 散养牛做防疫,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到当地的兽医站呀劲射打相应的疫苗。防止出现问题。

㈢ 猪场的防疫措施包括哪些

猪场的防疫措施主要包括消毒设施及消毒方法,粪便污物处理以及防疫制度等。
(1)消毒设施及消毒方法
在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要建立一个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车辆一周半、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生产区入口要建有更衣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猪舍门口要设消毒盆或消毒池。消毒池中可使用火碱作为消毒药,一般1周更换一次。消毒室可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更衣室要定期消毒,一般每天一次,常用甲醛熏蒸。
环境消毒包括猪场大环境和猪舍小环境。可用生石灰撒布或其他消毒剂喷洒。
(2)粪便污物处理
对猪场的污物及时处理,不仅有利于猪场的防疫,而且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距离村庄较近的猪场,夏天时气味浓重,周围的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有时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因此,必须重视对猪场污物和粪便的处理。粪便的处理,主要是加以利用,一种是作为肥料,最好是经过发酵后进行施肥。另一种方法是作为能源材料,如生产沼气等。
(3)防疫制度
防疫制度是防止疫病发生的关键,规模化养猪饲养密度高,生猪周转流动性大,相应猪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会也大。对此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地制订猪场防疫制度,保证养猪环境的安全和健康,确保猪场生产的稳定发展。猪场应制定以下防疫制度:
①场区防疫制度
猪场一般应谢绝参观;大门要有专人负责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督促进入场区人员脚踏消毒垫,更换防疫鞋,遵守本场兽医防疫制度;外来车辆进入场内,要经过消毒池进行彻底消毒;场内严禁宰杀生猪,更不得将场外畜禽及其产品带入场内;场内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灭鼠和驱虫等工作。
②生产区防疫制度
原则上谢绝参观,必须进入时要经过场长和兽医批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驶进消毒池,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淋浴或消毒,更换消毒过的防疫衣服和鞋帽;生产区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
③猪舍防疫制度
出入猪舍要脚踏消毒垫;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一般不进入其他猪舍,尤其是不得随意进入产房;猪舍每天定时打扫,并定期消毒;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猫、鼠等动物进行舍内,特别要做好灭鼠工作。

㈣ 土鸡养殖需要打些什么疫苗,分别是

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用单价苗或发病严重鸡场,可用2次免疫方法,即在10日龄重复免疫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7日龄:预防新城疫和传支,用Ⅳ系苗加H120。使用方法:滴鼻点眼或者饮水(饮水疫苗用量加倍)。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疫苗(B87株)。使用方法:饮水(无需加量)。

21日龄:鸡痘刺种,用鸡痘I系苗,使用方法:皮下和翼膜刺种。

28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B87株)。使用方法:饮水。

30日龄:预防新城疫和传支,用Ⅳ系苗加H52。使用方法:滴鼻点眼或者饮水(饮水疫苗用量加倍)。

6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鸡新城I系苗,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20日龄:预防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用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大三联)0.5毫升。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4)畜禽防疫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

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㈤ 散养土鸡要怎样防疫,防疫的步骤

中亚达龙专注养鸡,养鸡程序预防用药五六毛钱;低成本、高成活率

1日龄:禽初乳饮水用3天+利生源拌料用3天,全天拌料

2日龄:炎清用3天,腺肌胃康用3天,鸭肝宁用3天

3日龄:H120(含肾传支)1.5倍滴眼

4日龄:华草新克用2天

5日龄:速肥美按照5%添加,一直用到30天,集中拌料

8日龄:法氏囊1.5羽份饮水(国产2次(第二次27天),高档苗1次) 断喙

9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炎清用3天

13日龄:1.支原体活苗1羽份滴眼2.新流油苗 肌注0.2 ml/羽3.刺鸡痘、

14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炎清用3天

18日龄:达龙磺胺药用3天(不用球虫疫苗用)

21日龄:1.新城疫4系2倍量饮水2.禽流感乳油 肌注0.25ml/羽3.刺鸡痘

23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杆克用3天

此全程用药可以预防安卡拉病毒、腺胃炎、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低致病流感引起的支气管堵塞。速肥美不在预防药物内,速美健和油黄肽主要作用是降低成本,促进蛋白能量的转化,缩短生长周期。

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技术规范

from:http://www.sdxms.com/type.asp?news_id=33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农业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2.1 诊断指标
2.1.1 临床指标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2.1.2 病理指标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2.1.3 病原学指标
2.1.3.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
2.1.3.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2.2 结果判定
2.2.1 疑似结果
符合2.1.1和2.1.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2 确诊
符合2.2.1,且符合2.1.3.1和2.1.3.2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3 痊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2.2.1规定的,判定为疑似疫情。
3.3 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
3.4 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个小时内将情况逐级报至省级动物疫控机构和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
3.5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确诊结果,按规定公布疫情。
4 疫情处置
4.1 疑似疫情的处置
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生猪及其产品和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对病死猪、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对发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
4.2 确认疫情的处置
4.2.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为发病猪所在的地点。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猪所在的相对独立的养殖圈舍为疫点;散养猪以病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工具为疫点;在市场发现疫情,以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疫区:指疫点边缘向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根据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状况、疫点周边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划定。
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4.2.2 封锁疫区
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施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关闭生猪交易市场,禁止生猪及其产品运出疫区。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4.23 疫点应采取的措施
扑杀所有病猪和同群猪;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
4.2.4 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
4.2.5 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对受威胁区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
4.2.6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对疫情进行溯源和扩散风险评估。
4.2.7 解除封锁
疫区内最后一头病猪扑杀或死亡后14天以上,未出现新的疫情;在当地动物疫控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经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审验合格,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4.3 疫情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详实的记录(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并归档。
5 预防控制
5.1 监测
5.1.1 监测主体
县级以上动物疫控机构。
5.1.2 监测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学检测。
5.1.3 监测范围
5.1.3.1 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场、跨县调运的生猪。
5.1.3.2 对种猪场、隔离场、边境、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生猪进行重点监测。
5.1.4 监测预警
各级动物疫控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做好预警预报。
农业部指定的实验室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与评价,及时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5.1.5 监测结果处理
按照《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将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动物疫控机构。
5.2 免疫
5.2.1 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方案见《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
5.2.2 养殖场/户必须按规定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包括免疫登记表、免疫证、畜禽标识等。
5.2.3 各级动物疫控机构定期对免疫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消长情况及时加强免疫。
5.3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饲养,建立健全各项防疫制度,做好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
6 检疫监督
6.1 产地检疫
生猪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 屠宰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检疫合格并加盖(封)检疫标志后方可出厂/场,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6.3 种猪异地调运检疫
跨省调运种猪时,应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调出地按照规范进行检疫,检疫合格方可调运。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4 监督管理
6.4.1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生猪及产品凭检疫合格证(章)和畜禽标识运输、销售。
6.4.2 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4.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转运、屠宰、加工、经营、食用病(死)猪及其产品。

㈦ 畜禽的防疫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选好场址。畜禽场要选择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足、水质好,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处,并在四周筑好围墙,场内的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要分开。

(2)坚持入场消毒。畜禽不要与外界的畜禽接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要换上工作服和胶鞋,并经紫外线照射。经消毒池进入。消毒池的药液要经常更换,注意保护有效浓度。冬季为防消毒池结冰,应放些盐。不让无关人员进入畜禽场,原则上要谢绝参观。必要的参观,要换衣、鞋,经喷雾、紫外线消毒方可进入。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场,出售种畜禽或商品畜禽时,应在非生产区进行。场区内的职工家属,一律不准养畜禽及其他动物。也不准从场外购买畜禽及其产品。饲养人员不准串岗,用具和设备应固定在各栏舍。不准在生产区宰杀或解剖畜禽。

(3)搞好卫生。每天清扫粪便,将粪便送入发酵池发酵,不准饲养员在猪圈内大便,以防猪吃了人粪患囊虫病。食槽每天清洗一次,饲养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4)杀虫灭鼠,防止猫狗进入畜禽场。蚊、蝇、鼠和猫狗这些动物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随时消灭或防止进入。同时要保管好饲料,防止饲料被污染。

(5)泔水煮沸消毒再利用。

(6)注意疫情监测。兽医人员应每天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运动、采食和饮水,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㈧ 雏鸡的防疫程序

雏鸡1日龄时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0、2毫升,进行首次免疫。饮抄水中加入百分之5%的葡萄糖,百分之0.1的维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各1500单位。

2至7日龄在饮水中加百分之0.02的痢特灵,饲料中拌入百分之0.1的氯霉素,14日龄时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

18日龄时用法氏囊炎疫苗按规定剂量进行免疫,30日龄时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或Ⅳ系疫苗按规定剂量滴眼滴鼻进行第二次免疫。

(8)畜禽防疫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

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开食时先用0.01%~0.03%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

㈨ 土鸡的防疫和怎样打疫苗

中亚达龙专注养鸡,养鸡程序预防用药五六毛钱;低成本、高成活率
1日龄:禽初乳饮水用3天+利生源拌料用3天,全天拌料
2日龄:炎清用3天,腺肌胃康用3天,鸭肝宁用3天
3日龄:H120(含肾传支) 1.5倍滴眼
4日龄:华草新克用2天
5日龄:速肥美按照5%添加,一直用到30天,集中拌料
8日龄:法氏囊1.5羽份饮水(国产2次(第二次27天),高档苗1次) 断喙
9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炎清用3天
13日龄:1.支原体活苗 1羽份滴眼 2.新流油苗 肌注 0.2 ml/羽3.刺鸡痘、
14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炎清用3天
18日龄:达龙磺胺药用3天(不用球虫疫苗用)
21日龄:1.新城疫4系 2倍量饮水 2.禽流感乳油 肌注 0.25ml/羽 3.刺鸡痘
23日龄:华草新克用3天,杆克用3天
此全程用药可以预防安卡拉病毒、腺胃炎、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低致病流感引起的支气管堵塞。 速肥美不在预防药物内,速美健和油黄肽主要作用是降低成本,促进蛋白能量的转化,缩短生长周期。

㈩ 养鸡如何预防鸡生病

1. 加强饲养的管理
在夏天,一定要保证鸡舍的通风,及时换水、换垫料。各个生长期的鸡要分圈饲养,不可混养,养殖密度要合理。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
2.注意疫苗的接种
对于雏鸡,一定要注意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一定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最大程度的避免疾病发生。养鸡遇到问题不知道处理,可以上云种养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平台。里面集合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3.注意卫生的清理
搞好卫生,对于任何养殖项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鸡舍内外一定要勤清扫,饮槽和饮水器要勤洗刷,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同时要注意蚊蝇和鼠患的防治。鸡粪一定要及时清理,清除的鸡粪要进行发酵处理,否则味道会很大。

阅读全文

与畜禽防疫方法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60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8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9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7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6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2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6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4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5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