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凌云磁悬浮地球仪怎么使用
磁悬浮地球仪使用说明:
使用方法:
1、 将底座放置于水平的表面,否则,无法使球体正常悬浮。
2、 检查线路并连接电源。
3、用手握紧球体,小幅上下移动球体,在某一个位置的时候,感觉到一个突然增加的磁力后,慢慢减小对球的握力直到完全离开,球体开始自由悬浮。
4、球体稳定悬浮在空中,用双手握住球体两边,轻轻往右拨动,直到球体正常旋转一周为止。
5、 稳定后的球体能悬殊浮在空中自由旋转即可。
注意事项:
1、 不要将本产品太接近电脑,以免由于它的磁场对电器产生不利影响。
2、 要避免将球体碰到较硬的地面或物体,否则会损坏球体的永磁体。
3、 一般情况下,球体无法悬浮的主要原因是永磁场偏离了正确位置。
4、 小孩使用本产品时,请在大人指导下操作。
⑵ ar地球仪说明书丢失怎么下载
摘要 亲,详细说下AR地球仪app的下载及使用细则。
⑶ 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含义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作用:计算位于各个经度的地方的地方时和标准时,说明国际换日线的形成原因;测定全年中任何一个日期的太阳赤纬度数的近似值;作其他的地理教学上的演示。
按用途分类地球仪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经纬网格地球仪,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经纬网格以及度数的注记,也称经纬仪;
(2)政区地球仪,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区划分的地球仪;
(3)地形地球仪,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可分为平面和立体隆起两种;
(4)示意性地球仪,球体仅显示大陆版块及海洋分布情况,常见于装饰性用品;
(5)教学地球仪,用于学校及家庭地理教学;
(6)工艺礼品地球仪,常用于家庭及办公摆挂件装饰等;
(7)大型展示地球仪,常用于大型展览展示、教学观摩演示等。
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
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有纸质地球仪、塑料地球仪、树脂地球仪、石质地球仪、金属地球仪、实木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古典工艺地球仪、电子点读语音地球仪、语音地球仪、视频地球仪等。
中国对地球仪的出版发行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国家测绘部门负责审核地球仪的地图内容,审核通过,发放审图号;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负责管理地球仪出版发行需要的书号。国内出版发行的地球仪有1600多种款式规格。
(3)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用梯形法量算面积,先估算测量区域在地球仪上各纬度地带内所占的梯形数,再乘以该纬度带内的梯形面积,然后逐一相加,得出总面积。
在南北纬0°—10°之间约有13个梯形,面积为7962500km^2;
在南北纬10°—20°之间约有7个梯形,面积为4161500km^2;
在南北纬20°—30°之间约有5.5个梯形,面积为3071750km^2;
在南北纬30°—40°之间约有3个梯形,面积为1518000km^2;
在南北纬40°—50°之间约有2个梯形,面积为876000km^2;
在南北纬50°—60°之间约有1.5个梯形,面积为534000km^2;
将以上各梯形面积相加,则南美洲面积约为18123750km^2。
地球仪是地理科学研究者常用的仪器,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教具,也是一般群众用来解决一·些有关地理学的问题的工具。它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正确地表示地球上各个大陆、海洋、岛屿和国家的位置、方向和面积;
(二)明确地球的形体以及地轴、两极、极圈、回归线、赤道、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三)说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昼夜和四季,地方时和标准时的形成原因;
(四)计算地球仪上已注明的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一定地区的面积,或任何两地之间的距离;
(五)测定位于一定纬度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昼夜时数以及日出和日没的时刻;
(六)计算位于两极圈内任何一个纬度地方的极画和极夜的日数及起迄日期;
(七)计算温带高纬地区任何一个地方的发生白夜的日数和起迄日期;
(八)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
(九)计算位于各个经度的地方的地方时和标准时,说明国际换日线的形成原因;
(十)测定全年中任何一个日期的太阳赤纬度数的近似值;
(十一)作其他的地理教学上的演示。
⑷ 地球仪的使用功能是什么呢
便于人们认识地球。方便测算区域面积(现在多用人造卫星)。有利于学校课堂教学。方便测算地方时与时区。方便测算两地间的相对方位和实际距离。政治上有利于人们认识各个国家的海陆分布,战略等等。方便演示地球的自转偏向力和昼夜更替(在教学作用上居多)。地球仪上标有航海线,飞机航班路线,城市,等高线,铁路干线等等,在旅游,军事(如物资补给),交通,航海运输也有重要作用。但现在地球仪只有了解功能,主要是在旅游上有实用作用,因为军事,交通上有着比地球仪更加先进的工具(如雷达)。但在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哥伦布,麦哲伦,库克那时期,地球仪可是为这些航海家发现世界各个角落做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地球仪上包揽了地图,仪器,政治,天文,比例尺,方位确定等功能,还出现了不少高科技的地球仪,以及一些囊括历史,生物等功能的地球仪。其科学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远远高于其本身。
⑸ 地球仪的使用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⑹ 地球仪怎么使用
转动并查看许可。
地球仪的六大功用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它虽然不能像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映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
需知:
地球仪作为一种教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学到许多地理知识。证明地球自转偏向力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地球仪是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二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
就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你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然后在原点再滴一至二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道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道未受地球自转影响。
因此,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右偏,南半天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⑺ 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如下:演示地球自转偏向力、演示昼夜更替、测定地方时和区时、测定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量算地表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计算区域面积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虽然不能像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
(7)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地球仪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类地球仪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经纬网格地球仪,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经纬网格以及度数的注记,也称经纬仪;
(2)政区地球仪,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区划分的地球仪;
(3)地形地球仪,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可分为平面和立体隆起两种;
(4)示意性地球仪,球体仅显示大陆版块及海洋分布情况,常见于装饰性用品;
(5)教学地球仪,用于学校及家庭地理教学;
(6)工艺礼品地球仪,常用于家庭及办公摆挂件装饰等;
(7)大型展示地球仪,常用于大型展览展示、教学观摩演示等。
二、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
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有纸质地球仪、塑料地球仪、树脂地球仪、石质地球仪、金属地球仪、实木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古典工艺地球仪、电子点读语音地球仪、语音地球仪、视频地球仪等。
中国对地球仪的出版发行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国家测绘部门负责审核地球仪的地图内容,审核通过,发放审图号;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负责管理地球仪出版发行需要的书号。国内出版发行的地球仪有1600多种款式规格。
⑻ 如何使用地球仪
地球仪
1.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地球是运动的星体,由于它的自转和倾斜地绕太阳公转而形成了种种自然现象,用地球仪作为教具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直观易懂,所以地球在坐中、小学的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必要的教具。学校中常用的地球仪是直径30厘米左右的、地轴倾斜约23°27′而又可以绕轴旋转的地球仪。
为了适应教学上的多种需要,地球仪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经纬网格地球仪,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经纬网格以及度数的注记。
(2)政区地球仪,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区划的地球仪。
(3)地貌地球仪是球面光滑的表示自然面貌的地球仪。
(4)地形地球仪,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是起伏不平的。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东半球的中心点是:东经70
西半球的中心点是:西经110
⑼ 磁悬浮地球仪怎么放(视频)
1、将底座安放在稳固的平面上。
(9)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磁悬浮地球仪的注意要点:
1、在摆放前记得插好、插牢电源,磁悬浮产品是使用电力产生电磁漩涡流再通过永久性磁铁来进行产品的悬浮及旋转的,如果不插电是根本不可能将产品悬浮起来的。
2、在摆放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前请确认磁悬浮地球仪的底座是放在平整处。
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平整处进行摆放相对容易得多,而且还可以找一个高度在腰部左右的桌子等物品上进行摆放,因为这种高度能够让你更好地进行稳定和悬浮。
3、在摆放磁悬浮地球仪时,如果在3分钟内没能摆放好,那请你将球体从新举起并从新摆放,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磁悬浮地球仪的使用寿命。
如果长时间强制推压摆放会对电磁悬浮系统的磁幅频率以及磁力大小产生影响,这样将大大的缩短磁悬浮地球仪的使用寿命。
⑽ 关于地球仪的详细介绍
地球仪是使用地图投影创建的,地图显示的区域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越来越多的失真。地球仪是地球的唯一代表,它不会扭曲大特征(陆地、水体等)的形状或大小。
在地球的周长是相当接近40亿米。许多地球仪的周长为一米,因此它们是地球模型,比例为 1:40 百万。在英制单位中,许多地球仪的直径为一英尺(约 30 厘米),周长为 3.14 英尺(约 96 厘米),比例为 1:42 万。地球仪也有许多其他尺寸。
一些地球仪具有显示地形或水深测量的表面纹理。在这些地方,高地和低谷被故意夸大了,否则它们几乎看不到。
例如,一家制造商生产了一个直径为 64 厘米(25 英寸)(相当于 200 厘米周长,或大约 1:20 万的比例)的三维凸起浮雕地球仪,显示最高山峰超过 2.5 厘米(1 英寸)。 ) 高,比珠穆朗玛峰的正确比例高出约 57 倍。
大多数现代地球仪还印有纬线和子午线,因此人们可以知道特定位置的大致坐标。地球仪还可以显示国家的边界及其名称。
许多地球仪上都标有一个天体特征:称为analemma的图表,它显示了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
地球仪通常在顶部显示北方,但许多地球仪允许旋转轴,以便可以方便地查看南部。此功能还允许从不同方向探索地球,以帮助抵消由传统地图呈现引起的北上偏差。
历史
地球的球形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天文学确立的,最早的地球仪出现在那个时期。已知最早的例子是公元前 2 世纪中叶,由位于西里西亚(今土耳其的Çukurova)的马鲁斯板条箱(Crates of Mallus)建造的。
古代或中世纪的地球仪都没有幸存下来。幸存的天球体的一个例子是希腊化雕塑的一部分,称为法尔内塞阿特拉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的公元 2 世纪罗马复制品中幸存下来。
描绘整个旧世界的早期地球仪是在伊斯兰世界建造的。根据大卫伍德沃德,一个这样的例子是引入到地球仪北京由波斯天文学家,札马剌丁,在1267
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由Martin Behaim(1459-1537 年)在画家 Georg Glockendon 的帮助下于 1492 年制作的。Behaim 是德国的制图师、航海家和商人。在德国纽伦堡工作时,他称他的地球仪为“纽伦堡地球仪”。
它现在被称为Erdapfel。在建造地球之前,Behaim 已经广泛旅行。他从 1480 年起在里斯本逗留,发展商业利益并与探险家和科学家打交道。他于 1490 年返回纽伦堡后开始建造他的地球仪。
另一个早期的地球仪,亨特-莱诺克斯地球仪,约。1510,被认为是短语Hic Sunt Dracones或“这里是龙”的来源。2012 年发现了一个由鸵鸟蛋的两半制成的类似葡萄柚大小的地球仪,据信可以追溯到 1504 年。它可能是展示新大陆的最古老地球仪。
为华盛顿地图协会杂志Portolan分析地球的Stefaan Missine说,它是“几十年来欧洲重要收藏的一部分”。一年中,他咨询了很多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Missine亨特-莱诺克斯地球是一个铜铸造的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