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用的预防接种方法有哪些
预防接种采用哪种途径和方法,主要是由疫苗的要求和免疫力的效果来决定的。原则上疫苗接种途径与自然感染途径越相似,其免疫效果也就越理想。目前常采用的接种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口服法
①适用疫苗: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等。
②操作方法
1)液体剂型疫苗直接将规定量的滴入儿童口中。
2)糖丸剂型疫苗用消毒药匙送入儿童口中,凉开水服。对于小月龄儿童,喂服糖丸剂型时,可将糖丸放在消毒的小药袋中,用手碾碎后放入药匙内,加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于约 5ml 凉开水中,使其完全溶化后口服。
皮内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卡介苗。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用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待乙醇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皮下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钩体疫苗等。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预防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
肌内注射法
①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等。
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
③操作方法
1)监护人固定儿童,露出儿童接种部位。
2)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注射肌肉部位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深度约为针头的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
㈡ 新生儿总打嗝怎么处理呢
建议:针对新生儿总打嗝,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新生儿总打嗝,为你解答如下: 原因通常有三: 1.是护理不当,使宝宝吸入凉气,刺激了膈肌; 2.是喂哺不当,过食致消化不良,喂了冷的奶水、药物都可以剌激膈肌诱发打呃;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咽,也可诱发打呃。 为预防宝宝打呃,妈妈应注意宝宝的喂...养方法。首先,应避免在宝宝啼哭、气郁时给宝宝喂奶。其次,应避免进食过快。母乳喂养时,如果母乳很充足,哺乳时应按压乳头以避免乳汁流出过急;人工喂养时要注意奶嘴孔不能过大。再次,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凉。最后,要注意护理宝宝的方法,勿使宝宝喝冷气。 解除婴幼儿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 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 3.将婴儿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4.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得很凶时喂奶,这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
㈢ 怎么能止住打嗌
不是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吗?就是屏住呼吸,一分钟不出气,自然就好了啊。我有时候吃饭不喝水就会,这方法挺管用的。
有的小儿,偶尔出现睡时打呼噜,可能是由于睡眠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松弛,尤其舌的肌肉放松后造成舌根向后面轻度下垂,使呼气时排气受到影响;当改变体位后,同时也改变了舌的位置,此时呼噜声消失,这种情况不必去医院就诊。
要尽快解决宝宝的呼噜问题
宝宝睡觉时打呼噜,可以说是声音不大,危害不小。
从表面看,打呼噜似乎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可是如果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持续打呼噜而不给予治疗,是很有害的。可能引起的问题有宝宝易患感冒、营养不良、引起耳部疾病,严重的还会造成智力下降,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在睡眠时因呼吸暂停而突然死亡。
因此,必须先找出宝宝打呼噜的原因,对症下药。
小婴儿奶块淤积
有些很小的婴儿有时也会“打呼噜”,这并不是病,而是因为奶块淤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对策: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可以了。
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也叫扁桃腺,长在咽部两侧,有防御和抵抗外界病菌侵入的功能。有的宝宝扁桃体过于肥大,以致两侧扁桃体几乎相碰,堵满咽腔,造成呼吸不畅,一到睡眠时就会张口呼吸,发出呼噜声。此外,扁桃体是免疫系统器官,当机体反应性失调,抵抗力降低时,也会使扁桃体发炎、肿大。
对策:1、预防扁桃体炎:关键是让孩子锻炼身体,每日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2、服用消炎药: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但不宜自己长期用药,因为某些滴鼻药长期使用会造成药物性鼻炎,使宝宝对药物产生依赖。3、手术割除:关于手术割除扁桃体,可参见本期文章《扁桃体,割还是不割?》。
增殖体肥大
增殖体也叫腺样体,是位于鼻咽腔顶部和后部的一块较大的淋巴组织,在3~6岁时增生最旺盛。正常的增殖体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但如果增殖体过于肥大,堵塞后鼻孔,使空气出入鼻腔受阻,宝宝入睡后,从气管中呼出的气体被迫从口中呼出,气体不时冲击舌根部等组织,发出呼噜声。除先天性的增殖体肥大以外,当气温发生变化、抵抗力下降或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咽、鼻窦炎等,均可导致增殖体肥大,过敏性鼻炎也能造成增殖体肥大。
对策:1、消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但不宜长期使用。2、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割除。
支气管炎症
支气管受到炎症刺激时痰液增加,而婴幼儿缺乏咳嗽排痰能力,痰液由支气管的纤毛摆动运送到咽喉部后无法排出,形成气道的相对狭窄,气流通过时就产生振动,发出呼噜声。这种情况下的声音即使在白天也能听见。
对策: 及时治疗支气管炎症,并注意防范其复发。
肥胖
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
对策: 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
当然,医生也指出,并非宝宝一打呼噜就要如此紧张,有时候可能仅仅是睡姿不好的缘故。试试让宝宝将头侧着睡,这样可以使舌头不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也许呼噜的问题就解决了。另外,有时候宝宝偶尔呼噜,可能是由于白天太疲劳,或者是生病感冒,不用大惊小怪。
㈤ 如何刺激婴儿打喷嚏 这些方法可以使用
1、小棉签在婴儿鼻孔处转几下。为了刺激婴儿打喷嚏可以使用小棉签在婴儿鼻孔处转几下,有的婴儿只要是转几下就会打喷嚏,妈妈们不妨使用这个方法帮助婴儿打喷嚏,但是转的时候动作上一定要轻柔一点。
2、头发在婴儿鼻孔处转几下。除了使用小棉签之外,有的时候使用头发,对于婴儿鼻孔的刺激性会更大,具体方法为使用干净的头发,一端放进婴儿鼻内,另外一端用手捻转,这是一个很管用的刺激婴儿打喷嚏的方法。
3、让婴儿闻一下刺激性的气味。为了使得婴儿打喷嚏,还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让让婴儿闻一下刺激性的气味,比如刺鼻的芥末油的味道、葱味、蒜味,刺鼻的香水味、汽油味道等,当婴儿闻到这些刺激性的气味之后,就会打喷嚏,这些方法妈妈们也是可以使用的。
4、盐水滴鼻。盐水滴鼻也是一个对于婴儿鼻子造成刺激的方法,方法就是直接把盐水滴到婴儿的鼻孔,若是一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以尝试多使用几次,可以使用到婴儿打出喷嚏为止,但是一定不要冲到宝宝的鼻子。
㈥ 为什么宝宝老打嗝、打喷嚏、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解决吗
宝宝的情况有可能是喂奶时吸入空气或喂哺时间过长,这都比较常见,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温水。
㈦ 孩子一直打隔这么办
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以加强排气。
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不过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伴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
㈧ 宝宝打饱嗝有什么办法
将宝宝的头轻轻靠在你的肩膀,同时支撑着他的头和后,另一只手轻轻地拍他的后背。如果几分钟后,他仍然没打出饱嗝,那就继续喂奶。不用担心,不是每次拍嗝都能拍出的。当喂完奶后,继续重复上述方式,还要让宝宝保持直立姿势10~15分钟,这样就能预防溢奶。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在喂奶过程中经常给宝宝拍嗝,甚至在宝宝还没出现不舒服的时侯。因为暂时停止喂奶和不断改变姿势能减缓宝宝的吞咽,以及减少他吞进去的空气。 如果是人工喂养宝宝,就每150ml拍嗝一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就在换一边乳房喂奶时,进行拍嗝。 拍嗝姿势 有些宝宝可能需要放平后再抱起来打,来回反复两三次;拍嗝的时候可以在背后打圈同时再往上撸撸,几个方式结合可能更易打出来。如果大人拍嗝的姿势不对的话,是不容易拍出奶嗝的。
站式拍嗝的要领如下:
步骤一:先在肩膀上铺条毛巾。
步骤二:抱起宝宝。用一手扶助宝宝的屁股,另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脖子,使宝宝躺在你身上。要注意:由于新生儿的脖子还无法有效支托,所以你抱时,务必以手掌完全托住宝宝的头部和脖子才行。握住宝宝脖子的方式,为张开手掌以虎口为中心,依序托住宝宝的头、颈、肩,然后以手臂撑住宝宝的嘴。
步骤三:将宝宝的屁股往上抬,重心前倾,而使头靠在肩膀的毛巾上,并略微调整毛巾的位置。
步骤四:将手掌略微弓起,使手心呈弓状。 步骤五:由宝宝肚脐的相对背部位置开始拍,由下而上,慢慢将宝宝体内的空气拍出。
常见拍嗝问题 宝宝吃完奶后睡着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睡着了,先不要惊扰他的睡眠,不要急于将其抱起。 一般情况下,宝宝吃奶必定会吃进空气,他过一会儿就会感到不舒服,会扭动身子,发出象伸懒腰一样的声音,睡眠已经变得不踏实。这时把宝宝抱起再拍嗝,往往拍出嗝的机率较大,宝宝也会舒适地趴在肩上睡去。 如果他没有打嗝,可将其竖直抱10分钟左右再放下,食物也会得到顺畅。如果宝宝过一会还会哼哼,不妨再抱起试试。 拍不出嗝怎么办? 有许多时候,吃完奶抱起后,却一直拍不出嗝来。这时可让宝宝平躺或右侧卧一会(大约3分钟)左右,然后再抱起,一般就会打出嗝来了。有时也需要有点耐心,把宝宝多抱一会就能打出来了。 夜间宝宝睡眠时,一般不容易打出嗝来,这时你只需静静地抱他10~15分钟就好了,胃内的空气自然会通过放屁排出来。 怎么拍最有效? 一定要轻拍,因为宝宝的心脏还太娇弱。有些宝宝基本上是用不着拍,抱一会自己就打出嗝来了。当然轻拍协助一下会更快些。 还有一种方法是自下往上按摩宝宝的脊背,要稍用点力,帮助宝宝胃内的气泡上升,这样既不用担心拍时用力不好会震到宝宝,还能有效地揉出嗝来。
㈨ 给新生婴儿打襁褓时,正确方法是什么
刚出生的宝宝离开母体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一时之间难以适应。于是,妈妈们用襁褓把宝宝包起来,一方面可以防止宝宝受凉,另一方面还能给宝宝提供安全感,尤其是睡觉的时候。那么襁褓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使用襁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7.一只手放在宝宝胸前扶着毯子,拿出毯子最后一边,间距宝宝的颈部12公分上下包起来胸口,调节到不软太紧的水平
8.把最后一角拉回来,包到宝宝的另一个肩部处,围绕回来掖到胸前就OK啦
包襁褓的时间范围选择在宝宝喝奶.入睡和歇息时,别的情况下一定要给宝宝很多不受限的自由。假如宝宝逐渐不肯包襁褓,并踢出去毯子,或者自己可以翻盘了,这时候就应该停止使用襁褓了。
伴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用襁褓的次数会越来越低,她们早已可以适应并探索这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