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元素钾钠锂的分离常用方法

元素钾钠锂的分离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1 04:20:16

A. 如何分离钾钠离子

蒸干,再熔融,钾离子沸点低,先成为蒸气出来。

B. 从含钠或钾的矿物中冶炼得到钠或钾常用的方法()A热还原法B直接加热法C电解法D氧化法

用电解法.因为钠钾都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一般的方法无法将其分离出来,只能强制的电解

C. 离子色谱法测定锂、钠、钾、钙、镁、铵

方法提要

水样中阳离子Li+、Na+、NH+4、K+、Mg2+、Ca2+,随盐酸淋洗液进入阳离子分离柱,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对各阳离子的不同亲和程度进行分离。经分离后的各组分流经抑制系统,将强电解质的淋洗液转换为弱电解溶液,降低了背景电导。流经电导检测器系统,测量各离子组分的电导率。以相对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面积)定性和定量。

本法用电导检测器,在3~300μS测量量程,可达到线性范围分别为:Li+0.02~27mg/L;Na+0.06~90mg/L;K+0.16~225mg/L。10~300μS量程为:Mg2+1.2~35mg/L;Ca2+1.7~360mg/L。

仪器和装置

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

阳离子分离柱/保护柱(IopacCS12,CS14或同类产品)。

抑制器系统(抑制柱、膜抑制器或自动再生电解抑制器)。

滤膜(0.2μm)和过滤器。

试剂

本法需用电导率小于1μS/cm的纯水配制标准溶液和淋洗液。

淋洗液 盐酸c(HCl)=20mmol/L。

再生液 四甲基氢氧化铵c(CH3)4NOH=100mmol/L称取36.5g四甲基氢氧化铵,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钠(Na+) 标准储备溶液ρ(Na+)=1.00mg/mL称取0.5084g经500℃灼烧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0.5h的NaCl,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

钾(K+) 标准储备溶液ρ(K+)=1.00mg/mL称取0.4457g经500℃灼烧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0.5h的K2SO4,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

锂(Li+) 标准储备溶液ρ(Li+)=1.00mg/mL称取1.0648gLi2CO3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湿润,逐滴加入(1+1)HCl,使碳酸锂完全溶解,再过量2滴。加入水至刻度,摇匀。

图81.65 种阳离子的色谱图

钙(Ca2+)标准储备溶液ρ(Ca2+)=1.00mg/mL称取0.4994g经105℃干燥的CaCO3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纯水,逐渐加入(1+1)HCl,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过量(1+1)HCl。煮沸驱除二氧化碳,定量地转移至200mL容量瓶中,加入纯水溶解后稀释至刻度。

镁(Mg2+)标准储备溶液ρ(Mg2+)=1.00mg/mL称取0.7836g氯化镁(MgCl2)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纯水溶解后稀释至刻度。

阳离子混合标准溶液根据选定的测量范围,分别吸取适量各组分的标准储备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以mg/L表示各组分浓度。

分析步骤

开启离子色谱仪,调节淋洗液和再生液流速,使仪器达到平衡,并指示稳定的基线。

校准。根据所选择的量程,将阳离子混合标准溶液和两次等比稀释的三种不同浓度的阳离子混合标准溶液依次进样。记录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将水样经0.2μm滤膜过滤注入进样系统,记录色谱峰高或峰面积。各种阳离子的质量浓度(mg/L)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得。

各种阳离子的测定范围(mg/L)见表81.8及色谱图81.6。

表81.8 各种阳离子在不同量程的参考测定浓度

续表

D. 常见的物质除杂、分离方法总结

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 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 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 化学方法:
1、 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 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三、知识解析: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提纯)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着常见酸、碱、盐及其他重要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从过程上看,它是一个原理确定、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过程。其考查点和趋势是:
1、 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根据除杂质的原则,自选或从题给试剂中选出除杂试剂。判断题给试剂的正误等。
2、 考查物质提纯的实验设计。根据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
3、 考查评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对题给试、步骤、操作、效果等进行评价、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 除去混合物中杂质,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正确可行,而且要考虑实际操作简便易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药品、能源的节约等其它问题。

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根据物质和杂质的化学性质,采用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保留一种较为纯净的成分,这一过程叫做物质的提纯,又叫除杂。这里就初中化学常用的5种化学除杂方法,结合一些中考题逐一浅析如下:
一、吸收法
若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能够被某种试剂吸收,则可采用吸收法除杂。让气体混合物通过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
例1 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
分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碱反应。所以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沉淀法
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为固态,则应先制成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杂质通过反应以沉淀析出,然后经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物的溶液。
例2 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分析
本题只能选加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沉淀。但若选其余物质,均易在除杂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
三、气化法
通过把混合物加热或加入试剂,使其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气体而逸出。
例3 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分析
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四、互变法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欲除去的杂质转变为纯净物,这样不仅除了杂质,且增加了纯净物的量,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是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4 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 除去硝酸钾中混有KOH杂质,实质上是除去OH-离子,所以可选加酸溶液,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把杂质变为硝酸钾,但只能选用硝酸,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则,除去了OH -,却引进了新的杂质。
五、置换法
利用金属跟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使所加试剂跟杂质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将杂质除去或转变为纯净物。
例5 要除去后边括号中的杂质,填写选用试剂的分子式:Cu(Zn)
分析 可根据Cu和Zn金属活动性的不同,Cu不跟酸溶液反应,而Zn能溶于酸,故可加入盐酸与稀硫酸。又因为锌比铜活泼,故也可加入铜盐溶液,也可使锌置换出铜而溶解。
练习:
1.除去下列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KOH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D.CuO KNO3 水、过滤(2003年中考题)
2.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 )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3.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
A.灼热的CuO、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4.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铜粉和铁粉 B.蔗糖和泥沙 C.水和植物油 D.氯化钠和硝酸钾
5.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6.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2+,该废液Ph<4,对人畜及农作物都十分有害,下列方法能回收铜并能消除危害的是( )
A.加入过量的烧碱,再过滤灼烧 B.加入过量的石灰粉末后过滤
C.加入足量铁粉再加适量的熟石灰 D.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过滤
7.将含有N2、CO、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1KOH溶液、2灼热的氧化铜、3浓硫酸后,剩余气体是( )
A.N2 B.CO2和N2 C.H2和CO D.H2和N2
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请将除去杂质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氯化钾(碳酸钾) 。
氯化锌(氯化铜) 。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l)CO(CO2) ;
(2)KCl(KCIO3) ;
(3)KNO3(KCl) ;
(4)NaCl(Na2CO3) ;
(5)FeSO4(CuSO4) ;
(6)NaOH(Ca(OH)2) ;
(7)Cu(NO3)2(CuSO4) ;
二、物质的签别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l)BaCI2 NaCI K2CO3
(2)NaNO3 MgCI2 (NH4)2SO4
(3)CaCI2 NaNO3 H2SO4
(4)NaCI H2SO4 Ca(OH)2

E. 其他方法

碱金属的高氯酸盐用丁醇及乙酸乙酯萃取可使钠、锂与钾、铷、铯分离。萃取液蒸干后,加入用氟化氢饱和的丁醇沉淀钠,可使钠与锂分离。

钾、铷、铯的分离没有理想的方法,一般是用9-磷钼酸先将铷铯沉淀与钾分离后,再用硅钨酸沉淀使铯与铷分离。

在无铵离子时,用四氯化锡也可使铷、铯沉淀为Rb2SnCl6及Cs2SnCl6与钾分离。然后加入氯化高铁、冰乙酸及三氯化锑溶液再使铷、铯转为氯化物后,铯又沉淀为Cs3Sb2Cl9,铷则留在溶液中。日常分析极少应用。

F. 如何分离钠中的钙,锂中的钾

你好:
用蒸馏的方法就可以,因为沸点相差已达20℃以上。
相应的沸点如下:钠(Na)881.4℃、钙(Ca)842.0℃、锂(Li)1347.0℃、钾(K)760.0℃
回答完毕,望采纳O(∩_∩)O

G. 元素发现史化学分析方法发现的元素中,哪几个元素是利用钾,钠分离出来的

您好:元素发现史

1 H 氢 1766年,英国卡文迪许(731-1810)发现
2 He 氦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逊(1824-1907)和英国 洛克尔(1836-1920)利用太阳光谱发现。1895年,英 国化学家莱姆塞制得。
3 Li 锂 1817年,瑞典人J.A.阿弗事聪在分析锂长石时发现
4 Be 铍 1798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发现
5 B 硼 1808年,英国戴维、法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尔发现并制得
6 C 碳 古人发现
7 N 氮 1772年,瑞典舍勒和丹麦卢瑟福同时发现氮气,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8 O 氧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
9 F 氟 1786年化学家预言氟元素存在,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用电解法制得氟气而证实
10 Ne 氖 1898年,英国化学家莱姆塞和瑞利发现
11 Na 钠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12 Mg 镁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13 Al 铝 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1825年,丹麦H.C.奥斯特用无水氯化铝与钾汞齐作用,蒸发掉汞后制得)
14 Si 硅 182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尼乌斯发现它为一种元素
15 P 磷 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
16 S 硫 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
17 Cl 氯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
18 Ar 氩 1894年,英国化学家瑞利和莱姆塞发现
19 K 钾 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0 Ca 钙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21 Sc 钪 1879年,瑞典人尼尔逊发现
22 Ti 钛 1791年,英国人马克.格列戈尔从矿石中发现
23 V 钒 1831年,瑞典瑟夫斯特木研究黄铅矿时发现,1867年英国罗斯特首次制得金属钒
24 Cr 铬 1797年,法国路易.尼古拉.沃克兰在分析铬铅矿时发现
25 Mn 锰 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
26 Fe 铁 古人发现
27 Co 钴 1735年,布兰特发现
28 Ni 镍 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认为它是一种元素
29 Cu 铜 古人发现
30 Zn 锌 中国古人发现
31 Ga 镓 1875年,法国布瓦博德朗研究闪锌矿时发现
32 Ge 锗 1885年,德国温克莱尔发现
33 As 砷 公元317年,中国葛洪从雄黄、松脂、硝石合炼制得,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34 Se 硒 1817年,瑞典贝采尼乌斯发现
35 Br 溴 1824年,法国巴里阿尔发现
36 Kr 氪 1898年,英国莱姆塞和瑞利发现
37 Rb 铷 1860年,德国本生与基尔霍夫利用光谱分析发现
38 Sr 锶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39 Zr 锆 1789年,德国克拉普鲁特发现
41 Nb 铌 1801年,英国化学家哈契特发现
42 Mo 钼 1778年,瑞典舍勒发现,1883年瑞典人盖尔姆最早制得
43 Tc 锝 1937年,美国劳伦斯用回旋加速器首次获得,由意大利佩列尔和美国西博格鉴定为一新元素。它是第一个人工制造的元素
44 Ru 钌 1827年,俄国奥赞在铂矿中发现,1844年俄国克劳斯在乌金矿中也发现它并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45 Rh 铑 1803年,英国沃拉斯顿从粗铂中发现并分离出
46 Pd 钯 1803年,英国沃拉斯顿从粗铂中发现并分离出
47 Ag 银 古人发现
48 Cd 镉 1817年,F.施特罗迈尔从碳酸锌中发现
49 In 铟 1863年,德国里希特和莱克斯利用光谱分析发现
50
Sn 锡 古人发现
51 Sb 锑 古人发现
52 Te 碲 1782年,F.J.米勒.赖兴施泰因在含金矿石中发现
53 I 碘 1814年,法国库瓦特瓦(1777-1838)发现,后由英国戴维和法国盖.吕萨克研究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54 Xe 氙 1898年,英国拉姆塞和瑞利发现
55 Cs 铯 1860年,德国本生和基尔霍夫利用光谱分析发现
56 Ba 钡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制得
57 La 镧 1839年,瑞典莫山吉尔从粗硝酸铈中发现
58 Ce 铈 1803年,瑞典贝采尼乌斯、德国克拉普罗特、瑞典希新格分别发现
59 Pr 镨 1885年,奥地利韦尔斯拔从镨钕混和物中分离出玫瑰红的钕盐和绿色的镨盐而发现
60 Nd 钕 1885年,奥地利韦尔斯拔从镨钕混和物中分离出玫瑰红的钕盐和绿色的镨盐而发现
61 Pm 钜 1945年,美国马林斯基、格伦德宁和科里宁从原子
反应堆铀裂变产物中发现并分离出
62 Sm 钐 1879年,法国布瓦博德朗发现
63 Eu 铕 1896年,法国德马尔盖发现
64 Gd 钆 1880年,瑞士人马里尼亚克从萨马尔斯克矿石中发现。1886年,法国布瓦博德朗制出纯净的钆
65 Tb 铽 1843年,瑞典莫桑德尔发现,1877年正式命名
66 Dy 镝 1886年,法国布瓦博德朗发现,1906年法国于尔班制得较纯净的镝
67 Ho 钬 1879年,瑞典克莱夫从铒土中分离出并发现
68 Er 铒 1843年,瑞典莫德桑尔用分级沉淀法从钇土中发现
69 Tm 铥 1879年,瑞典克莱夫从铒土中分离出并发现
70 Yb 镱 1878年,瑞士马里尼亚克发现
71 Lu 镥 1907年,奥地利韦尔斯拔和法国于尔班从镱土中发现
72 Hf 铪 1923年,瑞典化学家赫维西和荷兰物理学家科斯特发现
73 Ta 钽 1802年,瑞典艾克保发现,1844年德国罗斯首先将铌、钽分开
74 W 钨 1781年,瑞典舍勒分解钨酸时发现
75 Re 铼 1925年,德国地球化学家诺达克夫妇从铂矿中发现
76 Os 锇 1803年,英国化学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铂时发现
77 Tr 铱 1803年,英国化学家坦南特等人用王水溶解粗铂时发现
78 Pt 铂 1735年,西班牙安东尼奥.乌洛阿在平托河金矿中发现,1748年有英国化学家W.沃森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79 Au 金 古人发现
80 Hg 汞 古希腊人发现
81 Tl 铊 1861年,英国克鲁克斯利用光谱分析发现
82 Pb 铅 古人发现
83 Bi 铋 1450年,德国瓦伦丁发现
84 Po 钋 1898年,法国皮埃尔.居里夫妇发现
85 At 砹 1940年,美国化学家西格雷、科森等人用α-粒子轰击铋靶发现并获得
86 Rn 氡 1903年,英国莱姆塞仔细观察研究镭射气时发现
87 Fr 钫 1939年,法国化学家佩雷(女)提纯锕时意外发现
88 Ra 镭 1898年,法国化学家皮埃尔.居里夫妇发现,1810年居里夫人制得第一块金属镭
89 Ac 锕 1899年,法国A.L.德比埃尔从铀矿渣中发现并分离获得
90 Th 钍 1828年,瑞典贝采尼乌斯发现
91 Pa 镤 1917年,F.索迪、J.格兰斯通、D.哈恩、L.迈特纳各自独立发现
92 U 铀 1789年,德国克拉普罗特(1743-1817)发现,1842年人们才制得金属铀
93 Np 镎 1940年,美国艾贝尔森和麦克米等用人工核反应制得
94 Pu 钚 1940年,美国西博格、沃尔和肯尼迪在铀矿中发现
95 Am 镅 1944年,美国西博格和吉奥索等用质子轰击钚原子制得
96 Cm 锔 1944年,美国西博格和吉奥索等人工制得
97 Bk 锫 1949年,美国西博格和吉奥索等人工制得
98 Cf 锎 1950年,美国西博格和吉奥索等人工制得
99 Es 锿 1952年,美国吉奥索观测氢弹爆炸时产生的原子“碎片”时发现
100 Fm 镄 1952年,美国吉奥索观测氢弹爆炸时产生的原子“碎片”时发现
101 Md 钔 1955年,美国吉奥索等用氦核轰击锿制得
102 No 锘 195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与瑞典诺贝尔研究所合作,用碳离子轰击锔制得
103 Lr 铹 196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以硼原子轰击锎制得
104 Rf -- 1964年,俄国弗廖洛夫和美国吉奥索各自领导的科学小组分别人工制得
105 Db -- 1967年,俄国弗廖洛夫和美国吉奥索各自领导的科学小组分别人工制得
106 Sg -- 1974年,俄国弗廖洛夫等用铬核轰击铅核制得,同年美国吉奥索、西博格等人用另外的方法也制得
107 Bh -- 1976年,俄国弗廖洛夫领导的科学小组用铬核轰击铋核制得
108 Hs -- 1984年,德国G.明岑贝格等人工合成
109 Mt -- 1982年,德国G.明岑贝格等人工合成
110 Uun -- 1994年,欧洲科学家小组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由Ni-62 和 Pb-208 核聚产生
111 Uuu -- 1994年,德国达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合成
112 Uub -- 1996年,德国P.阿尔穆勃鲁斯特和S.霍夫曼等在达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合成
114 -- -- 1999年,俄罗斯杜布纳研究所科学家制得
116 -- -- 1999年,美国劳伦斯贝克莱国家实验室等合作合成
118 -- -- 1999年,美国劳伦斯贝克莱国家实验室等合作合成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H. 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分离方法都有哪些

1.利用两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同分离。

温度变化对氯化钠的溶解度的改变是很小的,而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却增加很快。

把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溶解在沸水(100℃)里,制成热饱和溶液。显然在这饱和溶液里溶解的氯化钾比氯化钠的质量要多的多。当这一饱和溶液冷却时,由于氯化钾的溶解度迅速减小,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受影响,所以析出的结晶主要是氯化钾晶体。这样就把氯化钾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氯化钠氯化钾蒸发分离方法

经过两段蒸发的切换蒸发,可得到满足一定纯度的氯化钾和氯化钠固体。

I. 如何自制金属锂、金属钠、金属钾、金属铷、金属铯

这些高活泼性金属只可能用电解其熔融盐得到的。家里自制主要是缺乏设备。安全性倒是不是太成问题,因为你并不是需要很多。

遁世的精灵 的第一个方法锂我不清楚能否弄到,但钠及其之后的肯定是不会得到的。第二个方法基本是在电解水,即使可能出现金属,那还是在电解熔融盐,因为电流将部分盐熔化了,但由于迅速氧化我想不会得到金属的。

不要乱说。。。
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 (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在研究锂云母的光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表征有一个新元素,根据拉丁文rubis(深红色)命名。同年本生电解熔融氯化铷制得金属铷。

碳可以置换出氢来(和水反应),这人所共知。从元素序号来看,它可能可以置换出锂来。但钠和钠之后的碱金属活泼性都非常高,难以被碳还原的。
看到一些在高真空下用碳在高温下和碳酸钾反应的,这时即使有钾,恐怕都变成蒸汽了。
另有一个用碳化钙(就是制乙炔的电气石)的置换钾的方法。这个有点像在利用钙的高还原性。

实际上由于钾和以后的金属容易蒸发,生产上大多是用其他高还原能力的金属(比如钠、镁或者钙)去还原它们的盐获得的。

J. 若食盐中钾离子较多,如何分离钠钾离子

用水溶解,加热,减压过滤。得到的是NaCl晶体,下面的是KCl溶液。

阅读全文

与元素钾钠锂的分离常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57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2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0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1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2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799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98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92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08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9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1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78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696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1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5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799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1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48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1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