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离心技术目前常用的离心方法

离心技术目前常用的离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0 03:38:14

A. 离心分离技术哪位能简单介绍一下生物论坛哪些比较不错

离心技术(centrifugal technique)是根据颗粒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这项技术应用很广,诸如分离出化学反应后的沉淀物、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无机物、有机物。在生物化学以及其它的生物学领域常用来收集细胞、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物质。 找生物技术方面的网站,可以去生物帮啊,生物帮,创始于2011年,在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提供最新、领先、精准、高效、全面的生物产品和技术信息。 基本原理 1.1 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Fc) 离心作用是根据在一定角度速度下作圆周运动的任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进行的。离心力(Fc)的大小等于离心加速度ω2X与颗粒质量m的乘积,即: Fc=mω2X 其中ω是旋转角速度,以弧度/秒为单位;X是颗粒离开旋转中心的距离,以cm为单位:m是质量,以克为单位。 1.2 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 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者离心管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随之变化,因此在文献中常用“相对离心力”或“数字×g”表示离心力,只要RCF值不变,一个样品可以在不同的离心机上获得相同的结果。 RCF就是实际离心场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RCF = F离心力/F重力 = mω2X/mg = ω2X/g =(2πn/60)2·X/980=X·n2·1.118×10-5 式中X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以cm为单位;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980cm/sec2);n为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pm)。 在上式的基础上,Dole和Cotzias制作了与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的转换列线图,见图32。在用图32将离心机转数换成相对离心力时,先在离心机半径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半径和在转数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转数,然后将这两点间划一条直线,在图中间RCF标尺上的交叉点,即为相应的离心力数值。 可 参考: please click to connect www.bio1000.com/zt/proct/lixinji.html .hope that i can help you 例如,已知离心机转数为2500rpm,离心机的半径为7.7cm,将两点连接起来交于RCF标尺,此交点500×g即是RCF值。 1.3 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 根据1924年Svedberg对沉降系数下的定义: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 S = (1/ω2X)·(dx/dt) =(1/ω2dt)·(dx/X) 积分得:S = 2.303·(logX2-logX1)/ω2(t2-t1) 若ω用2πn/60表示,则 S = 2.1×102log(X2/X1)/n2(t2-t1) 式中X1为离心前粒子离旋转轴的距离;X2为离心后粒子离旋转轴的距离。S实际上时常在10-13秒左右,故把沉降系数10-13秒称为一个Svedberg单位,简写S,量纲为秒。 1.4 沉降速度(sedimentation velocity) 沉降速度是指在强大离心力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物质运动的距离。 dx/dt = [2r2(ρp-ρm)/9η]·ω2X = [d2(ρp-ρm)/18η] ·ω2X 式中r为球形粒子半径,d为球形粒子直径;η为流体介质的粘度;ρp为粒子的密度;ρm为介质的密度。 从上式可知,粒子的沉降速度与粒子直径的平方、粒子的密度和介质密度之差成正比;离心力场增大,粒子的沉降速度也增加,将此式代入上项沉降系数公式中,则S的表示式也可表示为: S = (1/ω2X)·(dx/dt)= d2(ρp-ρm)/18η 从该式中可看出,(1)当ρp >ρm ,则S>O,粒子顺着离心方向沉降。(2)当ρp =ρm ,则S= 0,粒子到达某一位置后达到平衡。(3)当ρp <ρm ,则S 1.5 沉降时间(sedimentation time,Ts)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要求在已有的离心机上把某一种溶质从溶液中全部沉降分离出来的问题,这就必须首先知道用多大转速与多长时间可达到目的。如果转速已知,则需解决沉降时间来确定分离某粒子所需的时间。 根据沉降系数(S)式可得: S = (1/ω2X)·(dx/dt) dt =(1/ω2S)·(dx/X) 积分得: t2-t1 =(1/ω2S)·ln(X2/X1) 式中X2为离心转轴中心至离心管底内壁的距离;X1为离心转轴至样品溶液弯月面之间的距离,那么样品粒子完全沉降到底管内壁的时间(t2-t1)用Ts表示则上式可改为: TS = (1/Sω2)·ln(XMAX/XMIN) 式中Ts以小时为单位,S以Svedberg为单位。 1.6 K系数(k factor) K系数是用来描述在一个转子中,将粒子沉降下来的效率。也就是溶液恢复成澄清程度的一个指数,所以也叫“cleaning factor”。原则上,K系数愈小的,愈容易,也愈快将粒子沉降。 K = 2.53×1011ln(Rmax/Rmin)/(rpm)2 其中Rmax为转子最大半径;Rmin为转子最小半径。由其公式可知,K系数与离心转速及粒子沉降的路径有关。所以K系数是一个变数。当转速改变,或者离心管的溶液量不同,即粒子沉降的路径改变时,K系数就改变了。通常,离心机的转子说明书中提供的K系数,都是根据最大路径及在最大转速下所计算出来的数值。如果已知粒子的沉降系数,再利用当时条件下的K系数,就可以估计离心分离的时间。例如要离心一个沉降系数为80S的Polysome,采用的转子的K系数是323,那么预计沉降到管底所需的离心时间是T = k/S = 4h,利用此公式预估的离心时间,对水平式转子最适合,对固定角式转子而言,实际时间将比预估的时间来得快些。

B. 离心技术的介绍

离心技术,是蛋白质、酶、核酸及细胞亚组分分离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生化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或澄清的方法。尤其是超速冷冻离心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实验室中的常用技术方法。

C. 离心技术原理

离心技术原理:是利用物体高速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使置于旋转体中的悬浮颗粒发生沉降或漂浮,从而使某些颗粒达到浓缩或与其他颗粒分离之目的。

悬浮颗粒往往是指制成悬浮状态的细胞、细胞器、病毒和生物大分子等。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时,当悬浮颗粒密度大于周围介质密度时,颗粒离开轴心方向移动,发生沉降;如果颗粒密度低于周围介质的密度时,则颗粒朝向轴心方向移动而发生漂浮。

离心分离是通过离心机的高速运转,使离心加速度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成百上千倍,而使沉降速度增加,以加速药液中杂质沉淀并除去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合液密度差来分离料液,比较适合于分离含难于沉降过滤的细微粒或絮状物的悬浮液。

离心机是一种利用电机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场,根据不同物质之间密度、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对悬浮液中混合的不同颗粒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进行分离和提取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工等领域。

D. 生物中离心法和差速离心法的实验有什么差别

E. 离心方法有几种功用ruhe

1.密度梯度离心:主要用来分离各种分子量不同的生物大分子
2.差速离心法:主要用来分离各种细胞器

F. 离心技术的差速离心法。

通过逐步增加相对离心力,使一个非均相混合液内形状不同的大小颗粒分步沉淀。

G. 什么是离心技术

离心机温度制冷

当转子高速旋转时,空气摩擦生热,转子温度会上升,试管中的样品温度也会升高。由于生物学样品对温度敏感。一般要求离心实验中温度保持4℃。没有电脑控制的智能化技术,是不可能做到±1℃的精度。因此,用制冷机对离心腔冷却,而达到冷却转子、冷却样品温度的目的。但测量旋转中的转子的实际温度极为困难,国内外都采用在离心腔底部离转子较近处理设温度传感器,间接测量转子温度。这里T样品=T腔+T补偿。T补偿又与转子的类别、转速及运行时间有关。

离心机无刷电机直接驱动

离心机是由电机带转子高速旋转的。过去的电机是带碳刷的直流电机,离心机运转时碳刷磨损,带来火花与噪声甚至振动,且有寿命,届时要更换碳刷万能再行运转。更严重的是碳刷的磨损带来碳粉尘的污染,不仅污染离心机,还会污染周围环境,这种污染对卫生行业是不合适的。

离心机显示数字技术

模拟技术典型的表现形式为拧旋钮选择操作参数(如转速、温度与时间等),以表盘的指针来显示数据。其缺点为:选择参数与数据的读数值受操作人与读数人的人为干扰多,控制精度差。而且每次操作都要这样,重复性差。有的离心机虽数字显示(如旋钮选值而数字显示),虽在读数上有改进,但取值原理未变仍属模拟技术;数字显示典型的表现形式为界面友好、键盘操作、数字化显示、可编程操作的全电脑控制,其核心为智能化控制,是由电脑来实现的。离心机操作所需要一切参数(如转速、温度、时间、加减速率档等),键盘操作输入,并以数字显示出来,因此选择操作参数与读取数误差极小。又由于是可编程操作,可把一组操作参数编成号码,可存取使用。

H. 简述离心技术的概念,原理和优缺点

摘要 离心技术,是蛋白质、酶、核酸及细胞亚组分分离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生化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或澄清的方法。

I. 高中生物实验哪些用到差速离心法,哪些用到梯度离心法。

高中生物实验哪些用到差速离心法,哪些用到梯度离心法。?观察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质的结构时用到了差速离心法。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观察DNA时用到了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中单一样品组份的分离是借助于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差速离心法是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只用一个离心转速,而差速离心用两个甚至更多的转速。密度梯度离心的物质是密度有一定差异的,而差速离心是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
(9)离心技术目前常用的离心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时,注意离心前将样品小心铺放在密度梯度溶液表面,离心形成区带。离心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有一定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液中形成若干条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再通过虹吸、穿刺或切割离心管的方法将不同区带中的颗粒分开收集,得到所需的物质。
注意事项:
1、梯度介质应具备足够大的溶解度,以形成所需的密度梯度范围。
2、梯度介质不会与样品中的组分发生反应。
3、梯度介质也不会引起样品中组分的凝集、变性或失活。
4、若离心时间过长由于颗粒的扩散作用,会使区带越来越宽。为此,应适当增大离心力、缩短离心时间,可以减少由于扩散而导致的区带扩宽现象。

J. 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区别

区别一:定义不同

差速离心法: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度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密度梯度离心法: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区别二:原理不同

差速离心法: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F的作用。当物体的质量为 M、体积为V、密度为D、旋转半径为r、角速度为(弧度数/秒)时,可得: F=Mω2r 或者 F=V.D.ω2r 。

密度梯度离心法: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区别三:转速不同

差速离心法:用多个离心转速。

密度梯度离心法:只用一个离心转速。

区别四:密度不同

差速离心法:是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

密度梯度离心:用此方法的物质密度有一定差异的。

阅读全文

与离心技术目前常用的离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糖最简便的方法 浏览:638
草酸的检测方法国标 浏览:846
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浏览:502
最简单的温柔方法 浏览:362
oppor4耗电快解决方法 浏览:607
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方法 浏览:767
打鼓方法与技巧 浏览:876
阴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浏览:877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浏览:83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618
如何除湿疹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527
自制池塘简单方法 浏览:707
电泳检测的方法 浏览:789
工业cod检测方法 浏览:299
星辰变的种植方法 浏览:605
商品组合需求预测有哪些方法 浏览:966
卷发精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576
快速识字方法 浏览:189
华为大疆手机云台使用方法 浏览:503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之探析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