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蕉有什么营养
巴蕉
营养价值
芭蕉能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
药用价值
芭蕉和香蕉同属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芭蕉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芭蕉新叶鞘
芭蕉果肉
主治:便秘大便不通。
芭蕉根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4]
①《食疗本草》:主黄疸。[4]
②《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罯敷。[4]
③《本草从新》: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亦游风疹,风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合。[4]
④《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水肿脚气。[4]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通便秘。[4]
【附方】
①治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圣惠方》)[4]
②治黄疸病:芭蕉根三钱,山慈姑二钱,胆草三钱。捣烂,冲水服。(《湖南药物志》)[4]
③治血淋心烦,水道中涩痛:旱莲子一两,芭蕉根一两。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4]
④治血崩、白带:芭蕉根半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江西草药》)[4]
芭蕉(9张)
⑤治胎动不安:芭蕉根二至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4]
⑥治高血压:芭蕉根茎煎汁,或同猪肉煮食。(《浙江民间草药》)[4]
⑦治发背欲死:芭蕉捣根涂上。(《肘后方》)[4]
⑧治疮口不合:芭蕉根取汁抹之。(《仁斋直指方》)[4]
⑨治疔疮走黄:芭蕉根捣汁一宫碗灌之。(《冷庐医话》)[4]
⑩治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心即死:捣芭蕉汁涂之。(《子母秘录》)[4]
⑾治风蚛牙,颐颊腮肿痛:芭蕉自然汁一碗,煎及八分,乘热漱牙肿处。(《昔济方》)[4]
芭蕉叶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5]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5]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5]
③《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5]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5]
【附方】
①治肿毒初发: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涂。(《圣惠方》)[5]
②治烫伤:芭蕉叶适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调搽;水泡未破者,鸡蛋清调敷。(《江西草药》)[5]
芭蕉花
【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6]
①《日华子本草》:治心痹痛。[6]
②《滇南本草》:暖胃,散痰,软坚。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6]
③《分类草药性》:治头眩昏,气痛,散血。[6]
④《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能通经。[6]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烧存性研末。
【附方】
①治心痹痛: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日华子本草》)[6]
②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芭蕉花二钱。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蛋、蒜。(《滇南本草》)[6]
③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湖南药物志》)[6]
④治肺痨:芭蕉花二两,猪肺半斤。水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江西草药》)[6]
⑤治心绞痛:芭蕉花半斤,猪心一个。水炖服。(《江西草药》)[6]
⑥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二次。(《贵州草药》)[6]
营养价值
芭蕉能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
B. 芭蕉树根生吃了嘴会麻木
芭蕉根,中药名。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根茎入药,性淡味凉,具有清热,止渴,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用法用量:
15-30g(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禁忌:
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C. 知道芭蕉心什么炒好吃的说说呀
芭蕉心其物
生长在山野,果实多籽,味涩不可实的芭蕉,其肉茎可入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食用方法:未开花前,采其假茎,剥去外皮,得日光灯灯管般内茎,切细,可做:(一)凉拌野芭蕉心。(二)野芭蕉心炖肉。
野芭蕉幼嫩茎心是傣族普遍食用的茎杆类野菜之一。野芭蕉茎心的吃法,主要有炒吃和腌渍两种。以芭蕉茎心为主料炒制的小菜,有芭蕉心炒豆豉和芭蕉心炒肉末。烹饪这两道小菜,将新鲜的野芭蕉茎心横切成片浸泡在清水内,用竹筷搅裹一遍各片间相连的细丝后,把芭蕉茎心薄片捏碎,再用竹筷搅裹细丝,漂洗一遍,捏干水分备炒。烹炒芭蕉心炒豆豉,先将豆豉在油锅内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捏碎的芭蕉心和食盐炒熟即装盘供食用。烹炒芭蕉心炒肉末,则先将芭蕉心在油锅内炒至五六成熟,再加入预先切细的肉末翻炒至熟,加入食盐、味精拌匀即供食用。用豆豉和瘦肉末配炒的芭蕉心,细腻适口,味道鲜美,有去腻、减肥作用,是别具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
D. 美人蕉的根茎能吃吗
能吃,但看样子确实不宜常吃、多吃。
美人蕉根又叫观音姜,小芭蕉头,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
味甘;微苦;涩;性凉 归经:心;小肠;肝经
主治 清热解毒;调经;利水。主月经不调;带下;黄疸;痢疾;疮疡肿毒
食疗:①治红崩:小芭蕉头、映山红。炖鸡服。
②治红崩,白带,虚火牙痛:小芭蕉头、糯米。炖鸡服。
③治白带:小芭蕉头、小过路黄。炖鸡服。
吃不吃自己看着办吧!
E. 美人蕉块茎到底能不能食用
可以食用的,蕉芋别名:澳洲昙华、芭蕉芋、食用美人蕉、食用莲蕉、食用昙华、粉芋、葛芋、旱芋、藕芋、姜芋、旱藕、蕉藕
英名:Edible Canna
拉丁名:Canna elis
科属:美人蕉科,蕉属
产地:原产于南美洲等地,现在已引入我国栽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见开花。其叶片肥大,比美人蕉的叶稍薄,颜色稍浅,植株高大,块根肥大,不易开花。蕉藕在我国南方地区无休眠性,但在华北、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冬季则休眠,秋后需挖出根茎保存越冬。原产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蕉芋外形特征:
蕉芋多年生草本,根茎发达,多分枝,粗壮,茎丛生,粗壮直立,高达2-3米。叶互生,叶片长圆形,长30-60厘米,宽10-20厘米,叶绿色,边缘紫色,叶鞘近紫色。总状花序单生茎顶,萼披针形,淡绿染紫,花冠管杏黄色,裂片杏黄染紫,退化雄蕊2-3枚,红色。栽培。取根茎供食用;提取淀粉酿酒,制粉条;茎叶纤维可造纸。
芭蕉芋在亚洲已成为高价值淀粉的新的原料来源,芭蕉芋淀粉颗粒粒径大,糊化温度低,糊透明度好,链淀粉含量高,成膜性好,其分子量也很大,与马铃薯淀粉接近,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质。芭蕉芋的开发利用以生产淀粉为主,并开发淀粉深加工产品以及粉丝、粉条等食品项目。芭蕉芋淀粉还在更多领域中被广泛采用,一般2.5公斤芭蕉芋淀粉可生产0.5公斤味精,还可生产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高梁饴糖等类淀粉糖,以及代藕粉等多种副食品。在纺织工业上,用芭蕉芋淀粉浆纱,比用粮食淀粉浆纱,具有粘结度高、光洁度好等特点。芭蕉芋淀粉还可用于造纸、制鞋、制帽、服装和文化用品等。三年困难时期,在全国性严重缺粮的情况下,芭蕉芋曾做为野生代食品被政府大力推广。
取根茎供食用;提取淀粉酿酒,制粉条;茎叶纤维可造纸。
蕉芋的生物特性
蕉芋单子叶植物纲,美人蕉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发达,块状。茎直立粗状,紫色。叶距圆形。上面绿色,背面常紫色。总状花序疏散,单生或分叉,基部有阔鞘,在通常两朵孳生,鲜红色。蒴果三瓣开裂,瘤状,内有种子数十粒。喜温暖耐旱,适应性强。用块茎繁殖。植株高约2米至3米。叶长圆形,长30厘米至60厘米,宽18厘米至20厘米,表面绿色,背面及叶缘有紫晕。花序基部有宽大总苞,花期8月至10月,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见开花。其叶片肥大,比美人蕉的叶稍薄,颜色稍浅,植株高大,块根肥大,不易开花。蕉藕在我国南方地区无休眠性,但在华北、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冬季则休眠,秋后需挖出根茎保存越冬。原产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蕉芋的用途
蕉芋用途广泛,蕉芋茎叶茂盛,叶片不易枯焦,观叶期长,管理简便,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材料。蕉芋集食用、药用、饲用、酿造于一身,具市场开发前景。抗逆性强,病虫发生轻微,特别在丘陵山区地带种植,产品不受或极少受有害物质污染,可达到营养、安全、健康的要求。其根茎还富含淀粉,是优良的淀粉加工原料。
蕉芋的种植
蕉芋喜阳光充足的高温环境,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在湿润肥沃的深厚土壤中生长会更加繁茂。因其忌涝,地栽时宜选择向阳且排水良好之处。春季栽植时,一定要施足底肥(厩肥、堆肥、复合肥皆可),丛距1米左右,块根上覆土厚约10厘米。由于其植株高大,故生长期要给以充足的水分,整个生长季节需追施3次至4次液肥。施肥后注意及时浇水、松土,以利根系发育,植株生长繁茂。华北地区霜降以后待其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剪去地上蔓叶,仅保留根部10厘米至15厘米,将根茎挖出,适当晾晒几天后,再用干沙埋藏,放于10℃左右条件下越冬。每月可检查一次,如堆放于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可适当向干沙上喷水,但注意不能使块根腐烂。一般分株繁殖,可在春季将根茎用利刀分切,每丛保留2个至3个芽(切口处可涂草木灰或石灰粉)分栽即可。
F. 芭蕉丝是什么做的
芭蕉树根茎。
提取芭蕉树根茎里面的汁液,晒干后就会变成粉末状,然后再做成细长的芭蕉丝。和粉条光滑的外表不同,芭蕉丝晒干后外层会有凸起的颗粒,吃的时候提前泡软就可以。
芭蕉丝口感爽滑,吸饱了浓郁汤汁之后更加有味,但也不能煮的时间过长,不然芭蕉丝会被煮化,煮的恰到火候的芭蕉丝,Q弹滑溜,令人百吃不厌。
芭蕉果肉、花、叶、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药食兼用,营养丰富。研究人员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芭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水提物中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皂苷等物质。
醇提物中含蒽醌、黄酮、香豆素、酚类、强心苷、蛋白质、氨基酸等化学物质;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挥发油、甾体、油脂、内酯及香豆素等亲脂性成分并确定芭蕉根中含有氰苷。
G. 生的巴焦心,如何处理,怎将烹饪
生长在山野,果实多籽,味涩不可实的芭蕉,其肉茎可入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食用方法:未开花前,采其假茎,剥去外皮,得日光灯灯管般内茎,切细,可做:(一)凉拌野芭蕉心。(二)野芭蕉心炖肉。
野芭蕉幼嫩茎心是傣族普遍食用的茎杆类野菜之一。野芭蕉茎心的吃法,主要有炒吃和腌渍两种。以芭蕉茎心为主料炒制的小菜,有芭蕉心炒豆豉和芭蕉心炒肉末。烹饪这两道小菜,将新鲜的野芭蕉茎心横切成片浸泡在清水内,用竹筷搅裹一遍各片间相连的细丝后,把芭蕉茎心薄片捏碎,再用竹筷搅裹细丝,漂洗一遍,捏干水分备炒。烹炒芭蕉心炒豆豉,先将豆豉在油锅内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捏碎的芭蕉心和食盐炒熟即装盘供食用。烹炒芭蕉心炒肉末,则先将芭蕉心在油锅内炒至五六成熟,再加入预先切细的肉末翻炒至熟,加入食盐、味精拌匀即供食用。用豆豉和瘦肉末配炒的芭蕉心,细腻适口,味道鲜美,有去腻、减肥作用,是别具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
H. 吃香蕉好还是吃巴蕉好哇好处在哪里
膳食营养
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
香蕉
,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根据“热者寒之”的原理,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用香蕉可治疗便秘,因它能促进肠胃蠕动。
早餐午餐和晚餐分别吃一根香蕉,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钾,从而使得大脑血凝块几率降低约21%。
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它能缓和紧张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
适宜人群
香蕉延年益寿,老少皆宜,是减肥者的首选。其适宜发热、口干烦渴、喉癌、大便干燥难解、痔疮、肛裂、大便带血、癌症病人及放疗、化疗后食用;适宜上消化道溃疡、肺结核、顽固性干咳者食用;适宜饮酒过量而酒酲未解者食用;适宜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食用;同时,对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良好效果;适宜脂肪痢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者食用。
不适人群
1:体质偏虚寒者
香蕉性寒体质偏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像胃寒、虚寒、肾炎也不要吃香蕉,以上几种病人如果吃香蕉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还有怀孕期脚肿的患者,也最好不要吃香蕉。
2:空腹的人
香蕉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如果空腹吃就会造成肠胃的提前工作,长期空腹吃香蕉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什么不能空腹吃香蕉呢?因为空腹时肠胃中几乎没有可提供消化的食物,在空腹时吃香蕉就会加快肠胃的运动,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心脏的负荷,容易导致心肌梗塞。
3:关节炎患和糖尿病患者
香蕉的含糖量是比较高的,会使血液循环减慢,代谢物堆积。关节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吃香蕉,否则会加重病情。
4:肾炎患者
肾炎患者也是不可以吃香蕉的,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肾炎患者的派滤功能比较差,香蕉会使血液中的钙、钾、镁比例失调,进而促进肾病的加重,所以肾病患者最好不要吃香蕉。
营养
香蕉属高热量水果,据分析每100克果肉的发热量达91大卡。在一些热带地区香蕉还作为主要粮食。香蕉果肉营
养价值颇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有可具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经常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朋友可以多食用。
香蕉果肉香甜软滑,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欧洲人因为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而且香蕉还是女士们钟爱的减肥佳果。香蕉又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纤维也多,堪称相当好的营养食品。香蕉果肉每100克含糖15%以上,酸0.2--0.3%,蛋白质1.5%,还有丰富的磷53毫克、钙19毫克、钾400毫克、维生素C24毫克。香蕉还含有果胶、多种酶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
香蕉富含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及肌肉痉挛,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因此,香蕉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水果。糖尿病患者进食香蕉可使尿糖相对降低,故对缓解病情也大有益处。香蕉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解除忧郁。睡前吃香蕉,还有镇静的作用。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最合营养标准又能为人脸上增添笑容的水果是香蕉。
香蕉含有的维生素A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需要;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香蕉还有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助消化和滋补的作用。香蕉容易消化、吸收,从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补给均衡的营养。香蕉是低卡路里食品,即使是正在减肥的人,也能尽情地食用。
经济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最重要的水果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资料分析:1960年在香蕉、柑橘、葡萄、苹果和芒果等5种主要水果总产量10600万吨中,香大蕉的产量占14.2%(1500万吨),排第三位,与苹果占的位置相同;1970年在总产16500万吨中香蕉占18.8%(3100万吨),排名第三位而超过苹果; 1980年在总产的23 100万吨中,香蕉总产占26.4%(6100万吨)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葡萄的29.0%(6700万吨); 1990年香蕉的总产为7100万吨, 1995年香蕉的产量仅次于柑橘居第二位,总产达7600万吨。可见世界香蕉的产量从1960年至1995年均呈直线上升,在世界主要水果总产量中保持着第二至第三位,30多年来香蕉的总产量增长了4倍多。
香蕉是国内外市场上经济效益最显着的水果产品。香蕉为草本果树,速生快长、投产年限短、产量高,可周年供应,经济效益特好,深受各香蕉生产国及蕉农的重视。目前我国华南地区栽培香蕉的面积正不断增加,产量正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各省大宗的栽培果树。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高产的香蕉每666.7平方米可达4500千克,香蕉单株最高产量为78千克。在正常的管理下每666.7平方米蕉园可达2000~3000千克,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是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
香蕉鲜果除以国内销售为主并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外,各香蕉生产国均把香蕉的鲜果作为创汇商品。1990年全世界香蕉出口贸易的总量为945万吨,其中以厄瓜多爾尔尔(221万吨)、哥斯达黎加(144万吨)、哥伦比亚(115万吨)、洪都拉斯(84万吨)、巴拿马(75万吨)等国的出口量为较多,菲律宾香蕉出口量占的比重较大,约占该国出口值的2.3%,在农产品出口中占居首位。
可见,香蕉在经济中的价值是十分显着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香蕉产业将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药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淀粉0.5%,蛋白质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并含少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二羟基苯乙胺。叶含少量鞣质及纤维素11.5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胎。[5]
全草: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带,胎动不安;外用治痈疖肿毒,丹毒,中耳炎。[5]
香蕉皮或果柄:高血压。[5]
用法用量:鲜品50~20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捣汁搽患处。治中耳炎,取茎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理作用:果肉中含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
胺甚多,日本所产者,含5-羟色胺在10~15微克/克据测定,乌干达所产之香蕉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为2微克/克,5-羟色胺为16.2微克/克。每日食入5-羟色胺10毫克对胃肠功能并无障碍,但如食入过多,可能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在测定尿中吲哚或儿茶酚胺时,不应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对豚鼠的保泰松诱发性胃溃疡,有预防(同时服用)或治疗(服保泰松后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对强制性不动所诱发的大鼠胃溃疡也有保护作用,但对强的松诱发者则无效。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5-羟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缓和刺激的原故,它无抗胆碱作用,也无中枢抑制作用。芭蕉树叶及茎干的液汁(含5-羟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肾上腺素)能收缩离体豚鼠回肠及大鼠十二指肠,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压,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所拮抗。干叶、茎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细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质可能是Musarin。
高脚顿地雷
高脚顿地雷属高干型香牙蕉,为广东省高州市优良品种之一。植株最
高脚顿地雷(11张)
高大,假茎高300~400厘米,周长70~80厘米,假茎下粗上细明显;叶片窄长,叶柄细长,叶色淡黄绿色,叶鞘距疏;果穗中等长大,果梳及果指数均较少但单果长且重;果指长20~24厘米,单果重15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为20%~22%,品质中等;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达25~30千克,高产者可达70千克。
该品种果形长大、产量高,品质也较好,但对肥、水、温的要求较高,在珠江三角洲经济性状表现不甚理想,抗风能力极差、受霜冻后恢复能力低,也易感染香蕉束顶病。
齐尾
齐尾属高干型香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高州市,为高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假干高300~360厘米,茎周65~80厘米,茎干上下较均匀,皮色淡绿;叶片较直立向上伸长,叶片窄长,叶柄较细长、叶鞘距疏、叶片密集成束尤其在抽蕾前后甚明显,故名齐尾;正造果穗较长大,一般情况下果穗梳数及果数与高脚顿地雷相似。平均果穗梳数为8~10梳,果指长18~22厘米,单果重130~140克,可溶性固形物19%~20%,品质中上;在正常的情况下单株产量可达25~30千克,最高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果指长,是出口及适于北运的品种之一,但抗风力较差、抗寒和抗病能力差,要求水肥条件较高。该品种有高脚齐尾和矮脚齐尾两个品系。
大种高把
大种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又称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福建称高种天宝蕉,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优良品种。植株高大健壮,假茎高260~360厘米,假茎茎部周长85~95厘米;叶片长大,叶鞘距较疏,叶背主脉披白粉;果穗长75~85厘米,果梳数9~11梳,果指长19.5~20厘米;果肉柔滑、味甜而香,可溶性固形物20%~30%;在一般情况下单株正造产量为20~25千克,最高可达6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耐旱和耐寒能力都较强。受寒害后恢复生长快,但易受风害。
河口高把香蕉
河口高把香蕉属高干型香牙蕉,为云南河口县主要栽培品种。植株高大、
假茎高260~300厘米,梳形整齐、果指数较多,通常每果穗有果10梳,果指200多个,果指长15~21厘米;果实品质柔滑香甜。品质好;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为20~40千克,个别高产单株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十分适宜高温多湿及肥水充足的地区栽种。
仙人蕉
仙人蕉属高干型香牙蕉,是从台湾省北蕉的突变中选育出来的,
其综合性状极似北蕉,为台湾省的主栽品种。植株瘦高,假茎高270~320厘米,叶片较北蕉稍长而宽、色较淡绿;果实含糖量高但品质较北蕉稍差,因果皮较厚。果实较耐贮运;株产优于北蕉;对束顶病的抵抗力强,适于较瘦瘠的山地粗放栽培,但生育期比北蕉长15~30天,抗风能力也较差。此外,油蕉、云南高脚蕉、广西高型香蕉、波约(也称台湾青皮)、巴西蕉等均属高干型香牙蕉。
矮脚顿地雷
矮脚顿地雷属中干型香牙蕉,为广东高州市等地的主栽良种之一。
植株假茎高250~280厘米,生势粗壮,叶片长大,叶柄较短;果穗较长、梳距密。小果多而大,果指长18~22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0%~22%,品质和风味优于高脚顿地雷及齐尾,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20~28千克,个别可达50千克。该品种产量稳定,适应性强,抗风力中等,耐寒力较强,遭霜冻后恢复较快。
威廉斯
属中干型香牙蕉,从澳大利亚引入。植株假于高250~280厘米、周长47~58厘米;叶片较长达175~193厘米,叶片稍直立生长;果穗长65~80厘米,梳形较好,果指排列紧密、果指直,梳数也较多为8~10梳。果数稍少;果指较长。果指为19~23厘米,品质中等。该品种果形商品性状好,但抗风力较差,也较易感叶斑病。在中国各产区性状表现不一,反映也不同。
广东香蕉1号
原名74-1,属矮至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74年从高州市的高州矮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植株假茎高200~240厘米,假茎粗壮。上下较均匀;叶长200厘米、叶柄长36厘米,叶片较短阔;果穗中等长大,穗长68~76.3厘米,果梳数较多为10~11梳,果数较多为190~208个,果指长17~22厘米,单果重100~130克,全糖含量19.4%;一般单株产量为18~27千克,抗风、抗寒、抗叶斑病较强,耐贮性中等。该品种丰产、稳产、抗逆能力强,受寒后恢复生长快,是十分适合在华南地区特别是沿海多台风地区栽培的新品种。但在栽培上对土壤、肥水条件要求较高,要注意疏松土壤、适当排灌。此外,广东大种矮把、东莞中把、中山牙蕉、台湾的北蕉、云南河口中把、广西龙州中把等品种均属中干型香牙蕉。
广东香蕉2号
原名63-1,属中干型香牙蕉,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引入的越南香蕉中芽变选育而成。植株假茎高200~265厘米,叶片长203~213厘米,叶柄长38厘米,叶片稍短阔;果穗较长大为70~85厘米,果穗梳数及果指数较多,分别为10~11梳。165~210个,果指稍细长为18~23厘米,单果重125~145克,全糖含量19.8%,品质中上;一般单株产量为22~32千克,抗风力较强近似矮干香蕉,抗寒抗病中等,耐贮性中等,受冻后恢复生长较快。该品种丰产、果型好、品质较好、适应性强,适宜各地种植,但对水分、土壤要求较高。
高州矮香蕉
高州矮香蕉属矮干型香牙蕉,是高州市地方品种之一。植株假茎矮而粗壮,假茎高150~170厘米;叶宽大、叶柄短、叶鞘距密;果槽短,果梳距密、果指数多、果型稍小、果指长16~20厘米,果实品质较优良;一般栽培情况下,单株产量13~18千克。最高可达28千克;抗风力强、抗寒力也强,受寒害后恢复较快,也较耐瘦瘠土壤,适于矮化密植栽培但产量低、果形小、抗束顶病能力弱。
天宝蕉
天宝蕉属矮干型香牙蕉,又称矮脚蕉、本地蕉、度蕉,原产福建省天宝地区,现为福建闽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假茎高160~18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叶片基部为卵圆形,先端纯平,叶柄粗短;果肉浅黄白色。肉质柔滑味甜、香味浓郁,品质甚佳;单株产量一般为10~15千克,抗风力强。该品种品质好、适宜密植、适应沿海地区栽种,为北运和外销最佳品种之一,但耐寒力较差、抗病力弱、品种存在退化现象,在栽培中应予注意。
广西矮香蕉
广西矮香蕉属矮干香牙蕉,又名浦北矮、白石水香蕉、谷平蕉等,为广西主栽香蕉品种。据刘荣光报道:广西矮香蕉植株假茎高150~175厘米、周长46~55厘米,叶长140~161厘米,叶宽65~78厘米,叶幅275~310厘米;果穗长50~56厘米,果梳9~12梳,果指数135~183个,果指长16.2~19.2厘米,品质上乘;单株产量一般为11~20千克,抗风和抗病能力强但果指较小。此外,广西的那龙香蕉、云南红河矮蕉、从墨西哥引进的墨西哥香蕉等均属矮于香牙蕉。
畦头大蕉
畦头大蕉
畦头大蕉属大蕉类型,为广东新会的地方品种之一。据许林兵等报道:畦头大蕉植株假茎高350~400厘米,茎周85~99厘米。上下大小一致,果梳及果指数多,果指长11~13.5厘米;可溶性固形物24%~25%,品质与其他大蕉相同;单株产量一般为15~27千克,抗风性好但生育期较长。此外,广东顺德市的顺德中把大蕉、广西的牛角蕉、福建的柴蕉、四川的板蕉、云南的饭蕉等均属大蕉类型。
美蕉
美蕉属龙牙蕉类型,又名龙牙蕉或过山香蕉,为福建省的主栽品种。植株假茎高340~400厘米,色黄绿具少数褐色斑点;叶窄长,叶柄沟深;果形纹短而略弯。果指长13.0~16.5厘米、饱满、两端饨尖、果皮甚薄,成熟后皮色鲜黄美观、无斑点;果肉乳白色,果肉组织结实、肉质柔滑而香甜,可溶性固形物23%~26%;单株产量一般15~20千克,耐寒。该品种产量一般,但品质好、适应性强、抗风力弱,易感巴拿马枯萎病。此外,1984年从云南景洪引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云南孟加拉等也属龙牙蕉类型。
西贡蕉
西贡蕉属粉蕉类型,又名粉沙蕉、米蕉、糯米蕉、蛋蕉,约在1932年从越南引入,为广西南宁、龙州一带的主栽品种,各产区均有引种。植株假茎高400~500厘米,叶柄极长达70厘米,叶色淡而有红色斑纹。叶片背面密披蜡粉;果糟梳数多达14~18梳,果指数多,果形似龙牙蕉但较大,两端渐尖、饱满,果指长11~13.5厘米,果皮薄,皮色灰绿,成熟时为淡黄色且易变黑;果肉乳白色、肉质嫩滑味甚甜,可溶性固形物24%,最高达28%,香气稍淡;一般情况下单株产量15~20千克,抗风、耐寒耐旱适应性强。该品种产量中等、品质优、抗逆性强但皮薄易裂、不耐贮运,又易感染巴拿马枯萎病。[6] 此外,1982年从孟加拉引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孟加拉蕉、中山大粉蕉等均后粉蕉类型。
芭蕉
药用价值
芭蕉和香蕉同属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芭蕉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芭蕉果肉
主治:便秘、大便不通。
芭蕉根
1、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6]
2、附方
(1)治消渴,口舌干燥,骨节烦热:生芭蕉根,捣绞取汁,时饮一、二合。(《圣惠方》)[6]
(2)治黄疸病:芭蕉根三钱,山慈姑二钱,胆草三钱。捣烂,冲水服。(《湖南药物志》)[6]
(3)治血淋心烦,水道中涩痛:旱莲子一两,芭蕉根一两。上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6]
(4)治血崩、白带:芭蕉根半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江西草药》)[6]
(5)治胎动不安:芭蕉根二至三两。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6]
(6)治高血压:芭蕉根茎煎汁,或同猪肉煮食。(《浙江民间草药》)[6]
(7)治发背欲死:芭蕉捣根涂上。(《肘后方》)[6]
(8)治疮口不合:芭蕉根取汁抹之。(《仁斋直指方》)[6]
(9)治疔疮走黄:芭蕉根捣汁一宫碗灌之。(《冷庐医话》)[6]
(10)治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心即死:捣芭蕉汁涂之。(《子母秘录》)[6]
(11)治风蚛牙,颐颊腮肿痛:芭蕉自然汁一碗,煎及八分,乘热漱牙肿处。(《昔济方》)[6]
芭蕉叶
1、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7]
2、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7]
3、附方
(1)治肿毒初发: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涂。(《圣惠方》)[7]
(2)治烫伤:芭蕉叶适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调搽;水泡未破者,鸡蛋清调敷。(《江西草药》)[7]
芭蕉花
1、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8]
2、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烧存性研末。
3、附方
(1)治心痹痛: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二钱。(《日华子本草》)[8]
(2)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芭蕉花二钱。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蛋、蒜。(《滇南本草》)[8]
(3)治怔忡不安:芭蕉花一朵。煮猪心食。(《湖南药物志》)[8]
(4)治肺痨:芭蕉花二两,猪肺半斤。水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江西草药》)[8]
(5)治心绞痛:芭蕉花半斤,猪心一个。水炖服。(《江西草药》)[8]
(6)治胃痛: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五钱。煨水服,一日二次。(《贵州草药》)[8]
食用价值
芭蕉能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9]
观赏价值
芭蕉的园林种植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园林中芭蕉只是偶然一现。中唐之后,芭蕉在园林中的种植逐渐普及,尤其宋元明清,芭蕉已经在园林中获得较高的地位,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植物,并形成一定的园林种植规模和造景模式。
其可丛植于庭前屋后,或植于窗前院落,掩映成趣,更加彰显芭蕉清雅秀丽之逸姿。芭蕉还常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为常见的组合,二者生长习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韵颇为相近,有”双清“之称。
芭蕉还可以做盆景,是古人喜欢的一种清玩。[10]
和香蕉的区别 编辑
香蕉和芭蕉同属于芭蕉科芭蕉属,其色、香、味、形均很相近,要区别它们,得从外形、颜色和味道上着手。
从外形看,香蕉弯曲呈月牙状,果柄短,果皮上有5~6个棱。芭蕉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弯,呈"圆缺状"。其果柄较长,果皮上有3个棱。
从颜色上看,香蕉未成熟时为青绿色,成熟后转为黄色,并带有褐色斑点,果肉呈黄白色,横断面近圆形。芭蕉果皮呈灰黄色,成熟后无斑点,果肉呈乳白色,横断面为扁圆形。
从味道上辨,香蕉香味浓郁,味道甜美。芭蕉的味道虽甜,但回味带酸。
芭蕉的主要品种 编辑
芭蕉科包括3属约6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的热带地区,中国有3属,12种。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叶大,为螺旋状排列,叶鞘重叠包成假茎;花单性或两性,一或二列簇生于有颜色的苞片内,下部苞片内的花为雌性或两性花,上部苞片内的花为雄花,雄蕊5枚;果实为肉质浆果。最常见的品种为芭蕉属的香蕉。
1978年C. Y. Wu 和 H. W. Li将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升格为一独立的属并得到国际植物界的认同。
主要种
台湾芭蕉 Musa formosana
香蕉 Musa paradisiaca
大蕉 Musa sapientum
红焰蕉 Musa coccinca
砖红蕉 Musa laterita
腊红蕉 Musa beccarii
橘红蕉 Musa valutina
粉红蕉 Musa ornata
象腿蕉 Ensete glaucum
地涌金莲 Musella lasiocarpa
I. 芭蕉根能吃
芭蕉根
(《日华子本草》)
[编辑本段]简介
异名
芭蕉头(《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
采集
全年可采。
考证
出自《日华子本草》。
《本草衍义》:芭蕉,三年以上即有花自心中出,一茎止一花,全如莲花。叶亦相似,但其色微黄绿,从下脱叶。花心但向上生,常如莲样,然未尝见其花心,剖而视之亦无蕊,悉是叶,但花头常下垂。每一朵,自中夏开,直至中秋后方尽。凡三叶,开则三叶脱落。北地惜其种,人故少用。
科属分类
芭蕉科
拉丁文名
Radix Musae
生态环境
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天苴(《史记》徐广注),绿天、扇仙(《群芳谱》),香蕙、甘露树、大叶芭蕉。
多年生草本。茎短,通常为叶鞘包围而形成高大的假茎,高约4米。叶长2~3米,宽25~30厘米,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先端钝,表面鲜绿色,有光泽,中脉明显粗大,侧脉平行;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穗状花序顶生,下垂;苞片佛焰苞状,红褐色或紫色,每苞片有多数小花,除苞片最下面具3~4不孕花外,其余皆发育。花单性,通常雄花生于花束上部,雌花在下部;花冠近唇形,上唇较长,先端5齿裂,下唇较短,基部为上唇所包;雄花具雄蕊5,离生,伸出花冠;药线形,2室;雌花子房下位3室,花柱1,柱头近头状,光滑。浆果三棱状长圆形,肉质。种子多数。
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本植物的叶(芭蕉叶)、花或花蕾(芭蕉花)、种子(芭蕉子)、茎汁(芭蕉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编辑本段]中药化学成分
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编辑本段]功效与主治
功效
清热解毒;止渴;利尿
主治
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食疗本草》
主黄疸。
《日华子本草》
治天行热狂,烦闷,消渴;患痈毒并金石发、热闷口干人,并绞汁服;肿毒游风,风疹,头痛,并研敷。
《本草从新》泻热解毒。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赤游风疹,风热头痛,产后血胀,消渴饮水,天行热狂,血淋涩痛,疮口不合。
《现代实用中药》
利尿。治水肿脚气。
《贵州民间方药集》
通便秘。
我想不能直接吃,我想不怎么好吃
J. 美人蕉根茎可以做粉吗
能吃,但看样子确实不宜常吃、多吃。
美人蕉根又叫观音姜,小芭蕉头,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
味甘;微苦;涩;性凉
归经:心;小肠;肝经
主治
清热解毒;调经;利水。主月经不调;带下;黄疸;痢疾;疮疡肿毒
食疗:①治红崩:小芭蕉头、映山红。炖鸡服。
②治红崩,白带,虚火牙痛:小芭蕉头、糯米。炖鸡服。
③治白带:小芭蕉头、小过路黄。炖鸡服。
吃不吃自己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