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利

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利

发布时间:2022-04-18 04:39:46

1. 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2.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
(2)菌核分离法
(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
(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
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3. 平菇专利我想学习平菇

这是相关的一些专利的摘要内容:
公开号 标题 申请人 发明人 欧洲分类 国际分类 相关度
CN101379930 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 徐连敏 徐连敏 A01G 92%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379930 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
97%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介质材料:采用锯末80份、菌体干粉19份、石膏粉1份;使用时加2倍的水;培养有宜菌,有宜菌的培养基:粮谷糠98份、石膏粉1份、水85份,封装后经灭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木质素分解霉,制成菌体,再将菌体烘干、粉碎,制成菌体干粉。本发明食用菌制种栽培技术,适用于栽培香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猴头菇、平菇、杏孢菇、白灵菇、滑子菇、鸡腿菇、灵芝等木腐菌的制种栽培,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
CN1593088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 四川富贵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陈宇豪 A23K1 A01G 92%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593088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
94% 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其特征是:该培养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包括:茶渣50~89%,碱性物质0.5~2.5%,调节营养成分5~35%,透气性物质5~20%。采用本发明,可以栽培出品质优良的平菇、猴头菇、木耳、香菌、金针菇等其它食用菌,并使茶多酚提取工业废弃物之一的茶渣化害为利,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 湖北大学 李亚东 | 倪红 | 王行国 | 杨兰芳 | 李海波 | 李龙盘 C05C 92%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717281 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
9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含蛋白废弃物制备食用菌生长促进剂的方法,将含蛋白废弃物添加石灰5%-6%(相对干物质),密封反应釜中高温121--155℃水解1-2小时,过滤去渣或不去渣,将含蛋白水解物添加到种植食用菌培养基中,可提高食用菌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延长出菇时间,此蛋白水解物可用于多种食用菌的栽培。将蛋白水解物2-15%添加到含有棉籽壳、水的培养基中,接平菇种,7天左右即可出菇。出菇时间比一般条件下早3-5天以上,出菇时间延长7-10天,产量可增加50%以上。本发明为食用菌提供了丰富的氮源,生长周期短,产量大,口感好,也实现了含蛋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轻含蛋白废弃物的第二次污染。
CN1593194 食用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郭杰 | 岳鹏 A23L1 A23L 92%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593194 食用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89% 本发明属于一种食品,具体是一种食用菌面条及其生产方法,面条中食用菌发酵液和面粉重量配比为:0.3-0.35∶1。所述的食用菌是指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黑木耳、灵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食用菌发酵液中多糖含量35%~45%,其中还有维生素c、维生素D、氨基酸、磷、钠、钾、钙、铁等微量元素。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食用菌面条,具有耐煮性好,口感佳,其中食用菌多糖含量可以达到5%,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美味可口,脂肪含量极低,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能防病强身,从而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CN1078345 黄芪菇的培育方法 陈玉春; 左德 陈玉春 | 左德 C12N1 A01G 91%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78345 黄芪菇的培育方法
96% 本发明黄芪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母种扩大培养的斜面培养基及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的配比中均加入一定量的黄芪下脚料。如培育的黄芪平菇分解吸收了黄芪的成分,其氨基酸总和为23.3973,较非黄芪平菇绝对值高4.79,多糖为9.688%,是非黄芪平菇5.69倍,微量元素硒也略高。黄芪菇是一种高营养的强身健体的美味食品,而且是治牛皮癣的特效药。经过500例牛皮癣患者服用,药效显着,治愈率高。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 林占熺 | 林 辉 | 黄国勇 | 罗海凌 | 林应兴 C12N1 C05F 91%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121613 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9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草种:巨菌草、芒、比特草、紫花苜蓿、苏丹草、串叶草和添加剂:石膏粉,石灰组成的配方,根据香菇、平菇、毛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需要,经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是将菌草栽培食用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为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佳营养成分,接菌种后,在适合的环境下经过菌丝体生长,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木屑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食用菌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特点。用本发明栽培的香菇,香菇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香菇的2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
CN1262882 饲料配方 周俊英 周俊英 A23K1 A23K 90%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262882 饲料配方
97% 一种利用纯天然植物栽培食用菌的下角料制备饲料的配方,包括平菇下角料、蚯蚓粉、灵芝水、粗粮粉、食盐和苏打,利用该配方喂养家禽、家畜,不仅能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而且发育好、成长快、且根除了以往菇场内、外到处都是白色垃圾的现象。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 李 勇 李 勇 A23L1 A23L 90%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248869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
98% 用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法,涉及一种用猴头菇、香菇、金针菇、平菇、茯苓、竹荪、灵芝、蛹虫草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制备菌蛋白、豆皮、肉卷,养胃醒酒茶等保健食品的方法。用八种菌在八种粮食中接种培养的菌丝体混匀,粉碎,得菌蛋白粉;或八种粮食浆与八种菌的子实体干粉搅拌的糊状流汁摊成豆皮;或八种菌的菌丝体加水磨成糊浆流汁,摊成豆皮;或八种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粉碎过筛,加水、肉搓团,压成筒状体,入蒸笼蒸熟,得八菌肉卷;或八种菌的菌丝体蒸熟成糊状,加大麦芽、茶叶烧沸,过滤,浓缩成糊状麦芽糖汁,接入红茶菌菌种,培养得养胃醒酒茶。本发明制备的保健食品营养丰富全面、食用方便,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CN101456774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于虎元;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于虎元 | 周建树 | 鞠志珍 | 李 莉 | 孟庆国 | 池景良 | 于春贤 | 韩 冰 | 赵 洁 | 陈 超 | 杜秀玲 | 赵秀萍 C05G 89%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456774 食用菌培养料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99%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专用增效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处理的畜禽粪40-70,钙质页岩10-25,麦麸5-35,石灰5-10。方法是按干畜禽粪重量加5-30%的松树针叶和0.1-0.5%发酵菌剂除臭,加水混拌使粪料水分控制在55-65%,于自然温度下堆制发酵15-25天,再将发酵的畜禽粪干燥至含水量20%以下,再将上述四组份混配均匀即合成增效剂。增效剂用量占食用菌培养料重量的10-30%,培养料中的含水重量为55-60%。本增效剂的使用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食用菌产量,又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有益于菌丝或者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对人畜无毒、无害、无潜在的积累毒性,可广泛用于平菇、榆黄蘑、鸡腿菇、秀珍菇等类食用菌栽培。
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 赵伟 赵伟 C12N1 A01G 89%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620852 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
99%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袋栽打眼快速发菌法,针对过去袋栽食用菌不足之处而研制的一种袋式栽培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省工省时,易于管理袋式栽培打眼快速发菌的新方法,本方法适合袋式栽培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猴头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袋式打眼发菌法氧气足、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培养料不易污染,省工省时易于管理,栽培周期短、效益显着,不但适合棉子壳,锯末屑栽培,也适合各种植物秸秆的代料栽培。
CN101597192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姚淑先 姚淑先 C05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597192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96%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是一种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该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的混合物和水制成:该混合物包括中草药65~70%,棉籽壳30~35%,过磷酸钙2~3%;水的重量与上述混合物的总重量比为1∶1。它以中草药为主要的培养基,培育出的食用菌具有补肾养肝、补气、补阴、安神等功效,从而提高了食用菌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可用于栽培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袖珍菇、鸡腿菇、平菇、凤尾菇、灵芝、毛木耳、黑木耳、竹荪、真姬菇、大球盖菌、滑菇、鲍鱼菇、牛舌菇、巴西蘑菇、蘑菇、草菇、银耳。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草药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中草药培养基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56615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许昌市环境保护局 王文平 | 郭长虹 | 张志华 | 黄杰 | 程阿霞 A23K1 A01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同族|法律状态|信息
CN1056615 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93%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柠檬酸废酸渣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它可以栽培出平菇、猴头、灵芝等其它食用菌。本发明在环境保护方面,能使柠檬酸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的酸渣化害为利,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栽培食用菌时,通过对柠檬酸废酸渣的营养成分,透气性及酸度的调节,使之达到栽培食用菌的基本要求,然后对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透气性,光照及pH值等等,给予合理的满足。栽培过食用菌的下脚料,可作饲料亦可作肥料。
CN1065176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 刘德礼; 周亚辉; 姜国银; 何菊兰 刘德礼 | 周亚辉 | 姜国银 | 何菊兰 C12N1 A01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65176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
95%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主要用玉米芯为原料作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把选好的玉米芯粉碎筛选出颗粒状好的料,经灭菌处理装瓶,成为培养基。其法制作的菌种,菌丝团易分散,方便接种,污染小,成本低,缩短生长期。每瓶菌种可比麦粒类菌种多接种袋栽培料4袋左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CN101663961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贵 | 姜建新 | 姜小红 | 姜 雅 | 马一鸣 A01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63961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97%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中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栽培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下脚料——菌渣,代替棉籽壳栽培鸡腿菇,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菌渣,添加麸皮等营养物质,形成培养基,再经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脱袋覆土、出菇采收等工艺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鸡腿菇栽培。本发明不仅开发利用食用菌下脚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而且大大减少棉籽壳等培养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鸡腿菇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废物利用,一举两得,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
CN101411288 一种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 武汉科技学院 曾庆福 | 崔永明 | 陈 悟 | 陈洪高 | 王 军 | 潘 飞 | 陈海英 A01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411288 一种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
98% 本发明利用苎麻骨培育平菇的方法是: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中,培养基的制备包括配料、装袋和灭菌,培养基的组分是苎麻骨粉78~83%、麦麸15~20%、石膏粉1%和过磷酸钙1%;将培养基冷却至30℃以下接种平菇,再将其置于22~28℃、空气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培育18~20天,使菌丝长满袋;此后在12~18℃、空气相对湿度80~90%下继续培育5~7天,使其长出平菇,然后根据平菇的生长情况分茬采收。本发明除了具有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比现有技术增产10~15%,育菇所用培养基比棉籽壳、玉米芯成本分别低80%、60%左右外,还能解决苎麻骨还田难、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
CN101663960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朱忠贵 | 姜建新 | 姜小红 | 姜 雅 | 马一鸣 A01G 88%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63960 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
97%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中一种利用菌渣栽培金福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栽培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下脚料——菌渣,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菌渣,添加麸皮等营养物质,形成培养基,再经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脱袋覆土、出菇采收等工艺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实现金福菇栽培。本发明不仅开发利用食用菌下脚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而且大大减少棉籽壳等培养料的使用量,有效降低金福菇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生物转化率在80%以上。废物利用,一举两得,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
CN101747112 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 张静 张静 C05G 87%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747112 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
9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培养料的生产方法,所需原料配方为:玉米芯900公斤、棉籽壳100公斤、麦麸100公斤、尿素3.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蘑菇健壮素1公斤,经科学发酵、正确调节水份、合理杀菌而成。本发明有益效果:制作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出的平菇感观好、品质好,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效益。
CN1260945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及配方 陈咏祥 陈咏祥 C05F11 A01G 87%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260945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及配方
97% 利用棉秆栽培食用菌的新技术和配方,是利用棉秆通过粉碎机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秆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为:棉秆粉70—96%混合料:余数。培养食用菌的新技术和配方的优点是取材容易,投资省,效益高,棉秆粉培养基可种植银耳、黑木耳、猴头菇、平菇、金针菇、竹荪、香菇多种食用菌, 是一种万能培养基,种植成本降低14—40%,同等重量的培养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60—100%,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CN101683059 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 赵 伟 赵 伟 A01G 87%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01683059 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
99% 本发明涉及利用槐叶粉加玉米粒制作平菇原种的方法,是首先将槐叶粉成粗粉,按玉米粒、槐叶粉的比例配比,先将玉米粒放入石灰水中浸泡后捞出沥水,再将槐叶粉用石灰水浸拌,将玉米粒和槐叶粉混合加入石膏粉,拌匀后装入瓶或袋中常压灭菌后接入菌种,菌丝长满后再转接栽培种,用本方法制作的平菇原种菌丝粗壮,浓密、洁白、吃料快,不易污染杂菌。
CN1138939 棉杆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 陈咏祥 陈咏祥 C12N1 A01G 86%
摘要|主权利要求|题录|参考引用|分类|图片|索引|相关概念及专利|新颖分析|侵权分析|法律状态|信息
CN1138939 棉杆培育食用菌的方法及配方
95% 棉杆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和配方,是利用棉杆通过粉碎机械加工成1-3mm粒度的棉杆粉。食用菌培育基配方为:棉杆粉60~80%石膏3~5%糖0.5~1.5%麸皮15~18%其它配分余数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和此配方的优点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此培养基是“万能培养基”,可培养银耳、黑木耳、猴头菇、平菇、金针菇、竹荪、香菇多种食用菌,种植成本降低15~25%,同等重量的培养基可提高食用菌收得率40~60%,有很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食用菌栽培技术

菌菇类是我们爱吃的食物,也是火锅里面必不可缺的食材,因此现在也有不少网友在种植食用菌,不过网友真的知道怎样种植食用菌吗?那么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看看种植食用菌的办法吧。食用菌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2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3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5. 鸡腿菇和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书籍

食用菌栽培目前大规模生产大多数大采用棉籽壳和锯末,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也破坏了山林资源。我国有丰富的稻麦草资源,加以利用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保护了环境资源,而且降低了食用菌的生产的原料成本。我们提供的最新技术将稻麦草,玉米桔,黄豆桔,油菜桔,各种树锯末等任选一种,不需要粉碎成粉末,不需灭菌等设备,直接大田种植,从播种到出菇最快仅 公斤左右,采用覆土和我们独家发明的菌类生长素及多项技术配合,最高可以达到 公斤以上。该技术一年四季可收菇,是广大无资金的农民朋友快速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目前各大种植基地发现菌种均不同程度的带病毒,造成减产和死菇现象十分严重,金土地农业园组培工厂拥有国际先进的无菌操作实验室,多年来开展数十个菌类品种的脱毒工作,经过全国大面积使用证明,菌种脱毒以后可以提前出菇,而且可以提高产量 。也就是说你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的脱毒菌种,在投入和人工等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比使用常规菌种的种植户多收入一倍以上。脱毒菌种的生产不仅要专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先进的实验室和设备,目前国内一些小的菌种厂更本就没有能力生产,安徽省目前只有我们金土地拥有脱毒菌种生产设备和能力,请不要上当。三:独家提供最便宜最实用的系列液体菌种培养器:发明专利是我们金土地发明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也是目前最实用,投入最少的,真正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液体菌种生产设备。该设备克服了传统发酵罐液体菌种培养设备投资大(一万元以上),技术难控制的缺点(目前很多单位出售的发酵罐液体菌种设备实际上是大型工厂设备宿小的,该设备需要专业无菌厂房和技术人员,很多菇厂花高价买回来以后发现实际上很难使用)。我们发明的专利设备是利用磁力搅拌供氧的原理,根据菌种生长的要求,设计制造的液体菌种培养器体积小,操作方便等优点。食用菌栽培户和菇厂不需要添加任何设备和投入就可以采用该设备直接生产液体菌种,时间仅需要 天左右)。该设备是目前设备最便宜,技术最容易掌握,最实用的液体菌种培养设备。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菇类最快 天,所以液体菌种特别适合种植珍稀菌类和反季节栽培。液体菌种是是提高食用菌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需设备,如果你现在就拥有一台液体培养器,你栽培的食用菌不仅产量提高,而且比传统的栽培方法提前 天以上上市。真正做到人无你有,人有你精的高效栽培前沿。是我们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菌种选育,独家筛选出的快速生物发酵菌种,并生产出系列生料生物发酵剂,高温发酵剂,桔杆饲料发酵剂,菌糠饲料发酵剂等多个新产品。该生物发酵剂可以直接将各种农作物桔杆,任何树木锯末(含有油脂的锯末)等进行发酵 天左右既可以脱去有害物质和杀死各种杂菌,并产生大量的抗体,用于直接开放式栽培菌类和制种。再也不会因为需要购买灭菌设备而烦恼了;生料生物发酵剂不仅起到杀死培养料中的各种病菌并能够产生控制杂菌生长的物质,还可以将培养料有害物质 快速转化成适宜菌类吸收生长的营养成分;采用生料生物发酵剂处理过的培养料直接开放式制种和栽培 不需要灭菌,节省灭菌和无菌接种设备投入;经过发酵的培养料直接开放式栽培发菌出菇时间比灭菌的熟料缩短一半以上,比灭菌方法成本降低 ,适合初次新手的傻瓜栽培方法,再也不必为失败而烦恼了。生料生物发酵剂:适用各种菌类生料栽培培养料发酵,每公斤:高温发酵剂:适用于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的快速发酵,每公斤:桔杆饲料发酵剂:适用于农作物桔杆发酵转化高蛋白饲料,每公斤:菌糠饲料发酵剂:适用于各种食用菌下脚料发酵转化猪,鱼等高蛋白饲料,每公斤:随着食用菌从家庭到工厂化的转变,在我们发明的全日光自动育苗育苗培养器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发明了食用菌专用的全自动菇房温湿度控制器,该设备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动管理 以上,适合专业大户和专业栽培工厂。另有装袋机,拌料机,粉碎机等工厂化设备供应。元。另有拌料机,装袋机,超净工作台等工厂化生产设备供应。元以上;平菇收完后再用种过平菇的下脚料添加少量铺料发酵种鸡腿菇,每亩成本不超过 元以上;用种过鸡腿菇的下脚料再种草菇,每亩成本不超过万元;上述技术仅免费提供给前来面授的学员,签定长期保护价回收上述各品种的盐制品和干制品合同。另传授:黄伞菇,金顶菇,大球盖菇,硫磺菌菇,珍珠菇,鲍鱼菇,玉蕈菇,灰树花,阿魏菇等元(含资料费,生活费,实习材料费等,结业赠送羊肚菌等三个脱毒新品种,价值元,款到即邮寄二十多万字的《

6. 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7. 如何申请食用菌菌种专利

可以申请菌种专利,需要先将菌种提交保藏中心保藏,申请专利时要说明该菌种的用途
专利申请专业性较强,建议委托代理机构办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8. 食用菌培育方法

食用菌内容很多,这里下载不下,只能下载一篇,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章 鸡腿蘑
一、概述�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毛鬼伞、刺蘑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鸡腿蘑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色香味皆不亚于草菇。�鸡腿蘑还是一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等书记载,鸡腿蘑的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报道,鸡腿蘑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每公斤体重用2克鸡腿蘑的浓缩物投给小白鼠,1.5小时后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最为明显。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蘑成功,其生产的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在国际市场都很受欢迎。�
为了开发这种宝贵的食用和药用蕈菌资源,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鸡腿蘑进行调查、采集、分离和栽培试验,为鸡腿蘑的商业化生产做了不少工作。河北省和北京市已试栽成功,目前有少量供应市场,具有十分可观的生产和市场潜力。�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连同菌柄状似火鸡腿,鸡腿蘑由此得名。后期菌盖呈钟形,高9~15厘米,最后平展。菌盖表面初期光滑,后期表皮裂开,成为平伏的鳞片,初期白色,中期淡锈色,后渐加深;菌肉白色,薄;菌柄白色,有丝状光泽,纤维质,长17~30厘米,粗1~2.5厘米,上细下粗,菌环乳白色,脆薄,易脱落;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宽5~10毫米,白色,后变黑色,很快出现墨汁状液体。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有囊状体。囊状体无色,呈棒状,顶端钝圆,略带弯曲,稀疏。�
2.生态习性�
(1)习性春夏秋季雨后生于田野、林园、路边,甚至茅屋屋顶上。子实体成熟时菌褶变黑,边缘液化。保鲜期极短,可食,但少数人食后有轻微中毒反应,尤其在与酒或啤酒同食时易引起中毒。�
(2)分布世界各国均有,我国主要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报道。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山地也曾采集到。�
3.生活条件�
鸡腿蘑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草腐土生菌,其生活条件要求如下:�
(1)营养鸡腿蘑能够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麦芽糖、棉籽糖、甘露醇、淀粉、纤维素、石腊都能利用。利用木糖比葡萄糖差,利用乳糖相当好,但不是最好;某些菌株利用半乳糖和乳糖好于利用甘露醇、葡萄糖、果糖;利用软石腊能力较差。�
蛋白胨和酵母粉是鸡腿蘑最好的氮源。鸡腿蘑能利用各种铵盐和硝态氮,但无机氮和尿素都不是最适氮源,在麦芽汁培养基中加入天门冬酰胺、蛋白胨、尿素,菌丝生长更好。�缺少硫胺素时鸡腿蘑生长受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含有维生素B�1的天然基质,如麦芽浸膏、玉米、燕麦、碗豆、扁豆、红甜菜、野碗豆、红三叶草、苜蓿等绿叶的煎汁,可以大大促进鸡腿蘑菌丝的生长。�
鸡腿蘑可以进行深层培养。在麦芽汁培养液中,每升可以产生25~28克干菌丝体。在只含无菌水、磷酸盐和碳源的培养液中,鸡腿蘑的菌丝也能生长。�
(2)温度鸡腿蘑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35℃,最适生长温度在22~28℃。鸡腿蘑菌丝的抗寒能力相当强,冬季零下30℃时,土中的鸡腿蘑菌丝依然可以安全越冬。温度低时,菌丝生长缓慢,呈细、稀、绒毛状;温度高时,菌丝生长快,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基内菌丝变稀;35℃以上时菌丝发生自溶现象。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当温度降到在9~20℃时,鸡腿蘑的菇蕾就会陆续破土而出。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12~18℃的范围之内,温度低,子实体发育慢,个头大,个个象鸡腿,甚至象手榴弹。20℃以上菌柄易伸长、开伞。人工栽培,温度在16~24℃时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温度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菌柄短而结实,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高时,生长快,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和自溶。�
(3)湿度鸡腿蘑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实体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95%,低于60%菌盖表面鳞片反卷,湿度在95%以上时,菌盖易得斑点病。�
(4)光线鸡腿蘑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但菇蕾分化时和子实体发育长大时均需要500~1 000勒克斯的光照。�
(5)空气鸡腿蘑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在菇房中栽培,子实体形成期间每小时应通风换气4~8次。

9. 谁能帮我查下专利申请号:03111780.5公开号:CN1518860A;专利申请号:2004100234532

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颗粒 无权
申请号:03111780.5 申请日:2003-01-24
摘 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该添加剂为颗粒状,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于水的、能被食用菌菌丝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的物质组成的包裹层,芯材的主要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质。将本添加剂加入食用菌栽培种的培养料中,其中的营养成分能供食用菌菌丝体缓慢分解利用,培养出大量活力强、菌丝萌发快的食用菌优势菌种,可以实现食用菌(包括珍稀食用菌)的开放式栽培、食用菌废料培养基的循环利用,简化栽培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食用菌产量。

申请人 郑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县城关赤岩山路2号

发明(设计)人 郑祥品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法律状态 前往专利局官方网站查询

本专利更多信息
主权项 1、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颗粒,主要由粗蛋白含量高的物质组成,其特征在于:颗粒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于水的、能被食用菌菌丝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的物质组成的包裹层,芯材的主要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质。

公开号 1518860

公开日 2004-08-11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雁翔

一种开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审中
申请号:200410023453.2 申请日:2004-01-18
摘 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是采用发酵法栽培食用菌,其培养料只需进行一次堆料发酵,栽培种是采用在菌种培养料中添加营养添加剂颗粒后培养出的优势菌种。本发明方法不但改变了传统木生食用菌的生产方法,缩短了木生食用菌的生育期,而且使木生食用菌的生产可以实现在露天条件下的机械化生产;大大减轻草生食用菌生产过程的劳动强度,缩短生产时间、消除安全隐患;本方法适用于草生及木生食用菌的生产,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操作工艺简单等众多优点。

申请人 郑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县城关赤岩山路2号

发明(设计)人 郑祥品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法律状态 前往专利局官方网站查询

本专利更多信息
主权项 1、一种开放式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配制培养料、将培养好的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装袋、培养菌丝、出菇,其特征在于:在将培养好的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之前,培养料要进行一次堆料发酵;菌种是采用如下方法培养的:1)配置菌种培养料2)将按菌种培养料干料重量的10%-50%的营养添加剂颗粒加入到菌种培养料中混合均匀3)接菌培养。

公开号 1640227

公开日 2005-07-20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翠蓉

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颗粒 无权
申请号:03111780.5 申请日:2003-01-24
摘 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该添加剂为颗粒状,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于水的、能被食用菌菌丝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的物质组成的包裹层,芯材的主要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质。将本添加剂加入食用菌栽培种的培养料中,其中的营养成分能供食用菌菌丝体缓慢分解利用,培养出大量活力强、菌丝萌发快的食用菌优势菌种,可以实现食用菌(包括珍稀食用菌)的开放式栽培、食用菌废料培养基的循环利用,简化栽培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食用菌产量。

申请人 郑祥品

地址 366100福建省大田县城关赤岩山路2号

发明(设计)人 郑祥品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法律状态 前往专利局官方网站查询

本专利更多信息
主权项 1、一种食用菌营养添加剂颗粒,主要由粗蛋白含量高的物质组成,其特征在于:颗粒包括芯材和包裹在其外的由不溶于水的、能被食用菌菌丝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的物质组成的包裹层,芯材的主要组分是含粗蛋白的物质。

公开号 1518860

公开日 2004-08-11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雁翔

10. 如何申请食用菌种专利

菌种可以作为“植物新品种”来申请,授权后其享有的权利有:
1 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以下称品种权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2 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

还要注意的是,申请植物新品种,可能需要在有关机构进行生物保藏。

而培育菌种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发明来申请专利,这与其它方法发明的申请就没有区别了,就不多说了。

阅读全文

与食用菌栽培方法的专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治疗湿尤有效方法 浏览:909
小米的快捷键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70
用底线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浏览:277
检测方法elisa法 浏览:191
远离口臭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684
中药及其制剂常用的纯化方法 浏览:151
充电机使用方法步骤12V 浏览:1001
正确怀孕的方法 浏览:50
iphone6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895
怎么鉴定玉的真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0
椰子鞋带交叉方法视频 浏览:528
画轴力图的简便方法 浏览:902
教学方法包含了教学手段 浏览:345
妈妈尿毒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957
齿痕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浏览:759
高里程数计算方法 浏览:869
15x12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7
成武白酥鸡的食用方法 浏览:866
农村打灶方法视频 浏览:116
让皮肤快速变白的方法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