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制片方法

常用的制片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8 02:37:58

⑴ 脱落细胞涂片具有哪些要求,制片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哪些标本

一、涂片前准备工作及涂片方法
1、涂片前准备工作
(1)保证标本新鲜,取材后尽快制片。
(2)涂片操作要轻巧,避免挤压以防止损伤细胞。涂片要均匀,厚薄要适度,太厚细胞堆叠,太薄细胞过少,均影响诊断。
(3)玻片要清洁无油渍,先用硫酸洗涤液浸泡冲洗,再用75%乙酸浸泡。
(4)含蛋白质的标本可直接涂片,缺乏蛋白质的标本,涂片前先在玻片上涂薄层粘附剂,以防止染色时细胞脱落,常用粘附剂为蛋白甘油,由等量生鸡蛋蛋白和甘油混合而成。
(5)每位患者的标本至少涂两张玻片,以避免漏诊。涂片后立即在玻片一端标上编号。
2、涂片制备方法
(1)推片法:用于稀薄的标本,如:血液、胸、腹水等。取离心后标本一小滴滴在玻片偏右侧端,推片用30度夹角将玻片上检液轻轻向左推。
(2)涂抹法:适用于稍稠的检液,如:鼻咽部标本。用竹棉签在玻片上涂布,由玻片中心经顺时针方向外转圈匀抹;或从玻片一端开始平行涂抹,涂抹要均匀,不宜重复。
(3)压拉涂片法:将标本夹于横竖交叉的两张玻片之间,然后移动两张玻片,使之重叠,再边压边拉,获得两张涂片。该法适用于较粘稠标本,如:痰液。
(4)吸管推片法:用滴管将标本滴在玻片一端,然后将滴管前端平行置于标本滴上,平行向另一端均速移动滴管即可推出均匀薄膜。此法亦适用于胸、腹水标本。
(5)喷射法:用配细针头的注射器将标本从左至右反复均匀地喷射在玻片上,此法适用于各种吸取的液体标本。
(6)印片法:将切取的病变组织用手术刀切开,立即将切面平放在玻片上,轻轻按印。此方法为活体组织检查的辅助方法。
二、涂片的固定
固定(fication)的目的是保持细胞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蛋白质和破坏细胞内溶酶体酶,使细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态,而且结构清晰,易于着色。因此标本愈新鲜,固定愈及时,细胞结构愈清晰,染色效果愈好。
1、固定液:细胞学检查常用的固定液有下列三种:第一种乙醚酒清固定液:该固定液渗透明性较强,固定效果好,适用于一般细胞学常规染色;第二种是氯仿酒精固定液:又称卡诺氏固定液。其优点同上;第三种是95%酒精固定液,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制备简单,但渗透作用稍差。
2、固定方法
(1)带湿固定:涂片后未待标本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固定。此法固定细胞结构清楚,染色新鲜。适用于巴氏或HE染色。痰液、阴道分泌物及食管拉网涂片等常用此方法。
(2)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行固定。适用于稀薄标本如尿液、胃冲洗液等,也适用于瑞特染色和姬姆萨染色。
3、固定时间:一般为15-30min。含粘液较多标本,如痰液、阴道分泌物、食管拉网等固定时间应适当延长;尿液、胸、腹水等涂片不含粘液,固定时间可酌情缩短。
三、涂片的染色
1、染色的目的和原理:染色的目的是借助于一种或多种染料,使组织和细胞内结构分别着不同的染色,这样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观察细胞内部结构,作出正确判断。
组织细胞染色原理至今尚无满意的解释,可能是物理作用,也可能是化学作用,或者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染色的物理作用是利用毛细管现象,渗透、吸收和吸附作用,使染料的色素颗粒牢固地进入组织细胞,并使其显色;染色的化学作用是渗入组织细胞的染料与其相应的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有色的化合物。
各染料都具有两种性质,即:产生颜色;征收被组织形成亲和力。这两种性质主要由发色基因和助色基因所产生。发色基团:苯的衍生物具有可见光区吸收带。这些衍生物显不出吸收带与其价键的不稳定性有关,如对苯二酚为无色,当其氧化后失去两个氢原子,它的分子或则变为有黄色的对醌,这种产生颜色的醌式环称为发色基团。若一种化合物含有几个环,只要其中有一个醌式环就会发出颜色,称此发色基团为色原(chromogen)。助色基团:是一种能使化合物以生电离作用的辅助原子团(酸碱性基团)。它能使染色的色泽进一步加深,并使其与被染色组织具有亲和力。
助色基团的性质决定染料是酸性碱性。碱性染料具有碱性助色基团,在溶媒中产生的带色部分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吻与组织细胞内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而显色。如细胞核内的主要化学成分脱氧化核糖核酸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称嗜碱性。酸性染料具有酸性用力色基团,在溶酶中产生带色部分为阴离子,易与组织细胞内带正电荷部分结合而显色,此性质被称为嗜酸性,如细胞浆内订成分为蛋白质,易与伊红或橘黄结合呈红色或橘黄色。
2、常用染色方法:临床日常工作中较为常用的染色方法有下列3种:
(1)巴氏染色法:本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颜色,色彩鲜艳多彩。涂片染色的透明性好,胞质颗粒分明,胞核结构清晰,如鳞状上皮过度角化,细胞质呈橘黄色;角化细胞显粉红色;而角化前细胞显浅绿色或浅蓝色,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或观察阴道涂片中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方法的缺点是染色程序比较复杂。
(2)苏木精—伊红(he

⑵ 生物制片的基本步骤

一 目的:
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完成基本实验要求的基础上,依自己的兴趣,制作更多的临时装片

二 背景知识(点击展开)

三 实验内容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四 实验用品
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刀片、染液(碘液)

五 实验材料
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感兴趣的生物材料

六 实验步骤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动画)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画)(图zx-21)
3.在洋葱内表皮用刀片划出一个约1cm2的正方形(在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动画)(图zx-22)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铺开(动画)(图zx-23)
5.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动画) (图zx-24)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动画)
7.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动画)
8.显微镜下观察。(图zx-25)

染色后的洋葱细胞(示细胞核)(图)

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5cm),以免显微镜翻倒落地。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标本时要加盖片,不能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5.粗、细调节钮要配合使用,细调节钮不能单方向过度旋转,调节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镜头。
6.用单筒显微镜观察标本,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用以绘图,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7.禁止随意拧开或调换目镜、物镜和聚光器等零件。
8.显微镜光学部件有污垢,可用擦镜纸或绸布擦净,切勿用手指、粗纸或手帕去擦,以防损坏镜面。
9.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不要任意取下目镜,谨防灰尘落入镜筒。
10.使用油镜观察样品后,随即用二甲苯将油镜镜头和载波片擦净,以防其他的物镜玻璃上沾上香柏油。二甲苯有毒,使用后马上洗手。
11.实验完毕,要将玻片取出,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后移开,不能与通光孔相对。用绸布包好,放回镜箱。切不可把显微镜放在直射光线下曝晒。

显微摄影操作的重要注意事项

1.摄影者对显微摄影装置的调整:包括两目镜瞳孔间距的调整和个人屈光不正的校正。前者指将两目镜的距离按个人的瞳孔间距进行调整,拉动目镜或捻转瞳孔间距调节螺旋。校正屈光时应转动目镜筒上的屈光度调节环,使物镜视野中心的“十”字由单线调成双线,达到完全清晰,并且左右眼应分别调整。每个拍摄者都不宜省略这一步。
2.物镜与摄相目镜不同组合的选择:摄影目镜除放大功能外,并不具备空间分辨功能,只有物镜才具有空间分辨力。在一般条件下,对组织切片厚度在20 μm以下者,应尽量选择较高倍物镜,例如欲放大实物50倍时,选择“20×”物镜配以“2.5×”目镜的组合方式,其清晰度比“10×”物镜及“5×”目镜的组合方式要高些。但是也要考虑切片薄厚和观察标本的特异性的问题,例如在厚度为30 μm以上的冰冻切片上,观察蜿蜒走行的神经纤维或血管时,由于较低倍物镜的焦点深度较长,有利于从不同深度、层次或角度,连续观察分析不在同一平面上走行的神经或血管影像。在这种情况下,还可将物镜与目镜不同组合多次拍摄,最终择其效果最佳者。
3.聚光器的调控使用问题:经验较少的摄影者往往缺少对聚光器高度的调节,也不知光源是否偏离视野中心。不少人只进行了物镜与组织切片间的所谓“上聚焦”,而没有进行聚光器与组织切片间的“下聚焦”,这当然也无法获得最佳清晰度的成像底片。 Kohler 照明法操做步骤如下:①将视场光阑缩至最小,使光阑叶片的通孔呈现其八角形影像;②两手分别捻转载片台下的左右定心螺丝,使光阑影像与视场中心圆圈重合,以校正光路;③调节聚光器高度,使八角形光阑影像由模糊变清晰,即“下聚焦”;④散大该光阑至135帧幅边框(指常规135型负片画幅,24 mm×36 mm)影像外周。再次微调聚光器高度,使光阑象最清晰为止。每变换一次放大倍率时,都要重复进行如上调整步骤。
4.提高摄影反差:组织结构对比反差的好坏,当然取决于组织制备技术的质量。这是提高显微摄影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一般情况下,为了弥补切片中对比反差的不足,常可采用如下的补救措施:①按照物镜上的数值孔径值即NA值,相应地进行聚光器孔径光阑的匹配调节。一般质量优良的物镜镜头上,除标有放大倍率外,同时还标有NA值,NA值越大者空间分辨率相对越高。②如果按此法调节NA值转盘后,若由于组织制备欠佳致使影像反差仍然不足时,则可将物镜孔径光阑的NA值再适当缩小,例如10x物镜可调至0.19等。③如经过上述措施影像反差仍不好,则可将视场光阑从135(指常规135照片画幅24 mm×36 mm)边框外缩至边框内,然后在暗室扩放时,再将视场光阑影像除去。当然,上述的后两种措施,只不过是一种稍作修正的补救办法而已。
5.低倍摄影难度大:低倍摄影有其特殊优点,例如在1(物)×2.5(目)放大倍率下,可拍摄大鼠脑切片一侧全貌,对总览特异性标记物的分布有一目了然之效果,但是低倍物镜分辨力低,焦深较长,利用微调螺旋进行精确聚焦有一定难度。为避免视力的个体差异,应采取欠焦、过焦、正焦3步,聚焦不宜反复进行。
6.油浸镜头的使用:100×的物镜多为油浸镜头,然而,使用后常因镜头擦不净而使镜头受损。替代的办法是滴加超纯水或双蒸水,观察效果与香柏油差别不大。由于100×物镜镜头与切片距离极近,极易碰损镜头,必须先以40×物镜聚焦,再转至100×物镜,轻轻转动聚焦微调螺旋至焦点。为避免镜头损伤,新型100×物镜常有弹簧装置,可使镜头微动伸缩而避免其损伤。
7.其它注意事项: ①按照常规,彩色胶卷应加LBD(色温变换)滤片,黑白胶卷应加IF550(绿色)滤片。LBD滤片可使日光型彩卷获得最佳色温补偿,IF550 滤片则可使黑白卷分光感度与人眼者接近。尽管有人认为不一定需要滤光处理,但因为摄影取决于胶片的化学感光度,并不取决于人们眼睛对视野的直观感受,还是加滤光片为好。②曝光时间的选定,也是一个必需注意的问题。已知在光强与曝光时间两个参数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组合,均在曝光的“安全”范围内,但所谓的“安全”范围,并不等于最佳条件,所以作者认为限定曝光时间还是十分必要的,其道理在于胶卷化学感光度有一定限制,一个胶卷36个帧幅若随意变动曝光时间,在36张之间差异将很大,而冲洗胶卷是在同一条件下,难免有些帧幅显影不佳。依据作者的经验,曝光时间一般限定在0.5~1 s,底片的影像效果较佳。③要将重点拍摄的结构置于视场中心,因为自动曝光装置测得的曝光时间,是以视场中心区为标准,而偏离中心区越远越不准。有时为了兼顾结构局解关系,而重点结构又不在视场中心时,则可采取点(spot)曝光法。④若需将一张切片上的结构拍为几张,之后拼接时,可在New Vanox 显微摄影仪器上设有一个锁定键(lock),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以使同一结构的几个帧幅曝光时间一致,然后在洗照片时将这组照片同时放入显影液与定影液。

⑶ 几种生物制片方法各适宜观察什么生物样品

装片:可观察从生物体上取下来的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或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绵、水螅、青霉结构
切片:用于观察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如叶片切片(观察叶片结构气孔等结构)
切片:用于观察悬液状态的生物材料,如人的血液血细胞的观察

⑷ 组织学教学标本常用的制片技术是

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就是指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运用一定的协调机制等来组织而形成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模式。例如有:

(一)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课堂学习两位数乘法(例题:17×32)是,教师就可以通过下列一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①17×32表示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②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17×30?③再算什么?两个结果怎样相加?④怎样用竖式相加?为什么这样对?找到什么规律?

(二)回旋式的组织形式

指通过教师编制的一个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与发现的系统,来组织学生的学习。并且这个系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循环式的回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情景①”和“情景②”之间构成一个不断比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回路,而“情景②”与“情景③”又构成了一个不断比较、探索、思考和修正的回路。如此往复不断地通过尝试、比较、修正,来逼近问题目标。

⑸ 植物组织器官中主要制片方法有哪些

保护组织位于植物的植物体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表面、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细胞层
而输导组织则是贯穿于植物体的根

叶等器官为他们提供营养
掐去一根枝条的顶端就不会向上长了
因为植物生长靠的是细胞分裂,顶端的分生组织被破坏,就不

⑹ 生物制片方法有哪些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生物制片的方法主要包括动物或者是植物细胞的制片,有永久装片也有一些切片图片还有其他的一些装片。不同的装片方法是不一样的。

⑺ 【高中生物】求列举高中生物常见的临时装片的制片方法,和它与永久装片的主要区别,谢谢^ω^

一个盖片一个不盖片 印象中这样

⑻ 液基TCT有哪些制片方法怎样选择液基试剂与制片设备

液基TCT制片方法大致可以分为:1、离心式制片;2、膜式制片;3、沉降式制片;4、离心沉降式制片;5、手工制片。这些制片方法与使用的耗材有不同,康乃欣生物有适合不同制片方式的液基TCT试剂与配套液基制片机。

⑼ 观察细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涂片还是水浸片法

在菌体形态观察中,需要进行制片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时采取的制片方法是涂片法,观察放线菌时采取的制片方法是压片法,观察真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水浸片。

⑽ 比较各种制片方法的特点,分析各种制片方法分别适用哪类放线菌

摘要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制片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除甲醛喷剂的使用方法 浏览:5
抓住教学规律总结教学方法 浏览:643
1A60测量方法 浏览:265
mac三角函数解决方法 浏览:53
56x49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517
苹果7下载的铃声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7
56除以25的计算方法 浏览:16
找等量关系的常用方法 浏览:22
家用dsp与功放的连接方法 浏览:670
长帝烤箱的使用方法图 浏览:398
电脑文件出现乱码修复方法 浏览:230
刮胡刀磨刀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浏览:314
木瓜花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419
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方法是什么意思 浏览:372
怎么提高短视频质量方法 浏览:593
叶轮式增氧机的安装方法 浏览:228
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及方法 浏览:5
饲料中硝态氮检测方法 浏览:171
日产天籁行车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666
站桩的背后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