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组是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是事物特征的组合,可以描述一个具体的事物。
关系是一张表,表中的每行(即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就是一个元组,元组的集合称为关系,每列就是一个属性。 在二维表里,元组也称为行,属性为列。
4、主键:能唯一标识信息的事物。
5、外键:一个执行另个一个表的指针。
‘贰’ python数据类型-元组Tuple
元组是不可变数据结构,通过在()中使用逗号分隔元素来创建。一旦创建,元组不可修改,适用于存储固定数据。操作包括增、删、查,其他操作将创建新元组。以下详细解析元组的增删、查询、运算符、内置函数以及特殊方法。
### 元组的增、删
创建空元组使用`()`,删除元组可通过赋值为新值或使用del语句。
### 元组查询
元组支持通过索引和切片访问元素。以下用元组`tup = ('h', 'e', 'l', 'l', 'o')`展示两种查询方法。
### 索引知识
通过索引可访问单个元素,例如`tup[0]`。
### 代码示例
索引访问示例代码如下:
### 元组运算符
元组支持`+`(连接)、`*`(重复)、`in`(成员性测试)、`not in`(非成员性测试)和迭代操作。
### 元组内置函数
获取内置函数时,通常包括`len`(获取长度)、`type`(获取类型)等常用函数。
### 特殊方法
**__new__**方法用于创建元组对象,通常通过元组类的构造函数实现。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__new__方法创建对象,包括参数处理。
**__class_getitem__**方法控制元组索引行为,允许根据索引值返回自定义结果。示例代码演示了自定义索引功能。
**__getnewargs__**方法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中提供构造参数,确保对象正确重建。示例展示了如何为自定义对象提供构造参数。
### 元组常用操作
常用操作包括使用`sorted`函数进行排序。`sorted`函数接受可迭代对象、排序键(自定义排序规则)以及是否降序排序作为参数,返回新列表。示例展示了使用`sorted`函数对元组进行排序,并列举了不同使用场景。
‘叁’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笔记:3.1数据结构
元组是一种固定长度、不可变的Python对象序列。创建元组最简单的办法是用逗号分隔序列值:
tuple 函数将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转换为元组:
中括号 [] 可以获取元组的元素, Python中序列索引从0开始 :
元组一旦创建,各个位置上的对象是无法被修改的,如果元组的一个对象是可变的,例如列表,你可以在它内部进行修改:
可以使用 + 号连接元组来生成更长的元组:
元组乘以整数,则会和列表一样,生成含有多份拷贝的元组:
将元组型的表达式赋值给变量,Python会对等号右边的值进行拆包:
拆包的一个常用场景就是遍历元组或列表组成的序列:
*rest 用于在函数调用时获取任意长度的位置参数列表:
count 用于计量某个数值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列表的长度可变,内容可以修改。可以使用 [] 或者 list 类型函数来定义列表:
append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列表尾部:
insert 方法可以将元素插入到指定列表位置:
( 插入位置范围在0到列表长度之间 )
pop 是 insert 的反操作,将特定位置的元素移除并返回:
remove 方法会定位第一个符合要求的值并移除它:
in 关键字可以检查一个值是否在列表中;
not in 表示不在:
+ 号可以连接两个列表:
extend 方法可以向该列表添加多个元素:
使用 extend 将元素添加到已经存在的列表是更好的方式,比 + 快。
sort 方法可以对列表进行排序:
key 可以传递一个用于生成排序值的函数,例如通过字符串的长度进行排序:
bisect.bisect 找到元素应当被插入的位置,返回位置信息
bisect.insort 将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列表的相应位置保持序列排序
bisect 模块的函数并不会检查列表是否已经排序,因此对未排序列表使用bisect不会报错,但是可能导致不正确结果
切片符号可以对大多数序列类型选取子集,基本形式是 [start:stop]
起始位置start索引包含,结束位置stop索引不包含
切片还可以将序列赋值给变量:
start和stop可以省略,默认传入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负索引可以从序列尾部进行索引:
步进值 step 可以在第二个冒号后面使用, 意思是每隔多少个数取一个值:
对列表或元组进行翻转时,一种很聪明的用法时向步进值传值-1:
dict(字典)可能是Python内建数据结构中最重要的,它更为常用的名字是 哈希表 或者 关联数组 。
字典是键值对集合,其中键和值都是Python对象。
{} 是创建字典的一种方式,字典中用逗号将键值对分隔:
你可以访问、插入或设置字典中的元素,:
in 检查字典是否含有一个键:
del 或 pop 方法删除值, pop 方法会在删除的同时返回被删的值,并删除键:
update 方法将两个字典合并:
update方法改变了字典元素位置,对于字典中已经存在的键,如果传给update方法的数据也含有相同的键,则它的值将会被覆盖。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何Python对象,但键必须是不可变的对象,比如标量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或元组(且元组内对象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通过 hash 函数可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可以哈希化(即是否可以用作字典的键):
集合是一种无序且元素唯一的容器。
set 函数或者是用字面值集与大括号,创建集合:
union 方法或 | 二元操作符获得两个集合的联合即两个集合中不同元素的并集:
intersection 方法或 & 操作符获得交集即两个集合中同时包含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方法列表:
和字典类似,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的。如果想要包含列表型的元素,必须先转换为元组:
‘肆’ 学习Python元组,有哪些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学习Python元组,有哪些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1.Python元组
定义
元组是Python的一种内建数据结构。关于元组:
1、元组属于序列,可以存放任意元素(任意类型对象),且有序(前后位置关系)。
2、元组支持整数索引访问其中的数据,也支持切片。
3、元组和列表不同是,元组不可变,列表可变。
元组不可变,某些操作比列表高效。
创建元组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创建元组:
1、使用()创建
2、使用构造函数tuple()
图:序列通用操作
Python内置了多种序列结构:字符串、列表、元组、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range对象。序列是Python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必须要掌握,也很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