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程施工技术: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专门用于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采取综合管廊可实现各种管线以集约化方式敷设,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
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明挖施工和暗挖施工。明挖施工法包括放坡开挖、水泥土搅拌桩围护、板桩墙围护、SMW工法等,施工方式可以采用现浇施工法与预制拼装施工法。暗挖施工法主要包括盾构法、顶管法等。盾构法和顶管法采用专用机械构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质量可靠、施工进度快等特点。
综合管廊的技术指标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明挖法包括基础工程、现浇结构和预制拼装结构,其中基础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基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分层、均匀,管廊顶板上部10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应采用人工分层夯实,大型碾压机不得直接在管廊顶板上部施工。现浇结构模板施工前应进行模板及支架设计,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受力要求,混凝土浇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制拼装结构要求采用精加工的钢模板,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构件运输及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构件和现浇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暗挖法主要包括盾构法和顶管法。盾构法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的有关规定,顶管法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在计算施工顶力时,应综合考虑管节材质、顶进工作井后背墙结构的允许最大荷载、顶进设备能力、施工技术措施等因素,施工最大顶力应大于顶进阻力,但不得超过管材或工作井后背墙的允许顶力。一次顶进距离大于100m时,应采取中继间技术。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适用于城市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实现管线的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