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判断3 个月婴儿听力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我要明确指出,尽管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医学信息,但我不是一名医生或医疗专家。如果您有关于婴儿听力的具体问题或担忧,强烈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耳鼻喉科专家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判断3个月大婴儿的听力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常由专业的儿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或听力病理学家进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和检测方法:
1. 新生儿听力筛查(OAE和ABR)
在许多国家,新生儿出院前会进行听力筛查。这通常是通过测量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和脑干听觉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来完成的。这两种测试都是非侵入性的,通常在婴儿睡眠时进行。
2. 行为观察听力筛查(BOA)
这是一种更为主观的测试,通常用于不能完成OAE或ABR测试的婴儿。医生或专业人员会观察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如头部转向、眼睛移动等。
3. 语言和发育评估
虽然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还不会说话,但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其与环境互动的方式来评估其听力。例如,是否对声音有反应,是否能识别熟悉的声音等。
4. 家长观察
家长也可以参与到观察中来。例如,注意婴儿是否对突然的响声有反应,是否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如母亲的声音),以及是否有跟随声音来源的能力。
5. 进一步的专业测试
如果初步测试显示可能存在问题,或者家长和医生有持续的担忧,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听力测试,这通常需要到专门的听力中心进行。
总结
对于3个月大的婴儿,听力的评估通常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的测试和观察。最重要的是,如果有关于婴儿听力的任何疑虑,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关键,因为听力障碍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语言和社交发展。
㈡ 骨龄怎样计算
判断儿童骨龄有三种常用的方法:
1.根据手腕部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龄
观察受检儿童的手腕部萌出的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骼发育的成熟程度:如出现头骨、钩骨时,骨龄相当于6个月:出现三角骨时,骨龄相当于3岁……该方法较适应于7岁以前的儿童。
2.根据手腕部X光图谱来判断骨龄
将受检儿童手腕部的X光片与标准图谱作比较,当该儿童手腕部的骨化中心的数目、形态及大小与标准图谱中某一年龄所示的骨化中心较为一致时,此图谱上的年龄即为该儿童的骨龄。该图谱男女各一套,适合于0-19岁的儿童少年。
3.根据腕骨形态、大小等发育变化进行计分判断骨龄
将受检儿童手腕部各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期评分,累计总分后查出相应的骨龄。此法较前两种方法更全面客观,也较精确,但因为方法繁琐、复杂、门诊不常用。
传统的骨龄评估通常是对被测者的手部和腕部进行X光摄片,然后由医生根据拍得的X光片进行解读。解读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等,最常用的是G-P图谱法和TW3评分法,目前TW2法国际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
根据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包括B-P法、TW3、中华-05法等,这些身高预测方法都是针对正常儿童的。由于某些疾病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其特定的规律,因此对于某些疾病儿童应当使用特定的身高预测方法才准确。
(2)儿科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扩展阅读: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在下述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1、制订了适合中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2、为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
⑴ TW3-Chinese RUS(桡尺、掌指骨)和TW3-Chinese Carpal(腕骨)骨龄标准;
⑵ TW3-Chinese RUS和TW3-Chinese Carpal差异标准;
⑶ 分析了特定手腕部骨成熟指征与青春期发育期生长的关系,以快速评价青春期发育期
3、为法医学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测和体育科学领域生物年龄评价提出了可在不同发育阶段精确评价骨龄的方法:
⑴ RUS-CHN法(RC法)
⑵ RC图谱法
⑶骺线骨龄评价方法。
4、制订了骨龄身高、骨龄体重、骨龄BMI评价生长图表。
5、在制订生长发育标准中使用了国际最新统计模型—BCPE分布模型。
6、为充分使用手腕部X线片的放射学信息,提出了中国儿童掌指骨长度参考标准,为临床骨龄评价的同时,进行掌指骨模式特征分析。
骨龄异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ert综合征、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根据当前的骨龄,就可以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例假。然后采用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每次预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这些预测方法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
㈢ 小儿智力低下的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首先应根据智商和适应行为及发病年龄判定有无MR,再进一步寻找引起MR的原因。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史,全面进行体格和神经精神检查,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和比较,判定其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作出临床判断。同时,配合适宜的智力测验方法,即可作出诊断并确定MR的严重程度。首先应根据智商和适应行为及发病年龄判定有无MR,再进一步寻找引起MR的原因。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史,全面进行体格和神经精神检查,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和比较,判定其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作出临床判断。同时,配合适宜的智力测验方法,即可作出诊断并确定MR的严重程度。
1.病史收集(1)家族史:应了解父母是否为近亲婚配,家族中有无盲、哑、癫痫、脑性瘫痪、先天畸形、MR和精神病患者。(2)母亲妊娠史:询问母亲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流产、出血、损伤,是否服用化学药物、接触毒物、射线,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有无多胎、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母婴血型不合等。(3)出生史:是否为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有无异常,出生体重是否为低体重儿,生后有无窒息、产伤、颅内出血、重度黄疸及先天畸形。(4)生长发育史:包括神经精神发病,如抬头、坐起、走路等大动作开始出现的时间,用手指检出细小玩具日常用品等精细动作的完成情况,喊叫爸爸妈妈、听懂讲话等语言功能的发育状态,以及取食、穿衣、控制大小便等其它智力行为表现。(5)过去和现在疾病史:有无颅脑外伤、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惊厥发作等。
2.体格检查
3.发育检查
4.神经精神检查
5.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脑、脊液生化检查、头颅X线及CT检查、脑血管造影、脑电图、诱发电位、听力测定、染色体分析、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功能测定、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原虫(如弓形体)及抗体检查等。应根据诊断需要选择有关项目。
6.智力测验和行为判定轻度MR多用智力测验,重度以上MR采用智力测验方法往往有困难,必须依靠行为评定量表,而评定量表对鉴别轻度MR时,又不及智力测验可靠。因此两种方法应配合使用,对检查结果必须综合分析。
智力测验方法
1.筛查法按通用的智力测验方法检查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时需1~2小时以上,不利于一般儿科医生或小儿保健普查时应用,所以采用一些简易的筛查方法。测试的内容大多是从各种经典的智力测验方法中选出。测验时仅须较短的时间,可以初步筛查出可疑病例。筛查结果只能做为需要不需要进一步检查的依据,不能据此而做出诊断。目前国内常用的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DDST):适用于初生至6岁小儿,方法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信度和效度均好。此法已被世界各地广泛采用。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应用此法。上海、北京等地根据我国社会、经济、语言、文化、教育方法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将DDST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绘制了小儿智力发育筛查量表(DDST-R)。
(2)绘人测验:根据画出的人形进行评分,判断智力发育水平,适用于5~12岁儿童智力筛查。年龄较小的孩子有得分偏高而年龄较大小儿有得分偏低的趋势。引测验与其他智力量表测验所得的IQ有明显的相关性。
2.诊断法
(1)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适用于6~16岁儿童。
(2)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适用于4~6岁半儿童。
(3)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GessellScAleR)适用于0~3岁儿童。适应行为评定法1.婴幼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适用于6个月~13岁至15岁儿童。
此量表是诊断MR及分级不可缺少的工具。
2.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全国协会组已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全国新生儿NBNA正常范围,其临床应正在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