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影像图山谷的判断方法图片

影像图山谷的判断方法图片

发布时间:2025-04-12 00:07:56

A. DTM数据采集方法


DTM数据采集方法是获取地形表面三维信息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地面测量、现有地图数字化、空间传感器和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四大类。在这些方法中,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是空间数据采集最有效且高效的方法,通常用于生产DEM(数字高程模型)。




地面测量是指利用自动记录的测距经纬仪在野外实测,通常包括电子速测经纬仪或全站经纬仪。这类设备配备有微处理器,可以自动记录和显示有关数据,并进行多种测站上的计算工作。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串行通讯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现有地图数字化则是通过数字化仪对已有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常用的数字化仪有手扶跟踪数字化仪和扫描数字化仪。这种方法能够将地图上的等高线、道路、河流等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便于后续的分析与应用。




空间传感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对地形的精确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在DEM数据采集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通过立体测图仪、立体坐标仪或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量测,获取数据。半自动方法可以辅助操作人员加快速度和改善精度,而全自动方法则利用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立体观测,提高了效率,但精度可能较低。




在数字摄影测量中,数据采样方法根据产品要求不同而异。沿等高线、断面线、地性线进行采样是常见的有目的采样方法,而基于规则格网或不规则格网点的面采样则适用于要求高程矩阵形式的产品。规则格网采样通过解析测图仪在立体模型中按规则矩形格网进行采样,直接构成规则格网DEM,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作业效率高的优点。然而,它对地表变化的尺度灵活度较差,可能导致特征点丢失。




为提高数据分布的合理性,渐进采样方法被采用,旨在在平坦地区样点少、地形复杂区样点多。这种方法首先进行较稀疏的间隔采样,然后根据高程变化的二阶差分或相邻三点拟合二次曲线计算的内插值差异判断是否需要加密格网。选择采样则根据地形特征进行,如沿山脊线、山谷线、断裂线采集,以及离散碎部点(如山顶)的采集,适用于不规则三角网DEM的建立。




混合采样结合规则采样(包括渐进采样)与选择性采样,旨在平衡采样的效率与合理性。在规则采样的基础上,沿特征线、点进行采样,并通过给不同点分配不同特征码的方式,处理时能按不同方式进行。这种方法能够建立附加地形特征的规则格网DEM或附加特征的不规则三角网DEM。




自动化DEM数据采集则是基于解析测图仪或机助制图系统利用半自动的方法进行,现已发展到利用自动化测图系统进行完全自动化的DEM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通过像片上的规则格网进行数字影像匹配进行数据采集。




最后,获取的DEM数据点需要通过一定插值方法转换为规则格网DEM或规则三角网DEM格式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通过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我们可以准确、高效地获取地形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影像图山谷的判断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的统计表示,或者说,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

B.  断裂解译标志、级别及其活动性质划分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具有在可见光—近红外光范围内获取较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的丰富、客观、真实影像信息(如图7.1~图7.11所示),可以对断裂构造进行解译分析。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断裂热释光测年数据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等资料分析,厘定遥感解译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时间,将全省范围内发育的断裂划分为三个等级:Ⅰ、Ⅱ、Ⅲ级,并将断裂构造划分为活动断裂(晚更新世断裂,热释光年龄≤120ka)、第四纪断裂(热释光年龄>120ka)和前第四纪断裂。

图7.1山脊错动线遥感影像特征(a)丽水南部地区;(b)宁波天童山

图7.2松阳北串行的垭口

图7.3余姚东对口河水系遥感影像特征

图7.4富春江局部蛇状水曲遥感影像

图7.5四明山皎口水库西活动断裂影像特征

图7.6庆元正北活动断裂影像特征

图7.7祝村-永嘉断裂与田市-桥头断裂组成的X型共轭断裂卫星遥感影像

图7.8松阳断陷盆地(a)长潭水库北断堑盆地;(b)影像特征

图7.9金华盆地隐伏断裂遥感影像(a)及其构造解译结果(b)

图7.10断裂构造对舟山群岛东北中街山列岛的控制

图7.11断裂构造对舟山群岛东南列岛岸线的控制

7.3.1.1断裂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

I级断裂(切穿上地壳的断裂)

(1)线性影像呈带状出现,总体延伸长度一般大于50km;

(2)线性影像切割不同地貌单元

(3)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控制或影响它所分割的构造单元的发展,因而,也常常是大区域古地理、沉积岩相和地层厚度的分界线;

(4)深切至上地壳底部的断裂带常常控制盆地、岩浆岩和矿产的区域分布;

(5)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地震带、火山带和地热异常带也常常与大断裂带一致;

(6)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分界线

(7)各种蚀变岩、片理化带形成的特殊连续、呈带状出现的沟垄状地貌。

Ⅱ级断裂(上地壳断裂)

(1)Ⅱ、Ⅲ级断裂多与I级断裂有派生关系;

(2)切穿不同地貌的线性影像,其延伸长度在10~50km之间(少数可大于50km);

(3)不同地貌单元的分区界线

(4)线状排列的断层崖或岩层三角面

(5)横穿山脊、沟谷呈直线延伸的线状洼地;

(6)控制海岛及列岛分布的线性影像;

(7)平直或规则弧、折线的河、湖、海及岛屿岸线;

Ⅲ级断裂(基底及盖层断裂)

(1)遥感影像上能够识别的延伸长度为2~30km的线性影像;

(2)断层崖或岩层三角面线状排列;

(3)山脊和山谷在延伸方向上被明显错断;

(4)小范围内切割不同地貌单元的线性影像;

(5)呈线状排列的水系拐点连线。

7.3.1.2活动断裂的定义

“活动断裂”是现今地壳运动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与活动断裂相关的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断裂两盘块体突发性错动产生的地震灾害和长期蠕滑错动引起的地裂缝、滑坡灾害等,往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有关活动断裂的研究历来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从1977年Slemmons和Mckinney对活动断层的定义作过较系统归纳以来,至今在学术界和工程技术界仍然没有一个能被大家都接受的“活动断层”和“非活动断层”的定义,在宽广的领域内,有各种各样的定义(Yetton和McCahon,2003)。虽然,一般认为活动断裂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在新的地质时期有过活动、将来仍有可能活动的断裂,但是,对于“新的地质时期”的含义,即断裂活动的年龄下限,仍众说纷纭,有关的定义和分类多达数十种,表7.1仅给出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定义。把已有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①称新近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为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②将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定义为活动断裂;③第四纪晚更新世(120ka)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为活动断裂;④第四纪全新世(10ka)以来有过活动的断裂为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界常用这一定义)。

表7.1关于活动断裂年龄下限的几种观点

鉴于浙江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动较为强烈,有过活动的断裂众多,同时考虑满足工程安全性评价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的需要,本文将“活动断裂”定义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120ka)以来有过活动、将来仍可能活动、有发生中等以上地震可能性的断裂,包括出露于地表、被松散沉积物覆盖或被水体覆盖的断裂。这里定义中的“将来”是指重要建筑物如核电站、大坝等的使用年限(约100年)。

在上述定义基础上,将活动断裂进一步分为继承性活动断裂和新生性活动断裂两种类型。前者指区域性分布的基底(或切割更深)老断裂在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复活(或部分段的复活),这种断裂一般规模较大,切割较深,走向变化不大,但分支断裂活动较明显,并且往往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方向的活动断层,并对先前的断裂进行切割、分段。这类断裂一般控制工作区一级或二级构造单元,控制盆地形成发育。而后者一般指局部性分布的新生活动断层,规模较小,延伸短,但这种活动断裂有可能成为发震断裂,其危险性往往较继承性断裂更为严重。浙江省的活动断裂主要属于区域性老断裂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复活的继承性活动断裂,并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①山地裸露区活动断层;②第四纪平原或盆地覆盖区隐伏活动断层。

7.3.1.3活动断裂的卫星遥感影像特征

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调查结果,浙江活动断裂卫星遥感影像特征概括如下:

(1)清晰连续的线状遥感影像。

(2)截然不同的地貌分区界线。

(3)山体及山脊线的错动或位移线。

(4)新生断堑或断陷盆地。

(5)串行的垭口、错断的河流或冲积扇。

(6)特殊水系类型:a.对口河,即两条河口相对呈直线状受断裂控制的河道,支流与干流成钝角逆向相交;b.局部河段河道或峡谷受断裂控制呈直线、折线急湾或呈线状排列的水系拐点连线;c.局部明显的河曲段(蛇曲)。通常,深切河曲现象为新构造隆起的一种典型标志,本区此特点极为显着。

(7)分布在新生代盆地内的断裂,主要表现为:a.断裂两侧的地貌、地层截然不同;b.水系河流具有明显的线性图形;c.具有异常的影像色调、色线或光谱几何特征。

(8)断续切穿不同地貌,规模较小的线性影像,其断裂活动年代往往更新。

C. 如何快速看懂等高线地图

看懂等高线的方法如下:

等高线的作用

1、了解地形特征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间距、形状、方向和标注,可以判断出地形的起伏、坡度、方向和形状,从而了解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2、分析水文条件

通过观察等高线与水域(如河流、湖泊、海洋)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水流的方向、速度和量,从而了解水文循环和水资源分布。

3、规划工程建设

通过观察等高线与人工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工程的难易程度、成本和效益,从而合理规划工程设计和施工。

阅读全文

与影像图山谷的判断方法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浏览:183
照烧罐子用什么方法 浏览:407
娇玛仕玻尿酸使用方法 浏览:718
采用案例的是什么教学方法 浏览:701
如何让瘦牛变肥牛的方法 浏览:596
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肌肉腿 浏览:851
酿酒设备冷却水连接方法 浏览:541
脚踝骨扭伤推拿治疗方法 浏览:581
蒜蓉种植方法 浏览:687
最快记牌方法有哪些 浏览:385
远程医疗学习方法视频 浏览:349
听力训练方法图片 浏览:208
元神手气鉴别方法 浏览:506
踏板摩托车太费油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718
如何设置word文档最近使用档方法 浏览:59
因子分析使用的方法是 浏览:334
换水龙头方法视频 浏览:723
穷尽方法玩手机 浏览:278
华为信息提示音量大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7
数字感应电笔使用方法 浏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