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儿最新常用药物有哪些
什么意思呢?是想备一些常用药吗? 因为是小孩子嘛,所以在家长不是很有把握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去医院,但是家里多少还是需要常备一些如咳嗽、发烧之前的应急药品。 测体温的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耳温体温计)。 外贴:降温贴(一般孩子发烧温度在38度以下,建议用物理降温,就是贴降温贴) 口服:美林(发烧温度过超过38度,才建议吃,而且24小时不能超过4次,孩子越小吃的越少越好)、999感冒冲剂、小儿安酚黄那敏颗粒。 另还有一款和美林效果一样的,塞屁股里的药“对乙苯酰氨基酚栓”。 喉咙不舒服嘛有:蒲地蓝口服药。 孩子发烧感冒弄个三四次,你自己就知道家里应该备些什么药了。
② 给小孩喂药有什么好方法
喂药器。这个喂药器不是婴儿用品店买的针管式的。针管式的我也买了,一点不好用。很费力。现在用的这个是一个退烧药送的。就在退烧药盒里买时就给了。退烧药没记错的话是布洛芬。滴管式的特别好用。对于你的三个问题:第 一,要喂液体的,放很少很少的水,药就可以融化。就一个碗底的水。第 二,不能捏住鼻子,这样很容易呛着。第 三,咳嗽几下,我想是因为你捏孩子的鼻子了,所以咳嗽。这也是孩子的正常生理反应。如果用我说的那个滴管式的喂药器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建议可以买一个。我孩子从不到一岁,到现在一直用它,每次用完彻底清洗干净。 再小的宝宝就可以直接用勺,把粉状或片状的药溶到勺里,苦药就稍加糖以后,轻捏宝宝腮帮,令其嘴张开,然后用装药的勺直接压住舌根送入,宝宝被压住舌根,不自觉的就咽下去了。我家宝宝小时就这样喂药,挺省事的。 等到能听懂点大人的话的年龄段宝宝,就可以用第一个方法了。 但切记一点,不管多大的宝宝吃药以后,千万别给逗哭了,刚吃药后哭容易勾吐了,因为药吃下去以后,需要20分钟到30分钟的时间才能消化吸收呢,如果哭吐了就白费劲儿了。
③ 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最安全也最方便,但口服给药属于血管外给药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不适合重大疾病的治疗
④ 小儿有哪些常见的给药方法最重要的是哪种详细点,追加奖励,急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鼻饲、雾化吸入、药粉吸入、直肠灌注、经皮渗透、口服喷雾剂、鼻腔喷雾剂、口腔内喷粉剂、各种外用的药膏、药水、药粉等。对于儿科来说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静脉注射和口服,还有雾化等。其实常见和重要与科室有关,每个科室均有各科的常见和最重要的给药方法。
⑤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计算的,有些药品会在说明书上写明,多重的宝宝服药多少。
⑥ 儿科护理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静点
⑦ 小儿发热选择哪种退热药最好
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本品属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后吸收较迅速。一般用量为: 1 岁以内小儿每次35mg,1 ~ 3 岁小儿每次 35 ~ 75mg,3 ~ 6 岁小儿每次75mg,7 ~ 12 岁儿童每次 75 ~ 150mg。本品对胃肠道无刺激, 也不会引起凝血障碍。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尚有安佳热、一滴清、百服宁、泰诺、必理通、爱尔、小儿退热栓等,剂型较多,且很适合小儿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世界卫生组织规划推荐本药作为解热首选药。小儿发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但要注意掌握剂量,并且不可长期服用。若误服大剂量或长期用药可引起急慢性中毒。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本药口服后能迅速从胃和小肠上段吸收,退热作用发挥较快。一般用药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 30 ~ 60mg。应用本药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利排汗降温,同时可防止汗出过多而致虚脱。应用阿司匹林要注意用药剂量,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刺激胃黏膜, 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引起胃出血,并由于凝血酶原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如果误服大量或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急性中毒。
安乃近亦是儿科较常用的退热药,退热作用显着、迅速。主要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体温降至正常。本药较易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可产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有时可出现过敏性皮疹或药疹。临床一般常用滴鼻的方法给药,但不可反复连续使用。
阿苯片或阿苯合剂是阿司匹林与鲁米那的合剂,二者比例为10 ∶ 1,较适合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可防止惊厥发作。其用药剂量按阿司匹林计算。
⑧ 小儿药物剂量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正确答案:B
解析:按体重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法,多数药物已给出每公斤体重、每日或每次需要量,按体重计算总量方便易行,故在临床广泛应用
。儿童剂量每日(或每次)=成人剂量/60×儿童估计体重(kg)儿童剂量每日(次)=儿童药量(kg/次或日)×儿童估计体重(kg)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用药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⑨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鸭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饲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常用的给药方法①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鸭群体小,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可靠。
②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③吸入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此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鸭场气雾免疫。
④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疗皮肤损伤或消灭体表寄生虫等。
⑤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在集约化养鸭场,用于群体防治疾病时,饮水给药及混饲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法。(2)注意事项①针对性用药: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②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这样才能使所有鸭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鸭超量中毒。
③选择适宜的剂量: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④合理的疗程: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⑤注意休药期: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⑩ 家庭儿童备用药的剂量与方法是什么
小儿药物剂量决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减少,小儿的剂量多按体重计算,这样用药剂量比较准确,在不能直接称重时,可根据年龄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体重(千克)=月龄(足月)*0.6+3
7~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足月)*0.5+3
1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周岁)*2+8
在家庭儿童保健药箱药物剂量表上或小儿药物手册上,每种药物都注明每千克体重剂量,把由公式计算出来的体重千克数乘之,即可得出小儿用药剂量,当然还要看清楚是1日量还是1次量,若为1日量,需多次应用。例如,一个6周岁的小儿,按公式计划6*2+8=20(千克),如用痛热清片退热,按内含主药扑热息痛每次每千克体重10毫克,乘以体重20(千克)得200毫克即0.2克。痛热清片每片含扑热息痛为0.5克,则该6岁小儿每次应服2/5片或半片。
给药方法主要包括给药途径、次数和时间。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数量、体内药物浓度的高低及药物作用的快慢与强弱,有时甚至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的药物只能口服不能注射,而有的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有的药物口服和注射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口服难吸收,仅有导泻作用,而注射给药则产生明显的抗惊厥和降压作用。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直肠给药、舌下给药、吸入法、皮肤和黏膜给药等。口服简便易行,经济而又安全,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特别家庭用药更应选用口服给药。当然给药途径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及药物的剂型来选用,如患儿呕吐、昏迷或需急救时,就不宜用口服给药法。
给药的次数决定于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消除速度,大多数药物每天服用3~4次。很多药物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应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健胃药宜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助消化药宜在饭时即食前片刻服用;有的驱虫药宜在清晨空腹时或半空腹时服用;多数药特别是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15~30分钟后服用。家长要严格掌握小儿用药剂量和熟悉小儿用药方法,同时要不时、仔细地观察小儿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病情好转是药物的疗效,病情加重可能是用药失败,应立即送医院治疗;若出现与病情无关的表现,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