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育方法的常用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掌握行为规范标准,提高品德水平的一种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参观、访问、阅读书籍报刊等。 说服是使对方放弃原来的观点和认识,接受新的意见,努力使对方心服口服,有即时或可见性的收效。
基本要求:
1、内容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在说服中,必须实事求是地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以及心理状态等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防止“放空炮”、“模式化”、“一刀切”。
2、情感要充沛
情感在品德形成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情通则理达”,要求教育者要善于以自己充沛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唤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激起思想上的波澜,从而转化为他们内心的信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态度要民主
说服教育要坚持民主、平等、和蔼、诚恳的待人态度,循循善诱,广开言路,坦诚相见,不“扣帽子”、“楸辫子”、“小题大做”,也不讽刺、挖苦,盛气凌人,以权压人,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心悦诚服的接受意见。
4、讲究教育时机
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正面人物的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榜样的言行,把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具体化、人格化,使青少年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范例中得到启迪,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形成正确的观点、信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正如列宁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示范法形式主要有: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的示范。
基本要求:
1、选择学习的榜样
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别,防止消极影响。同时在选择榜样时要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社会氛围和时代特点,使榜样能有效的影响学生。
2、树立榜样的威信
榜样的威信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我们选择的榜样必须来自生活,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可行性,能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事迹,赢得人们发自肺腑的敬仰和爱慕,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自觉性;相反,把榜样任意拔高,以及“神”化的做法只能让学生产生怀疑和反感。
3、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见之行动
榜样的教育效果不仅依赖于外部条件,也依赖于受教育者自身的内部条件。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通过宣传,使榜样的模范事迹深入人心,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模仿积极性;第二、对受教育者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使其明确学什么和怎样学;第三、有目的的组织一些活动,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习榜样见之行动。
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的种类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二、环境陶冶,即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艺术熏陶,指通过音乐、美术、舞蹈、诗歌、影视等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
基本要求:
1、提高教育者自身修养
通过人格感化来陶冶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恪守教师道德,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优良的品德、高尚的风格和崇高的情操来感染学生,影响他们的人格、品质和情操,使学生在教师经常性、恒定性的身教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2、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良好的情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要有效地陶冶学生,必先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熏陶感染学生。
3、与说理相结合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情境自发的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配合以启发、说服,引导学生喜爱其学习与生活的美好环境,自觉接受有益影响。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建设
学生在积极创建美好地情境的活动中,他们会感到自豪自尊,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因此,他们的品德也必将得到深化、提高。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自我教育法是一个人在品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内部动力。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能够独立进行自我修养的人。 注意:
1、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可从以下两点出发:一、帮助学生明确意识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二、引导学生从自己仰慕的英雄人物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
2、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与自我教育的计划
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就必须有自我教育的行动。为了有效的自我教育,制定恰当的修养目标和计划是避免自我教育盲目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应当鼓励和帮助学生制定程度适当、具体可行的修养目标与计划。
3、指导学生监控和评价自己的道德表现
道德修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志锻炼的过程。应当鼓励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更准确、恰当认识自我,形成道德修养的连续动力,形成自我教育习惯。
4、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我修养
学生的个人修养表现在行为举止,也靠行为实践来实现。教育者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交往,帮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实现和欣赏自己在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及行为策略上的提升,最终达到人生修养最高阶段——慎独。
实践锻炼法 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亲自参加实践,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能力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包括:一、执行制度,即让学生按照学生守则、课堂纪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锻炼;二、委托任务,指教育者或学生集体委托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三、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的活动,如: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注意点:
1、启发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参加品德实践要有自觉积极性,才能全身心投入,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否则难有实效。所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际锻炼的意义,有自觉锻炼的要求。
2、严格要求
有效的锻炼有赖于严格的要求。任何一种锻炼,如果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不可能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对学生品德实践锻炼贵在一个“严”字,丝毫不能放松。当然,“严”必须与尊重、信任和爱相结合。
3、持之以恒
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锻炼过程,前紧后松,一曝十寒,时冷时热,都无益于品德的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锻炼时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督促和检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长期坚持下去。
4、及时评价反馈
实践过程中对临时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都是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激发热情,鼓舞斗志所必须的。
品德评价法 主要形式有:一、奖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肯定评价的一种鼓励方法,有赞许、表扬和奖赏三种形式。二、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学生认识某些思想品德的不当,促使其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包括批评、谴责和处分三种。三、操行评定,包括写评语和等级评定两种形式,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品德所做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是以对学生品德方面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内容来考查学生平时在课内外对待学习、社会生活,劳动以及对待集体和同学等各方面的表现,作出概括性总结。 注意点:
1、要有明确目的
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是为了长善救失,激励人们进步。故评价时应有明确的目的,从调动受教育者内在积极因素出发,充分肯定成绩,诚恳地适当的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2、要客观慎重,实事求是
评价学生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灵活掌握评价的分量和时机,做到公平合理,恰如其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使之与学生品德表现的好坏程度相适应,坚决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滥用评价的做法。
3、要充分发扬民主
评价,特别是重大问题的评价,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取得集体舆论的支持与赞同,否则就削弱教育作用,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4、注意对象的个别差异
品德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灵活实事求是进行。如:对那些经常犯错误、挨批评的学生,做了点好事,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而对经常受表扬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对偶犯过失与明知故犯或屡犯不改者,在处理上也要有不同的分寸,不要千篇一律,简单从事。
Ⅱ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有哪些
一、榜样激励法
通过优秀人物、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事迹来影响学生。例如向学生讲述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崇拜英雄、善于模仿,用真实的实例来教育学生更能感染激励学生,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真诚说教法
意思品德教育课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讲授,对学生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确善恶是非标准,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
三、实践锻炼法
让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到敬老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良好品格。
四、思维训练法
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五、情感陶冶法
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方法。
六、理想激励法
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从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七、行为训练法
通过道德实践和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Ⅲ 教师进行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身教重于言教 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对会等 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所教学科 谈话通过专题讲座等等.
Ⅳ 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一、德育的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我国学校的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具体如下:
(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①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②其他各科教学是德育最经常、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二、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它是实现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三、六大常用的德育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说服教育法:
①说服教育法:
又称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国中小学德育中最基本的方法。
②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两类:
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 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③运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
(1)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
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
陶冶教育法:
①陶冶教育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②陶冶教育法的方式:
主要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陶冶、艺术陶冶、科学知识陶冶、各种活动和交往情境陶冶等。
我国古代教育注意用音乐和诗歌陶冶学生,孟子曾说过“: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实际锻炼法:
①实际锻炼法:
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②锻炼的方式:
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Ⅳ 在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中属于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
请问您的材料中所标注的答案是什么?是不是A?我认为,目前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是A.
Ⅵ 谈谈中学常用德育方法的基本内涵和使用要求
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等不同阶段的德育一脉相承,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学段越高,学生身心越发展,视野开阔,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越来越多,信息接受量越来越大,自我意识和自律能力越来越强,德育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应该充实一些新的内容。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志气教育
理想是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包括社会理想、人生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等不同层面。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同的理想层面都应该进行教育引导,重点应放在人生理想和道德理想方面。一个孩子,如果有理想、有志气,他的精神面貌就比没有理想、志气的孩子要好得多,他的发展会更顺利,进步会更快。许多家长、老师在抱怨他们:“真没出息,整天价瞎混。”也有的抱怨:“不长志气,懒懒洋洋,不推不动,推也不动。”这正说明理想、志气教育的重要。有些孩子,养成了较好的习惯,生活、学习能按部就班,但总是不特别振作,没有突出的进步。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缺乏理想和志气。未成年人树立理想,带有盲目性和情绪化,缺乏理智的基础,容易忽冷忽热,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应特别注意的。要帮助他们克服盲目性和情绪化的毛病,让他们多联系实际,讲清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切记不可给他们泼冷水,随便训斥孩子:“你别好高骛远,连学习都上不去,还想这想那!”这样对待他们,不但不能使他们务实,还会使他们泄气,变得更没有信心了。建议教育者多引导他们阅读名人传记,多跟他们讨论人生问题,对现实生活中的英模事迹给予充分关注,这对他们树立人生理想大有好处。在理想、志气教育中,教育者自身的表现对孩子有重大影响。
2.集体主义教育
有的家长这样教育孩子:“班上的事儿少管,把你自己的学习搞好就行了”,“你管好自己,别管别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对的。一个没有集体精神的人,在集体中是不受大家欢迎的,他不会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会有满意的角色地位,必然影响他的成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集体精神,家长、老师应该积极支持孩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主动为集体做事情。担任班干部的孩子,要鼓励并指导他做好为班集体服务的工作;不担任班干部的孩子,家长要督促他主动承担一些任务。要教育孩子关心老师,关心同学。凡是学校或班级要求家长、老师参与的事情,我们一定要主动参加并努力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应该从小培养,家长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扩大未成年人的知识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现代国情,了解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激发孩子的爱国之情;其次是让他们通过书籍和其它传媒感受、学习爱国主义名人的事迹和品质,使他们学有榜样;再次,教育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为了个人的前途,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努力学习。任何国家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有时会涉及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教育者应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在他们面前随便抱怨国家、社会,会使他们产生片面的认识,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利。
4.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的品质对人来讲永远是必备的美德。今天讲热爱劳动,应该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科技越发展,这种特点越明显。孩子必须参加劳动,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以及生产性劳动。劳动,一方面培养他们好的品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建议家长、老师每一个阶段给孩子、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休息日的劳动任务应该多一些,复杂一些。寒暑假尤其要订好生活计划,把劳动内容列为重要的项目。
5.法制教育
社会法制建设将越来越健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有法可依,用法来规范,用法来评判,用法来促进。今天的青少年,将生活在一个具有日益完善的法制社会里,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将寸步难行,其发展,其成功,都将与法紧密联系。因而,法制教育不能忽视。学校里对学生结合学科课程和组织集体活动要进行法制教育,家庭中要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应该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常识,目的在于使孩子从小树立法制意识,遇事能经常相到法。生活中有了与法相冲突的问题,应该找有关的法规去寻求答案。法制教育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一方面是为了知法、懂法,使每个人的言行符合法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运用法制武器,保护个人和家庭的权益。同时,要教育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以后,也要依法行事,以法制观念去关注个人、集体、国家的权益。
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我们的政府和社会都在为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大声疾呼,努力实践。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丰富,最主要的是孝敬父母、忠于祖国、勤劳节俭、自立自强、刻苦求知、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许多家长、老师本身就崇尚并身体力行这些传统美德,这是教育他们的有利条件。他们很少知道传统美德的形成历史,也很少知道古住今来宣传传统美德的典型故事,应该借助各种传媒,让他们有所理解、有所感受。有些家庭、学校,自身就有不少体现传统美德的故事,更应该讲给他们听。同时教育者必须做出好样子,让他们在“孝敬”过程中学“孝敬”,在“勤劳”过程中学“勤劳”,在“尊老”过程中学“尊老”。
Ⅶ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所谓德育,是指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国维说:“美学上最终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把美系和伦理学用之于教育实践的德育与美育,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关系。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Ⅷ 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榜样示范法(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
3、实践锻炼法(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4、情境陶冶法(环境、艺术、人格陶冶);
5、品德评价法;
6、自我教育法。
Ⅸ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E指导自我教育法 选择哪个
选A。
说理教育法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弄懂道理,辨明是非、善恶,提高思想水平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促进自我教育和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而且还能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促进其道德品质进一步完善。不论使用哪种教育方法,都要伴之说理教育,所以这一方法是最普遍最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