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发展爆发力最常用的方法

发展爆发力最常用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1 15:54:34

1. 以下哪种训练方法是发展快速力量最常用方法

深蹲后的短距离冲刺,下肢爆发力,上肢的话,大重量卧推,反正要发展爆发力,就要用打强度小组数来锻炼

2. 如何提高自己的爆发力

大家常挂在嘴边的爆发力,指的是使用器械或者徒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器械或者身体移到最远的距离。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输出的力量不仅要大还要快。

第一种锻炼模式:药球训练方法

动作一——药球下砸练习

身体站姿,双脚距离稍微宽于肩部,双手抱住药球在胸部的正前方,手掌心相对。收紧核心肌群,双臂上举药球到头顶,募集全身肌肉力量,瞬间用力把药球砸向地面。然后重复动作,训练强度建议做3组,每组做6-8次,组间休息1分钟。整个动作过程,保持身体的稳定,收紧核心肌群,募集更多的肌肉参与进来。

动作二——坐姿胸前推药球

调整好斜凳的高度,保持与地面的夹角为45度,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全脚掌着地,臀部以上部位紧贴在椅面上,双臂屈肘握球在胸前,手掌心相对。

运动时,收紧核心肌群,肘关节伸直使药球向前推出,达到最远的水平距离。然后还原,重复动作继续进行,训练强度做3组,每组做6-8次的锻炼,组间休息1分钟。整个动作过程,身体不能离开椅背,借用双臂发力和募集肌肉的力量,使药球运动。

动作三——身体转体抛药球

身体侧向墙站立,将药球放在左侧髋关节处,双臂屈肘握住药球并且靠近躯干,双腿稍微弯曲,全脚掌着地。

运动时,移动重心到右腿,左腿脚尖着地,同时身体向右侧转身,双臂伸直使药球向墙体抛出,旋转髋关节和肩部,使身体面向墙面。

然后还原,恢复动作,重复练习,训练强度做3组,每组做6-8次的锻炼,组间休息1分钟。整个动作过程,保持身体的稳定,用髋部和肩部的旋转带动双臂抛出药球。

第二种锻炼模式:徒手锻炼爆发力

动作1——击掌俯卧撑

身体呈标准俯卧撑姿势,保持背部绷直,脊椎处于中立位,双腿伸直并且双脚并拢,双臂伸直在肩部的下方,手掌心朝下指尖朝前

收紧核心,身体向下降落,到最低点身体瞬间向上伸直双臂,使身体悬空击掌,双脚脚尖支撑地面,保持不变。然后降落,双臂屈肘做俯卧撑,重复动作。整个动作过程,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注意肘关节不要锁死。

动作2——分腿跳

双腿呈弓步,保证前侧腿的大腿和小腿互相垂直,脚尖指向正前方,后腿屈膝膝关节夹角为90度,大腿垂直地面。收紧核心,使分开双腿向上跳起,双臂上摆,辅助身体向上跳起。双脚着地时,保证膝关节和髋关节稍微弯曲,减少下肢关节的冲击力,避免受伤。训练强度做3组,每组做6-8次,组间休息1分钟。整个动作过程,跳起时要保证身体竖直向上,保证髋关节和膝关节不要弯曲。

以上2种训练模式,大肌可以进行选择性的锻炼,一个月之内,你的爆发力会有明显的改观。

3. 怎样练爆发力 ..

格斗功夫爆发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爆发力对许多体育项目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速度力量性的格斗项目。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运动的训练中都非常重视对格斗专项技术动作爆发力的发展,无论运动员身材高大或是矮小,爆发力的优劣已成为其功夫水平高低的标志。可以说,当代格斗功夫的发展,与拳手对爆发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及提高有着密切关系。
在本文里,主要从运动训练学,格斗项目的运动特点等角度入手,对格斗功夫的爆发力训练中的基本方法,训练方法的采用原则和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格斗功夫爆发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身体的某部位或运动器械之所以能获得一定的速度而运动,是肌肉收缩做功的结果。而格斗功夫的绝大多数的动作,都是在快速节奏或爆发性用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基于爆发力在格斗功夫中的重要性,国内外的一些格斗专家及各类功夫高手对格斗功夫的爆发力训练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随之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爆发力训练方法。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训练实践中如何正确地、有效地发展爆发力。
在爆发力的训练中,做一般和专门力量练习以发展局部肌群爆发力时,负重量可达到拳手所能举起最大重量的70%-80%;在接近专项技术的动作的练习时,负重量可达拳手所能承受最大重量的30%-50%。如:拳手进行手持哑铃冲拳,脚绑沙袋踢腿、负重拧腰等。在专项格斗动作练习中,负重应接近于格斗实践条件,如:直拳击打靶位,侧踢击打沙袋等。拳手在练习时,要想提高自身的爆发力,无论选择何种负荷量的训练方法,都得保证这种练习的重复次数的选择要能促进力量的增长,同时还得又不能多到使练习的动作结构发生变化(即动作不能变形),应以保证完成标准的动作结构过程中,不降低工作能力和频率为准。一般重复次数在1-4次到5-10次之间重复3-6组。重复次数、合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负重的大小,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及动作的结构特点。在一次训练课中,安排的练习量不宜大,爆发力的练习通常在20分钟内。
(一)大负荷训练法:按照传统的力量训练理论,快速完成小负荷(最大负荷的75%以下)和中等负荷(最大负荷的75%-85%)的力量训练,是用于发展爆发力的常用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动作的爆发力。大负荷(85%-95%以上)训练导致动作速度缓慢,被强化的发展的是最大力量,而不是拳手的爆发力。由于许多教练及运动员等确信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而导致(也算是误导)一些拳手在训练中放弃了大负荷力量训练。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有关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展爆发力方面,大负荷训练优于中、小负荷训练。这主要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向运动单位发放冲动的频率和强度。大负荷训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的冲动强度大、频率高,能最大限度激活运动单位尽可能达到有目的的和同步的活动。虽然大负荷训练使动作速度相应变慢,但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使肌肉产生的力量更大,因而训练效果明显优于中、小负荷。
在格斗功夫的实际训练中表明,大负荷慢速训练与快速训练对增长力量是一样有效。如我们在训练中,让拳手一条腿作慢速负重练习,而另一条腿作快速负重移动练习。每次训练课要每条腿以最大力量运动20秒,共练3次。其结果是,慢速训练的腿的力量,此快速训练的腿的力量提高快。
中、小负荷训练可以使肌肉产生快速收缩,能够发展爆发力。然而向中枢神经系统传入的刺激强度,可能还不足以诱发足够高的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完成全部运动单位的激活。这可能是用中、小负荷训练发展爆发力有限的原因之一。
众多的格斗项目教练及运动员对大负荷和小负荷两种训练方法对肌肉收缩特征方面的变代,进行了比较研究。A组采用最大力量的80%-90%十1千克的大负荷,每组完成1-4次:B组采用最大力量的30%的小负荷,完成5组,每组重复7次。8周训练后,两组运动员的力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显着增长,而动作速度却只有用大负的A组运动员获得了明显的增长。这表明,为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采用最大重量的30%的负荷量是不够的。

在发展爆发力的各因素中,最大力量起主导作用,最大力量的增长有助于爆发力的发展。如果一位拳手的相对力量没有提高,那么就应该在训练中安排最大力量的训练,不然此拳手专项爆发力的提高就会受阻。日常训练中,我们认为最大力量对于发展爆发力是极其重要的,实践中已证明了这一点,通常我们在训练中采用大重量的杠铃练习,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盲目模仿。
(二)大幅度训练法:增加拳手练习动作的用力距离,在训练中可通过改进动作技术和发展其身体各部位关节的柔韧性来实现。但是一个好的力量训练计划必须要考虑到增加技术动作的加速距离,同时又要能提高技术动作的力量。凡是增加了动作幅度,又增加了动作幅度,又增加了肌肉力量的练习,其爆发力也会提高。

改善肌肉柔韧性的关键是要在每个力量练习的动作中,都要把肌肉充分伸展,然后充分屈曲。爆发性动作要在肌肉处于充分伸展状态下开始,在完成动作幅度的最后阶段还要继续发展快速力量。因为在动作结束前,使动作的速度与力量持续不断地增加,是动作具备有爆发性用力的重要标志。即每次练习都要让技术动作做到完整和准确,在最后用力阶段承受最大阻力,这样肌肉可以得到更大的刺激。如果只用中等幅度的动作进行练习,那么既不会提高关节的柔韧性,也不会增加肌肉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爆发力。

在训练中,拳手应在放下举重负荷之前,将这种肌肉充分收缩的姿势坚持1秒。由于这种方式对训练的要求更高,因此大多数拳手由于肌肉不能充分收缩,不能坚持这1秒,而失去了承受发展力量的重要刺激机会。

我们认为,在进行负重训练时,要把超过最大动作幅度的练习包括在内。如果在同个类似的练习中进行选择,应该选择一个用力距离较大的那种练习。拳手在反复作几次正确的动作主时,在肌肉处于充分收缩姿势时短暂地停留一下,使肌肉处于等长(静力性)收缩状态,肌肉的最大力量就可以得到充分增加。

(三)递增训练法:启用发展爆发力的训练手段,拳手应采用能使肌肉产生高强度快速收缩的练习手段。对于这些练习来说,动作的力量特征和速度特征的对此关系是极为典型的,即较大的力量表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完成专项技术动作时,其爆发力发挥的特点是要在足够高的水平上,同时表现出力量性和速度性的运动可能性。这要求我们在训练中需要兼顾练习负荷与练习速度这两个因素的发展。

但是,在提高爆发力训练过程中,力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总在来说是难以和谐共存的,因为肌肉收缩用于对抗不同重量的负荷时,呈现出在最大用力情况下,负荷小则加速度大,而负荷增加,则加速度降低,直到运动完全终止(负荷超过人体的最大力量)。因此,过去那种既适合用

于发展力量又适用于发展速度传统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能够影响爆发力的提高。在实际的训练课程中,有许多拳手用这种传统方法而收效甚微。不知你是否也有这种感受?

运动实践证明,递增爆发力的速度和力量成份是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方法。然而,当采用大负荷训练时,最大力量和对抗这种负荷的肌肉收缩能力得到了提高,即有利于改善爆发力的力量成份,但肌肉的收缩速度却难以达到实际格斗对抗有限负荷所需的肌肉速度。当采用小负荷发展爆发力,有利于提高爆发力的速度成份,但力量成份又达不到实际格斗对抗中所需要做出的动作的肌肉收缩力量。因此,调节好力量与速度这两个因素的匹配关系,提高爆发力构成因素的综合整体效应,是发展爆发力的核心问题。爆发力具有专项技术特征,不同的格斗动作都有其自身的爆发力用力特征,设计和寻找出格斗爆发力训练中专项力量和专项速度的最优比例关系。

爆发力递增训练法的一般方法,就是采用渐增阻力法,保证负荷重量和动作速度稳固提高。不论采用何种负重训练时,每组练习所采用的负荷重量以能够用正确的动作举起6次的重量为准,随着一段时间的练习,随着拳手力量和速度的提高,此时应将负荷重量有所增加,因为用以前所使用的重量进行练习时,拳手已经能用正确的动作连续举起的次数超过6次。故需将负荷增加至只能完成6次的重量,如此反复。这样,可使影响爆发力的力量和速度这两个因素得到交替、协调改善,有效地提高爆发力。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在训练计划中合理地安排好力量、速度和爆发力训练的强度、量、频率。

(四)超等长训练法:超等长练习指对肌肉进行快速动力性负荷牵拉从而产生爆发性肌肉收缩的练习。肌肉结构力学模型表明,肌肉在做离心收缩时,以弹性能的形式暂时贮存起的机械能在做向心收缩时释放出来,因而肌肉在离心收缩阶段被拉伸的长度与速度,决定了肌肉在离心收缩阶段被拉伸的长度与速度,决定了肌肉中弹性能的贮存和作用于肌梭的刺激强度,从而直接影响训练效果。从肌肉工作形式看,超等长训练的是肌肉,但从本质上看它训练的是神经系统。因此,肌肉拉伸和收缩的速度以及拉伸向收缩的速度以及拉伸向收缩转换的时间,这才是训练的焦点。

由前苏联生物力学家于1968年首先提出超等长训练概念。由于维氏着先是出的超等长训练是以跳深为代表的一些冲击性跳跃练习,长期以来,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下肢肌群。后来有克劳德尔等专家采用俯卧撑推起击掌作为手段,训练9周后发现实验组上肢爆发力显着提高。在实践中,一些专家提出了远高跳、转体跳、对掷(抛)实心球等各种超等长练习。由于练习方式的不同,其特点与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目前对这些动作还无权威性的归类。我国学者根据拉伸肌肉的作用力特征,大致将这些练习归为冲击式与拉簧式两种。

冲击式是以跳深为典型代表的一类超等长练习,迫使肌肉拉长产生离心收缩的力是从高处落下时对人体产生的冲击力。冲击式超等长练习强度大,对发展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肌肉的爆发力效果显着。按其动作结构可分:跳下后双脚向上纵跳、跳下后单足向上跳、跳下后双足向前蛙跳、跳下后单足向前蛙跳、跳上后转体跳。按跳下停留方式可分为反弹和无反弹二类。有反弹指从高处落下后迅速反弹跳起;无反弹指从高处跳下着地后不再作反弹跳起的练习。

拉簧式练习中,迫使肌肉拉长产生离心收缩的力是异侧肌群快速收缩产生的牵拉力或是克服身体、器械的重力。拉簧式超等长练习较冲击式超等长练习的强度小,但牵拉幅度大,反弹效应强,有利于发展肌肉的弹性力量。如:抛实心球(向上抛或向前抛)。

在进行超等长练习中,跳深是一种典型超等长练习方法,且适合于格斗运动。所谓跳深练习,就是练习者站立在一定高度的箱子上,练习者从箱子上跳下后又迅速地向前纵跳,或是练习者从箱子上跳下后又迅速地跳上另一个箱子,两个箱子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两种是比较常用的跳深练习。练习中,它使练习者的下肢肌肉先进行快速的离心收缩,紧接着爆发性地完成向心收缩,对提高练习者的支撑能力、快速力量,尤其是爆发力,有着其它练习方法无法相比的独特训练效果。维氏认为,在0.8-1.1米高度的箱子上跳深,训练效果最好,能满足一般练习者的训练需要。高度较低时,能使着地缓冲与起跳的转换速度达到最大值;相反,力量训练的作用越大。低于0.8米的高度适合于初学者和青少年训练;超过1.1米或者以负重来增加跳深的难度,会增加着地缓冲向快速蹬伸转换的时间,降低爆发性练习效果。前联邦德国的彼得茨恒认为,最佳效果的跳深应由1米高度跳下并立即跳上另一个跳箱或沿地向前跳。而另一位运动专家赞侬认为,在助跑后跳远成绩在7.80-8.00米的男子练习跳远的专业运动员(一般练习者可能达不到这个成绩),最适宜的高度是0.85-0.95米,跳箱与练习者下跳落地的着陆点之间的间距为2.5米,紧接着沿地面向前跳远3.6-3.7米;成绩在6.5-6.6米的女子跳远运动员,最适宜的高度是0.6-0.7,跳箱与下落点间距为2.1米,随后沿地面跳远3.1-3.3米。

在进行跳深练习时,拳手应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及功夫特点安排训练,要求跳下后立即跳起、尽量高跳或远跳。选择跳得最高或最远的下落高度及距离进行练习,可有效地发展拳手的下肢爆发力。如采用较低高度,有利于发展弹跳速度;如采用较高高度,有利于发展最大力量。除进行上述跳深练习,还要多安排一些跳深加转体或侧跳等练习。以适应格斗运动的需要。
目前,有关跳深训练的有效组数、重复次数以及恢复规律研究较少。如无专业人士指导,拳手一般可采用每周2次,每次训练6-10次X6-10组,每组间歇2-3分钟的休息时间。跳深练习对关节、肌肉、韧带的刺激较强,所以,在跳深训练前应有较好的一般力量训练基础,并根据拳手的实际力量基础来确定适合本人的合理跳深高度。

由于格斗运动对上肢爆发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故练习者可根据“跳深”及“超等长练习”的原理方法来设计出可供发展上肢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但拳手应练习中采用与专项技术相类似的动作形式来进行超等长性有肉收缩的训练。

(五)反应训练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动力性练习的速度冲击性负荷,刺激肌肉的本体感受器——肌梭,强化牵张反射的效应,提高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力量。反应收缩形式是一种高强度活动的肌肉拉长——收缩周期形式。就本质而言,反应训练法属于超等长训练,它能有效地增强肌肉爆发力。
该形式可通过各处中练习动作表现出来,一是以大强度跳跃为主的弹跳反应力,另一是以击打、鞭打、踢
踹为主的击打反应力。

如立定三级跳和多级跳,连续的单脚跳和跨步跳、蛙跳、跳远、跳高、台阶跳、障碍跳等等。这些练习的负荷强度和密度的变化,可通过重复次数、沙衣、练习速度、标志物等因素来控制。如负重练习则一般负重量为体重的5%—15%。可利用滑轮拉力器、橡皮筋、小哑铃、短棒等模仿击打、鞭打、投、踢踹等动作练习,每组次数一般为5-8次。还可采用大、小负荷对此交替练习,开始时采用克服大阻力的练习,随即突然减小阻力高速完成相同技术动作的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要确保动作的爆发性和正确性,应注意组间间歇,疲劳时应停止练习。

二、格斗功夫爆发力训练方的采用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专项性原则:从竞技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看,爆发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格斗功夫练习者的专项力量,即直接为提高拳手的功夫水平服务。在发展爆发力的训练中必须遵循“专项性原则”,即练习的动作幅度,动作方向、肌群的工人性质、爆发力的发挥速率,必须与完成专项技术动作(即格斗攻防动作)相符合。美国着名的力量训练专家约翰·杰西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运动员不应该在爆发力训练中过多地进行垂直面内的抗阻力练习。因为除去举重和赛跑外,几乎所有其它运动项目,尤其是格斗运动中更多地涉及到身体的旋转运动和额状面、矢状面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跑跳投等动作结构尽可能与专项技术相一致,以发挥出最大的动作效率。

(二)负荷:爆发力训练时,既要发展主动肌的力量,又要注意发展其对抗肌群和协同肌的力量;采用的负荷不同,其效果也不同。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负荷。训练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快速和瞬间的爆发生用力”。

(三)根据实际调节训练: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要求,递增爆发力构成的力量和速度两个成份,这样可避免爆发力的发展停滞不前。

(四)加强专项技术训练:加强格斗运动专项攻防技术动作训练,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发力前的伸展放松能力。如果发力前有关肌群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用力方向,用力角度不正确,导致了正确技术的用力工作距离缩短,而影响爆发力的充分发挥。

(五)爆发力训练中的间歇时间:爆发力的训练需要消耗相当高的“神经能量”,练习的组间恢复时间要相对较长(3-4分钟),因为在提高爆发力的练习中,最佳的效果要依赖于中枢神经向运动单位发放高频率的冲动。为了确保动作的爆发性用力特征,应该避免疲劳。

(六)注意放松练习:练习间或练习后,做一些徒手伸展放松练习,可使肌肉保持快速收缩能力。主动肌收缩,对抗肌放松,动作协调配合,减小主动肌收缩的阻力,收缩速度增大。

(七)切合实际:拳手在进行爆发力练习时,应根据自身的力量基础,现有学习条件来确定,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并随着训练经验的丰富,来不断完善训练计划,别忘了多学习有关于发展、提高爆发力的理论知识及训练方法,以此来充实自己,更好地为提高爆发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格斗功夫来服务。上述内容,主要是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格斗功夫中训练的实际情形,总结出的一些有关于格斗功夫练习者如何提升,练习、认识格斗运动中的爆发力。以此,让其认识到科学、有效的爆发力练习方法,从而远离那些看似神奇,实则收效甚微,甚至是白费人力、物人的练习方法。以科学的态度来打造一身超强的格斗爆发功力。

4. 怎样提高反应力和爆发力

推荐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
其中,单足跳和跨步跳的姿势是固定的,跳跃一般有两种姿态,即蹲踞式和挺身式。

三跳的技术动作概要如下:
1、单足跳:起跳后双腿交换,两腿交换动作协调,幅度大,以踏跳脚再次着地发力蹬踏。脚即将落地蹬踏时,小腿向前向后加速摆动,落地点接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蹬踏要有力快速。
2、跨步跳:单足跳蹬踏后,摆动腿积极快摆至与地面平行时突停,在空中形成一个弓箭步跨步姿态滑行。同时单,双臂有力配合摆动,带动躯干向上腾起。
3、跳跃:摆动腿积极下压扒地,形成蹬踏跳跃,以蹲踞式或挺身式的跳远姿态完成最后一跳。

5. 如何快速提高人的爆发力

1、俯卧撑

做俯卧撑也是可以训练爆发力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做俯卧撑存在误区,建议找个健身教练帮你,相信一段时间之后会好很多。

(5)发展爆发力最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运动过后要注意正确的休息方式。

1.不蹲坐休息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该情况多见于那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如长跑。正确的做法是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多做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浴(或游泳)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体表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大量散发。此时若遇冷水则导致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易使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动每次运动后感觉心力俱乏时,应适宜的放松,如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等,会有助于消除肌肉的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4.不贪吃冷饮运动时会损失大量热量,急需补充无可非议。但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泻、呕吐、并易诱发胃肠道疾病。

5.不立即吃饭在运动时,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也大为减少,若在运动后不经休息立即吃饭,就容易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紊乱和功能性失调,易得病。

6. 不吸烟运动时人的呼吸加速,机体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摄入量。如果运动后立即吸烟,将会使肺内含氧量减少,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头昏、乏力等现象。

7.不宜骤降体温如果室外温度较高,运动后会感到燥热难耐,倘若此时立即走进空调房间或风口纳凉小憩,会打破正常的生理调节机能,使生理功能失调,易得感冒、腹泻、哮喘、风寒痹痛等疾病。

8. 不宜马上洗热水淋浴健身运动后,体内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若此时马上洗热水澡,就会增加体表的血流量,引起心脏、大脑供血不足,有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6. 发展爆发力常用的方法

面朝大海,或空旷的地区,深吸气,然后大吼出来,坚持时间越长越好!

7. 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肌肉耐力测定一般可采用__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方法测定。
力量素质测定,包括静力性力量测定、爆发力测定___力量耐力_测定等。
柔韧素质测定方法有立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__等。
肌肉耐力的测定方法可采用
_引体向上、仰卧起坐__.
静力性力量的测定方法可采用__握力、背力___.
爆发力的测定方法可采用__纵跳、立定跳远____.
灵敏素质测定方法有____折线跑
___十字变向跑、滑步跑等。

8. 怎么最快练出强大的爆发力

对15~17年龄段的跳跃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解剖基础、影响因素、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青少年,跳跃运动,爆发力,训练爆发力也可以称为速度力量。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表现出最大力量的能力。它是跳跃运动员的主要运动素质,也是发展其它素质和掌握技术、完成动作的基础,爆发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众所周知,跳跃项目的关键技术是在快速助跑中完成快速起跳,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最后5m速度高达11m/s左右。在这样快的助跑速度下,并且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起跳,没有很好的爆发力是不可能的,所以,爆发力是跳跃运动员的最主要素质,这一素质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15~17岁这一力量发展的敏感阶段应该怎样正确发展?负荷量多大?采用哪些手段可以既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育,又能使爆发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1 少年跳跃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解剖基础15~17岁的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骨骼骨化过程尚未最后完成,身高增长速度由快到慢,肌肉纤维增粗,向横径发展,肌肉横断面和肌肉力量处在快速增长阶段,据研究15~16岁这一年龄中力量增长的速度为14%,相对力量已接近成人指标。此时,如果负重训练得当,可加快其肌肉原纤维、可溶性蛋白、肌浆蛋白的增加,加快纤维的纵向劈裂而使肌纤维数目增多。进行适宜的快速力量可使肌肉中的ATP和GC糖元的浓度、以及肌内的弹性、收缩与放松的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所以15~17岁年龄阶段的少年生长发育虽没结束,但他们的骨骼、肌肉、身高、心理承受能力都日趋接近于成年。并且力量增长处在一个敏感期。为此,我们有计划、有选择的采用一些发展爆发力的练习是必要的。特别是采用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能收到很好的效果。2 速度、最大力量对爆发力的影响爆发力也称为速度力量,顾名思义它和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训练中如何调节好力量与速度这两个因互是提高爆发力的关键。所以,必须了解速度、最大力量对爆发力的作用,才能调节安排好训练。在爆发力训练中,采用大阻力训练时,最大力量和对抗这种大阻力的收缩速度得到了提高。然而,这对提高比赛对抗有一定阻力的快速收缩速度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采用较小阻力训练时,虽对提高动作速度有好处,但长期采用,缺乏基础,难以提高踏跳时所需的肌肉力量,同时,因练习的作用时间太短,刺激不大,效果也不佳。所以,大阻力的练习和小阻力的快速练习必须很好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爆发力。在这两者中,绝对力量是发展爆发力的基础,完成动作的速度则是精髓。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采用小阻力要求快速完成的力量练习,可使绝对力量得到一些发展采用大阻力练习又能使抗阻力的能力得到发展,相互促进。但过多的采用一种练习,又会制约另一种素质的发展。所以在训练时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某一时期发展大力量和要求快速完成力量练习的比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3 爆发力训练的具体手段与方法在发展少年运动员爆发力时,要时刻注意他们处在生长发育期,选择手段时应考虑到他们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照搬优秀运动员的一些训练手段,显然是不行的过于谨慎,不敢采用一些有一定强度对肌肉刺激较大的练习,对提高爆发力作用也不利。即小了没有,大了有害,必须寻求一种适合于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和方针,才是快速提高他们爆发力的途径。实际中体会到:依据少年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解剖生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有医务监督的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避免局部负担过重,逐渐加大运动量与强度,是快速提高少年运动员爆发力的途径。具体方法与手段如下:1)要求快速完成的抗阻练习。①负重连续高位半蹲跳(140度左右)(负最大重量的30%~40%乘12~15次);②连续抓举(高位)(负最大重量的50%~70%乘4~7次);③连续高翻(负最大重量的50%~70乘6~8次);④负重直腿跳(负体重的20%~40%乘14~16);⑤连续快跳挺(负体重的20%~40%乘10~12次);⑥铅球、实心球前后抛(10~15次)。2)跳跃练习。①立定跳、立定三级跳、五级、七级、十级跨跳②6~8步助跑三级、五级、八级、十级跨跳③连续高蛙跳乘20m④6~8步助跑的各种跨跳、轮换跳、单腿跳(30~40m);⑤连续抱肚跳,弓箭步分腿跳,左右分腿跳,后背腿跳等(8~12次);⑥三级蛙跳加五个直腿向上跳(2~3组)。3)跳深练习。①利用一个或几个体操凳、跳箱等做一级式、多级式跳跃,可单腿跳也可双腿跳,可跨跳也可单跨轮换跳,形式可根据需要组合。体操凳和跳箱的高度:单腿跳(30~60cm),双腿跳(60~90cm);②单腿或双腿连续跳6~10个栏架③连续跳上高物,60cm~80cm高乘8~10次4)提高起动速度的练习。①15~30m起动跑乘4~6次②15~30m反复跑乘4~6次。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是作为基础素质应该重视。上边的这些练习在一次练习课上,可选其中3~5个练习,做4~6组,但目的要明确,在周计划中可安排2~3次,赛季强度要有明显递增,加大徒手的跳跃练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专项都会有教快的提高。4 发展爆发力时应注意的问题爆发力练习强度都比较大,选择练习和做练习时应注意:①练习的动作、方向、幅度都应力求与专项相似②爆发力练习时的用力程度、难度应大于专项技术练习时的用力程度和难度③在爆发力练习时,必须依靠ATP和CP来产生能量,所以每个练习时间不宜长,并且应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④练习时,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注意力要集中,场地要平整松软些,踝、膝、胫骨和腰骶部如有不适感觉应该及时减量,检查原因5 结论青少年的爆发力训练,要以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为主,合理的结合负重练习,不能冒然照搬成人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掌握好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比例,是快速发展爆发力的关键。青少年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爆发力,为今后专项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发展爆发力最常用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论述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方法有哪些 浏览:75
网络面板不能用的检测方法 浏览:708
眼睛黑眼圈怎么办有什么方法 浏览:535
用手机绕地转一圈测出亩数的方法 浏览:148
新旧玉米粒的鉴别方法视频 浏览:868
踢脚线安装方法与尺寸 浏览:403
蟹爪兰的养殖方法视频 浏览:766
研究方法具体有哪几种 浏览:766
用什么方法气走了你的追求者 浏览:540
再生胶脱模的解决方法 浏览:610
少儿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 浏览:210
oppo手机闪烁解决方法 浏览:633
干河粉的快速泡发方法 浏览:199
流量上网速度慢的解决方法 浏览:647
中秋节月饼的制作方法及图片 浏览:233
苹果5屏幕解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24
广告显示屏的芯片的安装方法 浏览:762
钢锯子的食用方法 浏览:709
上海普洱熟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浏览:611
怎么治疗发烧咳嗽的方法 浏览: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