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个恭菜,也叫做莙达菜,俗名牛皮菜、厚皮菜。为藜科甜菜属中的变种,给您说一下做法,望采纳:
一、素攒丝杂烩
材料:牛皮菜、鸡蛋、米粉、豆粉、面粉、香菇、冬笋、腐竹、黄花
做法:
1.牛皮菜洗净,除去叶,装入蒸笼蒸至熟,取出晾干水气;
2.晾干水分的牛皮菜用刀切成6.5厘米长的段;
3.将鸡蛋打入盆内,加米粉、豆粉、面粉、适量盐和水,调匀呈糊状;
4.然后将牛皮菜放入拌匀;
5.拌匀的牛皮菜逐块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以上,炸至金黄色,即成素酥肉;
6.素酥肉、素火腿、鲜菜、香菇(留一个不切)冬笋、腐竹(水发后)均切成筷子条;
7.鸡蛋摊成蛋皮切丝;
8.黄花挽结;
9.以上各丝定碗,加盐、糖、味精、胡椒、汤等,入笼蒸软,取出翻扣于大圆盘中;
10.锅中下好汤、盐、糖、味精、胡椒、吃好味,勾玻璃芡,淋于杂烩上,滴上香油即成。
二、腐乳汁胡豆炒牛皮菜
材料:牛皮菜、胡豆(蚕豆)、干辣椒、花椒、腐乳
做法:
1、牛皮菜摘掉老叶子,从中间掰断撕去筋(不撕也可以),洗净沥干水分;
2、锅里水烧开后把牛皮菜放入,焯熟后捞起;
3、把胡豆放入焯牛皮菜的水里,放1/2勺盐,煮熟后捞起沥干水分;
4、把牛皮菜稍挤一下水,切成约2cm左右的段;
5、炒锅放油40cm左右,烧到6-7成热;
6、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爆锅,倒入切好的牛皮菜和胡豆,翻炒几下;
7、依次放入1/2勺盐、一大勺白腐乳汁,一点白糖翻炒几下,放一点味精后起锅。
2. 败酱草作用
败酱草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性味: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主治: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
除作药用外,嫩根和叶可食用,还可作家畜饲料。山苦荬属中等牧草。茎叶柔嫩多汁,在青鲜时绵羊、山羊喜食。据牧民反映,它于春季对小畜有抓膘作用。牛、马也少量采食,但干枯后不能利用。此外,它还是养猪、养兔、养禽的良好饲料。
3. 麦菜和窝笋的关系
麦菜的梗不是莴笋麦菜,是莴笋的变种,又名莜麦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不知道“苦菜花儿开”是不是这冬冬),属菊料,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窝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谈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大量钙、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VB1、VB2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风尾”之称。 食用方法以生食为主,可以凉拌,也可蘸各种调料。熟食可炒食,可涮食,味道独特。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 莴笋又名莴苣、春菜、生笋、千金菜、茎用莴苣、青笋、莴菜、香马笋。 为菊科,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莴苣分茎用和叶用两种,前者各地都有栽培,后者南方栽培较多,是春季及秋、冬季重要的蔬菜之一。茎用莴苣是由叶用莴苣经长期长工选育而成,食用部分主要是花茎,嫩味也可食用,其茎肥如笋,肉质细嫩,故又名“莴笋”。莴笋的品种,根据其叶片的形可分为圆叶和尖叶两个类型。圆叶莴笋,叶长倒卵形,茎粗大,中下部较粗,两端渐细,品质好。尖叶莴笋,叶披尖型先端尖,茎似棒状,下部粗上部渐细,品质不及圆叶莴笋。莴笋一般应以粗短条顺,不弯曲,大小整齐;皮薄,质脆,水分充足,笋条不蔫萎,不空心,表面无锈斑;不带黄叶、烂叶、不老、不抽苔;整修洁净,无泥土者品质最佳。莴笋茎部肥大而脆嫩,味鲜美有香气,其茎叶均可做菜。莴笋日感鲜嫩,色泽淡绿,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