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氧化碳的监测方法
1.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固体热传导式、定电位电解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红外线一氧化碳检测仪。
(2)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五氧化二碘比长式检测管法、硫酸钯-钼酸铵比色式检测管法(万本太主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3)气体速测管。
2.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类别来源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空气 徐伯洪,闫慧芳主编:《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 非分散红外法 空气 GB 9801-88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 HJ/T 44-1999 气相色谱法 作业场所空气 WS/T 173-1999 气相色谱法 空气 杭士平主编:《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 硫酸钯-钼酸铵检气管比色法 空气 杭士平主编:《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 节选自国标GB 9801-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质量中的一氧化碳。
测定范围为0~62.5mg/m³,最低检出浓度为0.3mg/m³。
2 原理 .
样品气体进入仪器,在前吸膜里吸收4.67μm 谱线中心的红外辐射能量.
在后吸微至吸收其他辐射能量.两室因吸收能量不同.陂坏了原吸收室内气体受热产生相同振幅的压力脉冲变化后的匝力脉冲通过毛细管加在差动式薄膜微音器上.
被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放大器再转变为与浓度成比例的直流测量值。
3、仪器
3.1 一氧化碳红外分析仪:量程0~62.5 ㎎/m³
3.2 记录仪器:0~10mv。
3.3 流量计:0~10 L/min。
3.4 采气袋、止水夹、双联球。
3.5氮气:要求其中一氧化碳浓度已知.或是制备霍加拉特加热管除去其中一氧化碳.
3.6一氧化碳定气.浓醍应选在仪器量程的60%~80% 的范围内。
4、采样
4.1 使用仪器现场连续监测将样品气体直接通入仪器进入气口。
4.2 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时,用双联球将样品气体挤入采样气袋中,放空后在挤入,如此在清洗3~4次,最后挤满并用止水夹夹紧进气口,记录采样地点、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气带编号。
㈡ 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哪几种
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电化学的检测方法。
最早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用于氧气监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型电化学传感器开始用于检测PEL范围内的多种不同有毒气体,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与选择性。目前,为保护人身安全起见,各种电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静态与移动应用场合。
工作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通过与被测气体发生反应并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来工作。典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传感电极(或工作电极)和反电极组成,并由一个薄电解层隔开。
气体首先通过微小的毛管型开孔与传感器发生反应,然后是憎水屏障,最终到达电极表面。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允许适量气体与传感电极发生反应,以形成充分的电信号,同时防止电解质漏出传感器。
穿过屏障扩散的气体与传感电极发生反应,传感电极可以采用氧化机理或还原机理。这些反应由针对被测气体而设计的电极材料进行催化。
通过电极间连接的电阻器,与被测气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会在正极与负极间流动。测量该电流即可确定气体浓度。由于该过程中会产生电流,电化学传感器又常被称为电流气体传感器或微型燃料电池。
在实际中,由于电极表面连续发生电化发应,传感电极电势并不能保持恒定,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它会导致传感器性能退化。为改善传感器性能,人们引入了参考电极。
参考电极安装在电解质中,与传感电极邻近。固定的稳定恒电势作用于传感电极。参考电极可以保持传感电极上的这种固定电压值。参考电极间没有电流流动。气体分子与传感电极发生反应,同时测量反电极,测量结果通常与气体浓度直接相关。施加于传感电极的电压值可以使传感器针对目标气体。
电化学传感器包含以下主要元件:
㈢ 一氧化碳监测方法
在处理一氧化碳监测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分为现场应急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
1. 现场应急监测
2. 实验室监测方法
实验室方法中,一氧化碳红外分析仪量程为0~62.5 ㎎/m³,记录仪器和流量计也有具体要求。采样时,可现场连续监测或使用双联球将样品气体放入采气袋,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包括记录采样地点、日期和时间,以及采气带编号。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