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四等水准测量检核内容是什么
有如下内容:
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一、视距检核
1、前后视距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2、前后视距差是否超限(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部得超过5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
3、前后视距累积差是否超限(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累积差部得超过10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6m)。
二、黑红差
1、同一水准尺红、黑面(或者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读数差检核:K+黑面读数-红面读数(一对水准尺得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4.787。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面读数差部得3mm;对于三等,2mm)。
三、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1、黑面读数和红面读数所得的高差之差是否超限(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2、计算平均高差。
四、总的计算和检核
1、求总的视距,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2、高差的计算和检核。根据规范要求,求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和实测值,看是否合格。
❷ 测站校核常用的方法是
测站校核常用的方法是:双面尺法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方法一般有双仪器法双面尺法改变仪高法。准测量,最备稿后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2上,其检核条件为:
水准测量方法:铅搏在进行连续水准测量时仿激孝,如果任何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或前视读数有错误,都将影响所测高差的正确性。在每一测站的水准测量中,为了能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观测,以检核高差测量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这种检核称测站检核。
两次仪器高法在每一测站上用两次不同仪器高度的水平视线(改变仪器高度应在250px以上)来测定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如果两次高差观测值不相等,对图根水准测量,其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mm,否则应重测。
❸ 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校核方法有哪三种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来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自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
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❹ 水准测量中有哪些方面的校核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
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此式可用来作为计算的检核。但计算检核只能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不能检核观测和记录时是否产生错误。
2.测站检核
B点的高程是根据A点的已知高程和转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来。若其中测错任何一个高差,B点高程就不会正确。因此,对每一站的高差,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检核测量。
1)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2)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
3.成果检核
测站检核只能检核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超限。由于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尺垫下沉和仪器下沉等到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尺了倾斜和估读的误差,以及水准仪本身的误差等,虽然在一个测站上反映不很明显,但随着测站数的增多使误差积累,有时也会超过规定的限差。
1)附合水准路线检核
2)闭合水准路线检核
3)支水准路线检核
水准测量外业式作结束后,要检查手簿,再计算各点间的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和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计算各点的高程。
❺ 水准测量时测站检核方法有哪几种
测站检核方法有变动仪器高度法和双面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