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理论和方法

常用理论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4-08-21 21:53:37

⑴ 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有哪些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和模式众多。 从本世纪20年代初始到如今,各种理论此起彼伏,发展迅速。其中,对心理咨询过程的性质、目标、方法等方面影响最大的有四个流派的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为佛洛伊德,该理论强调无意识的冲突对行为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认为非理性的意欲与外界现实在内心引起的冲突是精神异常的原因。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等人,该理论强调环境和情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受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即行为会因情境而改变。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该理论强调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关心的是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心理障碍源于不正确的认知,主张以改变认知以纠正心理障碍。 在众多理论的影响下,心理咨询的方法也众说纷纭,多达四百多种。这里只能简要地介绍几种国内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 (1)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通过支持与鼓励,细听倾诉和解释指导,使面临困难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得到依靠,恢复自信,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培养合理的适应方式。 (2)心理分析法。 即精神分析法。其理论依据是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分析法力图破除来访者的心理阻抗,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诱发出来,使来访者明了症状的实质,从而使症状失去存在的意义而消失。 (3)行为疗法。 (4)人本主义疗法。 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而创立。人本主义疗法强调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形成真诚相待,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并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前进。 (5)认知疗法。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受人的认知所支配,某些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在错误前提下对现实曲解的结果。咨询的关键就在于指导来访者改变原来的认知结构,解除歪曲的想法,纠正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行为。 (6)森田疗法。 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创立。主张“顺应自然”,即指导来访者接受自己的症状而不企图排斥它,带着症状生活,象正常人一样,这样症状就会慢慢淡化而消失。还主张“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例如人的行为。团体咨询的对象可由背景、问题相似的人组成,其好处在于每个人都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了解自己于他人的联系及行为方式,增进理解与沟通太

⑵ 写论文的理论方法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8、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9、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11、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12、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13、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14、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15、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16、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17、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18、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⑶ 写论文常用的理论有哪些

理论框架究竟指什么?理论框架与支撑理论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些网友的看法:

A:把几个理论拧在一起说明一个主题?

B:我觉得说明主题不是在拼凑理论,而是你这个主题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解决过程会用到什么理论和方法等等,自然就引出来你能用到的理论,如果仅仅为了“理论基础”而罗列理论,就有药不对症之嫌了

C:不少学生以为在论文中或者研究计划书中,只要单独介绍一下某个理论,就是有理论框架了,其实不然。任何理论框架的应用,关键是应用这一理论背后的推断逻辑(所谓理论,是对两个或多个现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的陈述)。为此,需要把理论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放到你自己的研究情景(context)下,进行具体化应用,包括概念定义、操作定义(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D:写论文要持之以据,而不同的理论其前提假设不一定相同。写论文就是要在同一前提假设下多个理论相互结合从而说明同一问题。而这些理论构成的框架、结构,就是理论框架。

E: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理论框架,写法有所不同。

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纵向分析:沿着时间脉搏,将理论的缘起、发展、成熟及展望归类整理;

横向分析: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归纳与整理;

从大到小:从研究对象理论的外延到内涵,层层分剥至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一般而言,我们常用的理论框架是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的结合。而从大到小更多的是在理论综述阶段运用。不知你的研究方向,只能概而言之,呵呵~~~

F:这是理论框架的定义:理论框架:利用已有的理论对研究中各概念或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作说明,该理论则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

通过以上的材料,大概可以得出对理论框架的一些基本认识:

1,理论框架具有系统性,既这些理论是跟研究问题紧密相关的,通过研究问题将这些理论结合在一起,来支持你的研究。因此,理论框架不是理论的罗列。

2.理论框架是为研究问题服务的,因此,理论一定是根据研究问题涉及到的理论,涉及到了什么就写什么,涉及到了理论的某一部分就写那一部分。然后后续的研究就需要根据理论框架进行具体化分析,因为你的研究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的,没有这里理论基础你的研究就是bull shit,你的研究就不成立。

⑷ 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流体势的概念

地下流体的渗流过程是一个机械运动过程,流体总是自发的由高能区向低能区运动。M.K.Hubbert(1940,1953)将地下单位质量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总机械能定义为流体的势(ψ):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z——测点高程(m);

g——重力加速度(9.81m/s2);

P——测点压力(Pa);

ρ——流体密度(g/cm3);

q——流体的流动速度(m/s)。

可以看出流体势是单位质量流体的位能、压能和动能的总和。在静水环境或流速很慢时,流体的动能可忽略不计;由于油和水的压缩性很小,在某一特定深度(温度、压力)时其密度ρ可视为常量,则在地层条件下流体势可表示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当油在地层中呈游离状态时,考虑到毛管压力的影响,M.K.Hubbert(1953)又将油势表示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Pc为毛细管压力。

与油、水不同,气的可压缩性较大,其密度ρg为压力的函数,在此条件下,气势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从上可以看出,流体的势是对地下流体运动时所受到作用力的综合反映,且可以定量描述,故在研究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M.K.Hubbert是第一个详细论述流体势与油气运聚关系的学者,故流体势又称为Hubbert势。

在实际工作中,用单位重量的水势即水头(与测点压力相当的静水面标高)表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z——含水层的高程(m);

——测点上水柱的高度(m)。]]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下标f表示油、气或水,即Φf与水头相差g常数倍。

当流体性质一定时,势与基准面高程z和压力P有关,但势与压力的意义并不相同。在静水条件下,不同测点高程z1和z2(z1>z2)之间的压力差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根据式(3-5)不难得出Φ1=Φ2,即静水条件下各点的流体势是相等的。

(二)地下流体的力场及力场强度

根据势的概念,在充满流体的地层空间,流体总是由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必然存在一个处处与等势面垂直指向的势梯度负方向的力,并形成一个由力线系组成的力场。M.K.Hubbert将单位质量的流体在力场中受到的力(即负势梯度)定义为力场强度: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在静水条件下,水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则力场强度(即水的净浮力)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由于烃的密度较水小,故烃的力场强度(即单位质量烃的净浮力)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由式(3-12)和(3-13)可得: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ρh表示烃(油、气)的密度。可见在静水条件下力场强度是由流体的密度引起的。

在动水条件下,若不考虑毛细管力,则单位质量油、气、水所受到的力为浮力和重力的合力,故此时油、气的力强度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

为水的力场强度。显然,当

=0(即静水环境)时,上式即为(3-14)式。

上式表明,在动水条件下,由于流体的密度不同,导致流体的力场强度大小和方向的差异,此时在地下三维空间内,这三种流体将按各自的大小和方向运动,尤其是在倾斜的运载层中油气的运移路线将有明显的差别(图3-16)。

(三)UVZ法则

解方程(3-8)得到P,将P代入下式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图3-16动水条件下油气的运聚与等势面的分布(据E.C.Dahlberg,1982)

得到某点的油头ho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上式经数学变换可得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则(3-18)式成为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同理,对气有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式中:Uo——相对于水的油势;

Ug——相对于水的气势;

Vo——相对于油的水势;

Vg——相对于气的水势。

合并式(3-21)和式(3-24)则有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

上式即为对烃的UVZ法则。

可以看出,用U(或烃头)和V(或水头)来描述烃和水势的分布。在实际中,通过做等U值图(等烃势图)、等V值图(等水势图)和等z值图(构造等高线图),可以分析地下流体势的分布、油气运移方向及聚集部位。垂直于烃等势图的方向就是油气运移的方向,等势图封闭的低值区就是油气可能聚集的部位。

显然,通过流体势的研究确定油气的运移方向和路线以及预测圈闭位置,在勘探中有很大的意义。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油气生成后区域水动力条件的重大变化、构造起伏的明显变动都会影响流体势场的改变。因此,在用流体势分析油气运、聚过程时,盆地古构造、古地形、古水动力条件的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

阅读全文

与常用理论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陵肺癌免疫治疗方法 浏览:983
各个季节的白菜种植方法 浏览:889
宝宝高烧如何降温方法 浏览:325
解决无赖老板可用的方法 浏览:169
怎么在控制台执行main方法 浏览:756
房贷利率计算方法中lpr是什么意思 浏览:360
提取鸡血清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212
犬瘟热的快速的诊断方法 浏览:192
怎么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酮 浏览:731
大米白酒的手工方法步骤 浏览:487
垂直度公差测量方法步骤 浏览:284
机器人学习简单方法 浏览:586
同步到苹果手机的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05
做饺子皮的简单方法不用鸡蛋 浏览:459
摩托电喷常见故障检测方法 浏览:649
热敷贴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435
冷冻肉的正确解冻方法 浏览:333
割伤紧急处理方法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31
手机清理垃圾方法的小视频 浏览:107
蝎子培育方法有哪些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