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耳浴
耳浴一般采取侧卧位,外耳道口向上,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内,保持这个位置10分钟,然后将外耳道滴耳液倒出来。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
患耳向上,一只手将耳廓拉向后上方,并将耳屏推向前,使外耳道变直。
另外一只手将滴耳液滴6-10滴进入外耳道内,保持患耳向上10分钟,并同时反复按压耳屏,迫使药液进入中耳。
如果有鼓膜穿孔,并且穿孔比较小的时候,滴耳液有可能在穿孔上形成一个药液膜,不能进入中耳,这个时候需要给外耳道适当的压力,比如按压耳屏,迫使药液从穿孔进入中耳,有效抗炎。
药液量及时间:
每次应有足够的药液,最好充满外耳道至少5滴,保持滴耳姿势浸泡10~15分钟,充分使药物在外耳、中耳病变处接触,以增强疗效。
先洗再滴:
清除中耳分泌物可避免药液被分泌物阻挡或冲淡而失效或作用减弱。
常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洗耳,以洗至很少泡沫或不见泡沫泛出为宜,然后用消毒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再用抗生素类滴耳剂,可发挥更好的杀菌效果。
(1)滴耳液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耳浴的注意事项:
1、滴耳剂常见为真溶液剂型。倘若混悬液型滴耳剂,须摇匀后使用。
2、滴药时须牵引耳壳将弯曲的耳道拉直滴入外耳道内。
注意成年人应向后上方牵引耳壳,儿童应该向后下方牵引。
3、滴药液时不要让滴耳液瓶口或滴管接触到耳朵,尤其不要接触到病灶部位或渗出液体脓液等,以免污染滴耳液。
滴耳液一经打开,就要在一定时间(1个月)内用完。放置过久的滴耳剂效价会降低或变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感染。
4、有鼓膜穿孔者,滴药后可用手指按压耳屏,促使药液经鼓膜进入中耳,以增强药效。此时,部分药液可经咽鼓管流至鼻咽腔,患者可感觉苦味,是正常的。
5、冬季因药物温度过低,滴耳后容易刺激内耳的前庭器官,可能出现眩晕、恶心、刺痛等不适。
预防的方法是将滴耳剂装入内衣口袋片刻或放在手掌中前后滚动加温后用,但不可用沸水等加热。
6、在几种药液同时使用时,可相隔1~2小时交替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