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信字体怎么选 微信字体选择方法
微信选择字体的方法:
下面我以微信8.0.28为例为您演示一遍
1、首先打开微信然后选择【我】如下图所示:
Ⅱ 字体选择常识
1.选择字号的方法有哪些
选择字号方法很简单,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下拉列表按钮,在字号列表中选择或输入字号。
字号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中文数字,数字越小,对应的字号越大;另一种是 *** 数字,字号越小,字符也就越小。字号的单位为磅,用毫米换算的方法为:1毫米=2。
83磅;磅与号的换算单位是:1磅=1/72英寸,1英寸=21。 4毫米。
在Word中,表述字体大小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汉字的字号,如初号、小初、一号、…七号、八号;另一种是用国际上通用的“磅”来表示,如 4、4。 5、10、1 2、…4 8、72等。
中文字号中,“数值”越大,字就越小,所以八号字是最小的;在用“磅”表示的字号时,数值越小,字符的尺寸越小,数值越大,字符的尺寸越大。 1磅有多大呢?2。
83磅等于1毫米,所以28号字大概就是一厘米高的字,约相当于中文字号中的一号字。在Word环境下,也可以打印大标语、大横幅剪字时所需的足够大的“大”字体。
事实上,Word中最大字体可达“1638磅”!说到“磅”值,在这里就有必要说说中文Word中汉字字体的计量问题。 中文字号就是这十六种,而用“磅”表示的字号却很多,其磅值的数字范围为1~1638,也就是说最大的字号可以是1638,约58厘米见方,最小的字号为1,三个这样的字加起来还到到一毫米宽。
一般A4纸可容纳的最大字的磅值为630左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字的大小,想要特大字,或是袖针小字都可以。 中文Word对字体的的大小同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其中一种是我们常说的以“字号”为计量单位,如常用的“初号、小初、一号……七号、八号”等;另外一种则是以国际上通用的“磅”为计量单位,如“ 5、5. 5、6…4 8、72”等。
2.汉字的知识所有方面
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一李中)甲骨文.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着.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扰碧没有问世.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缓扰举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着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二)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着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三)篆书.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这些“官书”就是“篆书”.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
3.该如何选择标题的字体
书籍中的标题层次比较多,有大、中、小之分。
通常的出版物中 最大的标题称之为一级标题,即通常所说的章,二级标题是节,三级标题是目。大小标题的层次表现出正文内容的逻 辑结构,通常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加以区别,使全书章节分明、层 次清楚,便于阅读。
特殊类出版物大标题为“部”,接下来是篇、早。① 标题文字的字体选择。
标题的字体应与正文的字体有所区别, 既美观醒目、又与正文字体协调。标题字和正文字如果为同一字体,标题的字号应大于正文。
② 标题文字的字号选择。标题的字体、字号要根据书刊开本的 大小来选用。
一般而言,开本越大,字号也应越大。16开版面可选 一号字或二号字作一级标题,32开版面可选用二号字或三号字作一级标题。
③ 应根据一本书中标题分级的多少来选用字号。多级标题的字 号,原则上应按部、篇、章、节的级别逐渐缩小。
常见的排法是:大标题用二号或三号,中标题用四号和小四号,小标题用与正文相同字号的其他字体。
4.初学书法 该选择什么字体来练习
当你认为你的书法和临摹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追问:
毛笔我不大懂(不好意思啦,笔都是我爷爷买的)热心问友2010-02-20我觉得你可以从魏碑入手,或者篆书也行。它们对于初学者掌握字体的间架结构大有帮助。因为楷书大都是它们演变而来的。学书法字体要尽可能的按自己喜欢的字体入手,那样学起来有劲,进步也快。魏碑里我学的是《张猛龙碑》《张黑女志》 篆书字帖有《曹全碑》 《史晨碑》 《张迁碑》 《乙瑛碑》 楷书我学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自身告书帖》《祭侄文稿》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这些对基础大有帮助 扎实了基础就可以学行书了 我练的是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 草书嘛 我想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的 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 几十年的功夫的 好好学吧 祝你成功~ 毛笔我就还不清楚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