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注射标志:一般以上颌第2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作进针点;在上颌第2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1磨牙的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在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注射方法:病人采取坐位,头微后仰,上颌牙抬面与地面成45°,半张口,术者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开,以显露针刺点。以上述进针点进针,注射针与上牙抬面约成45°,向上、后、内方向刺入,针尖沿着上颌结节的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局麻药1.5~2ml。
麻醉区域:同侧上颌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的牙周膜、骨膜、龈黏膜(上颌第1磨牙的颊侧近中根除外)。
麻醉效果:一般5~10min后显示麻醉效果。
术中注意事项
(1)在行此法麻醉时,病人不宜张口过大,否则颊部由于紧张而不易良好地显示进针点。
(2)针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
(3)上颌第1磨牙的颊侧近中根是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1磨牙时,尚须在该牙颊侧近中根部的前庭沟处加行浸润麻醉。 注射标志:沿颧牙槽嵴向上,找出颧骨下缘与上颌骨颧突形成的交角即为外注射进针点。
注射方法:选用4~5cm长的注射针,从进针点进针,垂直进入达骨面,稍退针后,向上后内方向推进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射麻药2~3ml。
麻醉区域:与“口内法”相同。
麻醉效果:与“口内法”相同。
术中注意要点
(1)进针至骨面后,转向上后内方向推进时不宜过深,以免造成血肿。
(2)当口内法进针点处有明显炎症、肿瘤等病变时,宜采用口外法。
B. 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
常用的麻醉方法可分为三种:
椎管是什么? 椎管是椎骨和周围韧带围城的管状结构。内有脊髓、脊髓周围依次有软脊膜、珠网膜和硬脊膜包裹。
像区域局部麻醉和局部静脉麻醉都是不常用的局麻方法。
【睡眠麻醉】
关于睡眠麻醉国内是没有这一说法的。睡眠麻醉也称为静脉麻醉。睡眠麻醉采用的方法是麻醉之前在患者的静脉注射麻醉剂引导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进行局部麻醉,从而消除麻醉时的疼痛感,也消除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手术后患者犹如刚从梦中清醒,能够及时恢复意识。这种麻醉方法一般在监控装备齐全的大规模医院中使用。
麻醉常见问题回答:
麻醉过后脑子会不会变笨?
通常我们会误解,麻醉过后,由于尚未恢复一定会有比往常迟钝的表现。我们会认为是麻醉过后的后遗症。事实上只要是顺利康复,还是会和往常一样。不会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脑子变笨。
麻醉多久会完全代谢?
一般在24~48内就会从体内代谢掉。
哪些手术适合局部麻醉?
眼睛类的,比如双眼皮手术就可以局部麻醉。
哪些适合睡眠麻醉?
埋线提升,脂肪填充全脸,腹部吸脂,鼻部手术可以采用睡眠麻醉。
哪些适合全身麻醉?
动骨的大手术,比如颧骨手术、下颌角手术这些都需要全麻。
麻醉前的注意事项:
1.根据情况患者会发烧,这种情况是因为全身麻醉后肺会收缩而出现的现象。通过深呼吸、充分的加湿、运动和维持进食时间防止副作用。
2.麻醉之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内分泌疾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要跟医生充分的沟通,再进行安全的麻醉。
C. 麻醉的常见方法-2020医疗卫生麻醉学
麻醉即指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从而消除手术时疼痛。一、麻醉前用药目的
(1)镇静催眠,消除病人紧张的情绪;提高病人的痛阈;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以防发生误吸。
全麻病人以镇静药和抗胆碱药为主,镇静药常用的有地西泮、咪达唑仑,抗胆碱药常用药物为阿托品,东莨菪碱,有剧痛者加用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二、麻醉方法
(1)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2)局部麻醉
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代表药物:卡因类。
(3)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腰麻)、硬膜外间隙阻滞及腰麻-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麻醉药进入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术中主要是出现血压下降、术后主要是头疼。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药进入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术中主要是全脊椎麻醉、术后主要是神经损伤。
接下来我们来看道考题:
1.【单选题】麻醉前用药常给予抗胆碱药,其目的在于:
A.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B.减少全麻药用量
C.提高痛阈
D.防止误吸
E.产生遗忘作用
1.【答案】D。解析:麻醉前用药常给予抗胆碱药,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误吸。
D. 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注射麻醉药于牙 图5~1牙槽部浸润麻醉 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法 穿刺点 方向 深度 剂量 麻醉范围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 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成15度角,向上、向后、向内方向刺入 1.5~ 2.5厘米 1.5~2毫米 同侧上颌磨牙、牙周膜、牙槽骨及颊侧牙龈(不包括的 近颊根)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 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联线1/3处 大口张,从对侧下颌尖与第一前靡牙间,向上、后、外方向刺入 约0.5~1厘米 0.5毫升 同侧上颌前磨牙的腭侧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注射) 腭龈乳头基部(腭乳突处) 大张口,与牙长轴平行或从侧方刺入 约0.5厘米 0.2毫升 腭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垫尖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颌两前牙间,与下颌牙咬合面症行,向后、向外刺入。 约 1.5~ 2.5厘米触及骨面 1.5~2毫升 同侧牙、牙周膜、牙槽骨及 牙的唇侧粘膜及牙龈 舌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 同上 麻醉下牙槽神经后将针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醉 一法:同上 同上 麻醉舌神经后将针稍稍退出再转至下颌升枝前缘0.5厘米 0.5~1毫升 同侧颊侧牙龈及粘膜 二法:腮腺导管口后方1厘米处 与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 图5~2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见图5~3。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节牙孔注射):见图5~4。 图5~3腭大孔注射 图5~4节牙孔注射 拔牙麻醉选择:见表5~2 表5~2拔牙麻醉选择 牙位 唇、颊、侧 舌、腭、侧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腭侧浸润麻醉或切牙孔注射及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 浸润麻醉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 浸润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后神经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 腭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 加对侧下牙槽神经交通枝) 下颌孔注射 加对侧局部浸润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下颌孔注射颊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 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孔注射)和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图5~5、5~6、5~7)。 图5~5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位置示意图 图5~6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及方向 图5~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部位的解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