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31 08:58:13

㈠ 生大黄的功效和作用、用量

生大黄使用时宜予单包,根据用户每日泻下次数调整大黄用量,以每日1~2次为度,以防泻下太过伤正。

1、利湿退黄:大黄属于苦、寒之品,归胃、大肠经,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药治疗肠道湿热积滞引起的痢疾,肝胆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尿赤等病症。

2、泻热通便: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3、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1)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生大黄使用注意事项:

1、如用大黄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2、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3、大黄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4、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㈡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m.xiangha.com m.pingguolv.com、 m.pingguo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大黄的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大黄的作用: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的应用:
1、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
,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㈢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强壮身体

黄芪泡水有增强体质的功效,科学家曾用实验证明:服用黄芪水的动物,明显比未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快的多。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2、治疗骨质疏松症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地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3、防治慢性鼻炎

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虚汗、盗汗、过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强心肌收缩力

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有效的预防身体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

5、治疗脾气虚症

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防治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症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疗胃炎

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3)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黄芪的禁忌

黄芪一般没有特别明显的副作用,或者是不良反应,因为它是一种温补性的药物。但是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因为黄芪可以补阳气。并且可以止汗,所以如果有感冒发热,并且胸闷人不适合服用黄芪,以免加重病情。

2、如果患有肺结核的人不适合服用。并且平时有发热,口干舌燥,或者是吐血的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女性也不适合服用黄芪。因为黄芪可以使染色体畸变,并且可以使细胞微核率增高。所以孕期女性不建议食用,否则会给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

㈣ 大黄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将军、川军、生军、马蹄黄、锦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2米。肉质根及根状茎粗壮。茎中空,绿色,平滑无毛,有纵纹。单叶互生;具粗壮长柄,柄上生短刺毛,白色;基生叶圆形或卵圆形,长宽均达35厘米,掌状五~七深裂,裂片矩圆形,边缘有尖裂齿,叶面生白色短刺毛;茎生叶较小(南大黄基生叶5浅裂;鸡爪大黄叶裂极深,裂片狭长)。秋季开淡黄白色花,大圆锥花序顶生;6裂花被,9个雄蕊。瘦果矩卵圆形,有3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根及根状茎入药。秋末冬初采收,去粗皮,切片干燥备用。

【生长环境】于西北、西南各省有分布,南方高寒山区有栽培。多于阴湿处生长。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

【验方精选】第一方:15克生大黄粉,10克大米粉,100克蜂蜜。

用法:将上方用温开水适量调匀,每小时服10毫升,至排出蛔虫,症状消除为止。

主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第二方:30克生大黄。

用法:取上药,加200毫升水,煎沸。做保留灌肠,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疗程为五~七日。

主治:肾功能衰竭。第三方:30克大黄,适量米醋。

用法:将大黄研为细末,加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的涌泉穴,每次2小时,可用2~3次。

主治:肠胀气。第四方:540克生大黄粉。

用法:每日3次,每次3克,胶囊装,开水送服。连服2个月。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

主治:高脂血症。第五方:100克大黄。

用法:取上药,加入1000毫升米醋,浸泡10日。用该药液浸泡患手,每次2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儿童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

主治:手癣。第六方:适量大黄。

用法:每日九~十二克,用250毫升沸水冲泡,待温后徐徐吞咽。每2小时泡服1次。连服2~4日。停用其他药。

主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第七方:适量大黄粉。

用法:取上药1份,合陈石灰2份,炒至大黄成黑灰时取出研粉。将粉撒布于创面,或用麻油或桐油调涂患处。

主治:烧伤。第八方:适量大黄。

用法:取上药,烘干,研成粉末备用。每次取10克大黄粉,用酒适量调成糊状,涂于脐部,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每日1次。

主治:小儿便秘。

㈤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不过,由于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妇女胎前产后及身体虚弱者应慎用。

从宫廷医寨、医家着作到民间单方,从配伍内服到炮制外用,大黄都以其泻热通便,止痛、破积行淤的功效被医家和病患所称道,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洗刘、膏剂等。除此之外,大黄茶、大黄酒等也是养生保健之佳品。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

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5)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中药大黄的服用禁忌

成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脾胃虚弱、虚寒等病症患者忌服;不能超量服用,更不可长期服用。

用该品泻下通便,煎服时应后下,或用沸开水泡汁,否则药效会减弱。

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黄色。此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因此授乳妇女不宜服用。由于该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间也必须慎用。

服用大黄,最好是听医嘱。

㈥ 炙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经酒制后对其所含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均有影响,其泻下成分番泻甙及大黄酸明显减量,加酒对鞣质影响较小,因此泻下作用减弱而收敛作用相对增强,现认为大黄所含的鞣质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由此可见,生大黄泻下作用强,酒制大黄泻下作用弱,在临床上患者大便不通畅者用生大黄;大便通畅者用酒制大黄。

㈦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作用:1.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压的作用,调节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用药,黄芪同时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6.具有氧化性。黄芪的化学成分有: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如芒柄花黄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体虚的人服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抵抗力,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黄芪食疗价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
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结果也证实,服用黄芪的时候,最好不要服用环磷酰(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否则互相会相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黄芪1片,泡水喝。用黄芪1片,加枸杞子3粒,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黄芪2片,煎汤。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可以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温馨提示:黄芪泡水喝时,一定要刚烧开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㈧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呢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可活血,止痛,化瘀,行气,通经,祛风;用于血瘀气滞,胸胁刺痛,经闭腹痛,腹中肿块,跌打肿痛,产后瘀阻等症。
姜黄主治
现代药理研究,姜黄有抗炎、抗菌、抗胃溃疡、抗肿瘤、利胆作用;还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早孕、抗血凝与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保护胃黏膜,保护肝细胞。
临床上选方可用于心痛不可忍、胃炎、胆道炎、风寒湿痹、高脂血症等。姜黄可以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出现的肠胃疾病啊还有风湿性疾病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起到降脂的功效呢,是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可以预防跌打损伤。

姜黄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3~10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1、涂抹
将适量的姜黄研成细末,涂抹于皮癣痛痒处,不拘时服,经常涂之。可治皮癣痛痒。
2、漱口,研末
姜黄、细辛、白芷各等分。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涂抹于患处,盐水漱口。可治牙痛。
3、冲泡
姜黄、炒香附3克。将以上2味中药研成细末,温水送服,每日3次。治跌打损伤。

姜黄的功效以及日常用法是什么呢?姜黄如何用,上面针对不同的用法,用量也是不易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自己的病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哦。姜黄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清热解毒去火,对于降脂减肥是有好处的,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中药材。

㈨ 大黄的功效

大黄的作用: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大黄的应用:
1、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
,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阅读全文

与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种方法来处理流鼻血快速止血 浏览:811
出错率10秒解决方法 浏览:832
拿钱爱心最简单的方法怎么叠 浏览:984
万用表焊接调试问题解决方法 浏览:351
砖墙砌砖方法有图片 浏览:16
用胶水做小兔子的简单方法 浏览:680
慢性皮肤病康复训练方法 浏览:284
上课如何变积极的方法 浏览:443
印章质量检测与规范方法 浏览:497
苹果设置设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6
棉花的种植密度和方法 浏览:25
组织行为学态度测量方法 浏览:647
天际隔水炖使用方法 浏览:716
肺结节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浏览:128
成衣制作方法分析 浏览:783
香樟种植方法 浏览:106
泮托拉唑的食用方法 浏览:807
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浏览:725
熏鱼干的食用方法 浏览:503
gridview使用方法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