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医院常用消毒方法 用法
医院常用的消毒有4种类型,第一种就是高温对于专用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和消毒。利用专业的消毒柜或者消毒箱进行杀菌消毒。第二种,就是利用紫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UV灯进行照射后,对于环境进行杀菌。但是不是很全面。
第三种就是利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对于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进行杀菌。但是有一定的时效性。浓度较高时,对于人体有一定的风险和危害。第四种,利用活氧水对于环境、物表、皮肤等等多个应用场景。对于医院的消毒杀菌,高效快捷。
❷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有通风消毒、高温消毒、紫外线日光消毒、超声波消毒和化学消毒。
1、通风消毒:通风的作用在于使空气流通,可以带走一部分在空气中的细菌或者吹走物体表面附着的细菌。
2、高温消毒法:使用高温蒸煮可以杀灭大部分的常见细菌,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毒目的。
3、紫外线消毒:适当波长的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细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日光照射或紫外线灯照射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4、超声波消毒:超声波是一种特殊的声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能使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失去活性,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5、化学消毒:可使用化学制剂,如灭菌剂、高效消毒剂等,这些制剂对细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诺福消毒剂,是一款食品级别的消毒剂。
❸ 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灭菌、臭氧、液体化学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氯己定、季铵盐类消毒剂]。
❹ 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法和灭菌法有哪些
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法如下:
(1)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
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
常用于手术室和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
5-10ml/m3加热水1-2m3,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环氧乙烷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操作方法:灭菌可用柜室法或丁基橡胶袋法。
①柜室法可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进行。将物品放入柜室内,关闭柜门,预温加热至40-60℃,抽真空至21kpa左右,通入环氧乙烷,用量1kg/m3,在最适相对温度(60-80%)情况下作用6-12小时。灭菌完毕后排气打开柜门,取出物品。
②丁基橡胶袋法在特制的袋内进行。将物品放入袋内,挤出空气,扎紧袋口。环氧乙烷给药可事先放安瓿于袋内,扎紧袋口后打碎,使其气体扩散;亦可将钢瓶放在40-50℃温水中气化后与袋底部胶管相通,使气体迅速进入,用药量为2.5g/l.将橡胶袋底部通气口关闭,放入20-30℃室温中放置8-24小时。
注意事项:
①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开关处。用时轻取轻放,勿猛烈碰撞。②消毒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钢瓶需加温时,热水不可超过70℃。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气(检测有无漏气,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钠指示剂的滤纸片贴于可疑部位。如有漏气,滤纸片由白色变粉红色)。袋内物品放置不宜过紧。④环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通风环境,待气体散发后再使用。⑤本品液体对皮肤、眼及粘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立即用水冲洗。⑥在环氧乙烷消毒的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昏头痛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