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
提升认知能力是提升自闭症儿童其他一切能力的先决条件。究其原因是因为:
1、认知能力是结合了自闭症儿童的知觉、模仿、小肌肉、大肌肉、手眼协调能力而发展出来的。
2、协助孩子理解周围的环境,组织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概念认知能力,比如对因果关系、计划能力和抽象符号的理解。
3、促进孩子在沟通和社交方面的发展:埋友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对环境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也相应提高,并降低了对环境和他人的焦虑,会更加从容自信。
4、进一步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类化能力。随着认知方面的发展,孩子处理新事物的灵活性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从以上4点可想而知弯告,认知能力的训练对自闭症孩子康复有多么的重要!
那么什么是认知理解能力?他们在学习认知能力上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和改善自闭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呢?带着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一一展开分享!
一、什么是认知理解能力
认知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被认为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配对能力(分辨相同、不相同及相似的东西)、分类能力(识别不同的类别)、理解先后次序的能力(空间、时间上先后次序)、概念的理解能力(物件及其属性的认识)。
二、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认知理解能力上有哪些困难?
1、无法有效地从过往经验中获得知识,并归纳出一些定律来。
2、倾向于用死板记忆的方式去学习、对所学的事物缺泛真正理解。
3、倾向于通过单一的方式处理物件和行为,无法将已认识的方式应用于其他人或事物,即不会类推和泛化。
三、认知理解能力正确干预训练方法
1、颜色视觉训练
红—橙—黄—绿—青—蓝—紫告神,老师或家长一定要对混合色的明确命名。正确认识颜色的指标包括三个: 配对 、 指认 和 命名 。
2、形状知觉训练
先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再训练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然后训练认知菱形、椭圆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接下来训练把长方形纸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纸片折成三角形;最后训练认识字。
3、色形两维的感知训练
先训练形状抽象,再训练颜色抽象,最后训练同一抽象。
4、整体和部分感知训练
先训练认识物品的部分,再训练认识物品的整体,最后再训练认识物品的部分和客体的整体。
5、大小感知训练
先训练判断圆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大小,再训练判断椭圆形、菱形、五角形。
6、方位知觉训练
先训练辨别上下,然后训练辨别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最后训练辨别前后。
7、记忆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是5~9个项目,为了扩大容量,可以采用组块的方法,把小的记忆单位组合为大的记忆单位(比如把单个汉字变成双字的词来记,记忆的容量就扩大了一倍)。然后把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卡片、实物和生活事件记忆训练在道理上都是一样。
8、生活记忆训练
先训练几天前的事,再训练几个星期的事,然后训练前几个月的事,最后训练一年前的事。
9、思维训练
先训练直觉行动思维,再训练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训练抽象概念思维。思维训练包括概念、理解、判断、推理、分类等。很多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的训练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按部就班进行。比如,教自闭症孩子学习数的概念,首先训练能说10以下的数词,能点数5个以下的实物,但说不出实物总数;再训练点数后,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5~15个);接下来训练能进行少量实物加减运算,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借助实物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最后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
实际上,认知能力训练,我们还要密切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加强训练。比如能够理解听懂各种指令。
1、执行生活化指令(去拿杯子、去关门、去拿包包、去拿遥控器等)
目的:执行指令的主动性
听觉理解、听动协调
训练方法:此项内容要在自然的生活情景中去做,比如你渴了,让孩子去拿杯子,你要换台让孩子帮你拿遥控器等,根据孩子的反应,刚开始距离可以近一点,等孩子理解了之后就可以把距离拉远一点,距离和方位要变化的多一点。
2、听指令“拿一样”的(苹果、面包、香蕉等)
目的:视觉观察、视觉配对
理解一样的
训练方法:初期强化时先用一对物品,桌子上放一个,大人手里拿一个苹果,然后给孩子发指令拿一样的,待孩子没有反应时,大人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辅助,帮助孩子去完成。等孩子能一比一的完成之后,在增加另外一对,以此类推让孩子慢慢的去接受,期间的指令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及时的去泛化,如能理解了拿一样的之后,在泛化到拿一样的给我,或把一样的给我。
3、认识日常用品及水果蔬菜(葡萄、面包、毛巾、牙刷、橙子、碗等)
目的:视觉观察辨别、理解能力的提升
训练方法:在让孩子认识这些物品时,首先目标要明确,比如让孩子认识碗,初期时桌子上面只有碗,给孩子发指令“拿碗给我”,等孩子能在桌子上的任何位置都能拿对了之后。在添加另一个参照物,但此时依然是让孩子去拿碗,目的就是让孩子真正的认识碗,逐渐的过渡到生活中真实的情景去,比如吃饭了,昊昊去帮妈妈把碗拿过来。
………
每种评估或康复训练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意义,他们之间通常是交叉的。比如,所有的训练体系中都可能用到ABA的奖励或惩罚。每个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家长和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自闭症干预方法。
B. 谁知道自闭症孩子怎么进行认知训练
智障儿童的认知训练,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发育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算学得慢,总是在沿着上坡走,科学研究表明,除了深重度的智力障碍是无法接受训练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的智障儿童都可以在科学连贯的训练中得到进步,并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认知训练角度来说,孩子学习任何一个课题(项目),都要走“感知——理解——表达——泛化(扩展)”这条线路,以学颜色为例,孩子把红色做为颜色学习的第一步,要先“感知”红色是咋回事、再“理解”什么是红色、再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红色,再把红色“泛化”到生活中,比如过马路时见到红灯知道停下来。如果不了解这个学习规律,要教颜色时,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个个教给孩子“这是红气球”、“这是绿气球”、“这是蓝气球”、“这是黄气球”,这种教法如果遇上一个连视知觉都有问题(无法分辨红色与其它颜色的不同,就是说,他连红色物体与红色物体的配对这一关都过不了),孩子只会被一堆气球搞兴奋或搞迷糊。 说到这,必须要提ABA教学法了。我得承认,以前对ABA有点误会,认为它是一种刻板地教孩子做这做那的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方法,大概就是指令发出了、孩子去执行。后来现ABA是个适合所有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法,甚至在与正常孩子的沟通中,都可以运用ABA。上周末我去朋友家玩,与她四岁的聪明儿子玩了整整三个小时,全程使用ABA的教学课题,包括记忆搭积木、动物表演、讲故事、木头人游戏、视觉训练之找不同,孩子大人都非常开心。举一个例子,在玩“记忆搭积木”游戏时,我认为孩子很聪明,直接上六块积木,中间一张白纸一挡,我搭好六块积木后,打开白纸,让孩子记忆十个数,再挡上白纸,发指令“跟我搭一样的”,孩子的表现让我知道这个课题设置难了,马上后退,撤掉两块积木,变成四块搭,明显这个设置符合孩子的能力,他在记忆模型时说“太简单了”,但真正搭时又忘掉了某个细节,我马上给予辅助,再给他快速看一眼,他搭完后我把两堆积木摆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去总结“哇,一样的”,然后我们快乐地击掌欢呼。等孩子稍微熟悉这个游戏规则后,我让他也当当老师,他摆积木造型,我去记忆搭,而全程是由妈妈当裁判帮我们数数。这种快乐的三人合作游戏,真的再让我们玩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厌烦。 那ABA到底是何方神圣?我大概描述一下,ABA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英文缩写,通过一个个回合式教学来进行,精髓是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及时强化。 一、分解课题 课题是指孩子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课题成百上千,ABA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这个过程就是“分解课题”。比如教认识颜色,从红色开始教(先不教其它颜色),第一步应该是配对分类,让孩子“把一样颜色的放一起”,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学习规律的“感知”阶段。说到这,可能有许多人要问“为什么教颜色时不直接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比如拿着红气球、红杯子等教‘红色’,而是先让孩子去配对去分类呢?”因为在认知发展规律中,知觉算是最基础的能力,如果人在视觉上都无法分辨并理解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的不同,又怎能理解更复杂的物体命名和功用呢? 接着讨论“分解课题”之学习颜色的例子,第一步是配对分类,如果孩子能在有干扰物的情况下把红色与红色物体快速正确地放在一起,说明孩子已经感知到了红色,注意:随着教学的深入,老师的指令语已经从最初的“一样颜色的放一起”变成了“红色的放一起”,在孩子具备这个能力后,进行第二步训练——理解,就是让孩子“拿红色给老师”,如果孩子能在有多个其它颜色物体的干扰物中间快速正确地拿一个至多个红色物体出来,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理解红色的能力,就进行第三步的训练,让孩子表达红色,比如老师问“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回答“红色”。 ABA强调无论教孩子什么能力,比如物品认知、形状、数学、说话、画画等,都要遵循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刻板,但教学的执行者是谁?是老师。试问:你手上有一个孩子,你设计好了课题、把一步步课题分解得很细,进入教学后你发现孩子对这块的能力超乎你的预期,他学得很快、掌握得很透彻,那你还会按照写好的教案去一步一步细细教吗?——肯定不会,水涨船高嘛。 二、给予辅助 智障儿童之所以学东西很慢,是因为大脑发育的问题,让他们无法象正常儿童那样顺利地接受外界信息并输出这些信息,他们很难通过观察而自然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孩子一个新的课题时给予辅助,刚开始时可能是手把手的完全辅助,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减少辅助。这是ABA的一个主题原则。比如教孩子画一个苹果,一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画,然后不再手把手教、而是给他一个视觉提示,即苹果图片让他照着画。再是老师先示范画一个苹果,收走,让孩子自己去画。最后是直接让孩子画一个苹果。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正常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经历过无数别人的“给予辅助”,包括父母、老师、同伴,记得我小时候学包饺子,是妈妈手把手教并示范了许多回,我才学会。 做一个合格的特教老师,一定要掌握辅助的方法和技巧,不会辅助得太慢太晚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会过多给予辅助而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三、及时强化 在课堂上听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耶”、“太棒了”、“你好聪明”,这就是强化。强化的意思就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正确反应后,老师给予的反馈。在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 其实“强化”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生孩子之前、在学校当老师时,系统学习过《教育心理学》,里面就有一章专门讲“强化”,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强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爱学哪门功课,主要是因为喜欢教那门课的老师,而为什么喜欢那个老师,当然是那个老师对自己好总表扬自己了。 特殊孩子虽然在认知发育上存在多多少少的障碍,但爱听表扬是全人类的共性。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对你的要求有了正确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是正确不正确?如果他不确定这点,那为什么还愿意继续跟随你的教学呢? 分解课题、给予辅助和及时强化是ABA教学的内涵,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智障儿童认知训练中有哪些课题可以去做呢? 按照儿童认知发育的规律,我把训练步骤大概理一理—— 1、模仿:动作模仿、仿说、使用物件模仿,随后进行听指令的教学 2、视知觉:从配对和分类开始 3、搭积木(也可以和配对、分类同时进行):搭积木属于使用物件的模仿,练习孩子的视觉空间、顺序等。如果孩子搭积木不行,就要退回到动作模仿。 4、自己的认识(五官、名字等)、日常用品认知、水果蔬菜动物卡片认知、人物认知 5、功能性配对:比如了解牙刷和牙膏都是刷牙用的。 6、分类:先把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给归归类,再进行类别教学。 7、形状(如果孩子对颜色敏感,也可以先教颜色) 8、颜色 9、对比性认知: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 10、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中间、旁边 11、肯定与否定的教学 12、数的概念:唱数、任意起止数、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认识自然数、序数、量的多少、数的大小、数的分解与合成、加减运算、应用题 13、时间教学:钟表、一天的时间、星期几、年月 14、所有课题的结合(泛化),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课题只是特教专家和老师们根据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套路,并不表示孩子非要学会前一项、才能进行后一项的学习,有许多课题是可以穿插着同时进行的。而且孩子能学的课题绝不仅仅为上述十几项,课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和家长肯用心,就能从基本课题上演化出许多子课题,即纵向上可以不断延伸。 认知训练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用慈绳爱索牵引孩子外,家长和老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到我们的孩子。给爱注入智慧,这份爱会更加有意义。 除了对认知训练的步骤和课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确了我家孩子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再也不会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栋栋属于复杂的脑损伤,医学上诊断为“脑瘫加自闭”,脑瘫是主、自闭是辅,这就要求我这个当妈妈的,既要了解脑瘫康复的知识,又要了解自闭康复的知识,这双重的任务要求我除了对生活对生命继续保持阳光乐观的心态之外,还要更加努力上进,我学得越多,对栋栋的病情就会了解得越多,那对他的康复就会帮助得越多。 现在,我明确了目前栋栋要做的主要康复项目,包括运动训练(PT)、感统训练、中医按摩以及DOMAN训练(给予五大感官大量的持续的信息输入)。 在跟一些病友交流中,有遇到和栋栋一样情况的孩子,即基础能力比较弱,连最简单的“拍手”这样的模仿都不会做、脑子里没有相同物体的配对意识、“拿”和“放”这样的指令都听不懂,这样的孩子要从哪些方面找到认知的切入点?我想从一些理论知识方面分析一下。 认知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觉、注意、记忆(经验)、知觉、分析推理、策略生成、预估与调整、表达等。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感觉的训练” 即感官通路的训练是认知训练的基础,这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的训练,其实这些就是改善脑功能的训练。借用一个好友对认知训练的观点“要想富、先修路”,这个路就是感官通路,关于感官通路方面的训练,DOMAN方法值得大家去借鉴。 在认知的训练上,注意力的集中是继基础感官能力训练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基础,这些注意力的训练包括视觉和听觉方面的。 记忆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感觉经验上的,这些感觉经验包括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和味觉的,大脑接收到新的感觉信息,透过对感觉记忆的解读,从而形成了知觉,在知觉的基础上,我们的大脑才有了形状、颜色、方位、时间、大小、量度、质地等概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想要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先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说句大实话,以栋栋目前的能力,即使他会走路,那些课程对他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是指他跳起来都很难够到。既然如此,还是让栋栋老老实实地先打好认知基础吧,这个认知基础就是修好感官通路。 还有一些病友总问我“我的孩子认知很差,怎么办呀?从哪方面入手教啊?”其实想给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最基本的前提是你已经清楚分析并了解了你家孩子的情况,就象我在文章开头说的,如果你的孩子连颜色形状这些概念都没有搞明白时,学习数学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家长们多了解一些认知训练方面的知识,知道学习一个课题(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你的孩子。举几个例子—— 模仿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视觉专注与视觉记忆、基本的互动意识、基础的本体感意识、基本的欲望表达与动作能力。 配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拿和放的能力,并具备基础的模仿和听指令能力。 物品认知训练的前提是孩子具备基本的配对和分类能力。 学习形状和颜色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和模仿能力、分类及配对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 学习方位词的前提是孩子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空间的概念、具备一定的身体形象感。 学习数概念的前提是孩子具备配对分类能力、具备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认知能力。 知道了每一个课题学习的前提条件,其实就是知道了认知发育的规律。按照孩子具备的基础能力给他设计课题,让他跳起来就够得着,是比较科学并明智的。
C.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让孩子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孩子会让孩子在未来成长得更好。现在分享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
1、如果自闭症的原因是因为家长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玩,就要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时间多陪陪宝宝。毕竟奋斗的目的就是给宝宝创造更好的生活,有的家长经常不管孩子,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孤独。
2、多带宝宝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玩,陪着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的.重要,小宝宝刚开始会有点排斥,时间长了就会模仿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一起做游戏,甚至一起吵闹。
训练自闭症孩子的注意事项
1、自卑是自闭症儿童的强力杀手,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品质。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因此一个表扬、鼓励对于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意义非常大。
2、父母、长辈以及家园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是自闭症的催化剂,内外统一教育观念很重要。教育方法不一致的表现有:祖辈溺爱,认为孩子胆小、内向是个性的表现,长大了自然会好;父母严格,采取一切手段干预孩子的行为。
不管工作多忙,压力多大,每天都应该抽出来一些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毕竟她们的童年也就那几年的时间错过去了就衡咐回不去了,平常要多跟孩子沟通,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等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不要着急的打骂,先给孩子讲道理。
自闭症孩子认知训练
1、颜色视觉训练。
2、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训练。
3、色、形两维的感知训练。
4、形状和知觉训练。
5、大小知觉训练。
6、方位和知觉训练。
7、记忆训练。
8、生活记忆训练。
9、思维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孤独离群桐拦毁,沉迷自我,交际困难。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
2、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局备势代替。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有人说,自闭症的孩子只是因为上天关闭的一扇窗户,而其实自闭症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耐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揪着家长的心,所以除了带孩子就诊外一定要积极对孩子进行训练。因为自闭症家庭会比正常家庭更加辛苦,所以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则要变得更加强大。
D. 9个训练方法,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我家孩子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理解能力太差了,我们该怎样锻炼来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呢?
有些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做闪卡训练,来提升孩子的认知。这样训练,对于普通孩子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同样适用。但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其实是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
人的认知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而认知发展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渐进性。因此,我们不能单独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其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家长既要把握与之心理发展阶宴亮扰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更要注意引导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
孩子对于黄-红-绿-蓝-紫-橙,混合色一定晌旦要给予明确命名。
在家庭训练中,家长拿出一个颜色的积木,教孩子认识这个颜色,并说出这个颜色的名称,以此类推。
正确认识颜色的指标有三个:颜色配对--颜色指认--颜色名称。
在家庭训练中,先训练孩子认识事物的个别部分,然后训练孩子认识事物的整体部分,最后训练孩子既能认识事物的个别部分又认识事物的整体。
比如,以玩具小熊为例,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小熊;但是作为部分认知,我们可以教会知认识小熊的肢体、五官。
在家庭训练中,先训练孩子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然后训练孩子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
接着训练孩子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在训练孩子把长方形纸片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纸片折成三角形,最后训练形状对应的队字的认识。
训练孩子准确判断大圆小圆、大三角形小三角形等物体。
配对训练可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的形状、颜色或者数量等概念之后进行。
在家庭训练中,可以首先教孩子实物与实物配对,再过渡到实物和卡片配对,最后孩子卡片和卡片的配对就能顺利地完成。
按照一般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家庭训练中,可以先训练孩子辨别上下,再训练孩子辨别前后,最后训练孩子键裂辨别自己身体部位的左右。
据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项目,为了增强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即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成大的记忆单位。
如,将单个的汉字变成词组来记忆,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
然后把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训练要把熟识的内容和生疏的内容混在一起,并且要重复。每次训练前都要把先前的内容重温一遍,直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为止。
卡片、事物记忆训练和生活事间记忆训练都是一样的道理。
先训练孩子回忆几小时前的事情,在训练孩子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接着再训练孩子回忆前几天发生的事情。
首先训练直觉行动思维,接着训练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训练抽象概念思维。
思维训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理解、分类等。
很多训练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训练是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如,概念中的数字首先训练能说出10以内的数次,能点数5以下的实物,但说不出实物的总和;再训练点数后能说出总数;
能进行少量实物加减运算;能按数取物(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借助实物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最后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直觉行动思维和对物体的感知,与孩子自身的行动是分不开的。
思维在动作中进行,只能在动作中思考感受自己所接触的事物,只是一种行动的思维。
在家庭训练中,熟练操作上述9个训练方法,可有效提升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
除了生活中操作简单易见的训练方法外,家长也可以采用给孩子讲解动画片、讲故事绘本、看卡片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
而所有的训练方法,都离不开家长在家庭训练中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离不开孩子在家庭训练中刻苦地练习和学习。
关注“扶星助童”,
专注探讨儿童发育迟缓、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康复训练,
倾听您的困与惑,解除您的 育儿 焦虑,
私信“大赛爸爸说”,
为您答疑解惑。
E.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在语言、社交和行为方面都可能面临挑战。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克服这些挑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芹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自闭症厅粗儿童康复训练方法,但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同时,家庭成员和儿童康复机构的专业康复扮首镇师的支持也是儿童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F.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
训练内容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及时强化。
认知训练是有一定层次的,从认识有无到认识属性(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等)。认识内容也是有层次的:认识颜色——认识形状和五官——认识家人——认识男女——认识各种实用物品图片。
认知训练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训练等几个方面。如视觉训练时可以遵循以下的顺序:看固体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看移动物品(如滚动的球、移动的灯光等)——看复杂的图案(从图中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目光对视(拿孩子喜欢的物品让他看,马上又把物品拿开吸引孩子目光的追踪)。听觉训练则可以从让孩子听喜欢的歌曲与声音,过渡到听简单的声音与命令,再逐步让他寻找移动的声源,到后来鼓励孩子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其他感知的训练也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兴趣,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G.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如果任其发展孩子只能是成为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但是自闭症也并不是无药可救,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积极的训练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可以恢复成为正常人。那么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有哪些呢?
1、排队训练
练习孩子在集体中的静态等待意识(可以用强化物等),常规(拉队、排队)。
2、配合集体活动训练
从简单并且熟练的项目培养孩子做事的主动性和持续性。例如:(做课前常规)
3、对于集体活动项目持续性的练习
要形式多样化、语言夸张化,来不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区域常规:推球、抛接球。)
4、目标时间的训练
(1)围绕目标、泛化项目,所有项目为目标服务,即强化了项目,又能提高孩子的能力不足。
(2)目标任务分解练习:如果目标难度过大,将目标分解在若干小目标,从最简单的练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每个项目与项目之间,用鼓励、诱导的方式衔接起来,不给孩子自由发挥的时间。
5、培养孩子听指令习惯的养成
孩子听指令的前提是家长要听指令,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因此,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形成习惯,好的习惯也是时间长形成的,反之也是(比如:上、下课的习惯)。
6、感觉系统的补救性训练
自闭症主要是来自孩子感知觉失调,这类孩子表现出来的适应集体困难,持续性差,等待意识差、情绪不稳(兴奋、尖叫)对环境的感知过于敏感,外界稍有变化,自己就会有安全感缺失,因此,上课肯定不配合,解决这类孩子的问题,同步要把感知觉刺激的量跟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强感知觉学习。
孩子先天性自闭症是一个家庭的灾难,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逃避,也无法推诿,只能是迎难而上,只能是积极寻找办法,对自闭症孩子进行积极训练,这样就可以使得自闭症儿童获得一定程度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