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流程,相信很多考生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操作步骤
1. 评估:(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 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 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 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 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 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 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 7. 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 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 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 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
② 呼吸球囊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结构与性能: 简易呼吸器由弹性呼吸囊、呼吸阀、面罩和接头等组成,如图一所示。结构可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橡胶制品彩优质医用橡胶、无毒、有弹性。 二、使用方法: 将病人处于平卧状态。拉高下鄂,用面罩复盖病人的口和鼻,然后挤压弹性呼吸囊;新鲜气流经呼吸阀输入病人肺内。放松弹性呼吸囊,病人从呼吸阀呼出气体,而弹性呼吸囊又自行恢复原状,并从进气阀吸入新鲜气体,由此进行间歇正压通气。弹性呼吸囊的容量为1000ml如需用氧气时,可将抵压角氧气源接入弹性呼吸囊后端的输氧阀上,调接氧流量,即可作空、氧混合吸入。
③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手法有哪几种
其实一般常用的也就两种而已,一种是单人操作(左手单手扣面罩,右手捏皮球)的手法,一种是双人操作(一人双手法扣面罩,另一人捏皮球)的手法。
④ 简易呼吸囊的按压频率新标准是多少次每分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 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 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ICU护理之家
分割线
(一)呼吸球的测试
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
(二)单向阀检测
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
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
(三)安全压力阀检测
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1. 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 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
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五)呼吸球整组检测
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
简易人工呼吸气囊检测及使用
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目的
3分
当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可利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3
评估
9分
1、 了解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检测简易呼吸器的状况、完好性;
2、 环境安全,无有毒气体;
3、 评估患者:
(1)、无效或低效呼吸:频率过慢小于10次/分、浅快呼吸等;
(2)、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小于40—45次/分
(3)、发绀、氧分压小于50mmHg或氧饱和度小于88%;
2
1
2
2
2
用物准备
5分
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气连接管、面罩
5
准备质量
5分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环境:清洁、安全、空气流通
患者体位:仰卧:去枕头后仰;
2
1
1
1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分
呼吸气囊的检测:
1、呼吸球检测;
2、单向阀检测;
3、安全压力阀检测;
4、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5、呼吸球整组检测;
操作流程:
1、 听到抢救呼叫,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呼唤姓名,判断呼吸;
2、 通知医生,安置患者去枕平卧,解开患者衣领衣扣,移开床头;
3、 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 连接面罩、皮囊及氧气连接管,调节流量使储气袋充盈(6—8L/分),心肺复苏应给流量10L/分;
5、 开放气道:a、解开衣领,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取出假牙;
b、手法开放气道(三种方法);
6、 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头顶方。用“CE”手法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7、 呼吸囊的使用:拇指与食指放置在皮囊的中部,其余四指自然分开,用匀等的压力挤压皮囊,待皮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频率根据病人的年龄而定,一般为16—20次/分,挤压时,双眼平视前方,观察病人。
8、 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皮囊。(考试时挤压五次)
9、 观察及评估病人:胸腹运动、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 生命体征、SaO2读数,意识变化,面罩有无漏气。
10、 观察胃部暖气情况,必要时插入胃管;观察缺氧变化;
11、 使用呼吸囊后有效的表现:挤压时可见胸阔抬起(潮气量达到400ml—600ml左右),听诊呼吸音存,氧饱和度逐步上升,2分钟内达到97%以上,面色口唇转红润,意识状态有改善,心律失常有改善。
12、 遵医嘱停用,取下呼吸气囊;
13、 擦净患者面部,整理衣裤及床单位;
14、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安慰患者,与家属沟通;
15、 整理用物;
16、 洗手;
17、 记录;
2
2
2
2
2
3
4
2
4
3
6
5
5
7
2
7
2
2
2
2
2
2
终末质量标准
6分
1、患者体位正确,呼吸道通畅;
2、面罩扣紧口鼻,无漏气;
3、挤压呼吸囊节律、频率规范;
4、操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动作优美、连贯。
1
1
2
2
注意事项
12分
1、 使用建议人工呼吸器前必须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
2、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挤压频率一致;
3、 观察患者面部与嘴唇发绀是否有变化;
4、 有储气袋时要注意袋体是否充满或扁平;
5、 勿在有毒气体环境中使用;
6、 简易人工呼吸器属抢救物品,应保证性能完好,完好率100%
2
2
2
2
2
2
合计
100
⑤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如下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➊面罩
➋单向阀:患者接头组、鸭嘴阀、单向阀盖
➌压力安全阀
➍球体
➎进气阀:进气阀垫片、进气阀座、进气阀接头
➏储氧阀
➐携脊氧气储气袋(储氧袋)
➑氧气连接管察隐伏
➒呼气阀
(5)呼吸球囊面罩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氧袋,通过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败携人工通气的目的。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作暂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适应症
1.人工呼吸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遇到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