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秋季食用菌生产方法

秋季食用菌生产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12 10:16:55

⑴ 平菇菌种如何制作

一、生产季节
平菇的制种和播种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品种耐温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以华中、华东、华北地区为例,利用自然气温生产平菇,一般中、低温型品种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制原种,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制生产种;中温型品种在11~12月制原种,1~2月制生产种;高温型品种在3~4月制原种,4~5月制生产种。播种可分为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的播种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上旬以前播种的,因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虽然出菇较快,但在发菌期容易遭致杂菌污染。秋菇的最适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旬下旬,此时日平均气温已降至20℃以下,于杂菌生长不利,一般经35~40天方可出菇,从事大批量商品菇生产最好在这段时间内播种。冬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播种的,约经两个月方可出菇,春节前后进入盛产期,有较好鲜菇市场;11月下旬播种的,需80~90天,至次年3月初气温回升时方可出菇。春播在2月以后播种,虽然气温较低,发菌慢,但很少有杂菌污染,至4月中、下旬出菇,迟至3月以后则不宜播种。
二、配料和拌料
传统配方一:玉米芯80%,麦麸18% 石膏1% 石灰1% 多菌灵 0.15%
传统配方二:棉籽壳70% 麸皮12% 过磷酸钙 1% 稻草1.5% 糖 l% 石膏1% 多菌灵 0.15%
传统配方三:玉米芯69% 豆秆30% 石灰0.5% 过磷酸钙0.5% 多菌灵 0.15%

雪梅内部配方:即用“菇耳壮”拌料,为食用菌提供全面营养,以利菌丝体的生长繁殖,达到适合平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本配料方法在降低成本方面,每一万袋节省精料1200元,并会增产30%-40%。
雪梅推荐配料方法
二级种配方
锯末:80斤
麦麸:3斤
玉米粉:2斤(或白糖半斤)
菇耳壮:0.16斤
石膏:0.8斤(必须纯石膏)
三级种配方
棉籽壳、锯末(或混合料):80斤
菇耳壮:0.18斤
石灰:1斤
多菌灵(无硫、25%粉剂):0.15%

原料要求无霉烂。混合料比单一料效果好。秸秆、玉米芯等原料要粉碎成粗屑或玉米粒大小颗粒状。
以上配方中,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培养料生产平菇的,先把各配方的干料拌匀,再分别把菇耳壮和多菌灵溶于温水中,边拌料边加水,勿使拌水流失,含水量达到65%左右。拌完料后堆在一起焖12小时,让其充分吸足水,将酸碱度调至pH7.5左右,此时含水量65%(用手用力握,指逢间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然后装袋、 灭菌。
若用秸杆粉作培养料的,为防止吸入粉尘,应带口罩操作。
以上摘自 柴河食用菌学会《平菇栽培技术》,希望对你有用。

⑵ 食用菌(蘑菇)的生产流程方法以及在新农村示范村的市场可行性分析

一、食用菌市场情况调研分析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年生产量达到1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和出口量的70%。致富5000多万中国人。食用菌是一种投资低、见效快、利润高的项目,一般利润至少百分之百,产出是投入的2—3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行业。

但是,近年来国内有一些生产食用菌大棚,由于设备简陋不配套、卫生管理水平低下、菇农素质不高,加上使用大量农药,导致香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合格与不稳定。

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型食品开发发源符合“天然、营养、保健”的原则之外,还要求具备营养功能、嗜好功能和生理功能,故此,中国食用菌要走出国门,打入世界市场。就必须在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上作到科学管理,无公害环保。

二、项目的介绍

食用菌(`````)实验基地,经过实地考察,项目拟投建在.``````

占地约25亩(标准为例).项目拟投资900万元,.项目是以节能、低耗、无公害、环保为宗旨,项目技术水平将定位在高品质、高产值、高附加值的无公害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的产品方面。

项目实行国家指导,地方政府扶持,企业经营,带动农户,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一)项目主要内容

该基地拟建三个项目:

一是建立以食用菌为主产品的三级制种生产流水线;

二是建立以顺季节生产食用菌为主的无公害栽培基地;

三是建成食用菌保鲜加工车间。

1、建立年产120万袋食用菌栽培种的生产线

(1)拟建一流的食(药)用菌保育种中心;

第一阶段有地收集可适于当地气候的使用菌优级菌种作为生产的当家品种;

第二阶段对引进的优良菌种进行小规模的出菇试验,成功后再扩大面积栽培;

第三阶段全面收集野生可食用菌,针对性的进行栽培试验,为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菌株。

(2)对培养基进行探研,研究出能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并能提高产量与品质的最适配方;

(3)简化制种原料加工工序及相关设备;

在生产中应将枝桠条与粉碎工序合二为一,将桔杆类切断与粉碎工序集为一体,将大简化生产工序与生产成本;

(4)节能型的灭菌生产线的技改工程

1)投建轨道车与常压灭菌锅并在外壳包覆100——200mm厚的 膨胀珍珠

岩与矿渣棉,将大大提高保温效能;

2)在常压灭菌锅后面建成开放式接种车间,并使用生产栽培种的数量达到

4000袋以上。

(5)在环保工程方面

应定时、定量严格检测生产原料中的农药残留量与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另应防止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壳、施过倭壮素的稻草及使用过抗菌剂的杂木屑作为培养料。

对水质与空气应定时进行送样或现场抽样检测,凡不符合环保标准与卫生标准的一律不准进行生产。

2、拟建立54座钢塑结构标准化的栽培大棚

栽培大棚式的选择——采用钢塑结构的栽培大棚

1)栽培大棚规格:跨度:8米;肩高:1.5米;顶高:2.5米:长度:25米:

2) 钢管直径:22毫米:管壁厚:1.2毫米;

3) 技术指标:抗风能力:风压652pa;风力11级;承压:雪压294pa;

4) 其它配件:门、遮阳薄膜、防虫网、喷水系统等;

5) 在栽培场所应建可调试的围棚,顶部与四周用一层或多层遮阳网,内层再用高密度防虫网,为生防起双重调节与保护作用。即将遮阳控光,棚内控湿、控温与防虫等多功能溶为一体。

3、 拟建年产100吨保鲜菇流水线

1) 投建500立方米的高温冷库;

2) 投建分捡车间、加工车间、包装车间、下脚料处理车间。

该项目以节能、低耗、无公害、环保为宗旨,使之成为适于国情、高效型的现代化菇类工厂,达到国外同类生产水平。

本项目采用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成为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化的楷模之一。项目的技术水平将定位在高品质、高产值、高附加值的无公害鲜菇栽培与加工产品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全部设计应立足在使食用菌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

2) 选育出适于在本设施内进行多种菌类栽培的优质高产新菌株;

3) 不断总结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配方与生产技艺,同时还应与其设备生产流程相配套;

4) 坚持以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的方针、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环保型的病虫防治体系。

⑶ 菌种制作方法 教程,附食用菌种植技术

首先将用来制作菌种的枝条剪成小段,放在消毒池内,压盖好加入清水没过枝条。泡透后再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直到pH值呈现偏碱性为止。制作时一定不要使用培养基已干缩或老化的一级种,以免影响菌种的成活率或导致生产性状退化。启用保藏的一级种时,应认真检查是否有污染现象。

一、菌种制作方法教程

1、首先要将用来制作菌种的枝条剪成一小段,然后将其放在消毒池内压盖好加入清水,清水一定要没过枝条。将枝条泡透后加入少量生石灰,直到pH值呈偏碱性为止。然后将枝条沥干水分装入聚丙烯菌种袋,袋子一定要放在高压锅内蒸煮3-10个小时进行灭菌,放凉后就可接种。

2、接种时要注意,不要使用培养基已干缩或老化的一级种,这样可以避免影响菌种成活率或导致生产性状退化。长期保藏的菌种,在使用前必须放在恒温箱中活化培养,提高培养温度,活化培养时间一般是1-3天左右。

3、如果要使用保藏的一级种,必须要检查是否有污染现象。比如试管斜面上呈现黑色、绿色、黄色等菌落,就说明菌种已遭受霉菌污染。将试管迎亮光观察,如果在气生菌丝下面有黄褐色圆点或不规则斑块,也表明菌种被细菌污染了。

二、食用菌种植技术

1、首先调配好合适的基质,食用菌和植物不同,它适宜生长在木质纤维的基质中。因此可以使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等进行压制消毒杀菌,然后将其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使用。

2、食用菌包括了很多种菌类,大部分的菌类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不耐高温。菌类在温度过高、气候炎热的天气里面会生长缓慢或停滞生长,因此植株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4-27°C之间。

3、食用菌一般对阳光没有需求,它和植物不一样,菌类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定要为栽培食用菌的容器做遮光处理,不能有太明亮的光线进入其中,如果没有做好遮光处理,食用菌也可能会死亡。

4、大部分食用菌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它们不需要人工浇水,只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基质中的水分生存。种植者必须保证栽培食用菌的容器周围有一定空气湿度,这样可以为食用菌提供充足的水分。

⑷ 食用菌母种制作技术

在食用菌生产中,母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母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产量的高低和栽培的成败。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了食用菌母种制作技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食用菌母种制作技术

制作培养基

先将新鲜无病害搜斗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薄片,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过滤,其滤汁为马铃薯煮汁。然后在马铃薯煮汁中加琼脂20克和蔗糖20克煮溶,后补足水至1000毫升,调节pH值在5.5~6。调好pH值后进行分装,一般将培养基装至试管的1/4处,而后加盖棉塞,再用牛皮纸将试管每10支捆成一捆。分装时,注意培养基不可沾在近试管口的壁上,以免日后生霉菌。分装后要立即进行高压灭菌,不可过夜。

高压灭菌

将用牛皮纸捆好的试管 (棉塞朝上)竖直放入高压锅内进行灭菌。在0.11兆帕压力下维持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灭菌时,放汽要充分,否则影响灭菌效果。开锅取出试管后趁热摆放,使培养基成斜面。试管的斜面以距棉塞3厘米为宜,斜面摆成后,不宜再摆动。

一级菌种扩管

扩管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先将扩管工具、培养基及菌种放到扩管箱内,然后按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5克、40%的甲醛溶液10毫升的量进行熏蒸消毒30分钟。扩管方法:先将扩管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消毒,然后拔掉母种管上的棉塞,铲一块米粒大的母种,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迅速送入菌种试管内。扩管后的母种培育10~15天即可投入生产。

食用菌母种怎么制作

母种制作:

母种培养基配制:母种培养基的原料是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水,琼脂粉,以配制一千毫升的母种培养基为例,将马铃薯去皮后称重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粉20克,蛋白胨10克,用量杯量取1000毫升的水倒入锅中,用刀将马铃薯切成片加入锅中,用文火煮沸,煮至用筷子轻轻一插既可插入,这时可以用四层的纱布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汁,然后倒在量桶里,看一下,如果不足一千毫升可加水补足一千毫升,在倒入锅中煮,最后加入称好的葡萄糖、琼脂粉、蛋白胨,为了防止锅底烧焦要边加热边搅拌,煮至完全溶化,母种培养基就配制好了。

母种培养基的分装:

母种培养基配制好后要分装以试管中,这里用到的试管规格为18毫米X200毫米,每7根试管扎成一捆,分装培养基时用漏斗下面接一根塑料管,在通塑料管接装到试管内,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五分之一左右,分装完后及时用棉塞装试管口塞住,防止其它杂菌侵蚀。要注意,母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度以下时凝固,所以分装过程要在母种培养基凝固之前完成。

母种培养基的灭菌:

用白纸包裹试管口,在用绳子将白纸扎紧,将试管放入高压来菌锅中高压来菌,盖上锅盖,压紧螺帽,在压力为0.5MPa条件下持续来菌30分钟,来菌完后在让其在锅内自然冷却一小时,待压力为零时就可以打开锅将试管取出来,这样母种的培养基就制作好了。

制作母种:

母种接种:母种的接种也是在无菌工作室的无菌箱中进行的,另外要选取品质优,长势好的蘑菇来提取菌丝,分别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蘑菇表面进行消毒,点燃酒精灯然后把长柄小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2至3秒钟,用消毒后的小刀割开新鲜蘑菇的菌柄,在菌柄与菌盖连接处用小刀切割一小块蘑菇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试管瓶塞,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长柄钩针钩取切割好的蘑菇组织带到试管中,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退出长柄钩针,将棉塞在裤盯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母种的接种工作就完成了。

接种以后把试管放在摄氏25度的培养箱里进行培养。蘑菇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开始了生长发育,长出了嫩嫩的菌丝,蘑菇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菌丝体的形式积累和吸取营养,逐渐发育的。5——胡漏和10天左右,培养基里长满了菌丝体,这就是蘑菇的母种。

由于母种的数量少还需要扩大种源增加繁殖。

食用菌母种其他制作方法

母种多用半合成培养基培养。母种的生产应有一个计划,即预计某一时期内所用生产种的数量,从而确定母种生产的数量。母种第一代尽量多转出斜面管,减少转管的代次,避免造成菌丝生活力下降、出菇率低等现象。斜面管在摄氏4度冰箱可保存3个月,但最好在一个月内使用。加石蜡油的斜面在摄氏4度时保藏时间可长些。母种扩大生产前要经严格检查是否污染病虫害、标签是否齐全,是否经过出菇试验等全面考核才能进行扩大生产。第一次母种转管,每管可转出60-80管第二次母种。第二次母种一部分用于转接原种使用,一部分保藏。同样做法,一般母种经3-4次代转传为好。

斜面母种转管方法:转管过程应在无菌箱或无菌室进行。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一切器材要经严格消毒或灭菌。接种前斜面试管用75%酒精抹擦,酒精灯旁用拿接种铲的手的指间拔下棉塞向外夹着,火焰轻轻烧过管口才转管,已灭菌后稍凉的接种铲先在母种斜面上纵向切成2毫米宽的长条,再用接种铲沿斜面的水平方向深约2-3毫米铲离,然后用接种锄将斜面横向切成宽2毫米、长4毫米的小块。用接种铲把斜面前段约1厘米的部分除去,其余菌种逐一小块接入空白斜面培养基内,菌种块放在空白斜面的中部为好。把管口烧过,塞上棉塞。以上操作在无杂菌条件下进行,称为无菌操作。离开酒精灯,写上标签。新接上的菌种立即进行适温培养。当原菌丝块的菌丝萌发新菌丝时,可将原来温度调低摄氏2-3度,让菌丝缓慢生长,会更强壮,更有生命力。至菌丝长满斜面即为菌种成熟。

⑸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
(2)菌核分离法
(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
(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
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⑹ 我想知到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食用菌是集“天然、营养、保健”于一体的优秀绿色食品;又是利用秸杆、净化环境、投资少、见效快,少用耕地,立体栽培,高效生产的生态工程;而且消费量大,国内外市场广阔,是21世纪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产业。

一、食用菌的栽培价值

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如磨菇、香菇、草菇、平菇、木耳、灵芝、猴头等,它们与植物不同,没有叶绿素,不能利用光合作用形成营养物质,而是靠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我国已知食用菌不少于850种,能够人工栽培超过60种,有生产规模的有20多种。

1、营养价值: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誉为“山珍”。一般含蛋白质(鲜菇)4%左右,比蔬菜、水果的含量高4-12倍。一斤干菇蛋白质含量20-25%,相当于2斤瘦肉,3斤鸡蛋,12斤牛奶的含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都很丰富。

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中含甾类、三萜类、有机锗和多糖体对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和胆固醇、抗病毒、延年益寿、抗衰老都有显着效果,是一种保健食品。

3、生态价值:

食用菌能直接利用农作物秸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转化为人类可食用菌的蛋白质。全世界每年可生产2000亿吨有机物,但只有1%的是淀粉、脂肪、蛋白质,绝大多数都是纤维、木质素等,如果利用食用菌来转化,可以支持10倍以上人口的生存,而且减少污染,促进生态平衡,是二维农业(植物、动物)向三维农业(动物、植物、微生物)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育菇致富的有利因素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6年我国食用菌年总产58.5万吨;1994年为264.09万吨;2000年超过450万吨,预计到2010年发展到600万吨以上,成为世界强国,这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1、原料多,成本低,投资少。稻草、木屑、玉米芯、豆秸、棉子壳等秸秆,以及麦麸、米糠、畜禽粪,都是长菇的优质原料,所需器材罐瓶,塑料袋等也很平常;场地要求不严,空余房屋、大棚、树林、家前屋后都可发展;一般说二、三百元就可上马,一两千元就可办一个象样的菇房。

2、生产周期短,见效快。长菇与栽培其他作物和养殖相比,见效快。从播种到采菇,草菇只需10-12天;平菇25天;金针菇30天;猴头菇40天;香菇60-70天;在生产中可根据各品种对温度的不同需求,搭配利用,四季长菇,月月销售,经济效益更好。

3、操作简便,劳力不强,技术易学。长菇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项目。只要认真、细心、严格,经过5-7天实际操作训练,均可学会1-2种菇的制种栽培技术。

4、产量高,效益好,易销售。一般说每公斤原料可产鲜菇1.5-2.5公斤,其中草菇产量低,平菇产量高。若一个家庭年投料5000公斤,一般产菇7000公斤以上,年收入1.5-2万元,这是通常的情况。至于长什么菇最赚钱,必须根据生产季节、自然资源、消费习惯、市场行情和技术能力而定,有一个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一般说长菇效益为1:1.5-2.5。

三、食用菌对环境条件要求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等因素。

1、营养:一般有腐生、共生、兼性寄生三种类型。

①腐生类型:分解枯草枯木获取营养,如草菇、平菇、香菇等。
②共生类型:必须在活的树木上生长,如松口蘑、牛肝菌。
③兼性寄生类型:如蜜环菌,既能在枯木上生长,又能侵入到天麻中生长。

营养物质主要是:碳原:纤维、木质素、淀粉、糖等,在酸的作用下分解供食用菌吸收。
氮 原:来源于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硝酸盐等。
无机盐:其中以磷、钾、镁元素最重要。

2、温度:食用菌一生对温度分三个阶段要求:

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绝大多数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范围是5-33℃,适温为20-25℃,一般菌丝体不耐高温,但草菇在40度生长良好。

②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比菌丝体低一些。

分为低温型:最适温度18度以下,如平菇、香菇等;秋季、冬季、初春出菇。中温型:最适温度20-24度,如鸡腿菇、银耳等,多在春秋出菇。高温型:最适温度24度以上,如草菇、高温平菇多在夏季生产。

③子实体发育阶段:比菌丝体要高些,但比分化阶段要低些。

3、水分:培养料含水量十分重要,栽培过程中,空气湿度也很关键。

培养料含水量一般为60%左右,空气湿度一般为85-95%。

4、空气:食用菌属好气性真菌,一定要满足通气条件。

5、光线:一般都在遮光条件下栽培,发菌需黑暗条件,子实体发育需散射光,否则出现畸型菇。

6、酸碱度:(PH值)

绝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菌丝生长PH值最适为5-5.5,大于8则受到影响。由于灭菌和料易酸化的关系,配料时,培养基应略高于菌丝需要值。

四、食用菌生产的基本设备

食用菌生产包括制种和栽培。制种设备较多,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直至系列化、现代化生产,有一个发展过程;栽培需场所和菇房,也有一个规模和规程,都需要逐步投资和发展。

1、灭菌锅:有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灶两种。高压灭菌在1.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可杀死斜面试管中的杂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1小时,可杀死蘑菇瓶中棉子壳、木屑等培养料中杂菌。有条件可购置手提式医用消毒锅,一次可消毒50-60支试管或10只蘑菇瓶。常压灭菌灶:是用砖块水泥制成,蒸锅上放消毒物,只需把水烧开并保持6-8小时;停火后再焖1-2小时;一般做为生产种消毒使用。

目前简易消毒有采用蒸笼间隙消毒,把水烧开并保持1-1.5小时,停火降温30分钟,再用大火烧开并保持1-1.5小时,消毒即可完成。微波炉消毒可用中高档,开10分钟时间消毒就可完成,也可采取间隙消毒法。

2、接种箱:一切菌种转接、分离、扩繁都需在接种箱中进行;要求封闭严密,便于操作。一般简易接种箱高50厘米,宽47厘米,长82厘米;在长的一侧上方安装一块30×32厘米玻璃,以便观察,下方留两个直径为14厘米的洞口,洞口上装33厘米长的布袖套,袖口用松紧带扎牢。箱内装灯,有条件再装一支紫外线灯。现在大面积生产上常采用开放式接种,这就需要购置一台接种器,在无菌风区域内接种。

3、恒温箱:有专制的,也有土制地,土制的木箱可用双层板,内填木屑保温,箱内装几种规格灯泡,进行调节。现在也有用烘箱进行改制,一般保温效果也很好。

4、培养室:要求干燥、清洁、通风、有散射光,菌种入室前要消毒,室内应备有多层培养架,也需加温炉,铁皮管导出室外,以便排气。夏季要有风扇,便于降温。

5、制种用具

天平: 500克的普通天平
量杯: 用来计量水的体积有500、1000毫升两种
试管:一般采用20×200毫米规格
小漏斗:
菌种瓶:
菌种袋:耐高温的聚内烯薄膜,规格另种
酒精灯:
接种刀、铲、针、镊子、棉花、纱布等。

6、消毒药物:甲醛:用于空间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需2毫升

高锰酸钾:配成0.1%溶液,用于材料表面消毒,也可5克高锰酸钾加10毫升甲醛混合熏蒸消毒。

新洁尔灭、漂白粉、多菌灵、石灰等都是常备消毒物品。

7、菇棚建设:

菇棚的建设,基本要求能遮阳,保持棚内三分阳,七分阴,只能散射光,不能直射阳光;其次能通风换气,有出气孔,同是能保温保湿,便于操作管理和采收。主要形式有:

1、塑料小地棚:拱园形塑料小地棚一般宽1.0-1.5米,应根据菇床宽度来定。棚架用细竹竿或毛竹片,相互间距为0.3-0.6米,其上覆盖薄膜,小地棚有很好的增温保湿作用,是室外简易菇棚的一种。

2、半地坑式大棚:半地坑式大棚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设计的较为适用的大棚,主要结构和特点是:⑴东西或南北走向都可以,一般长50米,宽6米,中间两肋用竹竿撑起,上用竹或竹片弓成弧形。⑵四周用土垛墙,棚内地面下挖30公分左右,四周围墙高50公分左右,中间起脊棚高2米左右。⑶用铁丝加固骨架,上盖农膜,四周用土压实,上盖稻草遮阴。这种棚造价低廉,保温保湿,散射光均匀,通风性能良好,操作也方便。

3、日光温室:这是一种利用日光作为能源的温室,其保温性能好,一般比外界高10℃以上,且温差变幅也不大,它的后墙有土墙或双层砖砌成,前面由支柱、横梁等构成,棚面复盖薄膜和草帘,后墙要留通风口。

此外还有钢架大棚,栽培面积大、增温快,但必需要加层遮阳网,冬季还要覆盖草帘,才能保温。

五、食用菌生产基本技术

(一)三级菌种的培育

用于生产的菌种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母种(一级试管种)的培养扩凡——原种(二级广口瓶种)的生产——栽培种(三级菌袋种)的生产。

1、母种的培养:从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得到的纯菌种,在生产上叫母种。培养母种时,应根据不同食用菌菌丝所必须的生长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⑴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⑵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

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左右;用纱布过沪去渣,在汁液中加20克琼脂和25克白糖,加热溶化,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煮沸后趁热分装试管。后经高压消毒,成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成母种。

2、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将试管中培养好的母种分割成4-6块,移接到棉籽壳、木屑或粪草等广口瓶培养基中,经过恒温培养得到的菌种叫原种。把原种转接到同一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育,用于生产上的菌种为栽培种。一般一支母种试管接5瓶原种,一瓶原种接成10袋生产种。原种和栽培种在培养期间,要掌握温度、湿度,还要经常检查,注意透气,防止阳光直射,防止杂菌污染。

原种麦粒培养基:麦粒1000克
石膏 2克
碳酸钙 5克
水 1500毫升
先把小麦粒浸3-5小时,加热煮沸15分钟,麦粒发亮不烂,过沪晾干,拌石膏碳酸钙。
熟料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 50%
木屑 30%
麸皮 18%
石膏 1%
糖 1%

(二)四季育菇的季节安排

要根据不同菇类品种对温度的要求,结合本地气候状况,选择安排制种期、播种期,以求得最佳的出菇期,获得更高产量。

根据不同食用菌在子实体分化阶段对温度的反映,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型。

1、低温型:子 实体分化最高温度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如平菇、蘑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等。一般都在9月制生产种,10月份播种,秋、冬、春三季生产、出菇。

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在22-24℃,如木耳、银耳、鸡腿菇(中温偏低)等。一般在8月中旬制种,9月中下旬播种,秋季生产出菇,也可春季生产。

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以草菇为代表,大肥菇(高温蘑菇),鲍鱼菇(高温平菇、台湾平菇)。

一般在5-6月制生产种,7-9月生产出菇。

(三)培养料的调制原则

培养料的配方是指在制作培养基时采用主要原料和辅料的种类及其数量的配比,要根据不同菇种要求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而定。一个较合理、科学的配方必须具备营养性、透气性、持水性三个条件来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菌种发菌快,菌丝旺盛,产量高,品质好。

⑴营养性:食用菌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素,在一般情况下,碳源的吸收利用率为25%,碳源不足,菌丝容易早衰。氮源不足菌丝生长弱、且又缓慢、氮源过量,菌丝过旺、不利积累代谢产物。一般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左右为好;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40:1左右为好。调节补充碳源辅料主要是糖分,补充氮源的辅料主要是麸皮、豆饼、米糠、二铵、尿素。

⑵透气性:若在配方中加入质地细密、透气性差的原料多,菌丝体在生长阶段就会积累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会抑制生长,甚至死亡,透气性好的培养基,菌丝旺盛、子实体壮实。

⑶持水性:保持水分较好的原料,能够充分满足菌丝及子实体对水分的需求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减少喷水和保持培养料内的营养成份。否则出现菌丝体或子实体因没有及时补充水源而干枯,停止生长发育。持水性能较好的培养基原料有麦秸、玉米等。作物秸杆的营养与棉子壳相比,没有棉子壳好,所以要尽量配置复合培养基(几种秸杆混合配制)尽量不使用单一秸秆,以防止营养缺乏或者单一。豆秸、玉米心混合丰富、透气好,但持水性差;豆秸营养丰富,处理好透气性差,持水性好;麦秸、稻草营养一般,但透气性好,持水性差,木屑富含碳素,持水性好,透气性差,在配制时,既要充分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又要考虑几种原料,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组合配比,这样配制出的混合培养基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强、持水性好,能够充分满足菌丝体的子实体生长发育。

(四)食用菌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很多,不同品种也有所不同,在原有的畦栽、袋栽基础上,近几年有许多新突破,如园田化栽培、保护地栽培、立体栽培、地下栽培、覆土栽培、反季节栽培等等,应当指出,采用这些技术时,都是有利有弊,必须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这里介绍一些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

⑴平菇床畦覆土盖草法:既有复土出菇的优点,又克服菇根沾泥的缺点,方法是在大棚内设床畦,宽1米左右,深30厘米,将坑底泥土挖松,铺一层肥泥,将成熟菌袋从中间切开成二节,脱去筒膜,竖立排放在畦内,覆土层不能厚,浇足水,然后盖膜发菌,当见到土面爬满菌丝后覆一层长15-25厘米的稻麦秸(预泡石灰水)覆草厚度以明显看不见复土层为宜,然后再复盖薄膜,发菌,要注意通风换气,过几天后就有大量原基发生。

⑵单排式泥面菌墙复土法。要预先准备好复土和抹墙泥材料,以河泥塘泥为好,菜园土次之,土中加4-5%菜并浸出液,0.5-1%磷肥,0.2%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1-3%石灰粉,加水适量,调和成营养稀泥备用。大棚内按间距80-100厘米筑土埂或砌墙脚(高15-25厘米)将脱袋菌棒依次平排在土埂上,淋一次追肥液(4-5%的菜并浸出液,加0.4¥-0.6%尿素)盖一层营养稀泥,如此堆放7-10层,高90-110厘米,然后用泥板收浆,将墙面抹平,待墙面稍干后,次日再抹营养稀泥,菌墙顶部用泥土做成蓄水池,经常灌水,让其自然渗透,以保持湿润。

⑶袋式复土栽培:将发好菌的菌袋脱去薄膜后直接进行棚、畦床复土栽培。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活的地块,挖深10-20厘米,宽100-150厘米,长度不限的畦床,畦床南北向,周围挖好排水沟,床底要求平整,撒上少量石灰消毒,然后将脱袋后的菌棒横放纵向排列于畦床上,菌棒间隙3-5厘米,用肥土或发酵料填满,再于菌棒表面复3-5厘米厚的粗细混合土(或菜园土)覆土材料使用前用1-2%石灰水消毒,复土后盖薄膜和草帘,避免阳光直射,然后按出菇状况进行管理。

⑷窄垄穴播栽培。例如平菇生产,按床宽一米,料厚10厘米,然后用木板将上层料分开,做成窄垄,使整个床面呈波浪状。波峰相距30厘米,用木板压实,然后用穴播法播种,穴距10厘米×10厘米,并在表面撒一层菌种,撒一层料,用木板拍平,上面盖一层用2%石灰水调湿的碎稻草,加盖薄膜发菌,进行常规管理。

⑸室内床式栽培:一般蘑菇、平菇等都能在室内、大棚内设架使用。床架要牢固,一般床宽1米,4-5个层次,上、下层距离50厘米,保证有散射光照到床面,床面铺塑料薄膜,使用前用5%石灰水喷洒四壁和地面,如播种蘑菇时,先垫铺培养料,厚薄一致,料面平整,厚度一般15厘米,为了发挥菌种优势,一般都采用穴播,穴距为8×10厘米,穴深3-4厘米,一般750毫升的蘑菇瓶菌种可播种0.27-0.33平方米面积。方法是:用手指挖穴,将菌种置于穴中,盖一层培养料,轻压,使菌种和料贴紧,播后用薄膜覆盖保湿,暗光发菌。

(五)食用菌生产减少染菌污染的措施

发展食用菌生产控制杂菌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杂菌就是指在培养基上生长的、非特定培养的食用菌之外的一切抑制或防碍食用菌正常生长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一般减少杂菌污染主要措施:

1、成团、结块的培养料要打碎、培养料要先发酵或石灰水处理。

2、母种、原种培养棉塞不能吸湿污染,松紧要适中,过松易进杂菌。

3、高压灭菌要注意要压力、温度、时间关系。要掌握好二次排气,母种试管灭菌不低于半小时,原种不少于1小时。常压灭菌达计时温度后不少于10小时。

4、接种时一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不能减少程序,尽可能减少污染源。

5、培养室要通风干燥、及时消毒。

6、防止杂菌污染应贯彻预防为主,药物为辅的方针,才能减少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品质,保障食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7、常见的杂菌:高温季节常见链孢霉(红色面包霉),绿色木霉,初期为白色,后变绿色,根霉初为白色,后变灰白色到黑色;青霉菌丝呈扫帚状,还有曲霉、毛霉和鬼伞类杂菌。防止的根本办法在于每个环节严格操作,发病后及时发现,采取措施,防止扩散传播为害,

六、平菇的栽培与管理

平菇是侧耳属,一群可供食用的种或品种的泛称,目前品种很多,习性基相似,学会平菇栽培,再种其它的菇就很容易了。

1、基本习性:①、温度范围广,菌丝体虽要求20-28℃,但子实体则分高、中、低、广温六种类型,可依生产需要选择品种。②、较高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0-70%;子实体空气湿度85-95%。③属好气性菌类在通风不良时,子实体柄长、盖薄,呈畸形菇。④、喜偏酸环境,培养料PH为5.8-6.2。⑤、对光照要求是,菌丝宜暗,但子实体宜散射光,光强色暗,光弱色白。⑥、属木腐菌,先利用淀粉,后分解纤维,木质末。

2、栽培方法

①有条件的采用熟料、发酵料,一般播种生料栽培。采取棉子壳85%,玉米粉15%,一般用多菌灵0.3%消毒,拌料时还可加0.5%的食盐,无残毒,还能促进生长发育,料水比为1:1.3,加过磷酸钙。

②二铵、尿素等都需成溶液,才能拌和均匀。生料需堆闷一天,隔日装袋播种,菌种量是料的10%,三层菌二层料,接种后接着打眼通气发菌。

③管理:a.菌丝生产阶段:力争20-25天,完成菌丝生长,温度22-24度,三天萌动,6天深穿透,15天发菌三分之一以上,要注意清除杂菌污染和通风透气,要翻袋检查。

b.出菇阶段:一般采取墙式栽培,为了早出菇,出好菇,要注意增加昼夜温差,白天闭帘,夜晚通风,温差6-8℃,出菇阶段不超过20℃,属变温性菇类。要注意散射光;若发现老皮,应抓动破除,重新菌丝扭结出菇。

现蕾后,不能迎头喷水,只能地面墙面喷水,或者空中喷雾,要注意及时采菇,采菇后可注射营养液和补充水份,注意消毒卫生,约半个月后再出二潮菇,也可进行复土栽培,能增产30%以上。

⑺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方法介绍

1、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覆盖物要厚一点,利于保温,四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2、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3、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为20~24℃。(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

4、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来自培养料,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蒸发或采收而使培养料的水分减少。因此,平时必须经常喷水,使菇房中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止培养料水分的过度蒸发。空气相对湿度可由普通干湿计测定。

5、有机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适度的相对湿度是80%~95%,如湿度过低,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严重者,则子实体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姑死。但菇房湿度也不宜超过96%。否则,不但菇体发育不良,还会滋生病菌。

6、一般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在3~8之间,最适pH值为5.0~5.5。

7、氧与二氧化碳也是影响食用菌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过多,对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利,生产上为防止二氧化碳积存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这是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的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此外,适当通风不定期能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8、食用菌不同于一般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全作用,不需要直射的光线,又由于日光紫外线有杀菌作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利于食用菌不能象种庄稼那样栽在田间,暴露在阳光下,而需要培养在专门的菇房或遮荫棚内。

⑻ 食用菌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食用菌是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食用菌是怎么 种植 的 。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食用菌的种植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食用菌的介绍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有些国家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菇厂,还发展了既供观赏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2005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1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2000万吨,占世界70%。由全禾菌业、九发集团等单位开发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和工厂化栽培技术,大大提升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水平。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国内市场要加大宣传力度及产业整合。

食用菌的种植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 1000—2000 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 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 1000 平方尺面积计算)

(1) 、干牛粪 6000 斤(或牛粪和猪粪各 50%) 。

(2) 、干大麦草 2000 斤,干稻草 1000 斤。

(3) 、尿素 15 斤,硫酸铵 50 斤,石灰氮 40 斤。

(4) 、菜籽饼 200 斤,鸡粪 200 斤。

(5) 、过磷酸钙 50 斤。

(6) 、石膏 150 斤,石灰 1000 斤。

(7) 、氨水 100 斤(拌饼肥用) 。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 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后,必须做到:一是物质要转化好,二是料内臭要消除,三是培养 料草要较长、疏松、弹性好,四是杀死杂菌虫害,五是高温发酵不要低温腐熟。

(1) 、堆料时间的选择:一般正式建堆时间选择在 8 月台 18—20 日。

(2) 、大麦草预湿:培养料在正式建堆前应预先把大麦草堆制起来,每天浇水连续预湿 三天,把麦草逐渐吃足水份。

(3) 、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预湿过的大麦草与粪肥一起堆制。堆料场地应选择高燥不易 积水的地方,堆制前应将场地打扫干净,用农药除虫一次。将猪牛粪在堆料前一天下午用猪 尿或人尿拌湿过夜。堆料开始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稻草,厚约 4—5 寸,宽度 7 尺,长度 不限,然后在草上撒上一层粪,这样一层草一层粪,直至堆完为止。一般以 10—12 层高 4.5 尺为宜。稻草堆在底部两层和表面两面层。预湿过的大麦草堆在中间 6 层。在中间 6 层中除 掉每层撒上粪肥外,菜籽饼、鸡粪、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层加入。菜籽饼应在堆料前 10 天 用氨水预先发酵、消毒。料堆应堆得前后平直,上下平直,堆顶稍成瓦背形。从第三层开始 每层都要浇水,最好浇猪尿或人尿水,水要浇在草上,不要浇在粪上,以免粪肥流失,并且 下面少浇,上面多浇,以水从料堆四周流出为度。建堆后第 5 天进行第一次反堆,并加入硫 酸铵,石膏;第 9 天进行第二次反堆,并加入石灰;第 12 天进行第三次反堆,加入过磷酸 钙。再过 2—3 天,当料温达到最高时,趁热进房。每次反堆应将粪草抖松反匀,堆平直。

4、培养料室内后发酵:后发酵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后发酵开始加温时培养料温度, 、 最好保持在 45℃左右, 料温过低带来升温的困难。

(2) 培养料进房时的含水量掌握在 68%, 、 后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 65%, 比常规发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养料的成熟略偏生,这样发菌顺利,后力足。

(3) 、加温时,10 小时内一定要把室温和料温都升到 60℃左右,并保持 60℃温度 3—5 小时, 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 则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 也就是起不到杀虫灭菌的效果。 然后将料温降到 52℃左右,并保持该温度 3—5 天,室温保持 45—48℃,保温时间长短,视 三个指标出现的情况和培养料的成熟度而定。

(4) 、培养料水份的调节在料温降到点 52℃时进行为好。这时室温只有 30 来度,人吃 得消。

(5) 、若用炭炉加煤球炉加温,每 1000 平方面积最少要用 20 只炉子,宁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养料的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以后, 主要是如何搞好种菌后到 出菇前后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复土、调水等管理,发好菌, 出好菇。发好菌以后,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温度、湿度和空气三者关系合理处理好,以满 足蘑菇生长需要。一般来说,上述三者缺一不可,但应以温度作为主要条件来考虑,其余二 个条件,必须根据温度的情况相应给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菌及种菌后的菇房管理;后发酵结束后,马上打开门窗,拔去拔风筒的堵塞物 进行大通风一天,把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排尽,排除菇房热量,降低室温,然后进行菇床反格 降低料温。如果料层水份偏干,应再用石灰清水调正。反格应进行两次,通过反格,一是散 失料温,二是把粪草抖松反匀,拿去大的粪块和杂质,整平床面,为以后复好土创造条件。 当气温稳定在 28℃以下时,即可种菌。种菌方法:一般以穴播种 70%,30%散播在料面。

(2) 、复盖粗土、调节粗土水: 复粗土时间掌握在菌丝体发到料层底部后为好, 这样菌丝体较老练。 粗土水份要求先湿 后干,底湿上干。

(3) 、复盖细土、调节细土水、结菇水: 当菌丝体将要长到粗土平时,马上复盖细土,细土水份要求先干后湿。第一次要关窗复 干细土,一间菇房一天复盖完,复得厚薄均匀以看不见粗土为度。细土复好后,通风一天, 然后进行调节细土水 6 两左右,分两天调好,第一天调 2%石灰清水 3 两,分 6 遍调,每遍 0.5 两;第二天调清水 3 两左右,调法同前面一样,调到细土捏得碎即可。当部分小白点菌 蕾形成后,开始调结菇水 3—4 两,一天分 4 次调好,每次一两左右。

(4) 、调出菇水: 当大部分子实体长到录豆大小时,就可开始调出菇水,共调水 7 两左右,分二天调好, 第一天调 4 两,分 4 遍调,每遍 1 两,第二天调 3 两左右,分 6 遍调,每遍 0.5 两。这次用 水用到粗土上半颗、细土发亮。

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为了保证菇农的稳定收入,菇农要适应市场要求,一种品种价格销量不好,另外的品种可以补充.

2,从生产方式上由人工向机械化发展.因为人工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加之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向机械化发展.

3,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小的规模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就是群众经常所说的"生意要成桩",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客商来本地收购,销售.才能保证市场的产品不积压.

4,从产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菇农生产出不仅是大量产品,而且保证质量,如香菇要多产花菇和厚菇,农药含量不能超标等.就从平菇而言,日本要求平菇不是大而厚,而是小而厚,只有5分钱人民币那么大.

5,从季节性栽培到全年型栽培.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一年只在旺季生产很难保证菇农的效益,而且大量的机械设备闲至,相对就减少了收入,可以采取多品种,多季节的栽培方法,保证每年各个季节都有菇出售.

6,从平地向立体化栽培.菇棚不只是地面上种植,而要搭架分层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空间.

7,从木材,料食向农副产品.下脚料和菌草上发展.根据国家森林法,木材的砍伐要限量并要有计划,所以有木材和锯沫为原料的品种要及时更换,可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种植菌草来满足菌类生产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加之中国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国.中国每人每年吃2斤食用菌,就可以增加销售收入80多个亿,由此可看菇类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菇农生产者都有很大的收入.为了保证菇农的经济收入,发展食用菌还必须认真的做好 市场调查 和分析工作,以确定你种植的品种和生产规模.应做好以下几项调查.

1,做好本地市场调查与分析:根据当地市场的容量和饮食习惯,确定生产规模和种类.

2,做好国际国内市场调查.国内市场可根据你离城市的远近,所需的品种和数量,价格,国际市场可根据外贸,海关提供信息,签定合同,确定生产种类和规模.

3,生产因素和调查.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气象条件,能否生产,生产原料和来源,价格,距市场的远近,土地,劳力资源是否充足,来确定生产与否.在食用菌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生产因素的调查,而后进行汇总分析,成本核算,市场预测,计算出成本和收益,再开始生产.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

氯化钠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

焦亚硫酸钠

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鲜8~10天。食用时,要用清水漂洗。

米汤膜

用做米饭时的稀米汤,加入1%纯碱或5%小苏打,冷却至室温。将采下的鲜蘑菇浸入米汤碱液中,5分钟后捞出,置阴凉干燥处。此时在蘑菇表面形成一层米汤薄膜,可以隔绝空气,保鲜3天。

抗坏血酸

金针菇、香菇、草菇等采收后,往鲜菇上喷洒0.1%的抗坏血酸液,装入非铁质容器内,可保鲜3~5天,其鲜度、色泽基本不改变。

氯化钠

用0.2%氯化钠加0.1%氯化钙制成混合浸泡液。将刚采收的鲜菇浸泡于混合液中,用一竹箅盖上并加一重物,使菇体浸入液面以下30分钟,在15℃~25℃下可保鲜5天左右,5℃~10℃下可保鲜10天以上。

柠檬酸

将0.05%抗坏血酸和0.02%柠檬酸配成混合保鲜液,把鲜菇浸泡在保鲜液中10~20分钟,捞出沥干,用塑料袋包装密封。

比久

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用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鲜菇10分钟,取出沥干装袋密封,于5℃~25℃下保鲜,可保鲜15天以上。适用于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菌类保鲜。

麦饭石

将新鲜草菇装入塑料盒中,以麦饭石水浸没菇体,置于0℃以下低温保鲜,保鲜期可达70 天。而且氨基酸含量与鲜菇差别不大,色泽、口感均较好。

看了怎么种植食用菌还看:

1. 玉米芯种植平菇配方

2. 大棚蘑菇怎么种植方法

3. 怎么办法让香菇高产

4. 农广天地秀珍菇种植

5. 种植蘑菇的方法

⑼ 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一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一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⑽ 食用菌培育方法

食用菌内容很多,这里下载不下,只能下载一篇,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二章 鸡腿蘑
一、概述�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毛鬼伞、刺蘑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鸡腿蘑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色香味皆不亚于草菇。�鸡腿蘑还是一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等书记载,鸡腿蘑的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报道,鸡腿蘑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每公斤体重用2克鸡腿蘑的浓缩物投给小白鼠,1.5小时后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最为明显。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蘑成功,其生产的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在国际市场都很受欢迎。�
为了开发这种宝贵的食用和药用蕈菌资源,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鸡腿蘑进行调查、采集、分离和栽培试验,为鸡腿蘑的商业化生产做了不少工作。河北省和北京市已试栽成功,目前有少量供应市场,具有十分可观的生产和市场潜力。�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连同菌柄状似火鸡腿,鸡腿蘑由此得名。后期菌盖呈钟形,高9~15厘米,最后平展。菌盖表面初期光滑,后期表皮裂开,成为平伏的鳞片,初期白色,中期淡锈色,后渐加深;菌肉白色,薄;菌柄白色,有丝状光泽,纤维质,长17~30厘米,粗1~2.5厘米,上细下粗,菌环乳白色,脆薄,易脱落;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宽5~10毫米,白色,后变黑色,很快出现墨汁状液体。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有囊状体。囊状体无色,呈棒状,顶端钝圆,略带弯曲,稀疏。�
2.生态习性�
(1)习性春夏秋季雨后生于田野、林园、路边,甚至茅屋屋顶上。子实体成熟时菌褶变黑,边缘液化。保鲜期极短,可食,但少数人食后有轻微中毒反应,尤其在与酒或啤酒同食时易引起中毒。�
(2)分布世界各国均有,我国主要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报道。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山地也曾采集到。�
3.生活条件�
鸡腿蘑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草腐土生菌,其生活条件要求如下:�
(1)营养鸡腿蘑能够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麦芽糖、棉籽糖、甘露醇、淀粉、纤维素、石腊都能利用。利用木糖比葡萄糖差,利用乳糖相当好,但不是最好;某些菌株利用半乳糖和乳糖好于利用甘露醇、葡萄糖、果糖;利用软石腊能力较差。�
蛋白胨和酵母粉是鸡腿蘑最好的氮源。鸡腿蘑能利用各种铵盐和硝态氮,但无机氮和尿素都不是最适氮源,在麦芽汁培养基中加入天门冬酰胺、蛋白胨、尿素,菌丝生长更好。�缺少硫胺素时鸡腿蘑生长受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含有维生素B�1的天然基质,如麦芽浸膏、玉米、燕麦、碗豆、扁豆、红甜菜、野碗豆、红三叶草、苜蓿等绿叶的煎汁,可以大大促进鸡腿蘑菌丝的生长。�
鸡腿蘑可以进行深层培养。在麦芽汁培养液中,每升可以产生25~28克干菌丝体。在只含无菌水、磷酸盐和碳源的培养液中,鸡腿蘑的菌丝也能生长。�
(2)温度鸡腿蘑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35℃,最适生长温度在22~28℃。鸡腿蘑菌丝的抗寒能力相当强,冬季零下30℃时,土中的鸡腿蘑菌丝依然可以安全越冬。温度低时,菌丝生长缓慢,呈细、稀、绒毛状;温度高时,菌丝生长快,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基内菌丝变稀;35℃以上时菌丝发生自溶现象。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当温度降到在9~20℃时,鸡腿蘑的菇蕾就会陆续破土而出。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12~18℃的范围之内,温度低,子实体发育慢,个头大,个个象鸡腿,甚至象手榴弹。20℃以上菌柄易伸长、开伞。人工栽培,温度在16~24℃时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温度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菌柄短而结实,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高时,生长快,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和自溶。�
(3)湿度鸡腿蘑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实体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95%,低于60%菌盖表面鳞片反卷,湿度在95%以上时,菌盖易得斑点病。�
(4)光线鸡腿蘑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但菇蕾分化时和子实体发育长大时均需要500~1 000勒克斯的光照。�
(5)空气鸡腿蘑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在菇房中栽培,子实体形成期间每小时应通风换气4~8次。

阅读全文

与秋季食用菌生产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展示柜制作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22
第三视角拍摄方法和技巧 浏览:961
戒面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466
语音课教学方法 浏览:949
常用的冷敷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733
鉴别白色水晶石头的方法 浏览:494
洗青菜的正确方法 浏览:848
吉林省二本线计算方法 浏览:480
配线架安装方法 浏览:152
电表的2种接线方法图怎么画 浏览:825
手上锻炼腰肌最好的方法 浏览:362
36除以101简便方法 浏览:883
氧气焊使用方法 浏览:406
特殊规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浏览:980
肌肉腿部训练方法 浏览:207
中国电化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浏览:510
电力管枕图片施工方法 浏览:975
最简单的眉毛分解方法 浏览:940
做葡萄酒的方法视频 浏览:899
学校武当武术教学方法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