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配穴方法

常用的配穴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9 08:52:50

① 配穴的方法有几种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② 针灸 主穴与配穴怎么

针灸 主穴与配穴选用

外感头痛包括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等。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等不同名称,
针灸治疗主要是祛散外邪,通经止痛。
经络一般选取手足少阳、阳明,足太阳经穴。
选穴可以是:风池、头维、通天、太阳、合谷、外关。

书上说,外感头痛主穴选: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经脉以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这是别人总结的,在实践中证明比较有效果的经验.
你也可以在实践中总结出你的经验,干嘛一定要死记硬背?

本经配穴法,表里配穴法,上下配穴法,五输,子母,原络,八脉,等等方法都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的,关键在于自己懂原理,通过实践证明又有治疗效果.

学中医要记忆,但绝不是靠死记硬背的,关键是在懂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③ 针灸大全书里有配穴方法吗

贴针灸都是按穴位来贴的,应该有穴位图

④ 针刺治疗的选穴原则是什么

针刺治疗首先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治疗法则,再根据治法选择相应的腧穴组成针刺处方,运用相应的刺法进行治疗,也就是辨证施针的原则。在针刺处方中,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主穴,有几个配穴。主穴一般是针对主证而设,相对比较固定;配穴多因兼证或伴随症状的变化而灵活加减。

(一)循经取穴

即在脏腑或经络辨证的基础上在与该脏腑所属或所络的经络上取穴。如治疗肝火上炎证,首先考虑在肝脏所属的足厥阴肝经或其所络的足少阳胆经取穴。

(二)局部选穴

针对疼痛、麻木等病证,于病变局部选穴。如肩痛可刺肩髃、肩髎、肩贞、肩井等。

(三)远端取穴

某一部位病变,可据经络循行路线,于其远端取穴。如咽痛可针合谷,目赤肿痛可针太冲等。

(四)巨刺选穴

巨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偏瘫初期,患肢尚无联合反应时,针刺健侧相应的肢体。

(五)分经主治

不同脏腑病证,可在相应所属经脉上取穴。如咳嗽喘促,可取手太阴肺经之太渊、鱼际、列缺等。

(六)俞募选穴

某一脏腑的病变,可选其相应的俞穴及募穴。如脾虚泻泄可选脾之俞穴脾俞及其募穴章门。

(七)原络选穴

某一脏腑病变,可选其相应原穴及络穴,原穴主治其所属脏腑病变,络穴可主治相互表里之脏和腑病。如肾虚腰痛可选肾之原穴太溪。手太阴肺之络穴列缺既可治肺之病变咳喘,又可治大肠热结腑气不通。

(八)辨证选穴

气虚证可选用膻中、气海、脾俞、中脘、足三里以益气;血虚证可选血海、膈俞、脾俞、足三里以养血;阴虚证可用太溪、复溜、三阴交、照海以养阴;阳虚证可用命门、气海、关元、三焦俞以温阳;痰浊证可用脾俞、肺俞、丰隆、太渊以祛痰;瘀血证可用膈俞、血海以活血;表证不解可用风门、列缺、大椎、风池以解表;里热不去可用合谷、曲池、风池、大椎以泻热;肝阳上亢可用太冲、行间、照海以平肝潜阳。

(九)子母补泻

十二正经的五输穴均可按五行进行分类。《难经六十九难》指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属木,木之母为水,木之子为火。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中,属于水者为其合穴曲泉,属于火者为其荥穴行间,为此,治疗肝之虚证当用曲泉,治疗其实证宜选行间。以此类推,治心之实证用神门,虚证用少冲;肺之实证用尺泽,虚证用太渊;脾之实证用间使,虚证用劳宫;肾之实证用涌泉,虚证用复溜。

⑤ 取穴法的方法有哪些

人体上分布的穴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14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3类。凡归属于14经穴的穴位,称为经穴,我过古代已把361个穴位归属于14经穴,其中单穴52个,双穴309个。其余历代发现的新穴,因没有归属于14经穴,但治疗某些病症有奇效,故称为“经外奇穴”。此外,那些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部位,而是以压痛点为穴的,称为“阿是穴”。

取穴方法一般分为体表标志、分寸折量和指量法三类。体表标志与折量分寸的定位较为恒定、准确,指量法应用较方便但差异性也大,所以,临床取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适当选择应用。

体表标志取穴法

体表标志可分为定型的和动态的标志两类。定型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

甲、乳头、脐窝及各种骨性和肌性标志。如两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两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两肋弓下缘平第二腰椎,两髁脊平第四腰椎等。动态的标志如各关节皮肤皱纹,经活动而出现的筋肉凹陷,以及采取一定的动作来比量(如两耳尖直对取百汇;虎口交叉食指尽端取列缺;手掌握膝盖内侧当大指尽端取血海等)。

分寸折量取穴法

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所以叫

“分寸折量法”,又叫骨度法。这种方法不论成人、小孩或高矮胖瘦均可适用,并比较准确。

指量取穴法

在体表标志和分寸折量的基础上,临床取穴多以手指来比量。因为各人手指

的长度和宽度与其他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用其本人的手指来量分寸,即通常所说的“同身寸”。术者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量取别人的穴位,但要根据对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适当的伸缩。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

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

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⑥ 穴位按摩选穴处方可遵守原则有哪些

(1)取阿是穴阿是穴是指病灶或其邻近的痛点以及人体脏腑疾患在体表的反射点,当人体患某种疾病或受到外伤刺激时,体内的病变通过神经系统在体表相应的经穴会出现压痛点,中医称为“有病必有点”,按摩这些压痛点,当疼痛消失时,疾病也有可能痊愈了。当然,也有痛点转移的情况,应寻找新的痛点进行按摩。

(2)远部取穴远部取穴是指在病变的远部,通常是指在手足部取穴,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主。如胃脘痛取足三里穴,腰背痛取委中穴,咳嗽取手上的列缺穴。

(3)近处取穴近处取穴是指在患病脏腑器官或肢体的临近穴位进行按摩。如眼睛疾患取风池穴,膝关节炎取梁丘和足三里穴。

(4)局部取穴局部取穴是指在患病的脏腑或患病肢体周围的局部取穴。如眼睛疾患取睛明和童子骼,鼻塞鼻痛取迎香,肋痛取章门,腰痛取肾俞。

(5)远近配穴远近配穴是临床上常用的配穴方法,如胃病常取下肢的足三里,配腹部的中脘和天枢穴;头痛常取手上的合谷穴,配头部的太阳、百会、风池穴;腰痛取小腿上的三阴交,配腰部的肾俞、小腹部的关元和中极穴。

穴位按摩治病的次数与补泄按摩的次数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对于久病体虚的人及患慢性病的人,可以每天治疗一次,每天治疗时间在十分钟至二十分钟之间,手法要采用补法,即要用轻手法,用力宜轻;对于急症,每次五分钟即可驱除病症,可以每天治疗一次,连续几天按摩治疗以巩固疗效;对于软组织损伤,可以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十分钟;当然,还要考虑患者的感觉,如采用重手法则要考虑时间间隔,以使机体有恢复过程。

按摩手法有补泄之分,根据“补虚泄实”的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法,手法的补泄通常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顺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补法,逆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的按摩属于泄法。

(2)根据按摩的力度可分为手法和轻手法。重手法,用力相对较大属于泄法;轻手法,用力相对较小,属于补法;用力适中则属于平补平泄法。

(3)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按血液从心脏流人流出,向血液流出心脏方向按摩为补法,按摩方向同心脏流出血液方向相同为泄法。

(4)根据手法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按摩为补,逆时针按摩为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进行则属于平补平泄法。

⑦ 俞募配穴法出处

出自《难经·六十七难》是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创作的一篇散文。

临床上常常将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此为俞募配穴法,是前后配学法的典型实例。

俞穴,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腰背部的穴位;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为“腹募穴”。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会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证。

扁鹊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秦太医李酰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着有中医典籍《难经》。

(7)常用的配穴方法扩展阅读:

应用

如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出现的尿潴留,可选择膀胱俞;胆石症出现的胁痛,可选择胆俞;寒邪犯胃出现的胃痛,可灸胃之募穴中脘。另外,背俞穴和募穴还可用于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连属的组织器官病患,如肾开窍于耳,耳疾可选肾俞;肝开窍于目,又主筋,目疾、筋病可选肝俞。

⑧ 腧穴的定位方法是什么

针灸临床中,治疗效果与取穴是否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和简易取穴法等4种。

(一)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在中国古典医籍中被称为“骨度法”,就是以患者不同部位骨骼的尺寸作为长度测定的标准,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定位方法。临床中比较常用的骨度分寸标准详见常用骨度分寸表(表8-8、图8-1)。

表8-8

(四)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手中指端所指处取风市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半握拳,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在两指端之间的掌心处取劳宫穴;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处取百会穴等。

⑨ 常用的针灸配穴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配穴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通便快的方法 浏览:793
旧苹果一体机电脑升级系统方法 浏览:836
介绍音字的正确方法 浏览:840
盐腌扁尖食用方法 浏览:759
手机微信聊天发的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70
空肘的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893
如何治疗胃病方法 浏览:727
议论文中分析方法 浏览:429
雏孔雀最佳运输方法 浏览:888
前庭失调训练方法 浏览:280
什么方法消肿止痛 浏览:357
顺产助产有哪些方法 浏览:29
仓库具体有哪些盘点方法 浏览:246
洗衣服的手搓正确方法如何 浏览:423
体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试讲 浏览:267
相互切磋体现了什么教学方法 浏览:634
快速混合痔的方法 浏览:586
看病的小技巧和方法 浏览:280
华为手机屏幕拷贝的方法 浏览:691
在13岁如何长高的科学方法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