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柏(柏科 圆柏属)栽培技术有哪些
Sabina chinensis(L.)Ant.cv.Kaizuka
龙柏树形挺秀,枝叶紧密,叶色苍翠,侧枝扭转向上,宛若游龙盘旋,是最为常见的庭园绿化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树冠呈三角状圆柱形或塔状圆锥形,上部渐尖,下部圆浑丰满并略向一侧偏斜;侧枝着生部位很低,近地面而生出,向水平和斜上方伸展,树冠基部略圆;小枝密生,在树膛内几乎没有空隙(见彩图 14)。叶有两种类型,一种呈鳞形叶,一种呈刺形叶,用播种方法繁殖出来的实生幼树上多为刺形叶,观赏价值不高,壮龄以后刺形叶逐渐消失由鳞形叶所取代;在扦插苗和老龄树上多为鳞形叶,它们密聚着生在 1~2年生的小枝上,3叶轮生,排列得当紧密。雌雄异株,花单性。雄球花黄色,椭圆形。果圆形,直径约6~8毫米,表面蓝色,上被白粉,内含种子1~4粒。种子呈卵圆形,略扁,在树上生长2年后方能成熟。
[分布]
原产日本。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大城市都有栽培。
[习性]
暖温带树种,耐寒力强,成龄植株在冬季可忍耐-15~-18℃的低温不会受冻,幼苗的耐寒力较差,在北京地区可露地安全越冬。不怕酷暑,为典型的阳性树种,喜充足阳光,幼苗也比较耐阴。要求疏松而排水良好的中性钙质土,喜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在强酸性土中生长不良,能耐轻碱;怕水涝,较耐旱。
[繁殖与栽培养护]
龙柏的繁殖有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嫁接常用2年生(1年生壮苗亦可)侧柏或圆柏作砧木,接穗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侧枝顶梢,长10~15厘米。露地嫁接于3月上旬进行,室内嫁接则可提前至1~2月,但接后须假植保暖,3月中下旬再移栽圃地,嫁接方法采用腹接,接穗剪去下半部之鳞叶,腹接于砧木根颈部,砧木枝叶全部保留,接后壅土近接穗顶部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于床面,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成活后可施薄肥,并修去砧木顶梢,第二年春将砧木上部齐接口剪除。
扦插繁殖有硬枝(休眠枝)和半熟枝扦插两种。休眠枝扦插又有春插和初冬插之分。春插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初冬插于11月上中旬进行。插后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可促进愈合和提早生根。半熟枝扦插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侧枝顶梢,长15厘米左右,剪除下部小枝及鳞叶,插入土中5~6厘米,株行距可采用5厘米×12厘米,插后掀实,充分浇水,搭棚遮荫,以后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冬季干燥时在中午亦须喷水。扦插初期忌阳光直射,需全日庇荫,待愈合后早晚逐渐增加光照,龙柏发根慢,一般需6~8个月左右,根数少,宜留床1年,第三年春移栽。在培养期需立引杆,注意修剪、摘心、扎枝,使苗木长得挺直、紧密,若培养龙柏球,可去顶摘心,一年行3~4次,逐步养成,龙柏移植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带泥球移植。
在江南露地栽培时应中和土壤中的酸,同时补充钙;在北方庭园中地栽时应栽在背风向阳的地段,如果土壤黏重应大量掺沙。目前北方城市中栽培的龙柏大苗大都是从南方调来的,千万不要在当年地栽,否则因不适应北方的冬季严寒,入冬后会受冻抽干而死亡,春季苗木运到后应栽入大花盆中,先放在背风的疏荫下,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待新叶大量萌发后再逐渐移到阳光下养护,冬季移入冷室,室温越低越好,给它们创造抗寒锻炼的机会,因受不到干风侵袭,枝叶不会抽干,来年早春再脱盆地栽,就能在露地安全越冬了。
盆栽时应使用肥沃的腐叶土并掺入1/3的河沙或面沙,为它们创造良好的通气透水条件,用盆不要太大,10年生以下的苗木也不要急于上入木桶。养护时应见充足的阳光,掌握间干间湿的浇水原则,立秋前经常追施稀薄的液肥,雨季应把花盆放倒以防盆内积水,冬季移入冷室越冬。家庭培养的小型盆株于冬季最好放在冷屋或楼道内,让它们休眠以适应其自然生长规律,如果冬季室温过高,对翌年生长不利。
常见病虫害见“圆柏”。
[观赏与应用]
龙柏常以规则式列植于建筑前厅两旁,或自然式丛植于草坪,若在外围搭配一些观叶小乔木,别具一格。亦可盆栽供室内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