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见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
2.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3.辐射消毒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2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漂白粉(2)氯胺—T(4)过氧乙酸(6)过锰本钾
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烷基化消毒剂
⑵ 常用物理消毒方法
四种物理消毒方法:
(一)煮沸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对芽胞作用较小。煮沸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金属器械、棉织品、餐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
(二)高压蒸气灭菌
为医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可靠、经济、快速灭菌的方法,灭菌后无残留毒笥。121℃灭菌时间为30分钟,126℃为20分钟,需消毒的物品包装不可过大、过厚或过紧,一般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挡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纹布或医用包装纸。一般压力为1kg/cm2,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三)紫外线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等规则。瓦数代表灯管在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灯管寿命一般为3000~4000小时,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革兰阴性菌最敏感,其次为革兰阳生菌。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抗力。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灯管距地面约2.0~2.5m高。每10~15cm2面积可设30W灯管一个,最好每照射2小时后,间歇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表
(四)电离辐射灭菌
面不超过1m,灯管周围1.5~2c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消毒时间为1~2小时。
是应用γ射线与高能量电子束照射消毒,可在常温下对不耐热物品灭菌,故又称“冷灭菌”。对微生物有广谱杀灭作用,不残留有害化学物质。我国有几个大城市已建立大型核辐射基地。国际上已普遍采用电离辐射对金属、橡胶、纤维、玻璃、塑料、高分子聚合物(如氟碳化合物整复手术材料、有机硅导管等)、精密医疗器械(如人工心肺、透析器、吸引器等)、生物医学制品(心脏瓣膜、人工器官等)、节育用品等灭菌,实践证明,该法处理医疗产品,安全、有效。我国已开展医疗用品的灭菌服务,如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人工瓣膜和手术器械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些单位产品(如一次性输液器)灭菌不彻底。
⑶ 常用物理灭菌方法有哪些
1) 加热, 包括蒸气加热, 红外加热, 微波加热等等
2) 紫外线照射
3) 高能辐射照射, 比如说 伽马射线, 中子流等
⑷ 物理消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物理消毒就是利用物理的作用(包括光、热、蒸汽、压力等)以杀灭病原体。
在养蚕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物理消毒法有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及日光消毒等。
(1)蒸汽消毒及蒸煮消毒
消毒方法与作用原理:湿热条件下利用高温(100℃)使病原蛋白质变性、凝固而失去致病力。消毒对象及使用范围:蒸汽消毒时加入少量的甲醛效果更好。蚕网、蚕蔟等零星的小蚕具可通过蒸煮消毒。
(2)日光消毒
作用原理: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来杀菌。紫外线是一种波长0.32~0.40微米左右的短波光线,杀菌力强。紫外线照射后引起核酸、蛋白质变性而失去致病力,此外,日光的红外线有热辐射作用,使病原微生物表面发热干燥,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消毒作用。日光消毒的效果与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关系很大,如温度越高则照射的时间可适当缩短。
消毒对象及使用范围:日光消毒的对象比较广泛,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的作用。但由于只能消毒表面层,不能深入内部,且受大气的影响较大,日照的强度亦无法掌握。因此,只能作为蚕具的辅助消毒。在日光消毒时要注意做到将蚕具摊平,使之充分曝晒于直射日光之下,并要经常调换正反面或多晒几次。
⑸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有哪些
1.热力消毒灭菌
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1)燃烧法
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实验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采集作细
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2)干烤法
电热烤箱:利用烤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烤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软膏等.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若物品先经1%过氧乙酸或0.5%新洁尔灭湿化处理后,可起协同杀菌作用,照射2分钟,可使杀芽胞率由98.81%增加到99.98%-99.99%。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其热效应可损伤眼睛晶状体等,长时间照射还可致神经功能紊乱.使用时可设置不透微波的金属屏障或戴特制防护眼境等。 湿热消毒灭菌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 (1)煮沸法
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1%-2%浓度时,沸点可达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的情况下,要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分钟).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
煮沸前物品涮洗干净,打开轴节或盖子,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叠,以确保物品各面与水接触.锐利、细小、易损物品用纱布包裹,以免撞击或散落.玻璃、搪瓷类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煮;金属、橡胶类则待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均从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则重新计时,消毒后及时取出物品,保持其无菌状态。
经煮沸灭菌的物品.“无菌”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2)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装置严密,输入蒸汽不外逸,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升高,当压力增至103-206kPa时,湿度可达121.3-13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潜热是指当lg100℃的水蒸汽变成lg100℃水时,释放出2255.2J的热量。 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问题是为热的传导提供良好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冷空气从灭菌器中顺利排出.因为冷空气导热性差,阻碍蒸汽接触欲灭菌物品,并且还可减低蒸汽分压使之不能达到应有的温度。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为金属圆筒,分为二层,隔层内盛水,有盖,可以旋紧,加热后产生蒸汽。锅外有压力表,当蒸汽压力升高时,温度也随之相应升高。该灭菌器体积小,可自发蒸汽,便于携带。
操作方法如下:在灭菌器中盛水3000ml;将拟灭菌的物品随同盛装的桶放入灭菌器内;将盖子上的排气软管插于铝桶内壁的的方管中;盖好盖子,拧紧元宝螺丝,勿使漏气;锅下加热,打开排气活门,放出冷空气(一般在水沸后排气10-15分钟左右),关闭放气活门,使压力逐渐上升至103kPa,温度达121.3℃,维持20分钟后,排气至“0”时,慢慢打开盖子.如果突然开盖,冷空气大量进入,蒸汽凝成水滴,使物品潮湿,且玻璃类易发生爆裂。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其结构原理同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因其体积大,一次可灭菌大量物品.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再关闭放气开关,待夹层压力表达到灭菌所需压力时(约1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进入柜室 ,柜室内的冷空气及冷凝水可由柜室阻气器排出,待柜室的压力升到
103-137kPa,温度达121.3~126.2℃时,转动压力调节阀,使压力与温度保持恒定.维持3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排气”位置,排气毕,将蒸汽控制阀移至“干燥”位置;物品干燥后,将蒸气控制阀移至“关闭”位置,待压力指针到“0”位置和热空气排尽后,才能打开柜门,取出物品;关紧进气阀。
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在通入蒸汽前有一预处理阶段,即柜室内抽负压至2.6kPa(空气排除约98%),所以,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除有下排气式所具备的灭菌系统、蒸汽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和仪表监测指示系统外,增加抽负压系统和空气过滤系统.机器运转由电脑控制。
再关闭放气开关,待夹层压力表达到灭菌所需压力时(约1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进入柜室 ,柜室内的冷空气及冷凝水可由柜室
⑹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几种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的方法.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
(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
(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
(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
(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
(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⑺ 物理消毒,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的方法.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⑻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的方法。
2.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
(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
(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
(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
(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
(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⑼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常规消毒
所有的预防性消毒均属于常规消毒。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灭环境中的传染源(病原体)和切断各种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从而使禽类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常规消毒主要包括:种蛋的消毒、孵坊及孵化器的消毒、禽舍的消毒、养禽场场地及活动场所、道路、器械用具等的消毒。
禽场的常规消毒是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责任到人来落实的,再好的方法和制度必须通过认真的实施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常规消毒的方法有:
①物理消毒法
是消毒中最常用、最简单、最有实效的方法,包括打扫、洗刷(冲洗)、日晒、通风、干燥、火焰消毒、焚烧等方法,也是将环境中受病原体污染含量最大的灰尘、粪便、垫料、垫草、饲料残渣等清除掉的最适用的办法。火焰高温消毒可以彻底杀灭病原体,对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雏鸭肝炎、鸭瘟、小鹅瘟等烈性传染病的病禽及其污染的垫料、垫草、粪便等排泄物、分泌物、病禽的尸体等用焚烧的方法,可使传染源得到彻底的消灭,也是传染病防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化学消毒法
主要是用化学药剂的喷洒和熏蒸等方法而使环境中(含内外环境)的病原体得以杀灭。但消毒药的使用有许多注意事项,这点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加以叙述。化学消毒法也是养禽业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③生物消毒法
打扫后的粪便、垫草、尘土、污染物等可以通过堆积发酵的方法,来杀死其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使温度达到70℃以上),但细菌芽孢难以杀死。堆积发酵的地点应选择养禽场围墙外的下风向。
(2)紧急消毒
紧急消毒一般是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为扑灭疫情或防止疫情传入而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的紧急防控措施之一。紧急消毒带有强制性(通过政府的各级组织强制执行)、社会性(包括辖区内所有养禽场、屠宰加工厂、农贸市场及农村的散养禽舍、场地等)和时限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用于强制性消毒的消毒药及其使用方法,一般由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定品种和逐极发放,在各级兽医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以保证消毒的效果。
紧急消毒时往往是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所选用的消毒药应考虑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快、对人畜无害、性能稳定、易溶于水、使用方便、易推广、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3)带禽消毒
带禽消毒是指在家禽饲养期内,定期用消毒药液对禽舍、笼具和禽体进行喷雾消毒。带禽消毒能有效抑制舍内氨气的发生和降低氨气浓度,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止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禽舍环境;为保障禽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夏季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带禽消毒的要点为:
消毒日龄
一般在10日龄以后即可实施带禽消毒,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育雏期每周消毒两次,育成期每周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清洁环境
为保证消毒效果,首先要彻底打扫禽舍,消除禽粪、羽毛、垫料、屋顶蜘蛛网及墙壁、地面、物品上的尘土。对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应清出禽舍。对于笼养禽舍在彻底清扫后,可用清水冲刷禽舍地面。水洗的目的是将残留在禽舍内的污物冲洗出舍,以提高消毒效果。冲洗后的污水,应通过下水道或暗渠排至远处,不能排在禽舍周围。
慎重选药
带鸡消毒对药品的要求比较严格,并非所有的消毒药都能用。选用消毒药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广谱、高效、强力。第二个原则是对金属和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以人和鸡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肤吸收性小,无异臭,不会渗入或残留在肉和蛋中为标准。可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次氯酸钠、百毒杀、菌毒敌、复合酚和农福等。
科学配液
配制消毒药液应使用自来水或白开水,不要使用井水。配制消毒液应用热水稀释,水温一般控制在45℃以下。消毒药配成消毒液后稳定性变差,不宜留存,一般应一次用完。
正确喷药
带禽消毒的对象包括舍内一切物品、设备和禽群。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雾化效果良好的高压动力喷雾器或背式喷雾器。消毒时应朝禽舍上方以画圆圈方式喷洒,切忌直对禽头部喷雾。雾粒大小控制在80~120微米。雾粒太小易被禽吸入呼吸道,引起肺水肿,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雾粒太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和禽舍太潮湿。喷雾距离禽体50厘米左右为宜,每立方米空间用15~20毫升消毒液。喷雾时按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顺序进行。以地面、墙壁、天花板均匀湿润和家禽体表微湿的程度为止。
注意事项
①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停止带禽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②为减少应激,喷雾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或在傍晚时进行。
③喷雾时应关闭门窗,消毒后应加强通风换气,便于禽体表及禽舍干燥。
④根据不同消毒药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最好以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一般情况下,一种药剂连续使用2~3次后,就要更换另外一种药剂,以防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产生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⑤带禽消毒会降低禽舍温度,冬季应先适当提高舍温3~4℃后再喷药消毒。
(4)炕孵消毒
炕孵消毒的重要性。
①孵坊病原体的来源
“百家蛋”(收集许多养殖户的种蛋)蛋壳的带入,农户自备的装雏箱或筐及垫草带入,出雏过程中的霉菌孢子极易被孵坊环境和孵化器吸入。
②炕孵中感染率高的常见病原体有
小鹅瘟病毒、沙门氏菌、曲霉菌、马立克氏病病毒、脑脊髓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雏鸭肝炎病毒、支原体、禽大肠杆菌等。
炕孵消毒的具体做法
①孵坊应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孵坊的室内外场地应经常性消毒,在出雏期间应每天用百毒杀等消毒液喷洒。
②孵化器在上蛋前或每出孵一次,都要将出孵污物及时清理;孵化箱、出雏箱、蛋架、蛋盘及所有用具等先用清水冲洗后,再用0.5%氨水或其他消毒液高压冲洗消毒,并用甲醛熏蒸消毒一次。
③规模孵坊应每个月大清洗大消毒一次。种蛋贮存室、孵化器、出雏室等均应有各自独立的通风设备,防止病原体污染的空气在室内互相传染。有条件的孵坊应向饲养户提供经过消毒处理的装雏箱和保温用品,以防止外来的不洁装雏用具带入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