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子元器件识别方法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电阻
电阻器我们习惯称之为电阻,是电子设备中最常应用的电子元件,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00000欧
二、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电子元件。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23表示编号为223的电容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三、电感
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的电子元件。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
四、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晶体二极管在收音机中对无线电波进行检波,在电源变换电路中把交流电变换成为脉动直流电,在数字电路中充当无触点开关等,都是利用了它的单向导电特性。
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五、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具有放大作用和开关作用。我们使用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放大微弱的信号电流或制成自动开关,控制用电器的通断。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表示编号为1的三极管。
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2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晶体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称为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发射极上的箭头表示流过三极管的电流方向。
六、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按照电路结构的要求,制作在一小块半导体材料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然后封装而成,它的文字符号是ic。
集成电路是6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使用集成电路和使用分立元件组装的电路相比,具有元件少、重量轻、体积小、性能好和省电等多项优点,所以电子产品的集成化已成为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向。
“万用表”无论作为一个电子爱好者还是一个小白我们都应该学会其使用方法,因为其使用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我们每个家庭都会用到电,接触到电器,既然有电器就说明难免有意外情况,如果某一天万一发生了意外情况,家里的线路断了,或者说电器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用万用表去检测故障元件或者故障电路;还有时候我们想去测量一些参数,这就必须让我们学会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万用表如此重要,我们何不学习一下呢?
万用表
万用表上有很多档位,但是在平常有很多档位我们其实并用不到,或者说即使用到用的次数也很少,今天就教给大家平常最常使用的四个档位,以便快速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这四个档位分别为直流电压档、交流电压档、电流档、二极管挡我们就以上述这种万用表向大家一一介绍。
直流电压档
拿出万用表首先打开电源开关,也就是上图中的POWER按钮,按下后看到屏幕上显示出数字,说明数字万用表打开成功,下一步我们就是选择档位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知道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所以我们找一下万用表上的V,然后我们再查找一下我们所要测量电器的电压值,根据电压大小选择大于所测电压值,但是又是最接近的电压档位,把万用表旋钮旋转到那个位置。
例如我们所测量电池电压标注为3.7v,我们就选择20V这个档位,旋转过去之后还要注意一下我们DC/AC按钮,这个按钮的作用就是测量直流还有交流切换档,如果是交流则按下按键,在显示屏上就会显示AC,就像第一张图片,但是我们测量的是直流,所以我们无需按下,此时在显示屏上既不显示AC也不显示DC。
显示屏上既不显示DC也不显示AC
正确选择档位之后最后一步我们就是测量电池电压了,我们按照红表笔接在电源正极,黑表笔接在电源负极,这时候万用表就把电源的电压值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这样我们就能实时读出万用表的示数。
测量电压
交流电压档
掌握了直流电压档的使用,交流操作起来就简单了,档位位置和直流在一块,不过如果我们测量交流需要把DC/AC按钮按下,因为我们测交流用直流档是不能够测量的,按下之后我们就能看到显示屏上显示AC,就像第一张图。
找到档位接下来我们就是量程,找量程的方法和测量直流方法一样,这里我们所测量的交流电压为220V所以我们选择1000V这个档位,最后一步我们就是实际测量个,我们最好按照红表笔接火线,黑表笔接零线这个顺序来测量,来看一下实况图。
测量交流电压
注意:测量电网电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电流档
电流一般对设备的影响挺大的,所以现在的万用表一般不会能测量很大的电流,像这款万用表最大只能测量20A的电流,而且还必须改变下表针插孔的位置,选择档位和量程的时候和电压档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在多陈述,需要注意一下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因此我们需要把旋钮调到标注A的位置。
在实际电路测量电器的工作电流的时候需要把电线断开,这也是限制电流档使用频率的一方面,然后把红表笔接在电势高的那一端,黑表笔接在电势低的,如下图
检查连接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我们就能看到电器的工作电流
电机工作电流
二极管档
在家庭中我们平常根本接触不到二极管在这里为什么说它很重要,单独拉过来呢?二极管我们平常见不到但是二极管档对我们的用处却是很大,二极管档就是测量二极管压降还有辨别二极管的正负极,当二极管的压降为零时(有的不是)万用表中的蜂鸣器就会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判断电路的通断,你想想如果给你一根导线如果用二极管档连在导线两侧,如果导线没有问题,蜂鸣器就响,多么便捷啊。
万用表上的二极管档,在标注时有一个二极管符号还有一个类似于WIFI信号那种符号,具体见下图
旋钮指向的档位既是二极管档
找对之后此时在显示屏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二极管的符号,出现这个符号也说明我们操作正确,此时我们把万用表的表笔短接一下,再来看看出现什么情况
此时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显示屏上在原先显示二极管的位置又多了一个类似WIFI的符号,此时表示的意思就是二极管压降为0,接电线的话就是电线正常没有断,此时还能听到万用表发出的蜂鸣声。
㈢ 常见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和其公式以及优缺点
一、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又包括阀值法、指数法、标准化方法、比重法。二、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凸折线型法、凹折线型法、三折线型法。三、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目前常见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极值化、标准化、均值化以及标准差化方法,而最常使用的是标准化方法。但标准化方法处理后的各指标均值都为0,标准差都为1,它只反映了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无量纲化的同时也抹杀了各指标之间变异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标准化方法并不适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中。而经过均值化方法处理的各指标数据构成的协方差矩阵既可以反映原始数据中各指标变异程度上的差异,也包含各指标相互影响程度差异的信息。四、数据标准化的方法: 1、对变量的离差标准化离差标准化是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最小值,然后除以该变量的极差。即 x’ik=[xik -Min (xk)]/Rk 经过离差标准化后,各种变量的观察值的数值范围都将在〔0,1〕之间,并且经标准化的数据都是没有单位的纯数量。离差标准化是消除量纲(单位)影响和变异大小因素的影响的最简单的方法。 有一些关系系数(例如绝对值指数尺度)在定义时就已经要求对数据进行离差标准化,但有些关系系数的计算公式却没有这样要求,当选用这类关系系数前,不妨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看看分析的结果是否为有意义的变化。 2,对变量的标准差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是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sk 经过标准差标准化后,各变量将有约一半观察值的数值小于0,另一半观察值的数值大于0,变量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经标准化的数据都是没有单位的纯数量。对变量进行的标准差标准化可以消除量纲(单位)影响和变量自身变异的影响。但有人认为经过这种标准化后,原来数值较大的的观察值对分类结果的影响仍然占明显的优势,应该进一步消除大小因子的影响。尽管如此,它还是当前用得最多的数据标准化方法。 3,先对事例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再对变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第一步,先对事例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即将某事例中的观察值减去该事例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事例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si 第二步,再对变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即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k)/s’k 使用这种标准化的目的也在于消除性状间的量纲(单位)影响和变异大小因子的影响,使性状间具有可比性。 4,先对变量、后对事例、再对变量的标准差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目的也在于消除性状间的量纲(单位)影响和变异大小因子的影响,使性状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对变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即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sk 第二步,后对事例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即将某事例中的观察值减去该事例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事例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i)/s’i 第三步,再对变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即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平均数,然后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即 x’’’ik = (x’’ik - ’’k)/s’’k 进行了前两步之后,还要进行第三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计算的方便。
㈣ 常用电气元件参数测量方法有哪些
电工常用测量仪表有摇表、万用表和钳形电流表,这些仪表在测量时若不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稍有疏忽,不是将表烧坏,就是使被测元件损坏,甚至还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掌握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仪器本身误差,数字示波器因为功能和原理决定,不是一个精确测量的仪器,本身存在较大误差,一般为2%,由硬件决定。还有操作不当,读取数据等等。 2、使用方法造成的误差:测量用具的幅度档位和时间档位等设置不合理,会造成一定误差,因此测试的时。 3、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人为误差,比如实验操作步骤出错,实验结果读取出错导致的误差。 (4)元器件上常用的数值标准方法包括扩展阅读 常用电子元件参数测量实验中的减小误差方法: 1、要注意满足测量仪器的使用条件例如,托盘天平应放在比较平的台面上进行操作,在使用天平时应尽量减小震动,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去拿,要轻拿轻放等等。 2、要注意测量仪器的零点调节。例如,天平只有在游码置于“0”线、用数字万用表欧姆档2K以下档测量接触器线圈,看线圈是否断路,如果没有电阻证明线圈坏。 用万用表欧姆档200测量常闭和常开(测量常开用手按住或者通电吸住)辅助触点通不通,如果触点接触不好,此时测量电阻是很大的。表明触点接触不好,如果辅助触点接有负载,测量电压时,电压会达不到额定电压。
㈤ 几种常用数据标准化方法
评价是现代社会各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科学做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人们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所面临的评价对象日趋复杂,如果仅依据单一指标对事物进行评价往往不尽合理,必须全面地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应运而生。所谓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就是把描述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对评价对象做一个整体上的评判,并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
而在 多指标评价体系中,由于各评价指标的性质不同,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当各指标间的水平相差很大时,如果直接用原始指标值进行分析,就会突出数值较高的指标在综合分析中的作用,相对削弱数值水平较低指标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目前数据标准化方法有多种,归结起来可以分为直线型方法(如极值法、标准差法)、折线型方法(如三折线法)、曲线型方法(如半正态性分布)。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对系统的评价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不幸的是, 在数据标准化方法的选择上,还没有通用的法则可以遵循。
数据的标准化(normalization)是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在某些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处理中经常会用到,去除数据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即将数据统一映射到[0,1]区间上,常见的数据归一化的方法有:min-max标准化(Min-max normalization),log函数转换,atan函数转换,z-score标准化(zero-mena normalization,此方法最为常用),模糊量化法。本文只介绍min-max法(规范化方法),z-score法(正规化方法),比例法(名字叫啥不太清楚,归一化方法)。
也叫离差标准化,是对原始数据的线性变换,使结果落到[0,1]区间,转换函数如下:
通过以10为底的log函数转换的方法同样可以实现归一下,具体方法看了下网上很多介绍都是 x =log10(x) ,其实是有问题的,这个结果并非一定落到[0,1]区间上, 应该还要除以log10(max) *,max为样本数据最大值,并且所有的数据都要大于等于1。
用反正切函数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归一化,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映射的区间为[0,1],则 数据都应该大于等于0,小于0的数据将被映射到[-1,0]区间上。
而并非所有数据标准化的结果都映射到[0,1]区间上,其中最常见的标准化方法就是Z标准化;也是SPSS中最为常用的标准化方法,也叫 标准差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