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用灭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应用范围仅限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3、化学试剂灭菌
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化学灭菌常用的试剂有表面消毒剂、抗代谢药物(磺胺类等)、抗生素、生物药物素抗生素是一类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他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4、间歇灭菌
间歇灭菌连续3天,每天进行一次蒸气灭菌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耐 100℃以上温度的物质和一些糖类或蛋白质类物质。一般是在正常大气压下用蒸气灭菌1小时。灭菌温度不超过100℃,不致造成糖类等物质的破坏,而可将间歇培养期间萌发的孢子杀死,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5、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较常用的有紫外线,其他还有电离辐射(射线加快中子等)。波长在25000~80000纳米之间的激光也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以波长26500纳米最有效。辐射灭菌法仅限于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设备复杂,难于广泛使用。
Ⅱ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射、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学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进行消毒的方法,这种消毒方法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药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消毒方法,应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学消毒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和消毒效果可分为以下几类:
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倍~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醛类: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接触会致癌。
表面活性剂类: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铵盐类: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Ⅲ 食品杀菌常用方法有哪些
食品杀菌有很多方法,介绍几个给你:
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 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4. 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5. 微波杀菌:微波杀菌就是将食品经微波处理后,使食品中的微生物丧失活力或死亡,从而达到延 长保存期的目的。
6. 紫外线杀菌: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在于促使细胞质的变性。
7. 臭氧杀菌:臭氧在水中部分溶解,在常温下能自行降解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最显着的是氢氧根自 由基,因而具有强氧化性的特点。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一列出分析解决,即使种类多而杂,但受污染途径却一样,主要为外界污染及自身污染。
食品杀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菌及除菌,达到食品品质的稳定化,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细菌在存活数量,避免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Ⅳ 杀菌方法
肉禽制品是非常容易腐败变质的,因为微生物繁殖速度很快,每过20-30分钟,细菌就会繁殖一代。食品检测专家曾做过实验,刚煮制出锅时的南京盐水鸭的菌落总数≤10个/克,将刚出锅的盐水鸭放在已消毒的专用冷却房内,自然冷却(室温为28℃左右)5小 时后,菌落总数就会上升到1万个/克。
肉制品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生肉原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缺乏冷藏和密封设施,使环境中的微生物大量粘附在生肉表面,这些微生物在常温甚至更高的温度中,迅速生长繁殖。
2.加工车间脏乱差,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偏高。
3.生熟物料交叉污染,后道工序的熟食品被前道工序的生原料污染。
4.物料加工、熟化后,没有及时包装,使车间内的微生物污染熟的食品。
5.生产人员身体带菌,致使包装前的肉制品受到污染。
6.一些食品企业在面积较小的车间内超负荷生产,导致加工设施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杀菌不充分等问题的发生。
7.生产设备、包装容器、生产环境没有及时消毒。
8.使用的防腐保鲜剂的品种和方法不对,保鲜效果不理想。
综合以上原因,熟肉加工时,细菌污染的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所以相应采取的杀菌方法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避免污染的综合模式。
为提高肉制品的安全质量,避免肉制品被细菌等污染,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选用含菌量少的畜禽肉等原辅料,用来加工肉禽制品。
2.在生产原料的采购、运输、贮存、加工过程中,减少污染因素,尽量使原料免受微生物污染。对于加工好的已经熟化的半成品,更应避免污染。
3.对肉制品的加工和包装人员,均应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4.做好防蝇、防蚊工作。
5.充分杀菌,使肉制品的中心温度和杀菌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6.尽量缩短熟料在包装前的存放时间。物料熟化之后,应尽快包装、封口、杀菌。
7.肉制品企业对接触食品的空气、容器、设施等,均应进行杀菌消毒。提高加工车间内的空气的卫生质量,可有效提高肉制品的安 全质量。
8.科学使用高效防腐保鲜剂,以增强防腐保鲜效果、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经高温蒸煮和杀菌的未包装的肉制品在较短时间内,仍会腐败变质,原因之一是熟食与车间内的空气接触时,如果车间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菌等微生物,则这些微生物会附着在食品表面、再次污染食品,继而导致肉制品变质、引发食物中毒。为防止肉制品在冷却和包装环节遭受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可采用高浓度臭氧发生器杀菌消毒设备,对肉制品生产车间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在配料中添加防腐保鲜剂,也是提高肉禽制品安全质量的一条措施。但肉禽制品的品种繁多,为增强肉禽制品复合保鲜剂的防腐保鲜效果、有效延长肉禽制品的保质期,肉禽制品加工企业在选用臭氧杀菌设备和食品防腐保鲜剂时,应从肉禽制品的具体种类、食品特性、食品加工工艺、保质期要求、腐败菌种类、使用方法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Ⅳ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喷洒消毒将消毒药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来喷洒消毒,主要用于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工具及排泄物,周边环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多用于密封舍的消毒和种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室温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3)饮水消毒将消毒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即将消毒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来消除肠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于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Ⅵ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鸽舍内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阻止传染病蔓延。消毒是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鸽场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
(1)浸泡消毒
在鸽场、鸽舍的进出口设置消毒池,选用10%石灰乳或5%~10%漂白粉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药,要经常保持药液的有效浓度,定期更换消毒药品种,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性。能够耐浸泡的物品也可采用此法消毒。
(2)喷雾消毒
将消毒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的消毒药应对鸽和操作人员安全,没有副作用,而对病原微生物有杀灭能力。喷雾的雾滴应在100微米左右,使水滴呈雾状,在空间中停留一定的时间。可对空气、鸽舍、墙壁、地面、笼具、鸽体表、鸽巢、栖架等进行喷雾消毒。
(3)熏蒸消毒
常用甲醛(福尔马林)配合高锰酸钾等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可使消毒药的气雾渗透到各个角落,消毒比较全面。熏蒸消毒时必须封闭鸽舍,应注意消毒时室内温度不低于18℃,鸽舍内的用具等都应打开,以便让气体能够渗入,盛放甲醛的容器不得放在地板上,必须悬吊在鸽舍中。药品的用量是:每立方米的空间应用甲醛25毫升、水1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分别计算、称量后,将水与甲醛混合,倒入容器内,然后将高锰酸钾倒入,用木棒搅拌,经几秒钟即见有浅蓝色刺激眼鼻的气体蒸发出来。一般经过12~24小时后方可将门窗打开通风,隔1周待刺激性气味消失后才可使用。
(4)火焰喷射消毒
使用煤油的火焰喷射器,用火焰喷烧金属、不易燃笼具、地面、墙壁等,其消毒作用彻底。
Ⅶ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Ⅷ 常见的灭菌方法
常用的灭菌法:
1.高压蒸气法:应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压蒸气灭菌法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2.煮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等物品;3.火烧法:适用于金属器械;
3.药液浸泡法:适用于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
4.甲醛蒸气熏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种导管。
Ⅸ 灭菌方法分为哪几种类别
灭菌方法分为:
1、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干热灭菌
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应用范围仅限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3、湿热灭菌
以沸水、蒸气和蒸气加压灭菌。
4、间歇灭菌
间歇灭菌连续3天,每天进行一次蒸气灭菌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不能耐 100℃以上温度的物质和一些糖类或蛋白质类物质。一般是在正常大气压下用蒸气灭菌1小时。灭菌温度不超过100℃,不致造成糖类等物质的破坏,而可将间歇培养期间萌发的孢子杀死,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5、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射线进行灭菌的方法,较常用的有紫外线,其他还有电离辐射。波长在25000~80000纳米之间的激光也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以波长26500纳米最有效。辐射灭菌法仅限于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设备复杂,难于广泛使用。
6、渗透压灭菌
渗透压灭菌利用高渗透压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在高浓度的食盐或糖溶液中细胞因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结果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7、化学试剂灭菌
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