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物抗震加固方法有哪些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设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对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它通过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来间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预应力加固法几乎没有改变使用空间,并通过卸载、加固功能减少应力滞后现象而取得较理想的加固效果。其不足是预加力设备和锚固还待完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主要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大型结构的加固。
▋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法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方法与贴钢加固法相似,只是加固用的材料是纤维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GFRP)、碳纤维(CFRP)、芳纶纤维(AFRP)等。它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且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加固方法。与传统的加固材料相比,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施工方便、耐腐蚀等突出优点。就碳纤维来说,其抗拉强度规范之值达3400MPa,比普通钢筋高出10倍;弹性模量略高于钢筋,现已用于梁、板、柱、桥梁、屋架等多种结构的抗震加固。
▋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将钢板用结构胶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相当于构件的体外配筋。该项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其优点是几乎不改变构件外形和使用空间,施工简单、快速,湿作业量小。但对加固构件工作环境有要求,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无化学腐蚀,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环境下的受弯、受拉构件的加固。目前在桥梁和房屋结构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 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在混凝土、砌体等构件包以型钢(常为角钢、扁钢或钢板等)的一种加固方法,也是一种使用较广的传统方法。采用外包钢加固法能在构件截面尺寸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且具有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较为可靠等优点,适于柱、梁、桁架弦杆和腹杆,以及高层建筑的抗震加固。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变形,间接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为了减小构件的计算跨度,常采用增设支点(包括柱支座和弹性支座)和采用托梁技术,从而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使承载能力得以提高。其优点是简单可靠,不足是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较大跨度的梁、板、桁架等水平结构的加固。
▋ 增大截面法
增大截面法即增大构件的截面面积(混凝土和配筋量),以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可常用于混凝土、砖混结构的梁、板、柱、墙等构件的加固。这种加固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技术较为成熟,可靠性强,且能提高构件刚度和稳定性。
㈡ 房屋加固房屋加固方法有哪些
1、混凝土加固:用混凝土加固房屋,施工方便,省钱又省时。
2、粘钢:施工时,要选择优质材料和专业施工队,才能保证加固效果。
3、碳纤维布:这种材料加固效果好,省时省力,但是一定要保证材料质量,否则也会影响加固效果。
拓展资料:
房屋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遵循加固设计原则。
在房屋加固的时候,需要有加固方案的制定,而加固方案是严格按照加固设计原则来制定的。房屋加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加固方案,因为加固设计出来的方案是对房屋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遵循加固设计原则就能对房屋加固起到应有的效果。
2、加固材料的选择。
房屋加固施工中,对于加固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房屋加固的材料选择往往会决定房屋加固的效果,不同质量的加固材料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选择加固材料时,必须要选择高质量的材料,这样可以更好得保证房屋加固工程的质量。
别墅大师为你提供当地建房政策,建房图纸,别墅设计图纸;
别墅外观效果图服务,千款爆红图纸任你选:www.bieshu.com?bdfc
㈢ 抗震加固措施有哪些
抗震加固措施可分为房屋结构整体抗震加固和构件加固。
结构整体抗震加固是针对房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不足依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而进行的加固;构件加固是针对局部构件承载力不足而进行的局部构件的加固。抗震加固不仅是对局部构件、局部连接和局部缺陷的修补,更是要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分析和改造。
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砌体结构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一条 公路工程构筑物应进行抗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2g的地区,可将抗震救灾以及在经济、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公路工程构筑物,或破坏后修复(抢修)困难的公路工程构筑物确定为生命线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三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七条 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㈣ 房屋建筑如何防震
要选对抗震加固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1、碳纤维加固法。
2、增设构件加固法。
3、粘钢加固法。
4、植筋锚固技术。
5、外包钢加固法。
6、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
7、加大截面加固法。
8、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
㈤ 墙体加固的方法 几种实用方法分享给大家
1、砂浆面层加固:适用于承载能力相差不多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
2、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适用于静力加固和中高强度的抗震加固。
3、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适用于增幅较大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
4、板墙加固法:当墙体承载力、墙体厚度、配筋、轴压比及边缘构件不满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时,当墙体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施工存在严重缺陷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5、粘钢加固法:当配筋不足、抗剪承载力不足、抗弯承载力不足时可以采用此方法。
6、处理承重墙墙体开洞法:承重墙开洞必须选用静力切割的方式对原结构无损伤,一般有墙体开洞碳纤维加固、墙体开洞包钢加固、砌体结构开洞现浇构造柱加固。
㈥ 几种常用抗震加固方法
常用的建筑抗震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增设构件加固法;当原结构的结构体系明显不合理时,若条件许可,可通过结构体系的改变,使地震作用由增设的构件承担,从而保护局部构件不受损害。
这类方法通过在原有结构构件以外增设构件来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承载力、变形性能和整体性,它主要是对某些承载力、变形不足的构件进行补偿。
针对不同的结构可选取不同的构件,常用的有:增设墙体加固法,增设支撑加固法,增设柱子加固法及增设拉杆加固法。采用该方法时,必须要考虑所增设的构件对结构整体计算和抗震性能的影响。
2 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技术是通过粘结剂将碳纤维片材同被加固的构件粘结而进行的新型加固方法。碳纤维片材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重量轻及耐腐蚀性好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加固方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修补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如建筑物、构筑物、桥梁、隧道等)、各种结构形状(如矩形、圆形、曲面结构等)、各种结构部位(梁、板、柱、拱、墩等),且不改变结构形状及不影响结构外观,这是目前任何一种结构加固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对建筑物由于受火灾、腐蚀等损坏的加固修补,对由于局部改变设计用途的结构补强和提高已有结构的抗震性能尤为适合。
3 粘钢加固法;在混凝土构件外部黏贴钢板,以提高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
该加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被加固构件基本不受损伤,可以充分发挥原构件的作用;外粘钢厚度小,加固后自重增加小;加固后构件的外形尺寸变化不大,对建筑功能影响极小;施工工艺简单。
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黏工艺与操作水平,此外,关于黏钢构件的抗动力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试验很少,影响了对黏钢加固方法的广泛应用。
4 外包钢加固法;该法是在构件外围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 具体可分为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和干式外包钢加固法。一般用于混凝土柱、梁、屋架,特别是大型结构和大跨度结构的加固。
适用于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及砖柱、砖烟囱等,但对于圆形和曲面构件加固工艺则相对复杂。它具有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能有效提高构件抗震性能的优点, 其优点是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少,受力可靠。缺点是用钢量较大,加固维修费用较高。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六十度;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5 植筋锚固技术;植筋技术是先在构件上打孔,然后注入专用粘结剂,插入钢筋,待粘结剂硬化后,钢筋通过与周围混凝土粘结成整体,从而进行锚固的技术。
该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粘结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粘结剂有以环氧树脂为基本材料的有机化学粘结剂和以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为胶结材料配制的“浆锚砂浆”。
近年来,植筋锚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在抗震加固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方法相比,植筋锚固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的突出优点,目前这种技术还在不断研究、改进中,一种经济指标好、技术性能高的粘结剂的研制成功,其必将对抗震加固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6 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此法用于加强结构构件本身,恢复或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主要用于震前修补结构缺陷或震后对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修复加固,一般不单独做为抗震加固方法使用。
(1)压力灌注水泥浆加固法,可用于灌注砖墙裂缝和混凝土构件的裂缝。
(2)压力灌注环氧树脂浆加固法,可用于加固有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可大大提高了砌筑砖墙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也加强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7 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高性能复合砂浆钢丝网加固方法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加固技术。高性能钢筋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混凝土结构,是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后,铺设钢筋网,再粉抹或喷射上高性能复合砂浆,使加固层与原构件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工作性能的目的。该加固方法与碳纤维加固法相比具有施工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在结构工程加固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8 加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法是用与原结构相同的同种材料增大构件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性能的加固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增大其截面刚度,还可通过对抗震区的处理来提高构件的延性。
该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加固混凝土构件中的粱、板、柱、墙等一般构件,钢结构中的柱、屋架以及砖墙、砖柱等。
其加固效果与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应力水平、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结合面处理及是否卸载加固等因素直接相关。优点是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可广泛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减少使用空间,使结构自重有较大增长等。
㈦ 砖混结构的房子拆墙怎么加固
砖混结构的房子拆加固墙可以采用做夹墙梁夹墙柱或者是扶壁柱的方法,一个是因为整体性好,一个是因为施工方便安全性高,钢材和砖是无法达到很好很完美的结合的,毕竟材质的问题,但混凝土不同。
一个是钢筋可以穿孔做锚固,一个是混凝土有流动性而且与砖有较好的结合性,所以做这种混合结构的加固它的整体性非常好,另外施工安全指的是这种混合结构它是在拆除之前先做加固,而钢材横梁必须拆除后做好支撑再想办法把钢梁放进去,放钢梁进去的这个过程是没有支撑的,非常的危险。
老砖混改造现在最多的还是坑震加固,因为老的砖混房子里面很多没有圈梁构造柱,所以它们抗侧向力和整体性都很差,一般的加固方法都是做钢筋混凝土板墙同时看是否存在圈梁构造柱,没有的话就加上,当然同时基础也要做扩大加固。
一般的加固方法都是做钢筋混凝土板墙同时看是否存在圈梁构造柱,没有的话就加上,当然同时基础也要做扩大加固。老砖混改造现在最多的还是坑震加固,因为老的砖混房子里面很多没有圈梁构造柱,所以它们抗侧向力和整体性都很差。
(7)抗震加固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其它加固方法:
一、粘钢加固
混凝土粘钢加固技术,是采用优质环氧粘钢胶,把钢板与混凝土牢固地粘在一起,形成复合的整体结构, 有效地传递应力形成整体联合协调工作,从而恢复或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与结构的强度和钢度。
特点:
1、对构件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强
2、与砼构件具备较广泛的类似力学性能指标
3、抗老化、抗疲劳性能好
4.建筑结构胶要通过抗冲击剥离韧性检测
二、碳纤维加固
碳纤维布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采用配套胶粘剂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起到结构补强和抗震加固的作用。广泛适用于建筑物梁、板、柱、墙的加固,并可用于桥梁、隧道等其它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粘贴纤维织物(布)复合材加固法。
即用改性环氧树脂粘贴各种符合国标GB50367-2006规定的碳纤维单向织物布复合材,S玻璃布,(玄武岩布),E玻璃纤维单向织物布以及GB/T221491-2008规定的芳纶布,芳玻韧布复合材料。
优点
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㈧ 古建筑要怎么加固
古建筑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经过岁月磨练,都出现不同的损害。有的甚至濒临损毁,所以对古建筑的加固与维护至关重要。
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状或现状、尽避少干预、符合所有物品内在要求原则及保护材料可逆性原则。
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针对古建筑的整修提出“修旧如旧”的观点,这一观点,一直被作为古建筑维修的纲领。
文化遗产古建筑修复原则应与古建筑抗震加固的原相统一,在古建筑修复的同时也能达到抗震加固的效果,使修复与抗震加固相融合。
要做到“修旧如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少干预的原则。我们要维修一座古建筑。是因为它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危险,如地基、结构,或是材料。要维修,必然要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
这些措施都是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变化的,量变到质变。动的越多,“修旧如旧”就越难保持,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想“旧”,就要少干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2、尽量保存原始古建材料。文物古迹的材料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与现代人以及未来人交流的媒介,你可以从一块汉砖中读出汉代的制砖泥料、制坯工艺、烧成方法以及汉代人对这种建筑材料的工艺修饰。
3、继承和运用传统工艺。古建筑是古代工匠按照其当时当地的生产水平、工艺手段和审美观点制造出来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地方性。“修旧如旧”,就要运用传统工艺来对其进行修复。
木结构古建筑加固的方法有:修整加固、隔震技术、化学锚固、支顶加固、嵌补加固等。
砖石结构古建筑加固的方法有:抗震加固、外包钢加固、替换构件法、钢筋水泥砂浆加固、注浆加固、静压桩等。
对现有的有关古建筑的加固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修改,按照不同古建筑的不同特点,深入研究古建筑的修复与加固,以此才能更好的维护古建筑的安全,一代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