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相机内测光表在影棚如何使用
你好!
因为现在的影棚用的基本都是闪光灯拍摄,相机的机内测光系统是不能用的。原因主要是相机的内测光系统在半按快门时进行测光,而在影棚中在闪光灯触发前是很暗的(闪光灯上的造型灯主要是为了了解光比和对焦用),如果按其测光,得到的EV值小,完全按动快门触发闪光(实际上这时的测光还是以之前造型灯的亮度测的),而闪光灯闪光时的EV值时很高的,必然造成曝光过度。你用1/125秒、F8 能达到正确曝光(这实际上是闪光灯的曝光),而测光测的还是造型灯的亮度,当然提示曝光不足。
如果影棚中使用持续光源拍摄,所见即所得,这时可用机内测光系统测光完成曝光。
所以,在影棚摄影中使用闪光灯拍摄,一般的做法是:选用相机的曝光模式为M挡,一般都先用外置测光表采用入射式测光法测光,把测得的数据设置在相机上,这样拍摄可以获得准确的曝光。如果没有测光表,只能反复试拍获取曝光组合了(一般设置相机曝光模式为M挡、白平衡为闪光灯、感光度100、速度为1/125秒,调节光圈大小和闪光灯输出功率和距离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会帮到你。
㈡ 摄影棚如何测光
影室测光有两种办法:1是经验估算 2是测光表 相机无法用于测光
具体来说:
首先感光度一般都是100,快门统一125分之一。
1 经验估算法,这个比较常见,但比较简易,也不准。只能,调个大概,之后别相信什么用眼睛能练到一看就准的地步,因为哪怕是两只同样的功率的灯,开到同样数值,差异都会很大!
2测光表的话一定要入射反射双模式的,入射测量和校正灯的输出量,反射光比和你需要用的光圈值。
㈢ 影棚测光表的使用
用入射式测光.
一般来说先设置好快门速度,然后测光得出光圈值.
至于怎么曝光比较出效果很难说,情况太多.
拍反射性题材,需要做好柔光/防反光措施,其次灯前用具对效果也有很大影响,不单单是曝光组合会影响最终效果.
㈣ 电影摄影中使用测光表的正确方法怎么测人脸光比
在灯光足够的前提下:1、决定一个合适的光孔(由叙事的要求、前后景的关系),以及滤镜。
2、决定一个合适的光比。差一档1:2、差二档1:4、差三档1:8~(由影片风格、叙事内容决定)
3、打底子光、遮挡杂光。照度表测量环境照度水平。按要求增减。
4、所有灯全开,挡住辅光,照度表测量人物位置主光照度。按要求适量增减主光量。
5、更加严格的挡住主光、以及逆光,测量辅光照度。按要求适量增减辅光。(乳白球伸缩都可,但同一场景状态要统一)
6、可以用亮度表测量和调整背景中的装饰小光源。
7、增加和调整勾边光、眼神光、小玄光等等人物装饰小光源。
8、复查光孔、检查机器状态。开拍。
详细步骤:http://www.hu.com/question/26876832
㈤ 如何使用测光表
*入射或反射(点测光)的测量在接目镜上旋转入射、反射选择器开关,向所需要的位置旋转直至听到响声止。
当入射装置选定后,入射符号将会闪动三秒,当反射(点测光)装置选定情况相同。
注意:在测量前,必须确定所需的测量状态,通过LCD进行确定,并将状态锁定。
*设置测量状态模式
按状态设置键,同时旋转设置盘,选择所需的的专题状态。如列表。
只有当各个DIP开关均在“开”的状态时,才可选定虚线模式。
*设置DIP开关:不常用的DIP开关藏在电池箱里。
*在开始测定时先设定您常用设定的状态。
1、将开关1调至ON快门将处于半档状态
2、将开关2调至ON光圈先决模式,自然光将被设定
3、将开关3调至ON暴光值(EV)模式,自然光将被设定
4、将开关4调至 ON多功能闪光累积模式
*设置入射光时
使用LUMISPHERE或LUMISPHERE(测光球)处来设置入射光,可用力旋转开关将LUMISPHERE装置处于上或下,直至听到响声为止。
当LUMISPHERE 向上时,适用于人物、建筑物、其他三维物体摄影
当LUMISPHERE向下时,(无景深散光装置)适用于手稿、画或其他单色复制品摄影。也可以用于亮度对比的测定(P20)或光亮水平(P22)或不同光亮度(P20) (设置反射光(点测光)
这种测光是通过对拍摄物表面光亮度反射来实现的,当您无法接近拍摄对象或高反射的表面或半透明物体时,远距离目标如风景等,可用此设置进行测定
从您的照相机位置通过测光目镜进行浏览转动镜头设定测光区域(1-4度)
测光时, 将要测定的对象目标范围与取景器内圆圈对成一条直线
*自然光测定
在这个设置中,可以选择快门先决、光圈先决, 、EV值状态。按下按键5MODE同时旋转键盘设定自然光测定模式。
*快门先决
按下MODE并旋转键盘,选定T 快门先决功能
旋转键盘设定快门时间
测光时按压测量键,,松开测量键,光圈值将被设定。当连续按压测量键时测光表将继续测量直至松开测量键后
*参考
快门设定可从30分钟到1/8000秒,也可以设定1/250、1/400 秒等设置。
“E.U”或“E.O”出现时,快门和光圈组合将无法测定光线水平,此时转动键盘从新设定快门和光圈组合 如果曝光“E.u”、“E.o”不停闪动,说明光线水平超出测量允许的范围
*光圈先决
打开电池盖将F键拨至ON, 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选定光圈先决模式。 测光时按下测量键,松开测量键快门将被设定, 您可以从F1.0至F128(分1/10档)范围进行测定
*即使您已测定组合值,仍可以通过旋转键盘改变光圈值重新设定测量值(快门值)
*曝光值EV模式
打开电池盖并拨动DIP3键至ON,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至EV模式,按下测光键,松开测光键此时EV值将被设定。与此同时LCD显示区域将显示设定的快门速度,并对应光圈值,EV值同时设定,当按下测光键测光表将继续运行直至松开按键5
闪光灯的测光
闪光联线测光:将测光表的闪光同步终端与闪光灯同步终端连接,按压MODE键并旋转键盘,选择闪光联线同步测光模式。
旋转键盘选择快门速度,必须检查设定的速度与相机的速度设置相符,按下测量键,启动闪光,测光值(光圈)将会显示(ISO100。。。。)
*警告
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雨、潮湿、)地方使用测光表,将有危害仪器的可能?
*自动感应闪光测光模式:按下MODE键并旋转键盘设定感应闪光测光模式,按下测量键,模式符号将会不停闪动,测光表进入测光状态,并保持90秒时间。如果超出90秒,或提示符停止闪动,需再次按下测量键,测光表重新进入测光状态。当启动闪光灯,光线将被接收,光圈值将会显示。
*参考
设定快门速度与联线同步测光相同
多功能联线同步闪光累积模式
多功能感应同步闪光累积模式
*高级功能
*记忆功能
测光表能储存各种测量模式的测量值
这一特点可以在以下模式中使用,现场光(仅限于快门先决)、曝光值、闪光灯(有线或感应)。
按下测量键进行测量:按下记忆键14将测量值存入记忆体,LCD将显示储存在记忆体测量值,重复这个操作,可储存多达三次的数值。按下记忆清除按键或改变测量模式即可清除记忆。
*平均功能
*区别亮度功能
这一功能是用来估算制片厂(影楼)灯光,通过目标(被摄体)范围设定来检测光线的均匀情况? 将某一点的测量值作为标准值,标准值与新测量值之间的区别将在EV值与快门光圈组合刻度显示出来
*以下是运用快门先决模式调整光比的例子:将测光球调至下的位置。关掉次位光,将测光球从被摄体位置朝向主光源并进行测量,按下记忆键储存测量数值,按下平均键在屏幕设定A符号,关掉主位光,将测光球朝向次位光,当按下测量键时,在EV值和记忆对比栏里,显示主次光比的曝光组合和EV值的对比。
*比值参考表
按下平均/EV键,光比模式将被取消,随着灯光的调整,确定曝光值,将主次光同时打开,将测光球调至上”的位置,然后顺着照相机镜头关光轴测量。
*怎样使用世光L-508测光表入射光测量仪
转动测光球上下圈,使其位于“下”的位置:确定修正值+/-(见P24)已被取消,将测光表调至EV模式和ISO100,将测光表平衡于被摄物进行测光。
根据转换表格或计算公式调整???以便确定光亮度水平(下表)
*怎样使用入射光测量
确定修正值+/-(见P24)已被取消:将测光表调至EV模式和ISO100,设定仪表圈读点,选定最适合您的目标的角度,浏览取景器并使之与目标成一直线,这样才能使测量目标在内圆周内。
根据转换表格或计算公式而改变EV值的办法,借此确定光亮度(单位cd/m2)
怎样转换使用曝光补偿功能
在一个+/- 9.9 EV值范围内,可通过曝光补偿与特殊要求相适应,精确度F 1/10档,还适用与通过滤光镜的曝光补偿,作出正值修订将导致拍摄时曝光不足。同时按下ISO、ISO2键,并反时针转动键盘,+/-将显示在LCD上,曝光补偿值在0.1- +9.9EV中变化,与此相反转动键盘,曝光补偿值在- 0.1- -9.9EV中变化,将导致拍摄是曝光过度
*注意
在实际拍摄时,先测试一个最有效的数值后,才作出补偿修正,以便充分满足您的要求。
曝光补偿对测光表任何一种模式均有效。除非用于特殊需要,使用后不要忘记将其回复缺省零设置。
㈥ 在摄影中测光表的作用是什么,怎么使用
测光表是用来对拍摄对象测光用的,单独的测光表,因为可以手持,比较方便,可以拿到靠近模特脸部的位置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测量入射光,和相机自带的反射光测量有一点区别,但是并不存在哪一个更精确的问题,精度都是一样的。测光表最大的意义在于闪光测量,而不是普通的造型灯下亮度的测量,闪光测量需要和闪光灯进行同步,使用测光表可以在没有实际拍摄的情况下,测量出精确的闪光曝光量,然后再把测量到的参数输入相机进行实际拍摄,这个在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时候,特别有用处,因为一张大画幅的胶片成本就要一百多元,最关键是胶片拍摄无法立即呈现出图像来,如果你为广告拍了几百张大画幅,然后模特已经飞回法国了,一个星期后照片洗出来发现全拍黑了,那你觉得老板是不是会想杀了你。
㈦ 人像摄影中怎样使用测光表
一、测光表和测光方式
测光表的作用就是在拍摄时对外界光线或者是对被拍摄物体表面的照度进行测量,以得到曝光量的一个基准值。通过测光表的精确测量可以使曝光更加准确。测光表有相机内置测光表和手持式测光表两种。
相机的内置测光表。单反相机的内测光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相机的镜头将视野分成一个或多个区域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通过相机内的CPU计算得出测光结果,摄影师结合相机给出的结果设定曝光。在内测光系统中包括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评价测光、3D矩阵测光等几种常见的测光模式。
手持式测光表。手持式独立测光表拥有强大的入射光测光功能,高级手持式测光表有测量反射光和入射光两种测光方式。手持式测光表可以完成几乎所有闪光测量工作,所以手持式测光表是每个摄影师必不可少的测光工具,从某个角度来看,手持式测光表也是一位专业摄影师的器材专业程度的象征。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硅光电池(SPD、SPC)测光表,其对弱光反应灵敏,没有记忆效应,因对蓝光反应灵敏,需要通过滤光器进行校正。在使用测光表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测光表直视太阳,否则将伤及眼睛和损坏测光表;测光时,眼睛应尽量贴近取景目镜,以避免光线从目镜一端进入测光表而影响测取数值的精确;除此之外,测光时要距被测体1米以上。
二、入射式测光表在人像摄影中的优势
入射式测光的操作比较简单直观,而且精度很高,在各种人像摄影过程中均可高标准地测量入射光强度。入射式测光表的优势在于这种特定的测光方法,如果按照这种测光方式所得到的曝光数据直接进行拍摄的话,可以在画面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拍摄现场的亮度关系。假设摄影师在拍摄时想要表现出人物的真实感,摄影师可以将入射式测光的结果作为拍摄的曝光参数直接进行拍摄。除此之外,入射式测光表使用起来易懂、易学、易操作,备受摄影师的亲睐
㈧ 测光的技巧方法如何使用测光
1、近距离测光法。将测光表接近被摄物,以测定画面主体的亮度。测光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把景物上的光线挡住,测光时把测光表的位置与景物上的直的光线固定角度,适用于拍摄中、近景,特别是特写画面。
2、明暗测光法。首先测出景物的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的光值,然后求取平均光值,以确定曝光量(注意胶卷的宽容度)。或者当对准亮部测光时,应增加曝光;若对准暗部测光时,应减少曝光。
3、类似物代测法。当遇到一些无法靠近的景物时,在照明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类似物代替被摄物测光。例如:(1)以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2)以手背、相同的服饰作为测光对象等。
㈨ 测光的使用方法及图解
1、手持式测光表可测量场景中的光线质量,然后将结果细分为摄影师可以使用的测量结果(即f / stop,快门速度,ISO等)。
2、它们通常具有多种模式,包括读取从主体反射的光,落在主体或场景上的光(入射光),以及从闪光灯输出的光。当涉及人工照明时,它们特别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告诉您几乎瞬间需要了解的有关场景的所有信息。
3、相机中的测光表只能测量反射光,因此很容易被误操作。 您的相机的测光表经过校准,可以显示18%灰度的中间色调,对于平均照片(不太白或太黑),这通常效果很好。但是一旦你到达一个非常轻或很暗的大面积的东西,仪表就会感到困惑
4、例如,如果您在黑色沙发上拍摄黑猫,则相机的测光表会使图像曝光过度。相反,如果它是雪地上的北极熊,那么仪表将会曝光不足。虽然您可以使用曝光补偿来处理这些差异,但使用手持式仪表进行入射光读取将会完成所有猜测工作。
5、好的手持式仪表有几种不同的模式:点测光模式(反射光),使用仪表灯罩的入射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闪光模式。测量入射光将为非闪光场景提供最准确的读数。
(9)影棚测光表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途径:
测光表也用在照明中。其作用在于测量室内的亮度,减少或者关闭灯的输出量。它们可以极大地降低一座建筑的能量需求和极大地提高灯光系统的效率。
一座建筑的20%至60%的电能是用来照明的。尤其在用户不会人为地关心其灯的开关的房间里适用测光表。这些房屋有:走廊、楼梯、大厅等等。
但是要成功地使用测光表来控制灯光系统的困难还是很大的。用户必须尽量对灯光系统的工作满意。太亮、太暗、太突然的和太经常的开关均可能非常令人厌烦,打扰室内的用户。因此厂商使用不同的电路来达到不打扰用户:
㈩ 怎样使用摄影测光器测光
测光表是测量被摄物体表面亮度或发光体发光强度的一种仪器。在摄影过程中测光表可通过各种已知条件和根据瞬间变化的客观条件准确地提供被摄物体的照度或亮度,为摄影者提供拍摄时所使用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参数。测光表是专业摄影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测光表的种类很多,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测光区域、测光方式、感光效果、显示方式、选用光敏元件等均不相同。根据测光表测光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入射式照度测光表和反射式亮度测光表两大类。它们分别测得到达被摄物体表面的平均照度光强或被摄体表面的平均反射光亮度。目前的测光表都兼有测量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两种功能。